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計劃范文 >

小班新學期工作計劃

時間: 小龍 計劃范文

時光飛逝,我們順利地進入了小班第二學期。在新的學期里一切都充滿了新的活力、新的青春、新的希望。當然,在新的學期里我們希望各方面都有新的收獲。

一、班況分析:

本學期,我們班新增了幾位小朋友,經過一周的學習生活,孩子們都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自理能力較上學期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少部分幼兒需加強。在一日常規方面也形成了良好的習慣:如能正確洗手、吃飯等。在語言表達方面,孩子們都會用普通話與同伴交流。應該說,上學期經過我們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有不足之處需要我們不斷完善。如孩子們的午餐習慣還需要加強;在生活自理方面,還要給孩子們更多機會,讓他們多鍛煉,同時注意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等。

二、工作計劃:

我們將根據我園幼教工作計劃,保教結合,以素質提高為主,以創設良好的育兒環境及優化幼兒一日活動為重點,我們將本著同一個目標:讓每一個孩子健康、愉快地生活,全面發展成為會學習、會思考、會交往、有創造性的新一代兒童。以“尊敬幼兒、尊敬家長、一切以幼兒利益為優先的原則”開展各項工作,爭取更好的成績。

三、教學內容與要求:

健康領域

1、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會保護自己;

4、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語言領域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的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并會說普通話。

社會領域

1、能主動的參與各種活動,有自信心;

2、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科學領域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性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藝術領域

1、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的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四、家園共育:

1、按時發放家園聯系冊,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在園情況。

2、通過家園聯系冊讓教師了解幼兒在家情況及家長有何意見和感想促進工作。

3、每周及時更換家園聯系欄,做到家園互通信息。

4、幼兒不來園及時家訪,了解情況。

5、結合主題定期開展親子活動,家長開放日活動。

小班新學期工作計劃(篇2)

一、晨間與離園

1、喜歡幼兒園,能高高興興入園,愉快地和家人道別。

2、樂意接受老師的晨檢。

3、讓幼兒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如:老師早、你早、你好、再見、謝謝等,遇到進入教室的人會主動的問"老師好"。

4、在老師的幫助下將自己的衣物整齊疊放并放入衣洞內。

5、樂于參加活動,遵守活動規則,活動結束后將玩具、書籍放回原處,并擺放整齊。

二、早操

1、在老師的幫助下整理好自己的服裝,冬天不怕寒冷,積極參加鍛煉。

2、聽音樂節奏做操,精神飽滿,情緒愉快,注意力集中,動作協調,努力達到鍛煉目標。

3、在指定的范圍活動,興趣濃厚,活潑愉快,學習和提高動作技能。

4、遵守規則,活動時不亂跑、不喊叫、不打鬧。

三、入廁

1、上廁所時不擁擠,會排隊。

2、會自己穿脫褲子,大便時會叫老師。

3、不隨地大小便。

四、集體活動

1、能做好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如入廁、洗手、教玩具、幼兒學具的選擇。

2、積極參加教育活動,心情愉快。

3、注意力集中,樂于動腦、動口、動手。

4、活動中教幼兒保持端正的坐姿,專心傾聽別人的講話,不隨便插話,積極思考并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回答問題時聲音響亮。

5、與老師、同伴分享活動經驗。

6、會正確操作學具材料,愛惜物品,用后放回指定地方并擺放整齊。

7、寫、畫姿勢正確,握筆姿勢保持正確。

8、活動結束后,主動整理活動材料,物歸原處。

五、盥洗

1、學習洗手、漱口的方法,懂得水的寶貴,會節約用水,在洗手時不玩水,不把別人和自己的衣服弄濕。人多時學會排隊等候。

2、需要老師幫助時,能有禮貌的開口請求幫助。

3、能認識自己的水杯、毛巾,人多時能自覺的排隊飲水,排隊期間不用水杯打鬧、不玩水杯。

六、戶外活動

1、戶外活動前幼兒將椅子輕推入桌下并且安靜迅速站隊。

2、能在指定范圍內活動,會利用器械鍛煉身體,具有基本的自我保護能力。

3、活動時能聽懂老師的指令和信號,學會遵守游戲規則。

4、活動時不亂跑、不打鬧,不做危險動作,不玩危險游戲。

5、在老師帶領下,積極參加勞動、散步、自由活動等其它戶外活動。

6、正確使用器械,注意愛護,用完后幫老師將玩具、器械放回原處并擺放整齊。

七、游戲活動

1、能參加幼兒園的游戲活動,并遵守集體生活中的一些規則。

2、在游戲活動中能與同伴一起玩,并愿意和同伴一起使用玩具和材料。

八、進餐

1、餐前按照步驟認真洗手,正確使用肥皂,最后一個幼兒關好水籠頭。

2、正確使用餐具、養成文明進餐的良好習慣,進餐時不大聲講話,不隨便說笑打鬧,咽下最后一口飯再站起來。

3、專心進餐,不挑食、偏食,盡量不掉飯粒,保持桌面干凈。

4、餐后用毛巾擦嘴,然后去盥洗室洗手、漱口。

九、午睡

1、能安靜進入睡室,鋪平被子。

2、午睡時能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將衣服、褲子、鞋子擺放整齊。

3、蓋好被子后能閉上眼睛,安靜入睡,保持正確的睡眠姿勢(右側臥或仰臥)。

4、不帶小玩物上床,不東張西望,不蒙頭睡,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5、早醒幼兒可進行安靜活動,不出聲響,不影響同伴。

6、上廁所要輕輕的,不打擾別的小朋友睡覺,逐步學習自己穿外套和外褲。

十、離園

1、離園時,帶好自己的物品,整理好自己的儀表,不是自己的東西不拿。

2、離園前把玩具、椅子、材料收放整齊,歸位,整理好活動環境。

3、主動向老師、小朋友及其它家長道別。

4、不獨自離開幼兒園,不跟陌生人走。

小班新學期工作計劃(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幼兒園規程》第十六條 幼兒園應建立房屋、設備、消防、交通等安全防護和檢查制度;建立食品、藥物等管理制度和幼兒接送制度,防止發生各種意外事故。應加強對幼兒的安全教育?!睘橹笇枷?。

二、班況分析:

小班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較差,安全意識薄弱。雖經過一個學期的集體生活,但仍有大部分幼兒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醒與督促。

三、工作目標:

1、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2、防止幼兒意外事故的發生。

四、具體實施方案:

(一)一日活動中的體現:

1、早上來園時,帶班老師要注意幼兒的健康狀況,穩定幼兒情緒,特別是個別要往外跑的小朋友,要注意不讓他們往門外跑,不讓他們離開自己的視線。要注意小朋友是否帶有危險物品,如:別針、紐扣、小刀、硬幣、鐵絲、玻璃器皿等到幼兒園。如果有,教師要及時將其收藏,以免吞進肚里或刺傷其他小朋友。早上帶藥來的幼兒,請家長配合在需吃藥品上寫明姓名、劑量、時間等,教師要做好藥品管理工作,以免幼兒誤食。

2、幼兒生活活動時,一定要有保育老師跟著,以免幼兒在上廁所時滑倒摔傷;洗手時注意幼兒不要把水龍頭開的太大,以免弄濕衣服;喝水時要注意開水的冷熱,避免燙傷。

3、晨間談話或教育活動時,教師要教育幼兒不動插座、電板,以防觸電,不將手指放在門、窗處,以防夾傷,注意不玩水、火、肥皂以及消毒物品,教育幼兒入廁時不推不擠,以防撞傷、碰傷。來園要與教師相互問好,不在園內其他地方逗留;離園時必須與教師道別,并說明來接者的身份,不跟陌生人離開或擅自離園。要教幼兒識別特殊號碼的用途(如110、119、120)。遇到危險時,教育幼兒學會躲避。培養幼兒多做力所能及的事,學會自理。在帶班時,每天都要注意是否有小朋友遺留在廁所、教室、午睡室。教育活動時避免幼兒在教室亂跑亂撞。

4、幼兒進餐、午睡時,教師要注意帶刺帶骨食物安全,以免幼兒卡喉。盛熱菜熱湯時要注意避開幼兒,以免幼兒燙傷。吃飯時,教師要教育幼兒不要邊吃邊說話,或邊吃邊笑,以防食物嗆入氣管。午睡時要巡視幼兒是否蒙頭睡覺,有否在玩衣物(如:扣子、珠子、發夾、拉鏈等物品),要注意有嗜好的幼兒吮吸手指、被角或飾物。

5、戶外活動時,教師要事先檢查幼兒衣著是否整齊,衣服要束在褲子里并系緊鞋帶,以防摔跤。要教育幼兒遵守活動規則,不攜帶危險物品進行游戲( 如:剪刀、玩具等尖銳物件),游戲中不做危險動作(如:頭朝下滑滑梯、由下向上爬滑梯、不攀爬等),不擅自離開集體,同伴間

不錯的友好相處,互相謙讓,不擠不撞,不(打、推、咬、抓)人。要穩定幼兒情緒,不讓幼兒太激動,以免亂奔亂跑,發生意外。教師要注意大型器械玩具的轉彎拐角處,以免幼兒碰撞?;顒訒r教師一定要在旁邊看著,不要讓一個幼兒離開自己的視線范圍。排隊集合時,不能讓幼兒擁擠,在轉彎抹角的地方不能跑,防止碰撞。

6、離園接送時,兩位老師都必須在場,一個老師一定要把孩子親手交給家長,一個老師管好其他小朋友。與家長交流時,一個老師必須在看小朋友,不能兩個老師同時與家長交流。如有陌生人來接,要問清是幼兒的什么人?防止陌生人接走幼兒。

7、幼兒離園后,教師要再次檢查活動室、寢室、盥洗室是否有遺留的孩子,要拔掉電器插頭,關掉電源,關閉鎖好門窗后才能離開。

(二)家長工作中的體現

1、教師要與家長簽定《幼兒園安全責任書》,明確責任,使家長成為園外安全教育的教師,負責正確實施家庭中的安全教育。

2、向家長宣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活動,請家長積極配合幼兒園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及家居生活安全與家居活動環境安全,積極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3、讓家長配合班級安全教育活動的開展,告訴幼兒一些安全知識以及一些防范措施。如熟記自家住址、電話號碼、父母姓名等,訓練引導幼兒識別方向,告誡幼兒不要輕信陌生人,若一人在家,不可隨意開門等。

(三)教師工作中的體現

1、教師要有強烈的安全保護意識,要加強責任心,要時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保證每位幼兒的安全。

2、教師要及時排除班內不安全隱患:要檢查教室每一個角落,將危險物品放到幼兒觸摸不到的地方,如熱水瓶不能隨意放置、插座要放到幼兒夠不著的地方、藥品要放進藥箱里并鎖好等。

3、保育老師要做好午睡值班工作:要認真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教師要經常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個環節,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

5、結合主題“寶寶當心”進行安全教育周活動。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對幼兒進行教育。如乘坐自行車、食物中毒、摔傷碰傷、魚刺卡吼等方面安全。

總之,我們要把安全問題放在工作的首位,對孩子要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币陨鲜俏覀儼嗟陌踩ぷ饔媱潱覀儗⒈M自己的一切能力保護好幼兒,防止事故的發生,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小班新學期工作計劃(篇4)

一、幼兒情況分析

小班幼兒由于年齡小、他們對一些簡單的學習10以內自然數及其加減運算、感知物體的數量的理解能力差。對數與數之間的落差關系理解能力差,對于身邊自然環境中常見的事物不能夠理解,由于這些意識還沒有養成,還有待進一步培養。

二、科學領域的教育目標和內容

(一)科學領域的教育目標

1、知識方面

(1)在生活中觀察和擺弄各種物體、探索各種現象,獲得對事物特征及其聯系的粗淺理解。

(2)在生活,游戲及其他活動中理解建立初步的數學關系。

2、能力方面

(1)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并能用適當的方法表達和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借助具體的事物和形像進行初步的邏輯思考,運用以有的科學知識和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情感方面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喜歡探究和思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關心和愛護周圍環境中的事物,親近自然,珍惜自然資源

(二)科學領域的內容

1、科學、(自然、科技)部分

認識身邊自然環境中常見事物,包括有生命物質(動物、植物等)和無生命物質(砂、石、土、水、陽光、空氣等),通過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了解它們和生活的具體聯系。

2、數學部分

學習分類、排序和對應、包括:按物體的外部特征及多種特征進行分類,按物體內在的包含關系,按物體量的差異及按某種規律進行排序;將相關物體進行一一匹配,用一一對應的邏輯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等。

學習10以內自然數及其加減運算,包括;感知物體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理解數與數的數差關系,認識數的組成,體驗部分和整體的關系、認識數字理解數字的含義、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掌握10以內整數加減運算的計算技能。

認識幾何圖形,辨認常見的正面圖形、理解平面圖形的特征以及圖形之間的簡單關系認識立體圖形,應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

認識量、區別和比較物體和各種量的差異,感受量的守恒,在比較量時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

學習生活中常見餓數學知識,如認識人民幣、認識空間、認識時間和時鐘等。

三、科學領域教育活動的實施

1、內容的廣泛性

科學教育的內容涉及很多自然科學的學科內容十分廣泛,同時決大多數的科學內容 的各種形式呈現在幼兒的常生活中,吸引著幼兒去注意、去探索。

2、知識的邏輯性

科學知識揭示的自然世界中的邏輯聯系,因此邏輯性是它的重要特點,而數學知識所缺的事物之間抽象的數量關系,更是一種邏輯性知識。

四、教學進度安排

1、我會放玩具(數學)

2、甜甜的糖果(科學)

3、喂寶寶吃餅干(數學)

4、感官游戲-奇妙的口袋(科學)

5、分糖果(數學)

6、感官游戲—神奇的罐子(科學)

7、水果有幾個(數學)

8、種大蒜(科學)

9、大大小小的樹葉(數學)

10、一串紅(科學)

11、小小送貨員(數學)

12、蘋果娃娃(科學)

13、鋪地板(數學)

14、我喜歡的水果(科學)

15、放煙花(數學)

16、有趣的核(科學)

17、娃娃超市(數學)

18、照鏡子(科學)

19、云朵朵(科學)

20、自然角里的小烏龜(科學)

21、高大的梧桐樹(科學)

22、小樹葉找媽媽(科學)

23、開汽車(科學)

24、踩影子(科學)

25、冷冷的水(科學)

26、凍冷花(科學)

27、暖暖的帽子(科學)

小班新學期工作計劃(篇5)

禮儀一直都是我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作為重點對幼兒的禮儀進行良好的培養。針對我班的實際情況將我班該學期本班的《禮儀教育》教研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的:

通過良好環境的創設,和朗朗上口的三字經,幫助幼兒理解以上禮儀行為的規范要求同時把示范、明理和訓練結合起來使之生活化、具體化、趣味化、形象化。從而促進幼兒禮儀行為的有效養成。

二、方法措施:

1、禮儀教育環境創設

幼兒園的環境對幼兒禮儀行為的形成有著積極的支持作用,所以我們從幼兒園的環境以及班級環境創設入手,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行為。在幼兒餐廳、盥洗室、午睡室里到處都有與禮儀相關的圖片和兒歌:“手拿小茶杯,大家來喝水;喝多少,倒多少,全部喝完不浪費?!鼻叶贾谱鞯脠D文并茂、通俗易懂,幼兒在閑暇時常常會三兩結對,互相交流,從中得到了不少啟迪。我們還預設了題為“悄悄話”的活動,并和幼兒共同設計“悄悄講話的標志”,投放于各活動角落,提醒幼兒在集體活動中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要影響他人。在活動室的'四周我們張貼著各種兒歌,如“寶寶有個家,玩具也有家,你有家,我有家,游戲結束都回家”,等等。如此布置的本意顯然并非是想讓幼兒認字,而是借此告訴幼兒,要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2、家園攜手提高幼兒禮儀行為

我們將有效地利用家園聯系欄及家長接送幼兒的機會多與家長交流勾通我們的禮儀教育教學法方案,方法,并請家長配合我們以身作則教育感化幼兒的禮儀行為。幼兒一日生活各環節中,我們采用積極肯定、鼓勵的態度對待幼兒的表現,發現幼兒某些行為可作為教育素材時,就及時進行教育,讓幼兒明白哪些做法是對的,為什么對;哪些做法是不對的,為什么不對,從小事入手,從成人做起。同時,我們運用豐富多樣的賞識方法給予肯定和鼓勵,稱贊一聲“你真棒”或撫摩一下幼兒的頭、或給幼兒一個微笑、無聲地伸出大拇指……幼兒就在不斷的家庭環境是幼兒良好心理素質和健康成長的土壤。父母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舉止,會深深感染幼兒。父母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現一般是最坦率而無掩飾的,幼兒模仿性強,辨別力差,家長的一些不良的、錯誤的言行對幼兒的發展有很大的消極影響。因此,我們通過家長會、家園小報、家園聯系窗等多種途徑,向家長宣傳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從思想上重視禮儀教育,實現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協調同步。

三、具體安排:

三月份:(幼兒園禮儀)

1,幼兒來園離園等一日活動中禮儀行為的培養。

2.幼兒園禮儀教育:進餐禮儀、學會分享玩具、分享食物。

四月份:(基本禮儀)

1、儀態方面:養成正確坐姿、站姿、走姿等良好儀態。

2、學會正確遞接物品。

3、儀容方面:學會梳理頭發,刷牙、洗臉、洗手、洗腳、剪指甲等。

五月份:(公共場所禮儀)

1、出游安全常識教育。

2.、走失時安全教育。

六月份:(節日禮儀)

1、了解“三八”婦女節。

2、了解“五一”國際勞動節。

3、了解“六一”國際兒童節。

63620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