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實習心得體會和感悟
心得是對自己學習或工作中遇到問題或實踐經驗的總結。兒科實習心得體會和感悟規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兒科實習心得體會和感悟,供大家參考。
兒科實習心得體會和感悟篇1
短短的三個星期即將結束,回想這期間的點點滴滴,似乎在嘗試五味瓶里的味道,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無論是什么滋味都是值得回味的。即要出科了,卻有好多不舍,對于我們的實習,科室里的老師都很重視,每周的實習安排也很井然有序,從而讓我們循序漸進的學習與成長。
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臨床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我們非常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生之情。
在新生兒科,我們主要護理對象是高危新生兒,比如新生兒窒息、吸入性肺炎、顱內出血、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病理性黃疸及早產兒。這里每個嬰兒都配備一個暖箱和監護系統,進行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等基本監護。
新生兒科不同與其他科室,家屬是不能進來的,因為嬰兒的自身免疫力低下,如果人員流通過度的話,容易引起感染。我們護理人員進去都要經過手衛生,在觸碰每個嬰兒前也要手消毒。
新生兒科疾病與成人不同:起病急,來勢兇,變化快。因此,我們護理人員要根據其疾病特點制定一系列相應的護理措施。由于嬰兒自身的特點以及不懂得與醫護人員配合,所以護理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除基礎護理,疾病護理外,還有大量生活護理,病情觀察應細微敏銳,發現變化及時通知醫生,進行救治。
了解新生兒科護理工作的基本情況后,我開始投身實習工作中。在臨床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下,我不斷汲取和探索專業知識,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經過一個月的兒科實習,我又成長了許多,漸漸擺脫了學校的那份稚氣,走向成熟。在“陣地”上,我學會的不止是一個護士最基本的技術,疾病護理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與病人家屬溝通。新生兒科護理對象是小孩,對于每個父母來說,最珍貴的莫過于子女了。
在這段時間,我學習到了很多,固然我還只是學習,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會用我的努力去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渴望在學習中成長,真正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翱翔的白衣天使。
兒科實習心得體會和感悟篇2
兩個月的兒科實習階段轉眼即逝,時間從指縫中悄然溜走,抓不住的光陰,猶如白駒過隙。在剛剛過去的兩個月時間里,我認識到了兒科臨床工作的復雜性,同時也鞏固了自己的內科知識。
在兒科,我學會的第一個操作就是給小朋友做霧化,這也是我們每天上班最主要的任務。配霧化主要用萬托林、普米克、愛全樂這三種藥,其中萬托林的用藥劑量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3歲的患兒是0。25ml;3~5歲的患兒是0。5ml;5~10歲的患兒是0。75ml;>10歲的患兒是1ml。小朋友和成人不一樣,他們不會配合我們的操作,這就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去幫助他們接受治療和護理,并指導家屬更科學的照顧患兒,以促進他們更快的&39;恢復健康。
在兒科實習,進行靜脈穿刺的機會不多,但晶晶老師只要有機會就會讓我和珊珊去給患兒穿刺,所以呢我還是有機會穿刺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給一個三歲的小朋友進行靜脈穿刺,她好乖,是爺爺奶奶陪同來的,小朋友不怕疼,一直對我笑,我雖然沒什么經驗,可是那一次穿刺的卻非常成功,小朋友的靜脈雖然很細,但是彈性卻非常好,所以比老年人的靜脈更好穿刺一些,我一直是這么認為的。當然很多小朋友都會害怕,都會哭,穿刺的時候怕疼,拔針的時候也怕疼,記得很深的是有個小朋友在我要跟他拔針的時候,對我說:“護士阿姨,你讓我把針帶回去好嗎?”聽似很天真地話,但是可以感覺出小朋友當時有多害怕。我們做護士阿姨的,一定要對小朋友多多關心,時時刻刻注意自己說話的語氣、方法;任何事情都需要從家長和患兒的角度想想;然后再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護理技能來盡全力幫助他們。在這期間見到了很多兒科常見疾病,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并高熱驚厥、急性肺炎、支氣管哮喘、小兒腹瀉病、過敏性紫癜、鵝口瘡、川崎病等等;還親眼目睹了急診患兒的急救,真的收獲很多。
正因為在兒科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少,所以護士長給我們安排了很多理論課程的學習,讓我們獲益良多,掌握了體溫表大消毒的方法,小兒體重計算公式、兒科常用藥物知識、常見疾病及護理知識和皮內、皮下、肌肉注射的理論及操作知識等等。
在兒科實習的時間并不長,但是對兒科的老師們卻有很難割舍的一份感情,真的好舍不得離開,這段時間過得好開心,雖然很多時候都忙得亂七八糟的,但是這讓我過得很充實,實習是個不斷積累知識和經驗的過程,我必須往前走,這是我作為一名實習護士的使命!
最后感謝護士長和各位老師在這期間對我們實習生的關心和照顧,我們會在今后的實習生涯中更加努力,爭取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護士!
兒科實習心得體會和感悟篇3
20__年是全國衛生系統繼續深化改革的一年,全體護理人員在院長重視及直接領導下,本著“一切以病人為中心,一切為病人”的服務宗旨,較好的完成了院領導布置的各項護理工作,完成了20__年護理計劃90%以上,現將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是提高護理質量,確保安全醫療的&39;根本保證。
1、護理部重申了各級護理人員職責,明確了各類崗位責任制和護理工作制度,如責任護士、巡回護士各盡其職,杜絕了病人自換吊瓶,自拔針的不良現象。
2、堅持了查對制度:
(1)要求醫囑班班查對,每周護士長參加總核對1x2次,并有記錄;
(2)護理操作時要求三查七對;
(3)堅持填寫輸液卡,一年來未發生大的護理差錯。
3、認真落實骨科護理常規及顯微外科護理常規,堅持填寫了各種信息數據登記本,配備五種操作處置盤。
4、堅持床頭交接班制度及晨間護理,預防了并發癥的發生。
二、提高護士長管理水平
1、堅持了護士長手冊的記錄與考核:要求護士長手冊每月5日前交護理部進行考核,并根據護士長訂出的適合科室的年計劃、季安排、月計劃重點進行督促實施,并監測實施效果,要求護士長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結,以利于總結經驗,開展工作。
2、堅持了護士長例會制度:按等級醫院要求每周召開護士長例會一次,內容為:安排本周工作重點,總結上周工作中存在的優缺點,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向各護士長反饋護理質控檢查情況,并學習護士長管理相關資料。
3、每月對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并及時反饋,不斷提高護士長的管理水平。
4、組織護士長外出學習、參觀,吸取兄弟單位先進經驗,擴大知識面。
兒科實習心得體會和感悟篇4
我非常清楚的記得,當我踏入孕檢室的那一刻,辦公室所有老師向我展現的那溫和的笑容,讓我內心的膽怯瞬間化為云煙,也讓我感受到婦產科為孕婦們營造的那種氛圍是那么的溫馨。
見習的第一天,我便看見了她們的工作生活,工作時認真嚴謹的態度,閑暇時和諧輕松的氣氛。醫生護士們都很友善,對待孕婦和病人也非常細心。在手術室中,我就看到了醫生和護士在做手術的時候,為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而與患者聊天,讓我想起了禮儀課上,老師為我們講授的護患溝通的重要性,親眼所見的時候,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了護患溝通對醫護工作產生的巨大作用。
當天下午,我就在手術臺旁邊觀看醫生做了四個小手術,有兩個是子宮輸卵管通液術,另兩個是人工流產手術,醫生一邊做手術,一邊向我講述手術的步驟,告訴我手術所用的工具,讓我知道該手術的原理和作用,雖然在手術室里站了一個多小時有點累,但也讓我受益匪淺??墒亲屛腋械綉M愧的是,在護士老師做術前護理并告訴我術前護理的注意事項時,向我提問何為“三查七對”,我卻一時緊張答不上來,讓我感覺到自己的基礎知識還并不牢固,自己還需要不斷鞏固,才能讓自己表現更出色,將未來的工作做得更好。
讓我感到高興的是,在觀察了老師們做過幾次電力子宮頸口環切術后,陳老師給了我一個親身體會的機會,讓我幫助她為病人做該項手術。雖然我也只是在旁邊打一下下手,幫老師拿一點東西,但我還是很高興老師能給我這樣一個機會,因為在旁邊幫忙時能看到、學到的東西,遠比只是在旁邊安靜的觀察時學到的東西要多得多,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也只有實踐過了,才能給自己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在門診部婦產科,我不僅觀看了醫生的問診過程,知道了問診的各項程序,還學會了幫助老師們發放免費的葉酸,并且也懂得了葉酸能夠預防胎兒神經管疾病導致畸形的作用。醫院免費為孕婦們發放葉酸,不僅體現了醫院的仁性化,還為國家的優生政策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
其實在婦產科見習期間,最讓我高興的還是在孕檢室里學會了產前檢查的基本步驟,也學會了如何測定生命體征之一——血壓。最初來到孕檢室時,我只能站在旁邊看老師們為孕婦做產前檢查和胎心監測。稱體重、測血壓、量宮高腹圍、摸胎位、聽胎心音,就這樣一項一項的重復著,但我站在一旁并不敢動手。也許是老師看到了我那渴望的眼神,便開始教我如何使用測壓計,幫助她稱體重、測血壓。我很開心,因為我可以動手操作了,雖然只是簡單的操作,但對于我這個初到醫院者卻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更讓我高興的是,在我對工作逐漸熟悉后,聶老師開始教我如何摸胎位,開始我并不熟悉,因為沒有手感,所以無法判斷胎兒的背部、肢體與頭部的位置。聶老師一直鼓勵著我,并沒有因為我的笨拙而批評我,而是很耐心的告訴我摸胎位的四個步驟,如何憑借手摸的感覺判斷胎兒的體位,并且鼓勵我多動手,才能更好的找到手感,讓自己掌握胎位異常與否的知識,為自己將來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老師的鼓舞下,我的手漸漸有了感覺,雖然沒有老師的那么熟練,但還是讓我高興不已。除此之外,老師還教會了我如何使用胎心檢測器并能準確聽出正常胎心音的位置;還教會了我如何開啟供氧器為缺氧的孕婦供氧,不斷豐富了我在見習期間所能夠看到、學到的內容。
它是課本知識的延伸,更是課外知識的拓展,不可否認學校動員我們走向社會、參加實踐對我們的益處是很深刻的,它讓我在見習期間學到更多的東西,從而更有信心的面對我的未來。半個月的見習很快就在每天的忙碌中過去了,見習雖然很短暫,但它卻讓我學到了許多在學校、于課本學不到的知識。
兒科實習心得體會和感悟篇5
實習的時光就這樣匆匆走過,我還沒有品味到在工作中所有的滋味,還沒有學到什么東西,還沒有完全的改善身上的不足,實習的日子就這樣離我遠去了。但是在這段時間的實習生活中,我對自己有了清晰的認知,對未來也有了明確的規劃,對以后的工作有了仔細的了解。
孩子的病其實的最難辦的,因為大人對自己的身體有足夠的了解,能夠用清晰地語言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但是孩子不一樣,他們對自己的病癥不了解,所以不能講病情準確的描述出來,而且因為很多的孩子很怕醫生,也很怕打針,不明白、也不懂的怎么配合治療,給我們在治療的過程中造成了一點麻煩。同時因為兒童的疾病種類和成人的也有很大的不同,一個是起病時急,一個是來勢兇猛,還有一個是變化的快,因此要求我們在治療時要觀察仔細,判斷情況要準確,再根據病癥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措施。在我實習的過程中,我主要是學習帶教老師在治病過程中的方法:通過細微之處的敏銳觀察確定病情,豐富的經驗確定治療的手段,還有和兒童和諧平等的交流來保證治療的順利,這都是豐富的閱歷才能擁有的工作經驗。
除了治療之外,我還要學習很多其他一些關于如何去預防疾病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以及一些生活上的常識教導。這些知識點比較細,同時比較多,和平時的生活習慣分不開,所以我在和孩子們交流的過程中將一些要注意的衛生習慣也夾雜在交談中,同時在查房的過程中按照老師的教導,仔細的檢查患者的病情有無變化,將情況及時的報告給醫生,迅速的調整治療的方案或者改變用藥。
實習過后,我成長了許多,在這期間,帶教老師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能讓我感受頗深,除了在醫學的理論知識方面,還有實操時的不吝指導,生活上的細致關懷,讓我在工作時收獲滿滿。
兒科實習心得體會和感悟篇6
在兒科已經呆了三周了,再一周,我就可以從這個鬼科室出去了,想想就好興奮,終于可以不要再忍受了。不過剩下的一周也還是夠我受得了,畢竟革命尚未成功,我還需努力......
回想這三周,我的感受除了忙,還是忙,忙得我都快忘了什么叫休息了,甚至有時我都不知道自己叫什么了,只記得自己在兒科實習。從早上08:00到科室,要忙到23:00才能會宿舍。從門診到病房,從查房到開單,從寫病程到辦出院,從化驗單到整病歷,從值班到交班,還負責當別人的出氣筒,時不時挨頓罵。概括起來就是:做好了沒人夸,一做錯就死定。整個吃力不討好!!
其實我也挺衰的,做好事的時候沒一個人會看見,但稍一偷懶就被抓。想想就氣啊,我努力想當一個好學生,結果......真想哭!記得我每天晚上都有去兒科加班到11點才回來,直到星期天晚上累了,就休息了一下,沒去科室,結果就點名,被抓了。還有就是值班,那天晚上我做完所有事情,請示一線后就回去睡覺了,結果凌晨一個病人變癥,突發呼吸驟停,一直搶救到06:00,連科室主任到來了,我去在宿舍睡覺,結果自然慘不忍睹......當天早上交班,全科室都向我投來同情的目光,并為我祈禱三分鐘,默哀三分鐘,然后就是批斗會......苦啊!!!
不過俱往矣,數人流人物,希望那時我還在......
一周之后......
呵呵,今天終于出科了,我此刻的心情實在是無法形容,但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誰都看得出來。這幾天,過得很high,因為一想到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從這鬼科室出去,渾身上下就充滿了力量,真是腰不酸了,腿不痛了,腳也不抽筋了,整一個爽字了得。回頭看著還在兒科受苦受難的兄弟姐妹們,我深表同情,不過也小小的幸災樂禍了一番。兄弟們,我saygoodbay了,你們頂住啊。
其實在兒科,我雖然過的郁悶,但學到挺多東西的。本來外科這輪的實習,我過的有氣無力的,但兒科讓我打起精神。剛開始是不得不精神起來,后來就成習慣,這樣挺好的,至少除掉我身上頹廢的味道,讓我重新振作,我會繼續將這活力進行到底的。
不說了,這種歷史性的時刻,我要去happy了,發泄一下下嘍。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