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孝道心得600字
心得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好的如何寫孝道心得600字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如何寫孝道心得600字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如何寫孝道心得600字篇1
在《論語·學而》中,孔子進而說道:“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笔匦⒉还庖谏罴毠澲斜憩F出來,不只是穿什么吃什么的問題,還要秉承父母之志,他們生前的志愿、思想,做子女的不能違背,即使父母不在了,也要像他們在時一樣遵循,這樣才是從里到外地守孝。道《二十四孝》里有一則故事叫《聞雷泣墓》,講的是三國時魏國王裒的父親被無罪處死,王裒憤恨難禁,隱居了起來,教授一些學生。王裒的母親怕雷聲,每當打雷的時候他就陪伴在母親身邊。后來他的母親也去世了,每次打雷時王裒就會到母親墓前說:“母親不要怕,孩兒在此呢?!彼淌趯W生《詩經》的時候,讀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時,總是痛哭流涕,他的`學生怕觸及老師的思親之情,干脆不讀《蓼莪》這首詩了。同樣的還有《齊書·高逸傳》中的顧歡,顧歡早孤,每讀到《詩經》中的“哀哀父母”這句時,就會拿著書慟哭不止,于是他的學生也廢棄了《蓼莪》一篇,以免觸動了他的悲情。
《蓼莪》是一首孝子悲痛不能終養父母的詩,讓王裒和顧歡不能自己的“哀哀父母”句是說可憐的父母生我這樣辛勞,此詩后面有幾句家喻戶曉的名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睆淖置嬉馑紒砝斫饩褪歉赣H生我,母親養我,從小愛撫護著我,養我長大培育我,庇護不愿離開我,進進出出抱著我。這詩讀起來真是讓人感動哀傷至極,我們哪個人不是這樣才得以長大的呢。從儒家的大道中學習體會孝道,在內心中培養感念父母慈愛之心的種子,即便沒有治國平天下的宏愿施行,也已足夠了。儒家之道若能得以在此方面傳揚開來,社會當日漸和諧,因為這就等于奠定了仁德的基石。
如何寫孝道心得600字篇2
20__年4月20日,我們二龍中心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山東省親情教育系列活動辦公室主任、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等欄目總導演、山東省天下父母文化傳播中心秘書長呂明晰《凝神聚氣共筑中國夢》的專題講座。在3個多小時的講座中,呂明晰老師圍繞為什么要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如何認識中華傳統文化、弘揚孝道是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最好行動等方面為我們全體教師上了一堂生動的傳統文化教育課。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孝道”一直被歷朝歷代深深重視,甚至被奉為“國之根本”。孝,作為中國傳統的道德準則,千百年來規范著世世代代,貫徹于萬戶千家。其內涵就是善事父母、尊敬父母。應該說,經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孝”是完全可以同社會道德融合的,值得廣泛倡導,大力弘揚。我覺得,如果把“尊重老人,孝敬父母”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切入口和著力點,把中華民族“崇孝”的傳統美德植入到學生的大腦中,融于學校的德育體系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而且能輻射到家庭和社會。試想,當父母在家里感受到子女的孝敬時,他們又怎能不去更加孝敬自己的父母。如此這般,間接提高了家庭的文明程度,又必將推動和促進社會的穩定、和諧與進步。“百善孝為先,一切事情都應該從孝道做起。他認為“孝”是人格完整的基礎,有“孝”的人也有責任心,有擔當,知恩圖報?!靶ⅰ笔浅晒Φ谋WC,有“孝”的人講義氣、有愛心,會得到大家的合力相助,能夠成就大的事業。
通過這次報告,讓我更深刻地認識了“孝道”的真正含意,作為一名教師,我要把呂老師的這種觀念傳承給我的學生,讓他們都成為孝敬長輩的人,這樣才能做一個人格完整的人,才能讓大家看到“凝視聚力,實現中國夢”的美好社會。
如何寫孝道心得600字篇3
今天我們學校舉行了孝道講座,東山書院,麗江學校以及我們華南中英學校的許多優秀少年都講述了他們的事跡。其中一個大姐姐的演講讓我最是感動,同時也讓我對“孝”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那是一位六年級的大姐姐,她的爸爸在建筑工地當工人,工作非常辛苦,她的媽媽也經常在那里干活。每當大姐姐看到她的父母拖著疲倦的身子回家時,她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于時,大姐姐決定開始到工地幫父母干活,減輕他們的負擔。開始的時候,大姐姐的手上布滿了繭子,因為這項上作實在太累了。但想到父母的勞累,她堅持了下來,還幫她爸爸爭到了不少工資呢!
我在我們學校也被評選為十佳孝心少年。有一次我媽媽炒菜時不小心被燙傷了,我連忙放下手中的作業,問道:“媽媽,您的手沒事吧?”媽媽說:“沒事,只是一點小傷而已?!钡疫€是趕忙拿了一些燙傷藥幫媽媽擦上。媽媽很高興的說:“我們家的小家伙開始學會關心人了!”我聽了,心里別提有多開心!但現在想想:和這位大姐姐比起來,我做的這點小事真的算不了什么!常言道“百善孝當先”,孝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品質,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以前我一直認為孝就是聽爸爸媽媽的話,但聽過報告會中各位小孝星的分享后我深深的體會到孝是表現在多方面的:體貼父母,聽爸爸媽媽的話是孝順;理解與尊重父母,為家長分擔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孝順,等等。
以后我也一定會向以大姐姐為代表的優秀少年們學習,繼承與發揚優良傳統,做一個真正有愛心,有孝心的好少年!
如何寫孝道心得600字篇4
為期8天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接近尾聲,通過這幾天的學習,我感觸良多,受益頗深,學習和感悟到的地方有很多。首先,孝道一直貫穿了整個學習班,也是讓我感觸最深刻的一點。這里學到的孝道不僅是對父母言聽計從,滿足父母的物質需求,而是應該做到孝敬父母之心、孝敬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志和孝父母之慧。以往我們所理解的孝順父母,都過于狹隘和片面,而此次學習才對孝道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將在日后的工作、生活過程中,落實到實處,決不只是口頭表達,需以身做責,從自身做起,孝敬父母等長輩并影響身邊的人,也給孩子做好榜樣。其次,在此次學習過程中有好幾個大姐曾說我是有福之人,這是因為她們覺得我在結婚之前就學習到了如何對待婆媳關系,如何跟婆婆相處,以及如何夫妻相處,怎樣處理夫妻關系,還有如何教導孩子等等,一系列在未來漫長的人生中,都會有益于我的知識。她們認為我在結婚之前能學習到這些,就是有福報的人。而我通過學習,也確實認識到這一點,感到自己很幸運,能在結婚之前接觸到這一系列的優秀的傳統文化。這對我未來的人生路有很大的幫助,很慶幸能在這個時間段里學習到這些,感恩。最后,有這幾天的學習班,讓我對為我們服務的義工家人,生出深深感恩之心。不管是上到70多歲的杜奶奶,還是小到16歲的義工妹妹,她們都為我們付出良多,感恩她們。同時,也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以后要向她們學習,與人為善,謙虛做人,行善事,做善人,在未來的工作、生活、學習中都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并影響身邊的人,讓我們優良傳統文化感召更多的人,并可以因此受益。
如何寫孝道心得600字篇5
現代的都市,燈紅酒綠,不斷為了生存的我們,在愈演愈烈的競爭中,不斷接受著艱難困苦的考驗,不斷在“時光”洪流中掙扎,也在‘生活的淘汰賽’中不斷的出局,不斷地榮升,同時也享受著豐富的物質條件與精神財富。
可我們有沒有想過,每當想要早起的我們憊懶的躺在舒適的床上,不愿在朦朧中睜開睡眼惺忪的雙眼時,我們的父母在做些什么?每當,我們在電視機前歡聲笑語時,我們的父母又在做些什么。每當我們跟父母無理取鬧時,可又曾想過父母的嘆息與悔恨。
滄桑的的臉上流逝著歲月的痕跡,斑白的頭發映刻著風霜的洗禮,枯黃的手“指向”的是生活的艱辛。然而身處在高度文明包圍中的我們為什么總讓他們操心呢?為什么?
在我中華綿延的五千年文化中,不乏有“孟母三遷”的典范,在不知不覺中父母已經替我們鋪好了道路,但換來的是“青春難駐”的逝苦啊、
著名作家汪國真的詩集中曾譜有一首《蝶戀花》寫到:“自古青春難駐,年少正好射虎,妙手婉風華,功就與君共駐。起舞,起舞,更有憧憬無數。”讀罷此詩,是否更應珍惜少年時?是否還“紙醉金迷”,自我陶醉呢?
那么,請珍愛父母,留住時光。盡管時光荏苒,物換星移,但請不要揮霍青春,‘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不要忘記蒞臨在我們肩上的重擔,不要有太多悔恨。努力吧!
如何寫孝道心得600字篇6
這次學習,蔡老師利用兩個課時闡述了怎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他說學習傳統文化不是要去背誦浩瀚的古典文集,關鍵在于落實。《弟子規》就是一部“日常行為規范”,可謂是經營人生的作業指導書。之前我們缺失了這堂課,現在開始學,“亡羊補牢,猶未晚也”,還要立下堅定的意志去踐行。從我第一次接觸《弟子規》小冊子,到現在已經有3年多,從陌生到熟悉,加上公司食堂、衛生間都有張貼,說實在的,自己在做事情時往往會下意識的想到《弟子規》的相關內容,它起到了指引的作用,也是檢驗的標準。
這次對蔡老師闡述的關于培養下一代的問題,我十分贊同。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好,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率先垂范。簡單舉個例子,我父親從小不吸煙,我和哥哥也不吸煙,我想我兒子今后也不會去吸煙的。
孝道教育心得體會篇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社會如何進步,社會文明如何發達,這種美德什么時候都不能丟。
一心學堂以國學文化教學為特點,以國學《弟子規》為載體,讓孩子們從小接受經典教育,孩子們通過誦讀經典,感受文化的厚度要和品德的高度,把經典放在生命中,把圣賢放在心中。目前,我們學前班的孩子已經學習完《弟子規》第一部分“入則孝”。為了讓孩子感悟孝道,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我們開展了“我幫爸媽做件事”活動。活動中,有的孩子為父母洗腳捶背,有的孩子為媽媽梳頭,有的孩子幫媽媽做家務,真正做到了孝敬父母。希望,我們的孩子不僅在活動總更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堅持幫父母做事為家長分憂。
相信我們的國學教育一定能為孩子們提供種完整的人格教育,培養孩子愛學習、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友愛同學等優良品質,自覺做一個有德的人。
如何寫孝道心得600字篇7
這次學習,蔡老師利用兩個課時闡述了怎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他說學習傳統文化不是要去背誦浩瀚的古典文集,關鍵在于落實。《弟子規》就是一部“日常行為規范”,可謂是經營人生的作業指導書。之前我們缺失了這堂課,現在開始學,“亡羊補牢,猶未晚也”,還要立下堅定的意志去踐行。從我第一次接觸《弟子規》小冊子,到現在已經有3年多,從陌生到熟悉,加上公司食堂、衛生間都有張貼,說實在的,自己在做事情時往往會下意識的想到《弟子規》的相關內容,它起到了指引的作用,也是檢驗的標準。
這次對蔡老師闡述的關于培養下一代的問題,我十分贊同。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好,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率先垂范。簡單舉個例子,我父親從小不吸煙,我和哥哥也不吸煙,我想我兒子今后也不會去吸煙的。
孝道教育心得體會篇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社會如何進步,社會文明如何發達,這種美德什么時候都不能丟。
一心學堂以國學文化教學為特點,以國學《弟子規》為載體,讓孩子們從小接受經典教育,孩子們通過誦讀經典,感受文化的厚度要和品德的高度,把經典放在生命中,把圣賢放在心中。目前,我們學前班的孩子已經學習完《弟子規》第一部分“入則孝”。為了讓孩子感悟孝道,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我們開展了“我幫爸媽做件事”活動?;顒又校械暮⒆訛楦改赶茨_捶背,有的`孩子為媽媽梳頭,有的孩子幫媽媽做家務,真正做到了孝敬父母。希望,我們的孩子不僅在活動總更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堅持幫父母做事為家長分憂。
相信我們的國學教育一定能為孩子們提供種完整的人格教育,培養孩子愛學習、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友愛同學等優良品質,自覺做一個有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