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創新教育心得體會
幼兒教師創新教育心得體會篇1
開學第一天
今天開學,有家長送小孩子過來。跟我聊了聊天。
他家的孩子今年四歲,第一年過來上幼兒園。孩子來的時候背了個小書包,家長在我這報名的時候,孩子就在書包里掏啊掏。
我還疑惑著幼兒園還要帶些什么來呀?
小孩子就掏出了一個小本子。
孩子家長幫著孩子翻開給我看,邊看邊說著:“哎,這孩子,昨天就在鬧著說要把些的作業給老師看,讓老師夸好呢?!?/p>
小本子上,滿滿的寫了一到十這幾個阿拉伯數字。
然后,孩子家長就講,這孩子在家就喜歡翻他姐姐的書,他姐姐不讓碰。昨天他姐姐教他寫了這十個數字,晚上他就會寫了,十分喜歡讀書。
我翻了翻他的小本子,寫得工工整整的。
我想,之前在電視上看到那些說農村的孩子特別愛學習之類的新聞,我就覺得不太相信。但是,現在覺得,這樣的孩子真的是有的。農村的小孩子十分早熟,不管是愛學習還是不愛學習,都沒有農村的小孩子那么嬌氣。
小朋友們都進了教室,大都和睦相處的玩耍著。我擔心的安全、打架、矛盾等問題,都沒有。
早上,讓我需要打掃教室。讓小孩子們幫忙把玩具收起來。
只需要說一聲,所有的小朋友都動起來了,地上,桌子上,外面散落的,各種玩具都逃不過他們的小手。一些書籍掉在地上,他們也幫忙撿了起來。到處扔的掃帚,小朋友們也積極的幫忙收拾。
真的是窮人的小孩子早當家啊。我知道的其他生活條件好的小朋友,別說四五歲幫大人勤快的收拾了,就連十幾歲了都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做,脾氣一大堆的都有。
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去食堂打來了飯,一個一個盛到小朋友碗里。
還擔心著小朋友不會自己吃飯,需要我喂,可是每一個小朋友都端著碗,拿著筷子,大口大口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吃完了,不夠的自己過來讓我添,不吃了的也乖乖過來找我問怎么辦。
給小朋友指了倒飯洗碗的地方,很快,他們就把飯碗洗的干干凈凈,放回自己的小書包里,準備放學帶回家。
果然是很好的乖寶寶們,想到以后都是跟這些乖寶寶相處,我的心頓時輕松了許多。
幼兒教師創新教育心得體會篇2
第一,給孩子創設自主閱讀的氛圍。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獨立個性,他們喜歡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純真而又豐富的內心世界。作為家長應尊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尊重孩子現有的知識經驗和個體差異,在家里給孩子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為孩子提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經驗。鼓勵孩子養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
第二,教孩子學會觀察圖畫進行閱讀。
因為很多繪本故事以圖畫為主,文字少,這就給孩子的閱讀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恰好,孩子的思維直觀性強,沒有局限性,不受外部干擾。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學會觀察,對圖畫中的人物、動物的表情、對話、心理活動進行猜想,盡情的想象圖中的內容和情節發展,然后進行講述。隨著孩子認字量的增加,家長可以借助文字幫助孩子解讀故事。
第三,在情感互動中進行親子閱讀。
圖畫書具有情感教育的功能。很多圖畫書中都蘊含著一定的情感色彩,給人留有想象、思維的空間。一本書,就連大人一眼看上去有時都看不出什么意思,多看幾遍才能品味出其內容和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以及蘊含的教育意義,這就是繪本書的特點。也就需要我們做家長的以身示范,為了孩子,讓我們自己首先喜歡圖畫書,與孩子一起閱讀圖畫書,因為很多孩子都有喜歡纏著媽媽講故事的習慣。對孩子來說,媽媽給他們講故事聽,是一種情感享受。近距離的聽父母講故事,相互間傳遞著美好的情感,在溫馨的氣氛中共同講述,一起感受圖畫書給人帶來的人生啟迪和震撼。仔細想想,我們每個做媽媽的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孩子在媽媽講的故事中安靜的入睡,媽媽看著孩子熟睡的小臉蛋,輕輕的給他(她)蓋好被子,這種感受和意境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第四,建立閱讀檔案。
1、以文字記錄為主,家長用寫日記的方式記載今天與孩子共同閱讀了什么內容,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及在閱讀中提出的問題和對故事的感受。記錄下幼兒的想法和需求等信息,能夠讓家長了解幼兒的個別需求,并且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給予幼兒反饋。
2、影像資料主要是指照片、錄音帶和攝像帶。它們能提供幼兒語言發展的豐富信息,如一份有幼兒復述故事、大聲朗讀自己的故事、練習兒歌的錄音帶,對幼兒、老師和家長來說,都是非常有力的語言發展證據。家長因經常為幼兒閱讀活動照相或攝像,拍攝的時候,要簡短記錄所拍的內容或物體,包括日期、場所、幼兒的姓名以及每一個場景的特殊地方。
幼兒教師創新教育心得體會篇3
怎樣把孩子哄的聽話
1、真誠的理解傾聽孩子的哭訴,表示老師非常了解寶寶想回家的想法。讓寶寶相信老師會幫助他,從而建立對老師的依賴感。
2、積極的暗示用小雞小鴨們上幼兒園互相快樂問好的故事,暗示孩子別人上幼兒園的時候是高高興興的,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模仿這樣的行為模式。
3、哭鬧的安撫對于那些哭鬧不止而哄勸又不起作用的孩子,教師不妨把他抱在懷里讓他哭一陣,這樣用不了多久孩子就會平靜下來。
4、需求的滿足對于那些極度思戀親人無心活動的幼兒,教師不妨給他們提供一些和親人有關的東西,比如美貌的照片。手帕等,滿足他們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5、溫暖的觸摸老師和孩子說話的時候,用手輕輕撫摩孩子的臉、手、頭發等,通過肢體的接觸讓孩子感覺老師的善意,從而接受老師的關心。還有讓孩子帶一張照片,大家的照片貼在一起,組成一個“全家?!?允許孩子里帶一樣安慰物品來園,比如毛絨玩具等…方法太多了。
6、親切的態度教師主動與幼兒打招呼,如果寶寶不愿意叫老師、打招呼,別強求,還要經常抱抱、親親他們,消除孩子的緊張心理。
7、用心的關愛孩子吃飯時要多鼓勵,不會自理的幼兒老師可以喂他,讓幼兒感知老師對他的關愛。
8、熱心的幫忙幼兒口渴了及時給幼兒喝水;幼兒不小心尿褲子了,我們應該說:“沒關系,老師幫你洗洗,給你換下來”。讓幼兒切身的感知老師像媽媽一樣親!
9、親切的迎接教師以和藹的態度和笑臉迎接孩子,親切地摸摸孩子的頭、臉或者抱在懷里親親等,都可以使孩子緊張的情緒得到放松。
10、適時的夸獎教師要有針對性的夸夸孩子。如:“看,你的衣服多漂亮”,“聲音真響亮”,“自己走著進來,真棒”等,這些都會讓幼兒感覺到老師親切、慈愛、喜歡他,不安全感就會消除許多,心情也會逐漸平靜下來。
11、及時的表揚幼兒有一點進步,老師都要及時表揚和鼓勵,如:對入園不哭不鬧的孩子說:“真是好樣的,并獎勵給他一個小五星”;對自己吃飯、收拾玩具的孩子說,“你真了不起,”并豎起大拇指……讓幼兒感覺到老師喜歡他,小朋友接納他。
12、緊湊的活動給孩子安排緊湊的活動,減少孩子想媽媽的時間,從而有更多時間玩游戲,享受到與同伴玩耍的樂趣,漸漸地喜歡與幼兒園小朋友游戲,更想上幼兒園。
13、有趣的游戲教師可以給他們講好聽的故事,組織幼兒觀看動畫片,帶他們到戶外玩大型玩具,組織他們玩有趣的“開火車”、“拍皮球”等游戲,這些都可以吸引和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沉浸在活動中,忘掉心中不愉快的事情。
14、積極的游戲節后孩子入園,心里想的最多的還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在組織教學時避免提到家里人,不要玩扮家家之類的游戲,以免引發幼兒戀家的情緒。
15、情況的反饋在下午離園時,老師用簡短的話語向家長介紹幼兒一天在園的情況,需要家長配合的及時介紹通知家長。如:幼兒一天在園的生活、學習狀況;幼兒該天的作業,需要家長配合的注意事項等等。
16、家園的合作節后,孩子上幼兒園,午睡是入園不適應的難題之一。老師要多做家長的思想工作,讓家長在家里調整孩子的生物鐘,盡可能的按時起床、睡覺,讓孩子在家里就適應上幼兒園的作息時間。
幼兒教師創新教育心得體會篇4
新學期的第一個月就這樣結束了,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及老教師的幫助,在今年的教學中自己換了自己的教學方式,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也慢慢學會了輕松教學,不再像以前那樣放不開,不敢親近幼兒,害怕在幼兒面前表現,也學會了用游戲、故事、環境及家長來進行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氣氛,引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幼兒積極性,以下是我對這幾種教學方法的一些認識及理解。
一:通過故事或游戲形式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游戲是幼兒生活的主題活動,在游戲、故事中可教育幼兒愛惜糧食、節約用水、愛護花草樹木、不隨地丟垃圾果皮等。有關專家指出:在幼兒期,充分利用游戲對其進行環境啟蒙教育,使幼兒從小樹立愛環境的觀念,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將會使幼兒終身受益。
二:利用教室環境布置,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幼兒大部分時間在幼兒園,經常接觸到幼兒園教室的環境,所以,教師可從教室的環境布置入手,抓住時機,讓孩子獲得環保的知識和經驗。如:利用銀行、郵局、電訊等宣傳單剪折成各種花草、動物,用易拉罐剪制成各種動物、人物,利用各種舊紙盒制作成各種汽車、房子等。這些自制品,既環保,色彩也很鮮艷,掛貼在教室內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同時,可發動幼兒和家長收集廢舊材料,共同制作小玩具、小飾物,也起到了環保教育的效果。
三:家長配合,共同做好環保教育工作。要求家長利用節假日及日常生活的每一細小環節,教育幼兒,并以身作則,做好孩子的榜樣,言傳身教,使幼兒受到教育和熏陶。發動家長撰寫環保育兒心得,談談自己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提高幼兒和家長的環保意識。
幼兒是祖國和未來人類的希望,把環保教育的著眼點放在幼兒身上是有現實和深遠的意義的。培養幼兒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初步養成可持續發展所要求的生活、學習和行為習慣,使幼兒初步養成探求精神、全球意識、主人翁意識以及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責任心,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幼兒教師繼續長期、細致地工作,同時也需要家長的配合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在下個月我會繼續堅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努力學習,讓幼兒能更好、更快的接收我的教學內容,可以快樂、自主的學習,讓幼兒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可以在學習中游戲,游戲中學習,學中有玩,玩中有學,還可以在實踐、動手及生活中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明白是非對錯。
幼兒教師創新教育心得體會篇5
孩子控制欲強怎么辦
班里的劉瑜小朋友是個漂亮的小女孩,但性格十分要強,前幾天在教室門口拉著媽媽的手不放開。還哭鬧著:我不想上幼兒園……她媽媽和我聊了聊他在幼兒園的表現,我就說孩子在園里表現一直很好,經常幫助別人。三位老師也經??洫勊瑳]理由排斥上幼兒園呀?
我送走了家長后找時間和孩子進行了談話,從與她的談話中我知道了她不喜歡來幼兒園的原因:說在幼兒園里,有自己想玩的玩具,有時在別人手上自己玩不了,就只能隨便玩不喜歡這樣;自己命令小組里其他小朋友做事情,其他小朋友不聽她的話,令她很生氣,她一生氣就會和其他小朋友吵架甚至打架……另外,她還告訴我,她喜歡和班里的小楊小朋友玩,而且跟小楊玩得很好。我問她為什么呢?她說小楊非常聽她的話,讓干什么小楊就干什么……
從與孩子的談話中我意識到劉瑜小朋友控制欲比較強且屬于有領導力性格的孩子,她有著敏感的內心和敏銳的洞察力。她非常有自己的主見,作為老師和家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孩子的控制欲,但無理的要求可以拒絕或冷淡處理,我們可以多跟這些孩子說說:“這件事跟你有什么關系”,“你為什么管這件事”,讓孩子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當你控制、束縛他人的時候,換位思考一下,別人這么對你的話,你會不會好受?
讓孩子認識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調整好心態。完全改掉不太可能,但慢慢的孩子會變得控制欲沒那么強,改成正常的就可以了。讓他知道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依著他,讓他適當體會挫敗感對孩子健康成長也有好處。
幼兒教師創新教育心得體會篇6
表揚的時機與方法
一、表揚時機的掌握教師的表揚可以說貫穿在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中,表揚無處不有、無時不有。但是表揚不是簡單地對好的行為的肯定,表揚也需要掌握時機。你需要孩子們做到什么,你會在孩子中尋找一種好的行為表現,然后對它進行表揚。因為孩子易模仿,經表揚之后,其他孩子馬上會模仿該行為。這樣老師對孩子提出的行為要求無需語言,就不言而喻了。
1.前瞻性表揚——為孩子的行為樹立榜樣
2.過程性表揚——為孩子的行為提供推力
3.總結性表揚——為孩子的行為找到歸宿
二、表揚場合的選擇
1.在集體中進行表揚
2.在具體的場景中進行表揚
三、表揚方法的運用
1.表揚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
2.個別性表揚與綜合性表揚相結合
總之,表揚在幼兒園的教育中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表揚如同孩子成長道路上的一盞“導航燈”,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正確地運用表揚的策略,能夠使我們的教育更加輕松,更加有效,同時也將更好地發揮它在幼兒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幼兒教師創新教育心得體會篇7
“插嘴”這種行為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幼兒園都是常事,家長和同事說話孩子喜歡插嘴,老師在上課有的孩子也喜歡插嘴,成人一般認為插嘴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其實幼兒愛插嘴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當孩子知道某件事時,就迫不及待地想說出來,讓成人知道與他共享歡樂。成人在語言上給予的稱贊,使幼兒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了解到成人對他的關心,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得有好幾次教學活動快結束時,有小朋友突然插嘴提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將活動升華或為下一次活動提供契機,有的還生成了一節新的活動,所以說必要的插嘴有助于幼兒智力的發展,但有的幼兒的插嘴是無意義的,老師在私下要耐心地對他講道理。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老師提出了一個很能啟發幼兒思維的問題時,就不必讓幼兒一一舉手發言,這種呆板的形式會束縛幼兒開闊的思維,我們老師應該為孩子創設一種良好的氣氛充分讓幼兒進行思考,積極分析討論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