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國乙卷高考作文題目出爐
2023“全國乙卷”高考作文題目(出爐)
近四年年來的高考作文題目
2022年高考作文題目:浙江卷-跨越,再跨越、北京卷-青年有為、北京卷-學習今說、全國乙卷-走出孤僻、全國甲卷-以學自損,無異于禽獸、新高考Ⅰ卷-強弱之辯、新高考Ⅱ卷-因材施教。
2021年高考作文題目:新高考Ⅰ卷-構建和諧家庭、北京卷-論生逢其時、北京卷-論生逢其時、全國甲卷-覺醒、全國乙卷-結伴而行、上海卷-在時間巨象中、廣東卷-開今記古。
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浙江卷-危中尋機、全國乙卷-持續提升學習能力、北京卷-探究議論文、新高考Ⅰ卷-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新高考Ⅱ卷-不同勞動方式。
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浙江卷-“作家”與“讀者”、全國Ⅰ卷-“五四”青年、全國Ⅱ卷-“青年與祖國”、北京卷-“文明的交流互鑒”等。
2022四川高考作文材料題《紅樓夢》
試題內容: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紅樓夢》寫到“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時有一個情節,為元妃(賈元春)省親修建的大觀園竣工后,眾人給園中橋上亭子的匾額題名。有人主張從歐陽修《醉翁亭記》“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賈政認為“此亭壓水而成”,題名“還須偏于水”,主張從“瀉出于兩峰之間”中拈出一個“瀉”字,有人即附和題為“瀉玉”;賈寶玉則覺得用“沁芳”更為新雅,賈政點頭默許。“沁芳”二字,點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親之事,蘊藉含蓄,思慮周全。 以上材料中,眾人給匾額題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鑒化用,或根據情境獨創,產生了不同的藝術效果。這個現象也能在更廣泛的領域給人以啟示,引發深入思考。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全國新高考Ⅰ卷作文《本手妙手俗手》作文范文
每件事、物都有它的基礎,要先把最基本的做好,才能向發展,就如同蓋一棟摩天大樓,必須要有堅固的基底,這棟大樓才能又高又穩。因此在成大事之前,要先把小事做好。
一元,是硬幣中最小的,能買的東西并不多,所以不少人視它們如草芥,常棄之而不顧。在掏口袋時,一個手滑,不小心讓一塊錢掉出來,很多人看到了后,并不怎么在意,反而覺得讓口袋輕一點也不錯,因此就讓它繼續躺在那;掉出來的若是一千元,則必會心急如焚,著急得像走失了孩子,若找不到則寢食難安、食不知味。一塊錢雖然少,但俗話說:“積少成多”每天掉一塊,一年就掉三百多元,幾年下來掉的可就不知有多少個“小朋友”了,更別說有時掉的不只一元。因此,小小的一元如同做一件小事,積少也會成多,怎能疏忽、大意呢?
在做很多事情時,都是要先從最基礎的開始,在跳舞時,必須先從基本動作開始,若直接跳到較高深的,連最簡單的都不會,怎能把復雜的跳好,還有可能會傷害到身體,寫數學也是一樣,先熟練基本的題目,遇到困難的題目時,才能靈活運用已知的。在做事時,若一昧的求快,卻不求好,很有可能會使“事半功倍”成了“事倍功半”那豈不是得不償失?
投資大師巴菲特曾提出雪球理論:“在做雪球時,要先找到一塊濕漉漉的雪,做為滾雪球的基礎?!倍顾嵈箦X的那塊雪,則是大家都做得到的存錢,人稱至圣先師的孔子,他在艱澀困苦的的生活中,發憤好學,遍訪名師,虛心受教,最后成了受人尊敬的萬世師表,因此做任何事都須循序漸進,從最基本的開始,就連孔子也是當過學生,才成了老師的。
一步一步的做事,重復著簡單的步驟,有時或許很煩、枯燥,但若把基礎做穩、做牢,將來便不需擔心高臺、大樓是否會垮掉。現在腳踏實地的做好一件事,相信未來的我必會感謝自己,而不是后悔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