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心得體會感悟10篇
九月初九重陽節,會重新飄起菊花酒的氣息,響起老人們的歡笑,拾起兒女的孝心一片。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重陽節個人心得體會感悟精選10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重陽節心得體會感悟(篇1)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后,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于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
我所在的城市——上海,這里沒有山,僅有的也只是小山丘,即使登上去,也無法感受“重陽節秋高氣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盡收眼底?!钡囊饩?,可這絲毫沒有減退我們上海人對重陽節的興致。在大大小小的糕點店里,都擺滿了插著彩色旗子的重陽糕。社區里也組織開展重陽節的活動。這次,我校歡樂團隊的主題也是重陽節。在我鄉下的外婆家,那兒的重陽節才叫熱鬧呢!到那時,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到大山下,開始登高。這么多人一起爬山,別提多有趣呢!
重陽節又是“老人節”,每當此時,我都要打個電話給我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祝他們節日快樂,因為這是他們的節日,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精神文明遺產,我們應該繼續傳承下去!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就在眼前了,讓我們一起開開心心地度過吧!
重陽節心得體會感悟(篇2)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秋高氣爽,菊花怒放的季節迎來了今年10月17日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也是中國傳統的老人節。在這一天是讓老人們登高休閑更是為了讓人們發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我的奶奶是一位退休老師,學校在這一天給她祝壽,不僅安排了精彩的節目和慶祝禮儀,還送給她一個精美的大蛋糕呢!晚上,奶奶請全體家人一起到“老家”吃頓團圓飯,也順帶著過重陽節。18:00左右,二伯、二伯母,哥哥和我的一家都到齊了,晚餐開始了,奶奶燒了一桌子她拿手的好菜,有紅燒雞肉,糖醋昌魚,陽澄湖大閘蟹等……餐桌上是色香味具佳,看得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忍不住不客氣的先吃起來了。大家邊品嘗美味的菜肴,邊談著一些天南地北的三海經,說說笑笑,有多么的親熱又是那么的和諧啊!接著我們舉起酒杯,為奶奶慶祝生日。
大家酒足飯飽后,一起在大廳看起有關重陽節的電視節目,我和哥哥可閑不住了,為了能使爺爺奶奶過一個快樂的節日,我們負責給他們捶捶背。過了一會兒,奶奶把大家又召集在餐著前,猜猜我們要干什么呢?吃蛋糕呀!我把蠟燭先插在蛋糕上,哥哥把燈點關了,然后由二伯把一個蓮花式樣的蠟燭點著了中心,“啪!”,那朵蓮花奇妙的開放了,大家都被嚇了一跳,但緊接著美妙的生日歌音樂響起來了,家人個個笑逐顏開的隨著音樂唱了起來,奶奶露出了激動的神情,等蠟燭吹滅,二伯母親手把大蛋糕切成一小份的分給大家吃,甜蜜的奶油香濃的蛋糕,真誘人啊!
哥哥一口氣吃了三快,還變成了一只名副其實的:“大花貓”當然我也好看不到哪里去。最后媽媽給奶奶和爺爺各做了一碗長壽面,我搶先祝福一聲:“祝爺爺奶奶福如東山,壽比南山”。他們笑了,笑的那么滿足,那么慈祥,那么快樂。
這是一個我過得最愉快,最有意義的重陽節。
重陽節心得體會感悟(篇3)
中國有許多傳統的節日,有中秋節、春節、端午節等,我最喜歡的是在云南過的重陽節,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那一年,我們一家人在云南住了短短三個月,這一段難忘的時光令人懷念。尤其九月初九重陽節那天,是我最快樂的日子。
重陽節要登高,我們一家人提著一盒水果,隨著當地人登上了一座山。這座山很高大,山上都是郁郁蔥蔥的樹林,林中布滿了密密麻麻的小路。沿著小路慢慢上山,一路上會遇見許許多多嶙峋的怪石,更能看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景色。終于,我們登上了最高峰。從山頂眺望,整個昆明市盡收眼底,這時真有置身云端的感覺,登高望遠果然別有一番滋味。我們忍不住大喊“啊——”,聲音在山間回蕩,頓時心情舒暢。
離我們居住的地方不遠就是當地的敬老院,爸爸媽媽決定在重陽節這一天去探望老人們。搭了一輛馬車,很快就到了敬老院。走進去一看,許多當地的孩子早已來看望老人了,熱鬧得很。老人們眉開眼笑,身邊擺放著許多水果和食物。爸爸擠了進去,將禮物分送給他們。
我不解地小聲地問媽媽:“媽媽,我們并不認識這些老人,為什么要將東西都給他們呢?”“這就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啊。”“什么習俗呢?”“重陽節就是為了讓我們后人懂得尊敬老人,關心老人。你以后會懂的。”媽媽的回答令我有些明白,但又有些迷迷糊糊,也許以后長大了就能懂了吧。“九九重陽節雖沒有在老家過,但我們也很開心啊!”爸爸說道。他的快樂感染了我,雖然我還不明白他為什么這樣開心。
當我們一家人離開敬老院時,老人們與我們揮手告別。這一刻,我似乎有點懂了:為別人行善,其實就是為自己儲蓄幸福。
此后,雖然再也沒有到云南過重陽節,但我依然最喜歡重陽節,不僅是可以登高,還可以去探望老人。原來,過重陽節可以播撒給予的種子,收獲快樂。
重陽節心得體會感悟(篇4)
每當秋高氣爽、菊花飄香的時節,中國人又一次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重陽節。重陽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是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節日,也是一個思念親人朋友的節日。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我國的傳統節日大多與人文精神有關,重陽節更不例外。“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碧拼娙送蹙S這首膾炙人口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早已為婦孺皆知,它生動演繹了重陽日作者“倍思親”的骨肉深情。
斗轉星移,重陽節不斷被賦予新的含義。我國正式將重陽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使重陽的人文精神進一步普及與升華,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作為當代年輕人,我認為應該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讓傳統節日賦予尊老、敬老的新內涵。作為兒女應該抽時間?;丶铱纯?,老人沒時間等我們有時間,為父母盡盡孝心,捶背揉肩,噓寒問暖,多吃幾頓團圓飯,為老人洗洗衣服陪陪他們,像照顧孩子那樣呵護他們,讓我們的父母愉快的度過晚年。我們應該感謝,感謝有這樣一個傳統的老人節日,讓我們有時間和機會孝敬老人,感受親情。
愛老人,從現在做起,從愛自己的父母做起,不要再出現“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心痛。父母年輕時撫養教育兒女不易,年老身體不好卻也不愿麻煩子女,他們不為索取,不求回報,點點滴滴都讓我們感動,也教會我們怎么做好父親母親。其實我們的孝,可以體現在點滴小事中,電話中幾句暖心的話,回家一提水果,孩子們一個親吻,甚至是你多吃一碗飯,拿走他們親手種的蔬菜,都會讓父母高興好長時間,他們不是在意你回家買的東西多不多,貴不貴,在意的是你過的好不好,身體棒不棒。愛老敬老,從我們做起,付出真心、真愛和真情,將尊老、愛老、孝老發揚下去。
最后,我要向全社會呼吁,重視重陽節、過好重陽節,關愛老人,讓老人們體會到家的溫暖、親情的溫暖、社會的溫暖。
重陽節心得體會感悟(篇5)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這是一個有1700多年歷史的非常古老的節日。
這一天,我們和奶奶一起去爬山。我們來到桂峰山腳下,隨著人流向山頂走去。
一路上我邊走邊問媽媽:“為什么重陽節是九月初九,不是八月初八,也不是六月初六?”我媽笑著回答我:“中國數字里,一、三、五、七、九是負數,二、四、六、八是正數。所以九月初九是重陽,又稱九九。”"重陽節還有其他活動嗎?"我又問。我媽媽說:“在中國古代,重陽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這一天,舉行了各種活動,如:賞菊、插山茱萸、吃重陽糕等?!薄澳悄銥槭裁船F在只爬上去,不舉行其他活動?”我媽回答說:“登高是重陽節的主要習俗。古人認為1999年在重陽登高可以避災。后來,重陽節爬山,逐漸演變為人們放松和鍛煉的體育和旅游活動。”“媽,現在沒人牽扯了,那重陽呢?”媽媽說:“現在沒有人舉辦這些活動了,但是很多人還是會在這一天爬到高處賞菊,欣賞美麗的秋景。每逢佳節來臨,人們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敬老活動,祝愿老人步步高升,健康長壽?!?/p>
這是我們的重陽節。你是怎么度過的?
重陽節心得體會感悟(篇6)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本旁戮湃?,又是重陽節,這是一個老人的節日,我不禁想起了遠在他鄉的爺爺奶奶。我真心祝愿爺爺奶奶身體健康,天天快樂,不知家鄉的爺爺奶奶能否聽見我的心聲。
爺爺奶奶不在身邊,既不能為他們做事,也不能送他們禮物,只能打個電話問候。 “爺爺,你病好了嗎?”爺爺接通了電話,“誒,我沒什么大礙,不用多費心;到是你,最近成績好不好啊。”爺爺回答。“我最近成績一直都不差,對了,奶奶呢?”我問?!八剑恢痹谂月犞?,怎么了?”“沒事,只是——祝你們重陽節快樂!”我對著電話大聲喊。爺爺奶奶大笑起來,“快樂快樂,哈哈!”然后,我們聊起天來,談談心事,說說最近怎么樣等等。
打完電話后,我不禁回想起爺爺奶奶以前那和藹的面孔與慈祥的笑容。想起以前的點點滴滴,想起爺爺奶奶為我做的每一餐飯,想起他們陪我的時光。想起這些,眼淚就不爭氣的流出。 爺爺奶奶,以及世界上的每個老人,你們都會被尊敬的,也肯定會被感恩!
重陽節心得體會感悟(篇7)
今天是重陽節,在這一天有爬山和登高的習俗。所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我們一家人來到德勝巖爬山。
買好東西,我們一行人就開始爬山了???,帶頭的是我大表哥,后面是我姐姐和表哥,后面是我和小表哥。我和小表妹真的很慚愧。我們在年齡和身材上都比小表弟大,比小表弟高,所以爬山的時候趕不上小表弟。但是我最佩服的是我爺爺。今天是我爺爺的70歲生日??粗持粋€大包,手里拿著一個小表弟,時不時幫著我奶奶,一點也不像70歲的老人,倒像是我想象中的年輕人。
一路上有很多人叫賣飲料和食物,我看到很多人背著擔子往上爬。我心想,這些人都是挑著擔子,我們什么都不拿。他們的腳像水一樣,很難走動。他們挑著擔子,一步一步往上爬。當然,他們比我更累,但我從他們一步一步的腳印里佩服他們。
在半山腰,我堅定地遇見了我的同學朱。從我們的笑聲中,我變得更加堅強,所以我下定決心要爬上山頂。也許我的決心感動了上帝。我們在短時間內爬上了山頂。站在山頂,我們往下看,微風徐徐吹來。感覺真好。
我們下了山,坐在車里。我連連回首,心想:重陽節爬山登高的習俗還在我們身邊,明年我一定會回來的。
重陽節心得體會感悟(篇8)
重陽節有名老人節,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爸仃柟潯泵Q見于記載卻在三國時代。據曹丕《九日與鐘繇書》中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p>
在學校,我看到一位位光榮的退休老師拿著蛋糕回家。我不由的感嘆了一句:“當老人真好啊!”但我又想到:退休老師之所以能拿到味美的食品,是因為他們奮斗過,是他們,讓一朵朵祖國的鮮花綻放了;是他們,讓祖國有了青年人強大的幫助;是他們,把淵博的知識給了我們!啊!他們是偉大的!
回到家,當我再次想到這事。我有了新的領悟: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一定要記得要孝敬老人?;叵氲揭郧?,并沒有多少幫助老人,真是羞人啊!
我以后要多孝敬老人,絕不做個逆子!
重陽節心得體會感悟(篇9)
今天早上起得很早,一大早(大概才六點吧),我穿好衣服,走出房間,看見爸爸媽媽還在酣睡,心里想:怎么還在睡覺啊,我都起來了!我想當然地把他們推醒。爸爸媽媽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看得出來,他們還很困。可是不知道為什么,他們還是擠出了笑容:喲,起來啦。恩,我們也該起來了。你先去洗臉刷牙吧。
剛洗漱完畢,爸媽就走了出來。爸爸馬上就在廚房里忙開了。我走到鏡子前:媽媽,快來幫我梳頭啦!來了,來了!對著鏡子,看到的是爸爸忙得不可開交的身影和媽媽認認真真、小心翼翼的幫我梳頭的情景。唉呀,你看你,都多大了還不會自己梳頭,以后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可怎么辦?。寢屝跣踹哆兜卣f。
梳完了頭,我坐在桌前,望著豐盛的早餐:熱牛奶、香甜的果醬配上可口的面包、剝好的雞蛋。這時,媽媽又坐在我旁邊,邊看我吃早餐邊說:慢慢吃啊!多吃點,你現在正在長身體,要多補充營養。我在一旁大口大口地吃著,心里想:嘮嘮叨叨真是煩死了。吃完了早餐,說了聲拜就拿起書包往外沖。媽媽還在后面說:上課認真聽,過馬路當心點,作業認真做。唉,啰嗦?。∥以谛睦镩L嘆道。
重陽節心得體會感悟(篇10)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及豐富節日生活,陽海社區在第__個老人節來臨之際,在社區志愿者和居民朋友們的熱情參與下,結合本社區特點,本社區開展如下重陽活動:
1、開展關愛老人健康的醫療咨詢活動。x月x日上午聯合新安國際醫院,在海景怡大門舉辦一次重陽便民健康咨詢活動。參加活動的醫務人員免費為社區居民測量血壓,并耐心地回答著居民們提出的醫療保健方面的問題,還將一份份健康知識宣傳冊發放到社區居民的手中。此次義診為居民免費測量血壓35人次,健康咨詢40人次,發放健康知識宣傳冊50余冊。透過此次活動的開展,使社區居民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識,讓醫療服務真正惠及更多的轄區居民,大大方便了老百姓,是深得民心的`一項活動。
2、走訪慰問社區90歲高齡老人。x月x日上午,在重陽節到來前夕,陽海社區黨支部走訪慰問了陽海景社區內的三位九十高齡的老人,并給他們送去精美蛋糕和慰問金,同時致以節日的真誠問候。在老人的家中,社區工作人員仔細詢問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狀況,并對老人們表達了社區對他們的節日問候和衷心祝愿。
3、開展“關愛老人構建和諧”為主題重陽文藝匯演活動。x月x日下午陽海社區舉辦了重陽文藝匯演活動。社區工作人員為小區63位80歲以上老人送上了節日的祝福和精美的蛋糕券,并邀請了越劇專場文藝匯演。把黨的溫暖和祝福及時送到老人的面前,并對她們表示節日的問候。社區在平時的工作中,也十分重視為老人帶給多方面的服務,讓他們真真切切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增強社區敬老意識,營造良好的愛老助老社會氛圍。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形式發展,社區老年人越來越多,如何關愛老人、讓老人們的晚年生活過的幸福、快樂,一向是我們社區黨支部的工作重點之一。經過多年的努力,社區的老年服務工作取得了必須的成績,也贏得了廣大老年朋友的認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還將一如既往地開展各項愛老敬老活動,努力開創社區老齡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