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心得范文 >

節約糧食主題心得

時間: 奕玲 心得范文

節約糧食主題心得【篇1】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個人踏入小學階段學的第一首詩便是《憫農》,字里行間都在告訴人們不能浪費糧食。從三國時期諸葛亮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唐代李商隱的“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到宋代朱柏廬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再到明代薛瑄的“節儉樸素,人之美德?!薄腥A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節儉”二字一以貫之,代代相傳,從未過時。

上世紀60年代初,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人們餓得啃樹葉樹皮,哪里還有糧食可浪費呢?一粒米就是活下去的希望,怎么能浪費呢?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不愁溫飽的情況下很多人漸漸忘卻了糧食的珍貴。據央視報道,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作為人口大國,任何個人小事乘以14億,都是關乎安危的國之大事。“飽時不忘餓時饑”,特別是在疫情的影響下,對于糧食安全我們更應該始終保持危機意識,倉廩足也應居安思危。

節約糧食絕不是一句標語,一句口號,而應該實實在在轉化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傲C纂m小猶不易,莫把辛苦當兒戲?!眻詻Q制止餐飲浪費行為,除了需要廣泛宣傳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思想觀念,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美德外,還應該從法制層面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應不斷完善立法,強化監管,扎緊制止餐飲浪費的制度籠子,讓人們從“不敢浪費”“不能浪費”,逐步形成“不想浪費”的良好風尚,真正讓節約糧食成為一種國民共識。

米粒雖小,卻關乎文明,關乎安危,關乎發展。珍重每一粒米,從這一刻開始。

節約糧食主題心得【篇2】

在我國悠久的家風傳統中,“勤儉”堪稱古今第一家風?!叭f噸油裝不滿漏砂鍋”這句話的含義是:糧滿倉、油滿缸、金銀財寶裝滿箱,也經不住窮奢極欲,揮霍無度。正所謂“天下之事,常成于勤儉而敗于奢靡”。蔡學嶺父親將其作為家訓,就是提醒后人,“有余糧也不能忘了過去的苦日子,任何時候都不能浪費糧食?!边@無疑是給后人最好的饋贈。

優良家風是一個家族最寶貴的財富,是無形的“傳家寶”。勤儉家風既包含樸素持家的價值觀念,也包含崇德向善的美好愿望,如諸葛亮《誡子書》中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司馬光《訓儉示康》中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朱柏廬《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不僅僅體現在糧食上,更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扒趦€”傳家,就是要傳承老一輩的優良品德,讓家人及后人謹遵“傳家寶”的教誨,讓勤儉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

“勤儉”傳家,不只是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更重要的是以身示范。宋代理學家朱熹歷仕四朝卻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貧。一次,他去看望女兒女婿,留下來吃飯。因家中貧困,女兒只端出幾碗大麥飯,對父親很是愧疚。朱熹卻不以為意,開開心心地吃了,并告訴女兒勤儉度日是良好家風,對于飲食,不必計較好壞。許多老一輩革命家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周恩來總理從不浪費一粒米、一片菜葉,每次吃完飯,總會夾起一片菜葉把碗底一抹,把飯湯吃干凈,最后把菜葉吃掉,偶爾掉在了桌上一顆飯粒,也要撿起來吃掉。

但凡老一輩,都會思量日后為后人留點什么?!傲糌敗边€是“留德”,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見識和胸襟。無論是古代先賢還是老一輩革命家,都崇尚“節用裕民,儉以養德”,不以家財留子孫,而以美德傳后人。

今天,我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能丟,艱苦奮斗、厲行節約的本色不能變?!皻v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我們從小家到大家,都必須遵循的道理。我們應該以“勤儉”傳家,從“娃娃”抓起,從節約糧食做起,不浪費一粒米、一滴油、一度電,引導我們的家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成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習慣,讓優良家風代代相傳,讓懿行美德生生不息。

節約糧食主題心得【篇3】

白米飯之所以飽滿有光澤,是因為有了汗水的灌溉。節約糧食是不辜負人們的辛勤勞作,是表達對勞動人民最大的敬意。

那些在炙熱的陽光下躬種的農民,是他們用從臉頰上流落下來的汗水種出了擺放在我們餐桌上的飯菜。飯菜中飄出的香,是對農民的一種頌揚,同樣是對我們的一種勸誡,節約糧食,贈與一香。

從小,老師就在學校里教導我們要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責任不分大小,只求珍惜每一粒米飯。

隨著我長大,我很好的做到了節約糧食,但是看著家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他們完全就沒有節約糧食的自覺。

他們吃一次飯,嘴巴上,手上,桌子上,地板上都滿是殘渣,他們不是在吃飯,而是在玩耍,拿著糧食玩耍。一看到這種情況,我就會忍不住沖上前將他們眼前的飯碗拿開,然后教訓他們,要他們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粗麄兊倪@種行為,我會充滿無奈,因為他們還不懂,不懂糧食的含義,不懂浪費可恥,不懂得節約糧食人人有責。

不過不懂沒關系,既然我明白了節約糧食的含義,那么就由我最先來告訴他們怎么樣去節約糧食,告訴他們浪費糧食意味著什么,意味的一種壞風氣的形成,如果將來某一天人人都這樣浪費糧食,最后的結果就只能是糧食短缺,最終受苦的也只有我們自己。

我們國家糧食充足,但是地球這么大,經常在新聞上可以看到,哪里哪里在鬧饑荒,又因為缺少糧食餓死的多少人,這些電視上的報道每每一讓我看到,都會讓我將節約糧食這四個字在心里默念一次。

我們要節約糧食。

節約糧食主題心得【篇4】

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時候對古詩背得滾瓜爛熟,經歷了那件事之后,我才懂得了這首詩的真正含義。

記得有一次,吃飯時,由于飯菜不好吃,所以我就沒吃多少。爸爸見我碗里將近滿碗的飯,皺了皺眉頭語重心長地說:“農民伯伯種出這些糧食是很辛苦的,糧食來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沒過幾天,爸爸帶我來到農田。

站在田地邊,放眼望去,只見田野一片綠色,就像是一塊塊綠色的大毯子鋪在那里,在這綠色的毯子上,有許多人忙碌的干著農活的人們??矗∫晃焕掀牌耪诔?,只見她弓著腰,用那雙骨瘦如柴的手把地里的一棵棵雜草清除干凈?;鹚频奶栒丈湓谒暮蟊成?,汗珠濕透了她的衣服,當她辛苦了一天從田里走出來時,都是一身污泥一身汗!但是回頭看看旺盛的莊稼,她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還有一位六十多歲的老爺爺,也在地里干著活,只見他彎下腰大概只有五六分鐘的時間又站起來伸了伸腰,并不斷地用手捶打著自己的腰。太陽火辣辣的烤著,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正一滴一滴地落在田里??粗鲞@一切,我的臉像火燒一樣。此時

此刻,我才真正體會到了“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意境,我下定決心以后要好好珍惜糧食、不浪費一粒糧食!

同學們,糧食是辛勤的農民伯伯們用汗血換來的,他們的勞動成果來之不易,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節約糧食。

節約糧食主題心得【篇5】

本周二中午參加了公司組織的中國傳統文化培訓學習,秦東魁老師非常詳細的講解了居家“六神”所處的方位和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犯六神。學習了本堂課后對節約糧食有了新的認識。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一向崇尚“節儉”,并且把“節儉”與“勤勞”經常并列作為一種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梢哉f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如今,正在處于改革開放和現代社會化建設時期,需要我們每個公民在努力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樸素節儉,珍惜財富,合理使用各種資源。無論是在工作場所還是在生活領域,都應該倡導節儉,反對浪費。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不僅取決于有沒有,而是取決于有沒有勤儉刻苦的奮斗精神。對國家如此,對家庭和個人也是如此。因此,每個公民都有責任發揚節儉的精神,崇儉樸戒奢,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共同維護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節約一粒糧食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累積一粒福報,反之,每浪費一粒糧食就是在為自己造一粒孽。所以節約糧食是一種美德,是善行,善必有善報;浪費糧食是一種敗德,是惡行。人還要有顆悲憫之心。當我們吃飽穿暖的時候,還要想到世界上每6秒鐘會有一個兒童被餓死,有10億人正在挨餓,全球糧食危機日趨嚴重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節約糧食主題心得【篇6】

節約糧食也是一種美德,尤其是我們學生最需要去培養的。這一次就我學校要求學生節約糧食來談談我的體會。

這次學校沒有要求我們節約糧食之前,我看到的是到處浪費的行為,尤其是食堂吃飯浪費的最多。都說糧食得之不易,從種子到發芽到長大到成熟,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真正去做到珍惜的卻很少。如果不是這次學校對我要節約糧食的要求,大概還會繼續浪費很多的糧食。以往在食堂吃飯的同學,都是大得多吃得少,一般都是會倒掉的,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做到光盤,就連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所以說說的簡單,做起來難得多。

這次學校在食堂內貼了很多的關于節約糧食的標語,食堂阿姨也是被叮囑了的。在通知我們要節約后,我們在食堂打飯,阿姨都會跟我們說吃多少,就打多少的飯菜,不夠再去向她添加。實際上這措施是不好實施的,學生會覺得自己權益被侵犯了,會覺得學校是故意不讓他們吃飯似的。因此我在觀察了一段時間后,包括自己也按照學校要求去做的時候,是有些不習慣的。但是于我來說,其實還算好的額,畢竟我本身吃的也不多,少給我大一點,剛剛好,只是有一點不太習慣這樣而已。

在采取了這樣的措施一段時間后,我發現除了前期大家很難適應后,后面同學們也都努力去適應了,開始知道要去節約糧食,也懂得節約的好處了。畢竟當他們沒有吃飽的時候,阿姨是會再給他們添飯的,完全不會影響他們的溫飽。只是大家原來都習慣了浪費,還沒有把節約意識建立起來,因而沒有辦法短期內得到適應。但是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努力應學校這個要求去做,浪費的現象還是得到了緩解的,沒有像以前那樣嚴重。雖然還是會有,但是不可避免,畢竟實施的時間不長,那些為了告誡對大家不要浪費糧食的標語還沒能深入人心,大家自然這種意識也就不強,還有待提升。不過我相信隨著時間的加長,大家一定會培養起這個習慣和意識,一定會配合學校做好節約糧食的行動,也一定可以真正的做到節約。通過這樣大的一個措施,也讓我明白節約糧食是我們大家必須要去做到的,因為這樣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今天,我剛吃完飯,從食堂出來,看到一個小男孩拿著一個包子,咬了一口,隨手就扔了,我見此情景就趕緊跑了過去,要勸勸那個小男孩?!靶∨笥眩闶菐啄昙壍陌??”“我是四年級的,你要干什么呀?”“你不應該把沒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為那是糧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這么說就錯了,因為那都是農民們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薄拔页燥柫?,再吃就吐了。再說了我扔包子關你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你這么說就錯了,糧食的用處可大了,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糧食除了可以吃,還可以做酒,制做味精。如果錢是寶,糧食就是寶中寶。

現在生活雖然好了,但是也不可以浪費?。〖偃缥覀円惶炖速M一個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費多少多少個包子,一年能浪費多少個包子呢?就從小事說起吧,浪費東西就是浪費錢,你知道父母掙錢有多么不容易嗎?”“我錯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費東西了!”“我希望你按你說的做,再見!”

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了現在的人太浪費了,我也做過這樣的事情,比如說有了一個東西再買,再買的東西就故意弄壞了。我以后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不再浪費東西了!

節約糧食主題心得【篇7】

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于設備和管理落后,糧食在收獲、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說,我國每年的產后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稍微關心時政的人都知道,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且進口數量逐年增加。

在每年為此花費巨額外匯的同時,糧食安全問題也已經成為從中央高層到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在這種背景下,觸目驚心的浪費糧食現象,更令人擔憂。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表面上看,掉幾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珍惜這種創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糧食是勞動者付出辛勤勞動、大自然消耗大量資源產生的財富,浪費它就是白白丟棄勞動成果、無端犧牲生態環境,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一位學者就曾指出:“可持續發展,這句話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糧食?!?/p>

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我國現在還不富裕,在一些貧困地區還有將近3000萬人尚未解決溫飽問題。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個公民都曾實現了的夢想。世界性缺糧的狀況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得到根本轉變。因此,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很可恥的行為。

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有了節約意識,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尊重勞動成果、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成為現代人的一種自覺意識。珍惜糧食吧,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設節約型社會,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54080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