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雷鋒同志心得體會感悟
雷鋒榜樣的力量引領志愿風帆,我們要將雷鋒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用行動踐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學習雷鋒同志心得體會感悟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學習雷鋒同志心得體會感悟【篇1】
有一位戰士,他極其普通,但說起他的名字,卻家喻戶曉,他就是雷鋒叔叔。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聽媽媽給我說雷鋒的故事,那生動的故事情節讓我著了迷,但聽完之后,我不禁冒出一個大大的疑問:“媽媽,雷鋒叔叔好傻啊,自己的錢不拿給自己用,反而拿給別人用?!眿寢屄犃酥髤s笑了:“孩子,雷鋒叔叔不是做傻事,而是做好事。”我卻不信,正是因為我的這一個想法,而改變了一些人的看法。
現如今,救人英雄變成了肇事者,扶老人過馬路變成了誘拐,學習雷鋒的人越來越少,難道雷鋒精神要“滅絕”了?
雷鋒精神不是一句口號,它是需要實際行動去實現的,雷鋒精神是一種珍貴的品質,是中華人民代代相傳的精神。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愿堅守你生活的崗位?”每當想起雷鋒叔叔,我就想起這段話,雷鋒叔叔雖然早早的離我們而去,但他那珍貴的精神品質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同學們,讓我們以雷鋒叔叔為楷模,一起為人民服務,一起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學習雷鋒同志心得體會感悟【篇2】
雷鋒同志是“雷鋒精神”的開創者,正是他的所作所為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他的精神被一輩輩的青年所發揚光大。雷鋒精神不會失傳,會永遠在時間的長河中發光發熱。
作為青少年的我,十分敬佩雷鋒的無私奉獻,同時我更要向他學習。雖做不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可以做到全心全意為班級服務,為同學 老師服務;雖做不到“愛憎分明的立場”但可以明辨是非,堅守自我原則,絕不誤入歧途;雖做不到“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但可以做到言出必行,信守承諾。
雷鋒精神并不只在我們嘴里,它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老師們利用休息時間為我們批改作業,備課,講題;工人們利用休息時間為我們修理水管,不辭辛勞;醫生們在周末看診手術,一絲不茍;軍人們在除夕夜時戍守邊疆,保家衛國……他們都是雷鋒精神的傳承者,都是我們最可敬的人,都是“最可愛的人”。
雷鋒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是今天人們最應該學習的。在班里面,我應該抽出一些自己的時間給向我請教的同學講解題目,同學們有困難的時候雪中送炭,在他人心情不好的時候細心安慰。這些瑣碎的小事是人間真情,也是雷鋒同志的“過去”。
當然,在學習上更應該學習“釘子精神”。雷鋒同志曾說:“有些人說工作忙,沒時間學習,我認為問題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學習,會不會擠時間,要學習的時間是有的,問題是我們善不善于擠,愿不愿意鉆。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么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蔽以谄綍r的學習生活中,時間極其緊湊,有些事情根本沒有時間去做,比如讀書。通過“釘子精神”我知道了,時間啊,不是自己就擺在你眼前的,是靠我一點一點的擠,一點一點的找才有的。假如一個課間能做一道數學大題,那一上午就能做滿一頁,一天就能做兩頁,一周就能做十頁,一個月呢,兩個月呢……時間越積越多,你做的事也越積越多了。
雷鋒是我們心中那個永遠可敬,可愛的人,是那個永遠笑容滿面的小伙子,是那個永遠盡職盡責的人民子弟兵,是永遠的雷鋒精神。
學習雷鋒同志心得體會感悟【篇3】
雷鋒這個名字,曾是一個時代的精神標桿,他所代表的助人為樂、專門為人毫不利己的精神,曾經鼓舞了一代中國人自強進步。然而時過境遷,在今天這個功利化、物欲化的時代,雷鋒的名字卻隨著我們生活的美好而漸漸遠離了我們。如今的社會,雷鋒少了,雷人多了;釘子精神少了,釘子戶多了。對于雷鋒精神,甚至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
在我看來,雷鋒其實不是什么大人物,沒有做過一件驚天動地的事。他的最可貴之處,在于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很平常,基本上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扶老攜幼、扶微救困、認真學習、愛崗敬業。雷鋒這種精神顯得自然、樸實、無華,并不是人為刻意制造出來的。它體現了雷鋒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之所以無法像他那樣做到,是因為我們的價值理念無法達到像他那樣與人為善、公而忘私的高度。
那么,今天我們該怎樣學習雷鋒精神,將雷鋒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我認為,首先在工作上:我們應該像雷鋒那樣團結友愛,熱愛集體。雷鋒當年所在的連隊之所以是他們全軍學習的榜樣,就是因為在雷鋒同志榜樣的示范帶動下,大家都從集體利益出發,從團隊的集體榮譽出發,團結友愛,才能取得那樣好的社會效應。只要我們從講團結友愛的整體利益出發,沒有做不好的事情,沒有完成不成的任務。還要像雷鋒那樣勤儉節約,從小處著眼,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做起,真正的節能減排從我做起,為國家節約每一個螺絲釘,以實際行動對國家支持和貢獻。我們還應該像雷鋒那樣愛崗敬業、刻苦鉆研、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職責,甘當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堅守崗位,做一個有利于單位,有利于集體的人。只有這樣,單位才能得到發展,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發揮。
其次在生活中:我們應像雷鋒那樣,助人為樂、與人為善。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這是雷鋒同志在日記中寫到的,他也是這樣做的。他不顧個人安危背學生過斷水橋上學、敢于承擔責任護送戰友母親回家、為災區默默捐獻的事依然歷歷在目。人是需要一點精神的,就象雷鋒同志那樣,只要處處為大家著想,為人民群眾著想,為社會著想,就不會有瘦肉精、毒奶粉地溝油、小悅悅事件,我們的事業就會興旺發達,我們的社會就會安定和諧。只有我們自己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與人為善,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動的真誠中感到真正的快樂。一個時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的。我們不妨靜下心想想,就能欣喜地發現,盡管在我們的身邊,雷鋒精神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淡忘,事實上,雷鋒精神的化身在我們的身邊無處不在:張秉貴堅守三尺柜臺,李素麗堅守三尺票臺,幾十年如一日;那些為抗洪救災、撲滅大火、舍己救人而捐軀的年輕指戰員、武警;還有孔繁森、牛玉儒、任長霞、郭明義、叢飛無不以雷鋒為榜樣,立足崗位,建功立業,感動中國。
高尚的精神永不死。雷鋒,是我們這個時代人人都應該學的,不管時代如何變幻,雷鋒身上這些中國人普遍認可的美好品質,永遠都是我們的道德底色。
學習雷鋒同志心得體會感悟【篇4】
他,沒有高挑的身高,沒有強壯的身體,卻有一顆無比純潔的心靈雖然只有22年的人生,但卻讓人們永遠記住了他,從45年前的道德楷模,到今天的勵志榜樣,他無時無刻不在散發著他耀眼的光芒。
他,就是雷鋒。
從小到大,我們都打著“向雷鋒學習”的口號前進,但我們真的懂得要向雷鋒學習什么嗎?這常常引起我的深思,我到底要學習什么,又該如何學習,我到底從雷鋒身上領會得了什么。暑假,我去新華書店購書,這本《向雷鋒那樣》深深吸引了我,我毫不猶豫買下了它。
慢慢品讀這本書,我體會到了很多東西。
這是一本勵志書,在書中,作者和多位專家們對“雷鋒”這個新中國家喻戶曉的著名士兵進行著全新獨特的發現;在書中,雷鋒這個名字的價值還將被重新挖掘;在書中,“雷鋒精神”也將全面升級。
讀完這本書,我眼里的雷鋒不但是位完美的政治楷模,更是一個成功的勵志榜樣。在16歲小學畢業的時候,雷鋒就為自己立下了與眾不同的遠大理想:他要做一個符合祖國需要的新式農民、好工人和好農民,只要祖國需要,他愿意獻出自己的一切!由此,雷鋒成為全校應屆畢業生中唯一返回農村的文化農民,并且在此后短暫的六年職業生涯中,實現了自己的全部理想,而且實現理想的過程比他自己預想的還要精彩。
雷鋒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7歲時就成了孤兒,但他并沒有哭泣,而是選擇堅強地走下去,因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一個人的原生家庭背景,對一個人價值觀形成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人幼年時期的經歷與環境決定了他很多核心價值。我們無法選擇“出身”,它是不可控的,但我們需要對它給我們價值觀帶來地影響有很清楚的意識。我們不能選擇過去,但我們可以選擇它給我們的現在與未來帶來的影響。
學習雷鋒同志心得體會感悟【篇5】
雷鋒,中國歷史上一個不朽的名字,而在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在這人心漸被冷漠所侵蝕,欺騙所麻木的時勢。雷鋒,已不僅僅是一個抽象的名字,他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必須被傳承,必須被牢記的精神的代名詞。
但雷鋒,并未走遠。
一、生命的綠洲
那一抹連亙的綠色,那一個連綿的`綠洲,那5。6畝的綠色大地,耀眼而奪目,久久地在人們的心中縈繞著,渲染著,撼動著。它不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不是畫家的生花妙筆,它完全出自于楊善洲以及他的團隊的手筆。楊善洲,播種了這片,在這曾被以為連“鋸木都種不生”的荒涼之地——大亮山。22年的心血,22年的無私奉獻,一絲絲地構成了那一抹鮮明而跳動的色彩。--年10月10日,楊善洲永遠在這片綠洲中閉上了眼睛,享年92歲。奔波忙碌了大半輩子的他,為后人留下了無盡的綠色的財富,盡管他已經離開了,但他所為后人留下的物質和精神將會無限地延伸著,延伸著,直到歷史的盡頭。
他,與他的綠洲,完美地詮釋了無私的精神。
二、汗水澆灌的愛心
他,在三輪車上勞累了將近卅年。當兒女都已長大,不再需要他靠蹬三輪的微薄收入來養活時,本是頤養天年時,但74歲已白發蒼蒼,臉上溝壑縱橫的他,卻依然選擇了重新踏上那輛已銹跡斑斑的三輪車,只是為了資助貧困的孩子實現理想。廿年,在車把上凝聚了點點汗水,在轍跡留下了點點愛心。300多個大學生,在那顆愛心的擁抱中,放飛了自己的夢想。他未來得及看到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匆匆地離開了那輛勞苦了一輩子的三輪車。
但是,那被資助的學生,天真而稚氣的臉龐,映出了他的精神,那小小的心靈,定然會傳承他的精神——那位老人,白方禮,感動了全中國。他的背影,值得我們去瞻仰。
三、那一瞬間
“看哪!快看!”一雙小腳在窗戶邊晃著,但也是在死神面前徘徊著,在眾人都驚慌失措的時候,孩子從十樓墜下。千鈞一發的瞬間,所有人的心都被揪緊了。而那瞬間,母性的光輝閃耀著,一位年輕的女子,甩掉高跟鞋,就那樣用她柔弱的臂膀接住了孩子。孩子昏倒了,她也暈了過去。“左手骨折,還有骨頭戳出皮膚……”主科醫生告訴記者那年輕女子的傷勢,。一個2歲的鮮活生命在即將凋謝的一霎間,她直直的一接扭轉了死神的權威。她,便是“最美媽媽”吳菊萍,一個擁有一雙柔弱而堅強的臂膀的母親。
“一切都源于母性”。一句話,道出了人間所有最美的感情的真諦。
他們都是雷鋒,盡然白方禮與楊善洲已長眠于地下,但他們依舊還活著,他們那蒼老的背影將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一筆。我們身邊,不乏“雷鋒”。雷鋒便是這樣的人,從平凡中來,生命卻在平凡的輝映下折射出不平凡。
傳承著,延續著,只要身邊還有需要幫助的人,我相信,“雷鋒”永遠都會活著,這種精神,將會像接力賽一樣,代代相傳。而此時,是我們該接棒的時刻了!請在“雷鋒”之路上留下你堅定的足跡吧!
學習雷鋒同志心得體會感悟【篇6】
他,以22歲的短暫生命,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
他,以平凡而偉大的行動,鑄就了不朽的精神豐碑;
雷鋒,一名普通戰士,卻令億萬人難以忘卻;雷鋒精神,在傳承中散發出時代的光芒。
“學習雷鋒,好榜樣……”那激揚的歌聲猶在耳畔。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50周年。
放眼浙江大地,歷數一位位雷鋒式的最美浙江人,我們可以大聲地說:雷鋒精神,始終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雷鋒精神,從未走遠。
孔勝東、郭文標、陸松芳、鐘杏菊、吳菊萍、吳斌……在我們身邊涌現出的雷鋒式人物,不僅繼承著雷鋒精神,更為之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
“務實、守信、崇學、向善”,不僅是當代浙江人共同價值取向和精神自覺,也是對雷鋒精神新的弘揚和延伸。
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在建設“兩富”現代化浙江的當下,雷鋒精神依然是指引我們前行的精神燈塔和道德坐標,依然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弘揚雷鋒精神,人人行動起來。
學習他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品格,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伸出援手,互幫互助,用實際行動推動全社會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促進社會和諧;學習他立足本職、敬業愛崗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淡泊名利,勤奮工作,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用汗水和堅守創造不平凡的業績;學習他刻苦鉆研、銳意創新的“釘子精神”,不斷學習,探索突破,在創業創新中發揮聰明才智;學習他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作風,反對貪圖享受、鋪張浪費,從自己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厲行節約,廉潔、勤儉、務實,弘揚文明新風。
雷鋒精神,是時代的召喚,更是人們心靈深處的呼喚。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我們行動起來,踐行雷鋒精神,傳遞正能量,唱響主旋律。
學習雷鋒同志心得體會感悟【篇7】
不知不覺,雷鋒紀念日又臨近了。
雷鋒,一個時時都想著并做到為人民服務的人,一個愛寫文字、愛美愛跳舞的文藝青年。
雷鋒精神曾是他那個時代的時代象征,隨著歲月的變遷,物是人非,雷鋒精神依然在人們心中屹立不倒,引起世代的共鳴。
是什么讓它如此鮮活,沒有因時間而褪色,仍然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感染力?
可能有人會歸因為“雷鋒日”的存在。
其實事實是,一到“雷鋒日”,老爺爺老奶奶們都要經過洗腳、讓座與過馬路的多次“洗禮”;貧困地區的小朋友無數次地“被看望”;對于雷鋒月做好事最優者給予獎勵等等,學雷鋒已經成為了一種僵硬而又重復的形式,有網友戲稱其實雷鋒就是這些老爺爺、老奶奶、小朋友們,多么諷刺。
因此這種想法失于偏頗。
“雷鋒日”固然有它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雷鋒精神的經久不衰并不只是簡單地過雷鋒日,是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雷鋒精神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
當代的雷鋒精神也不是簡單的做好事,而是有著非常豐富的精神內涵:奉獻精神、“釘子”精神、“螺絲釘”精神、艱苦奮斗精神和今年著重提倡的勤儉節約精神等。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道德領域的滑坡和斷裂越來越嚴重,人們呼喚雷鋒精神,呼喚被賦予了新時代意義的雷鋒精神。
這時又有人想問,如何弘揚新時代的雷鋒精神。
毫無疑問,必須以當代雷鋒精神的內容為踐行基準。
奉獻精神。
我們每一個人都生活于各種社會關系之中,需要通過為他人服務實現自己的價值,同時,自己也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如果每個人都能夠向雷鋒那樣盡可能地服務他人,“不以善小而不為”,幫助了他人,快樂了自己,也傳承了中華民族美德,倡導了新型人際關系,使社會更和諧。
認真鉆研的“釘子”精神。
像釘子一樣不斷學習、不斷鉆研、不滿足于自己所學,謙虛謹慎,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筆者更愿意將其看成一種人生態度,積極進取、天天向上,以良好的心態步入成功。
艱苦奮斗精神。
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條件在不斷改善,但是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記艱苦樸素的美德,應該提倡并例行節儉,感恩當下有的一切,不斷奮斗。
“螺絲釘”精神。
每個工作崗位都有其重要之處,不分三六九等、高低貴賤,因此只要在職一天,就要堅守在崗位上,認真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戒驕戒躁。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雷鋒精神代表一種人生追求、價值試問和道德標準,是每個人都應踐行的,以善小而為之,從點滴做起,自覺用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指引人生,把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繼續發揚光大,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實踐中創造人生價值。
向與雷鋒精神背道而馳的行為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