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個人學習心得
寫心得需要對所學知識和技能進行總結和反思,有助于提升自我修養和素質。什么才算好的小學教師個人學習心得?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小學教師個人學習心得,供大家參考。
小學教師個人學習心得篇1
我常常在思考,我們能給孩子們什么樣的愛?是偏愛還是博愛?我們可以選擇愛人,選擇職業,卻不可以選擇學生。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可每一片樹葉都有屬于自己的美;班級里也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氣味,有時候我們會當著孩子們的面說“小朋友表現不好,老師不喜歡你了,小朋友真棒啊,老師最喜歡你了。
“孩子們聽到這些話,心里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抱怨“小朋友屢教不改,看到他就頭疼”,然而,讓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這樣的教育方式恰當嗎?要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避免用劃一的標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面前慎用橫向的比較,這樣的方法我們確實運用起來了嗎?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愛孩子?愛某個孩子,愛某些孩子?愛聽話的`孩子,愛表現突出的孩子?不這樣的愛是偏愛!
基于責任,我們的愛不應是偏愛,而應是博愛!帶著博愛的眼神去看待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們在充滿鼓勵的目光中找尋成功和自信。漸漸地你也會發現自己在付出愛的同時,也收獲了許多許多。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我們可能常常會聽到一些圈內消息:哪個老師拿鋼勺打了孩子的頭;哪個老師體罰孩子,扭孩子的耳朵;哪個老師訓斥侮辱孩子,致使孩子產生心理疾病;哪個老師對孩子采取暴力……每每聽到這些消息,我們會很心痛,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慨嘆幼兒教師的素質,呼吁關注孩子的心理,強調老師不能體罰孩子。更要以身作則,要有責任心,責任心,是一種使命感,教師的責任心主要體現在教書育人上,體現在教育教學行為的細節上。
責任心是“以身作則,,心存大愛”的巨大動力。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有很大的作用,要求學生做到的,我們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我們要嚴于律己,經常進行自我批評與自我反省,發現自身不足的同時,積極改正,給小朋友留下一個正義的教師形象。
小學教師個人學習心得篇2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時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必備的道德品質。在前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素質的提高無可置疑地成為首要焦點。其中師德修養由于其在幼兒園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尤其顯得重要。
一、明理激情,提高認識
知、情、意、行是師德心理構成的`四要素,而“知”是基本的&39;。任何一種道德,只有對它產生了正確的認識之后,才有可能內化為情感和思想,外化為行為和習慣,因此,在組織教師學習貫徹《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時,必須要求教師認識和認真做到。
二、師德建設,重在內外結合
所謂內外結合,是指在培養良好師德的過程中,既要重視運用外部的力量強化農村幼兒教師的道德意識,又要因地制宜,更重要的是依靠教師發自內心的信念。一個教師只有真正懂得了師德要求的重要性,只有發自內心地對人民教師道德義務的真誠信服和具有強烈的責任感,才會在教育實踐中更好地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圍繞師德建設,幼兒園同時可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如,開展師表形象大討論。結合大討論,發動教師收集整理“教育忌語”,創作選編師德“錦言妙語”,來推動師德建設,促使教師事事處處努力作幼兒的表率,以自己的良好形象來教育和感化幼兒。
總之,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已為古今中外所共識。時代要求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一代有創新能力,能自主學習,全面發展,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社會適應能力的一代新人。因此,農村幼兒師德建設任重道遠。必須按照“政治堅定,素質過硬,品格高尚,知識淵博,精于教書,勤于育人”的師德要求,結合實際,做到目標明確、措施具體、突出重點、務求實效,使師德教育經?;⒅贫然?、規范化,力爭把師德教育提到一個新的水平。同時,要把每個教師都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去勝任這項光榮的工作。
小學教師個人學習心得篇3
11月10號中心校組織我們一行16人,到南京市東山小學進行為期兩天的學習,期間我們參觀了學校,體驗了陽光運動80分,看了6節課,聆聽了《友善用腦》講座??我頓感受益匪淺。
給我第一感覺就是孩子們是快樂的。孩子們快樂學習,快樂運動,快樂生活。課前通過舒緩的音樂,課中動感的健腦操等讓學生放松,從而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了學生的潛能,教會了學生輕松而自然的學習,課后用思維導圖讓學生回憶鞏固,讓學生生成驚人的記憶力創造力。“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學習”總有一種方法是適合孩子的,找到了最合適的,學習也就一件快樂的事了。
孩子們從低年級就開始訓練,從一開始就能用完整的話交流,不會出現一些我們常見的無主語現象,比如孩子回答問題時經常會說:“我提醒??”、“我補充??”、“我總結??”、“我們討論??”、“我們用__方式來表達??”,小組合作在這里得到充分展現,而這些都是在輕松,快樂中進行的。
環境優美的學校,寬闊整潔的水泥路,開闊的塑膠操場,郁郁蔥蔥的樹木,內容豐富的櫥窗,寬敞明亮的教室,濃厚而又個性鮮明的班級文化氛圍:學生喜愛的明星薈萃,展示學生猜疑的展板,供學生汲取知識的圖書角,綠意盎然的置物柜??每一物,每一角都充滿個性,都洋溢著快樂與幸福。老師詩一般的語言則讓人如沐浴春風,在快樂中學會做人做事。記得在聽《水鄉》這課中,有一個孩子不僅講錯了答案,而且說的是明顯的方言,引得師生大笑,這也就是一個無傷大雅的小插曲,而執教老師卻很嚴肅而又不失溫柔地對學生說:“面對別人激動時犯下的小錯誤,我們寬容一些,好嗎?”這不僅僅是我,或是全班的同學,我想在座每一位觀課的老師,都會為老師的語言所折服。
給我第二感覺就是老師是輕松的。老師們輕松運動,輕松學習,輕松教學。我們聽了六節實踐友善用腦的課。友善用腦的課堂上,教師十分明確自己的職責:創設學習場景,誘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習結論。教師鼓勵學生互相啟發、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完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把學習的舞臺還給學生,使他們成為主角、成為教學過程的中心,學生在小組中也能養成樂群、互助思想品格。
在友善用腦的課堂上,教師鼓勵學生畫自己的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更清晰地思維。運用思維導圖應該遵循“人腦有異,圖不同一”的原則,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理解畫出來,而不應該局限什么固定的模式,仿造固定的格局,畫自己的思維導圖是友善用腦課堂上教師應該強調的重點。健腦操也是友善用腦課堂上的一個重要特色。在教師設計的每個教學單元的間歇,讓學生花一兩分鐘做做健腦操活動一下,不但不會影響教學,反而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除了健腦操教師也可以經常讓學生做做冥想,在輕柔的音樂伴隨下,學生閉上雙眼,或馳騁思維的駿馬,或回顧教學內容,這些方法既簡單又實用,不但使友善用腦的課堂生動活潑,豐富多彩,而且能使學生感到學習的輕松和快樂,讓學生全面健康地發展。從東山小學的這些展示課中,我充分感受到教師發揮出自己的主動性,使學生愿學樂學,課堂上收到顯著的教育教學效果。這些也都是在輕松而又愉快的情況下進行,我想在輕松地背后則是老師更多的心血。
我覺得身為東山小學的老師是幸福的,而東山小學的孩子們則是無比幸運的。我想只要我努力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實踐,總結,再實踐,讓我的工作更輕松,我的學生更快樂,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