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熱點文章 >

2023高考全國甲卷理綜真題及答案

時間: 奕玲 熱點文章

高考平行志愿選擇院校,“梯度”你明白了嗎

填報高考志愿首先需要了解志愿結構。志愿結構是“綱”,抓住了這個“綱”,理解了這個“綱”,填報方法完全可以做到無師自通。

所謂志愿結構,是相對于錄取批次而言的。即每個錄取批次都設置了幾個志愿順序?每個志愿順序可以填報幾所院校志愿?每個院??梢蕴顖髱讉€專業志愿?

志愿結構可分為兩大類:順序志愿結構、平行志愿結構。

順序志愿結構至少有2個志愿順序。目前大多只在提前批次仍實行這種結構,而且只有2個志愿順序。對于這種順序志愿結構可用“1+1”、“1+n”的簡潔方式表示?!?+1”表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都只能填報1所院校?!?+n” 表示第一志愿只能填報1所院校,第二志愿可以填報多所院校。

平行志愿是指在同一個志愿順序可以填報多所院校。而且我們將在第一志愿可報多所院校的叫做“完全平行志愿”;將只在非第一志愿可報多所院校的叫做“不完全平行志愿”。我們約定,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平行志愿單指“完全平行志愿”。

不同的批次可以是不同的志愿結構,也可以是相同的志愿結構。不同的志愿結構填報原則不同,相同的志愿結構填報原則相同。因此,無論哪個省份,無論哪個批次,只要志愿結構相同,其填報的基本原則就相同。

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

平行志愿投檔是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投檔,即誰的分數高,在平行志愿投檔時就占有優勢。

投檔之前,將對全省考生進行成績匯總,分科類(文史、理工)排序,誰分數最高。就排第一名;誰分數最低,就排最后一名。投檔時,計算機系統嚴格按照特征成績(高考分數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到低的順序對考生逐個進行檢索、投檔(當考生總分相同時,依次比較單科成績)。

下面以某批次設置了6個平行的第一志愿院校為例講解一下投檔規則。

當檢索到某個考生時,再依次檢索該考生所填報的A、B、C、D、E、F六個院校志愿, 只要被檢索的6所院校中一經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由高校決定該生錄取與否及所錄取的專業。若該生填報的6所院校志愿經檢索后均不符合投檔條件,則無法被投出,系統便將其放到一邊,進而對下一個考生進行檢索、投檔。

什么叫符合投檔條件?簡單地說,如果被檢索院校還有計劃余額,就符合投檔條件,否則就不符合投檔條件。

6所院校志愿都不符合投檔條件的考生只能等本批次征集志愿時進行補報。如果考生落到征集志愿的補報環節就說明其志愿填報已經出現了重大失誤!

需要強調的是,這6所院校都是第一志愿。不同的考生只比較分數,誰的分數高誰就優先被檢索、被投檔,與他們報了哪些院校、是否報了相同的院校、并將這些院校填在了什么序號都沒有關系。

考生填了哪6所院校以及如何排序只與自己有關,與他人無關。當然,在平行志愿結構下,全省任何一個比自己分數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如何填報志愿都有可能影響到自己的錄取結果。也就是說,只有在所有比自己分數高的考生投檔到自己所報的6所院校的人數,少于這6所院校招生計劃之和時,自己才有投檔機會。

高考志愿填報的誤區

過分的細節關注

“細節決定成敗”是管理科學中比較著名的觀點,填報志愿當然也要注重細節,不能馬虎從事,尤其是不能犯常識性錯誤。但很多家長在填報志愿過程中往往會過分關注細節,要求近乎完美,反而忽略了對基本報考目標的把握。比如,對院校、專業的排名“名名計較”;對院校、專業的得分“分分計較”。似乎名次高一位、分數多一分就肯定要好多少。又比如,又要院校好,又要專業好,又要院校所在城市好……不僅想兼得魚和熊掌,連象牙、虎骨也都想要!

有句廣告詞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填報志愿千萬不能按照這個思路考慮問題。建議按照“不求最好,只要算好”的原則去選擇院校、專業。這就像到玉米地掰玉米棒一樣。假設每人只能掰一棒的話,是不是都得將這塊地走一遍,看哪棒最大才去掰啊?完全沒必要。你只要設定個標準,多長多粗的棒就認可,看到滿足設定標準的掰回來就行了。

實際操作中,可根據孩子的成績及意愿,設定個基本目標。只要能滿足基本目標的實現,有些限制條件是可以靈活掌握,適當放寬的。千萬不要為了追求最好、追求完美,而忽視了對基本目標的把握。而且追求最好、追求完美的考生往往會高報院校及專業,最終很容易成為高分低就的受害者。

過多的家長意志。

由于工作關系,我每年都要接觸大量的考生家長,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在填報志愿時往往只從自己的主觀意愿出發,不能充分考慮孩子的意愿。在填報志愿時,尤其是選專業時往往會有如下表現:

一是傳承自己的夢想。每個家長年輕時都曾有過夢想,但更多的家長卻未能實現夢想,因而就將實現夢想的希望寄托于孩子。實際操作中,說是在給孩子報志愿,還不如說是在按照自己的夢想選擇院校和專業。

二是效仿他人的成功。家長們普遍存在攀比心理,常常會自覺不自覺地拿自己的孩子與朋友、親友、同事的孩子進行比較。尤其是當他人的孩子有成功的案例時,也會讓自己的孩子效仿其走過的道路——報一樣的院校、一樣的專業。

三是僅憑自己的好惡。對于職業,對于院校和專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好惡,這本無可厚非。但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能和自己一致,我喜歡什么,你也應該喜歡;我不喜歡什么,你也必須不喜歡。否則就以“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予以告誡。

四是囿于自己的認知。每個人對社會的認知都有局限,尤其是普通家長對眾多的招生專業根本不了解,很多家長卻又不能去做深入細致的研究,僅憑自己的社會經驗或認知程度就簡單的定義哪些專業好、哪些專業不好,并且要求孩子也要按照這個定義去選擇專業。

正確的做法是:志愿填報必須從孩子職業規劃的角度去思考、去謀劃、去操作,必須充分考慮孩子的意愿,對其喜歡做什么、適合做什么、能夠做什么進行科學評估,在評估的基礎上確定院校及專業范圍。

55128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