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協議范本 >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應當如何簽訂

時間: 思恩 協議范本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應當按照如下規則簽訂:

應寫明拆遷當事人的身份信息與工商信息;補償款金額、支付時間、支付方式、各項補償內容;安置房屋的位置面積;履行程序的約定與違約責任。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

房屋征收部門與被征收人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就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和支付期限、用于產權調換房屋的地點和面積、搬遷費、臨時安置費或者周轉用房、停產停業損失、搬遷期限、過渡方式和過渡期限等事項,訂立補償協議。

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生效條件

簽訂的拆遷補償協議,要想有法律效力,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拆遷安置協議注意事項有哪些

1、明確拆遷補償的方式

普通在承受被拆遷人委托時應提示委托人,被拆遷人能夠選擇補償方式。但是選擇權要遭到以下兩種條件的限制:一是拆遷非公益事業房屋的隸屬物不作產權互換,拆遷時被拆遷人只能選擇貨幣補償;二是房屋承租人與被拆遷人對解除租賃關系達不成協議的,只能實行產權互換,被拆遷人不能選擇貨幣補償。

2、明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主體

由于被拆遷房屋有公有房屋與私有房屋之區別,故拆遷私有房屋的,被拆遷人應當與拆遷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而拆遷公有房屋的,拆遷人應當與房屋使用人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3、明確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主體資格

簽署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第一項內容即是要明白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的主體是誰。一份合法有效的協議首要內容就是要有適合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條規則: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益才能和民事行為才能。

4、拆遷行為的前提

《拆遷條例》第二條以及第三條指出:在城市規劃區內國有土地上施行房屋拆遷,并需求對被拆遷人補償、安置的,適用條例。拆遷必需契合城市規劃,有利于當前城市舊區改造和生態環境改善,維護文物古跡。

5、被拆遷房屋概況

被拆遷房屋概略能否明晰,將影響被拆遷人可得的補償款能否恰當合法。依據《拆遷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補償款的金額,依據被拆遷房屋的區位、用處、建筑面積等要素,以房地產市場評價價錢來確定。

拆遷安置協議可以改名字嗎

拆遷安置房的協議不能更改名字,因為拆遷協議屬于合同性質,雙方簽定協議后,就能按協議內容覆行合同。取得拆遷后的房產證后,當事人可以按實際情況進行變更。

拆遷協議主體名稱不能更名,否則就變成另一個協議了。協議書兩人或幾人之間、兩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在辦理為了拆遷確定各自的權利和義務而訂立的各自遵守的條文。如果變更當事人原來的協議就無效了,只能重新簽訂協議。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糾紛的訴訟時效

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效期為六個月。當事人應在時效期的范圍內提出訴訟請求,時效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或被侵害之日起算,超過二十年的法院不予受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68896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