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聽課的心得400字
寫心得可以鞏固學習的知識點,加深理解和記憶,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怎樣才能寫好關于聽課的心得400字?這里給大家提供關于聽課的心得400字,方便大家學習。
關于聽課的心得400字篇1
三月二十三日在中小會議室聆聽了聶老師的講課,講課的內容是六年級下冊的《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本課是一篇議論文,由于我是低年級,對高年級的教學還不是很了解,從高老師那里了解到,要比賽去講一篇議論文是很有難度的,因此這堂課對于我來說是很值得學習的。
本節課聶老師抓住了教學目標,很巧妙的處理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教學步驟一環緊扣一環,層次非常明朗,整堂課教師教態大方得體,值得我學習的有點非常多,但是我感覺稍微不足的是音調有點低,可高一個調,積極的調動學生的情緒,在課后每個老師的評價都很到位,每個人的眼睛都能發現不同的事物,也讓我多學習了很多不同的方法與策略。
通過不斷的學習,我相信我也會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努力向教師骨干看齊。
關于聽課的心得400字篇2
在今日的聽課、評課活動中,收獲很多。實實在在的讓我對教學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一節課都讓我有很大的收獲。這次聽課對我來說是一次提高,也是一種促進。
幾位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把握有其獨到之處。我喜歡楊教師上課時那種高漲的熱情,喜歡李教師課堂上從容、淡定的風格,喜歡朱教師注重聆聽學生回答問題時的表情,喜歡鄧校長評課時的語言魅力,從她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每次聽課都讓我感受到了數學課堂上應有的魅力和活力!我們既要大膽創新,又要繼承和發揚多年來積累的經驗。在實踐中努力探索,在探索中堅持理性,讓數學課堂成為師生知識、本事、情感、價值觀的共同成長樂園!
一句教育名言說得好:“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學生把在學校所學的東西都忘記以后剩下的東西。”我想,我們每一位教師在上完一堂課后,該問問自我:當學生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點忘記以后,還剩下些什么十年,幾十年以后,當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全忘掉以后,我們給他們留下些什么我們的教育,能否給學生留下正確的思維方式,留下解決問題的本事,留下他們真正需要的種種。
關于聽課的心得400字篇3
黃河文化是紐帶、黃河生態是目標。它們各自獨擎一面,至關重要;又相互滲透,相互依存。黃河工程是黃河防汛和水資源管理的物質基礎;
同時,它又是人文景觀,見證著人類與河流從索取、給予,到回報和共存的過程,形成了獨特的黃河文化;黃河工程建設與管理是黃河經濟的基礎產業,為黃河經濟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黃河工程及其附屬的綠化樹木和隨之開展的旅游景區建設,極大地改善了黃河的生態環境。黃河經濟是治黃事業發展的支撐和保障,沒有經濟的發展,就沒有治黃隊伍的穩定,沒有隊伍的穩定,黃河工程的建設和管理就無從落實,作為上層建筑的黃河文化也就成為奢談。
黃河文化是人類在與黃河相處過程形成的有關物質和精神的綜合反映,進而為黃河治理開發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和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為黃河工程、經濟、生態產生文化層面上的持久推動和深遠影響。黃河生態的健康和良性循環是治黃的最終目標,無論工程、經濟、文化,一切治理黃河的思想和實踐最終都要統一到這個目標上來。
關于聽課的心得400字篇4
__年4月20日上午,我和同事們一起聽了農惠婷老師的公開課,這堂課以《有余數的除法》為課題,向我們展示了一節生動有趣的數學課。
下面我簡單談談自己的聽課感受。
首先,農老師通過復習舊知的方法導入新課,使學生在鞏固已學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新知。
其次,教師善于創設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首先出示我們學生的生活中的游戲活動來讓學生說說怎么來解決問題?然后讓學生再舉一些這樣的例子,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學習經驗,為課堂學習做準備。接著又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來提問,這樣反復提問和解決問題既提高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了求知欲,又可以促進其思維。教師創設的情境要真正為教學服務,如果只是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種假的教學情境。
另外老師請學生自己動手用課前準備好的學具解決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請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做法和想法,這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關于聽課的心得400字篇5
走在實驗中學的校園里,我的心異常的激動。那綠的柳,艷的花,都在向我們微笑。那白云飄飄,彩旗招展,就像歡迎我們這一批剛升入初中的新生們。我真想插上一雙奮飛的翅膀,在這新的起點里奮起直追……
“叮鈴鈴,叮鈴鈴……”隨著一聲上課鈴聲的響起。語文老師健步走進了教室。第一節語文課就在此開始了。
課堂上,老師繪聲繪色的給我們講了關于學習語文的種種方法,偶爾還穿插一些名人名事來激勵我們學習,如:海倫凱勒,霍金,張海迪,周舟等。沒想到,原來感到枯燥無味的語文在語文老師講過后竟感到如此有滋有味。
這時,老師走到我跟前。我偶一抬頭,發現老師依舊是嚴肅面孔,但直覺告訴我說:老師嚴肅的神情后面卻飽含對學生的多少期望啊!老師,您就像園丁,培育著花朵;您就像蠟燭,散發著光熱。此時此刻,我讀懂了老師的眼神。老師,您放心,我一定會努力學習,不辜負您對我們的那種期望。
四十五分鐘在不知不覺中很快的過去了,老師那見解獨到的講解,使我們受益匪淺。望著老師走出教室門的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老師的背影是那么的高大……
關于聽課的心得400字篇6
10月19日聽了三年級五班孫瑋老師的一節數學課《秒的認識》。這節課整體設計上非常連貫,環環相扣,能夠讓學生跟著一起走進情境,并且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得到思維的鍛煉。
本節課首先從新聞倒計時引入時間單位秒,然后認識秒針,觀察秒針的特點,模仿秒針轉動的聲音,在一秒內可以做些什么,老師從形象可見的鐘表入手,過渡到抽象的1秒,學生實現了從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學生有思考及自由表達的時間和空間。
學習秒和分之間的關系所使用的方法生活化不是讓學生生硬的記住,通過觀察秒針,分針的轉動。探索秒分的關系,在觀察的一分鐘內,學生的注意力特別集中,所以時分秒的關系,學生會有深刻的印象。而不是簡單了解不會成為過眼云煙,學過就忘記了。
“一分鐘可以做多少道口算題”這個問題情境的設置是我沒有想到的&39;,之前接觸過這節課的教材,認為這節課單調,擔心自己會講不出東西,也不能找到本節課的重難點。聽了孫偉老師的一節課。馬上變得思路清晰,要把“秒的認識”送回到生活中去講,要讓學生在生活運用,學以致用,體會到學習的作用,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想。
關于聽課的心得400字篇7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一直是知識的權威,學生是被動地學習,學生是知識的容器,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教師在講臺上講的滔滔不絕,而全然不顧學生的感受,現在,需要我們要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自己的角色,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我們要蹲下身子看學生,要平等地跟學生交流,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才是課堂的主人。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我們不能急功近利,要為學生的終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要樹立新的評價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總之,這次聽課學習,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后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方面去努力,不斷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積淀教學素養,亮麗自己的教學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