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的心得感悟
心得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自己在某個階段遇到的問題,并反思自己的解決方法,從而更好地解決類似的問題。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社會實踐的心得感悟嗎?這里為大家分享社會實踐的心得感悟,快來學習吧!
社會實踐的心得感悟篇1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實踐生活已經過去,回憶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有太多值得我們留念和珍惜。
從7月6日那天隊員們浩浩蕩蕩地拖著行李出發開始,我們便一起在向日葵旗幟的領導下踏上了實踐的征途。說真的,在那邊學校真的挺艱苦,位置偏僻,條件又差,但是我們的隊員并沒有抱怨,尤其是女生。正如隊長軍帥所說:“我們是團隊不是團伙,我們是去支教不是去玩?!蔽矣X得所有隊員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首先說下支教吧,我是被安排在了后勤組(還有教師組,游戲組,通訊組),負責隊員的飲食問題,日常用品和學生獎品的購買,所以常常要起早去買早餐的.。尤其是第一天,6:10起床去給隊員們買早餐,才悲劇地發現學校大門是鎖著的,要7點才開。不過同時我還發現有小學生已經來了,早在門外等著了。這又讓我無比激動和充滿動力,因為他們并沒有怪我們占去了他們的暑假時間,而是很高心的來學校接受我們的輔導。
支教的內容大概有:一對一輔導暑假作業,課外知識傳授,玩游戲等??粗险n時一張張活潑可愛的笑臉和他們在游戲時展現的活力與激情,不禁使我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生活。而支教中令我最感動的最記憶深刻的是最后那一天,我們進行了一個畫畫比賽,讓他們畫和我們相處的日子。一個平時很頑皮的5年級男生,把他對我們給他們輔導要感謝的話寫在畫紙上送給我們,還有個2年級的特可愛的小朋友,在活動結束時遞給我一張小紙條,寫著“再見,大哥哥,再見,大姐姐——蔡文浩”…我們的付出得到了他們的肯定!也說明我們的支教活動取得了小小的成功。
實踐的倒數第二天,為秉承“關愛新一代,回報老一代”的精神,我們去了敬老院。
看著那一張張蒼老的臉龐,莫名的傷感油然而生。由于語言的障礙,我們無法多交流,只為他們做了一頓愛心餐。盡管如此,他們那激動的表情告訴我們,我們為他們帶去了愛和關懷。但是,這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看到的僅僅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社會中有更多的孤寡老人,那一個個孤寂的靈魂真的需要我們共同用愛去關懷。那么,就從我們身邊開始,關愛身邊的老人,一個人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引用一句歌詞:如果人人充滿愛,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實踐最后一天,我們去了潘橋鎮宣傳環保:發傳單,撿垃圾,掃大街??墒强傆心敲葱┤瞬唤怙L情,真的是只看到經濟發展,就不用環保了嗎?看著滿地的垃圾,又看著那一張張宣傳單躺在垃圾桶里難免心碎。但是,也還看到了點點希望,一位母親帶女孩逛街時,看到我們在夏日在街上撿垃圾,教育自己女兒說:“寶寶,以后不要亂扔垃圾啊,看大哥哥大姐姐們這么熱還在撿……”即使只是所有看到這一點的人都能以身作則,保持身邊的一份清潔,那么我們的宣傳也就沒有白費。
當然了,在支教期間我們隊友間也發展了很好的友誼,一起游戲,一起做菜,一起包餃子……我想說:認識你們是我們的緣分,和你們一起生活的日子是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社會實踐的心得感悟篇2
為了更好的推進這個目標,我借助暑假的機會,認真查找了關于社會的環境、工作、生活,并大膽主動的邁出了自己走向社會的第一步!以下是我在這次實踐中的體會和心得:
一、對社會的認識,對自我的了解
在走上大學之前,我們總以為只要讀好書、上好課、拿好成績即可完成“學生的職責”。但如今走到社會上,我才明白我們要學習的不僅僅是這些。在社會中有許多的能人精英,但他們之所以出色,靠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文化,其中:與人交流的技巧、經營的思維和考量……這些在書本上沒有或是難以掌握的知識,只有在社會的實踐中才能有機會體會和理解。
通過這些對社會的認識,我開始逐漸了解社會的一些基礎,也借此認識到了自己在過去學習道路上的淺薄認識,和一些缺乏和不足的知識。
二、對就業和工作的一些感受
在實踐過程中,我通過很多方面去參加了臨時工的面試。雖然進行了不少嘗試,但卻一直沒能成功,直到最后才來到了__企業,開始了一段臨時工作的經歷。
對于這段面試的經歷,我首先認識到的是自己準備方面的一些不足,其次是之身能力上的問題。在這個人才濟濟的社會中,即使是臨時的工作也要經歷競爭和篩選的,但我因為缺乏社會經驗,在尋找工作的時候沒有選擇好和自己適合的崗位,為此沒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此外,對比很多其他面試者,我也卻是有很多能力上的不足,這更讓我體會到了就業的壓力。
三、今后的方向
如今,通過社會的體會,我對社會的認識加深了,也體會到了工作的辛苦和生活的復雜,正因如此,我意識到自己更加努力,更有針對性和目標性的對自己的專業和優勢進行擴展和學習,讓自己能將優勢發揮到最大,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得勝利!
此次經歷后,我明白了許多東西,也知道未來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面對,但我不會松懈自己,反而會更加努力的去鍛煉自我,提高對自我的要求!今后,我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社會人才!
社會實踐的心得感悟篇3
暑假伊始,我作為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情系東明”社會實踐服務隊的隊員之一,通過對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菜園集鎮祥寨村的走訪調查,了解到祥寨村一部分村民逐步改變了過去“靠天吃飯”的舊有觀念,開始嘗試致富的新途徑,山師大歷社學院赴東明社會實踐心得體會觀念新轉變,致富新途徑。
走進祥寨村村口,一面鮮橙色的墻壁上寫著“狐貍養殖地,請勿驚嚇”的標語,我心中不免產生了這樣的疑惑:“難道這兒還養狐貍嗎?”之后通過對原生產隊段隊長家的走訪,從段隊長的口中得知,村民們在致富途徑上有了一定程度的觀念轉變,有些村民開始種藕、養狐貍、養牛羊等,探索新型的致富道路,狐貍養殖的最大規模甚至達到了幾百只的水平,比起以前種地村民們每年獲得的收入要多得多了,心得體會這也解決了我心中的疑惑。
祥寨村村民在觀念上的轉變是通往致富大門的重要環節,以小見大,有利于改變廣大農民自古以來的“重農抑商”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