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出現!我們該如何應對
厄爾尼諾出現!我們該如何應對?
蔡文炬對厄爾尼諾與拉尼娜事件有著“深刻”的親身體驗。
“在嚴重的拉尼娜年,墨爾本連著下了好多天暴雨,當時我的一部車被淹,就壞掉了,之后都不能開了?!彼貞浀?。
蔡文炬認為,個人想要通過“臨時抱佛腳”的方式改變氣候的影響是不可能的,只能盡可能地在平時長期的生活方式中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養成低碳生活的習慣。
隨著北半球進入夏季,我們面臨高溫的炙烤?;纛D教授提供了在熱浪中自我防護的建議:給自己時間適應高溫天氣,如果需要外出,外出的時長每天增加20%是比較科學的,外出也盡量選擇早晨和晚上。
“即使一兩度的溫差也會有很大不同?!彼f道,人們需要對熱衰竭、熱射病、中暑的跡象更了解,一旦發現跡象,必須立刻補水或使用冰袋、風扇。他認為,在熱浪當中“不要強迫自己或者其他人在天氣極其炎熱的時候外出,尤其是對于運動員和一些雇主及其工人來說。如果必須在高溫下外出,休息和補水至關重要”。
更重要的是,各國的政府必須為即將到來的厄爾尼諾作出統籌部署規劃和應急準備。
王靖宇認為,對中國而言,此次厄爾尼諾事件主要的擔憂是大范圍的高溫?!拜^高的氣溫還促進了空氣中的持濕能力,加劇了大氣的不穩定性,因此,中國沿海地區有可能發生強烈的臺風,帶來持久的暴雨,造成洪水和山洪暴發的危險,特別是對于一些人口密集的沿海城市地區,后果可能更嚴重。我們更需要為這些可能發生的災害做好應對措施。”
對于可能發生的森林大火,親眼見證澳大利亞森林火災的蔡文炬提醒:“政府可以提前做準備,為了防范森林火災失控,可以提前燒掉一些易燃物?!彼€提到,如果本國糧食生產受到了厄爾尼諾的影響,可減少糧食出口,增加糧食儲備。對于受厄爾尼諾影響巨大,卻極端貧困的國家,國際組織應當考慮組織人道主義援助。
厄爾尼諾的腳步正在逼近,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科學家預測厄爾尼諾將至2024或成史上最熱年份
據《衛報》當地時間16日報道,科學家警告,今年晚些時候厄爾尼諾氣候現象的回歸,將導致全球氣溫“從圖表上”上升,并帶來前所未有的熱浪。預計今年將比2022年更熱,2022年的全球數據集是有記錄以來第五或第六熱的一年。但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北半球冬季,其加熱效應需要幾個月才能感受到,這意味著2024年更有可能創下新的全球溫度記錄。
2024將有極端高溫
早期預測表明,厄爾尼諾現象將于2023年晚些時候回歸,加劇了全球極端天氣,并使地球上的平均溫度“極有可能”整體升高超過1.5攝氏度。迄今為止,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是2016年,同樣是由一場厄爾尼諾現象推動的。
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是許多地區天氣逐年變化的最大原因。在拉尼娜現象發生的年份,東西太平洋的貿易風更強,將溫暖的地表水推向西,在東部形成更深、更涼爽的水。當信風減弱時,厄爾尼諾事件就會發生,使溫暖的海水向東蔓延,導致全球氣溫上升。
國外科學家表示,與西太平洋接壤的國家,包括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都將會經歷更炎熱、更干燥的環境。
由于厄爾尼諾現象涉及太平洋大片地區的變暖,它們往往會將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提高約十分之一。它可能會將全球平均地表溫度推至創紀錄的高點,特別是在厄爾尼諾現象形成后的一年。
鑒于溫室氣體排放量持續居高不下,地球正在迅速變暖,而且對于地球來說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大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即使是溫和的厄爾尼諾現象也可能意味著世界將經歷創紀錄炎熱的一年。
科學家預計2023年將比2022年更熱,2022年的全球數據集是有記錄以來第五或第六熱的一年。但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在北半球冬季,其加熱效應需要幾個月才能感受到,這意味著2024年更有可能創下新全球溫度記錄。
什么是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暖流,是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東部,自南向北流動著一股著名的秘魯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溫普遍升高,向西流動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強。
恰逢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稱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西北季風。西北季風不但削弱了秘魯西海岸的離岸風——東南信風,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魯寒流的水溫反常升高。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范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但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真正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后,拉尼娜現象有時會緊隨其后。
厄爾尼諾現象對生產的影響
厄爾尼諾現象對生產可能產生多種影響,具體包括:
1. 農業受災:厄爾尼諾年份通常會導致全球范圍內的天氣模式發生變化,一些地區可能會面臨更嚴重的干旱、洪澇等極端氣候事件,這可能會對農作物生長和產量造成影響。
2. 能源供應不穩定: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導致全球范圍內的電力需求增加,而一些地區的能源供應可能受到影響,導致能源價格波動和供應不足的問題。
3. 制造業受影響:由于自然災害的影響和經濟不穩定因素的增加,厄爾尼諾年份可能會引發社會動蕩和政治不穩定,從而對全球供應鏈和制造業造成影響。
4. 旅游業受損:由于天氣、自然災害和政治不穩定等因素的影響,厄爾尼諾年份可能會對全球旅游業造成負面影響,導致旅游業收入下降。
5. 市場波動:由于厄爾尼諾現象可能導致全球范圍內的經濟和政治不穩定,這可能會引起股票市場和貨幣市場的波動,從而對投資者和企業帶來風險。
厄爾尼諾對世界氣候的影響
厄爾尼諾對氣候的影響,以環赤道太平洋地區最為顯著。正常年份,赤道太平洋西部海水溫度較高、氣壓低、氣流上升,降水豐沛。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水溫度較低,氣壓高、氣流下沉,降水很少;厄爾尼諾年份與之相反,赤道太平洋西部海水溫度下降,氣壓高、氣流下沉,降水很少,造成那里嚴重干旱,如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南亞次大陸和巴西東北部均出現干旱。赤道太平洋中東部,由于海水溫度升高,氣壓低、氣流上升,降水豐沛,如南美洲秘魯、厄瓜多爾、阿根廷、巴西南部、巴拉圭等地出現洪澇災害。
此外,由于地球是一個各部分相互聯結的整體,厄爾尼諾還可以通過海氣作用的遙相關,對相當遠的地區,甚至對北半球中高緯度的環流變化產生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