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心得體會
全國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1)
為了提高全體師生的防災意識,學會生存,在突發火災等各種災難中的疏散自救自護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防災法》規定,按照教育局要求,我們成功地組織全校學生進行了疏散演練活動。在剛才的演練中,由于師生們思想重視,組織到位,準備充分,老師和同學們能按照要求認真對待,疏散迅速、有序,保證了這次演練的成功。在此我向對這次演練的成功表示祝賀,向為這次活動付出辛勞的各位老師表示感謝。
“學校安全事關社會穩定,事關每個家庭的幸福與安寧”。我們要始終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以創建“文明校園”、“平安校園”、“和諧校園”為契機,從提高意識,規范管理,落實責任抓起,從重點防范隱患入手,切實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把安全工作常規化、制度化。我們還利用各種渠道廣泛宣傳安全教育知識,不斷加強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制訂和落實學校安全應急預案。這一切,都是為了有效地保障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維護學校的安全與穩定。
“災害無情,生命無價,安全第一,預防在先”。同學們,作為未成年人,我們更要增強安全防范意識,同時,還要加強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自救、自護能力,掌握在緊急情況下快速機智逃生的本領。希望同學們要向家人、鄰居積極宣傳,讓更多的人關注安全,珍愛生命。
最后,我希望全校師生能以這次防災疏散演練為契機,進一步把我校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實,把各種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為繼續推進平安校園、和諧校園而不懈努力。
全國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2)
學生的平安、健康、快樂成長是家庭、學校、社會的最大心愿,如何抵御危險、防范侵害對學生特別是小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為提升學校安全管理水平,進一步強化師生安全意識,提高防范自救能力,在突發情況下,讓師生熟悉逃生路線,以達到在發生地震這一緊急事件時,能有序、迅速地引導學生安全疏散,確保師生的生命安全,確保災難來臨時把損失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師生面對緊急事件的處理能力和防范自救能力,學校再次制定了地震疏散的演練方案,掌握地震這一自然災害來臨時最有效的逃生方法,并于--年5月21日下午15:00在校園內舉行校園防震緊急疏散演練。
安全疏散主要得做到有序和迅速,有序就是有組織有秩序,迅速就是速度要快,事故發生時,時間就是生命,迅速是建立在有序的基礎上的。在本次的演練活動中,全校老師組織到位,保障有力;全體同學積極配合,服從命令,在極短的時間內,師生全部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緊急而有序地從教室撤離到操場中間空曠地帶,沒有發生任何互相推擠或踩踏事故,整個演練過程井然有序,不僅增強了師生們的防震避震的安全意識,還提高了廣大師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演練中,教師沉著鎮定、恪盡職守,學生臨危不懼、同心協力,師生同舟共濟、眾志成城,演練因此十分成功。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思想上重視
為了確保演練活動落到實處,我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總指揮,政教處人員為組員的領導小組,并召開領導小組會議,部署演練工作。會上,學校領導要求全體教師首先從思想上要引起重視,增強安全意識,在學生中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抓住這次演練機會,提高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校領導還著重強調,對于這樣的活動,一定要注意安全,保障措施一定要到位,以確保這次演練活動順利進行。
二、方案上縝密
政教處在制定的方案中就演練的時間、路線、內容、對象都作了具體的說明,對這次演練的具體操作程序、疏散要求與注意事項作了一一講解。為了確保演練活動按方案順利進行,進一步明確疏散集合地點、疏散順序和注意事項,要求班主任教育學生,聽到宣布后,全校師生必須服從指揮,聽從命令,立即快速、安全進行疏散,不能再收拾物品;不得擁擠、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嘩、開玩笑;如發現有人摔倒,應將其扶起,幫助一起逃離危險地。要求按照各自的職責,到達規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務。
三、效果上良好
演練開始前,總指揮通過廣播下達命令:“全體師生請注意,現在即將發生地震,請大家不要慌,一切聽從老師的指揮,在聽到警報聲后馬上有秩序地撤離?!彪S著尖利的警報聲響起,所有在場教師指導學生有秩序地迅速撤離。到達目的地,各班主任馬上清點人數,向年級組長匯報,年級組長再向分管領導匯報,最后分管領導再向總指揮匯報。原校長宣布地震逃生演練活動結束,請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
這次活動全校共有2000多名師生參加,學生從教室撤離到操場只用了5分多鐘,演練按預案進行,整個演練過程既緊張、激烈,又有條不紊。這次演練活動是對我校《校園突發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的一次檢驗,不僅再次落實了我校應付突發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校實際應對和處置實發安全事件的能力,更進一步增強師生的安全意識,真正掌握了在危險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抵御和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整個演練活動達到了預期目標。
全國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3)
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觀看防震減災教育視頻觀后感的作業。
通過觀看后,我知道了怎樣防地震。如果是在平房里,首先要迅速撤離到室外空曠的場地,如果正在上課時,一定要鎮定,不要驚慌失措。如果在家里要迅速蹲在桌椅下,用書包或枕頭等保護頭部。還知道了一級和二級地震人們是無法覺察的。而到了三級至四級地震時,人們會看到吊燈搖晃,玻璃會破裂,但對人沒有多大危害。只有五級到六級地震時,人會站不穩,上面才真正面臨威脅。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了解“敵人”,才能很好的與地震等自然災害斗爭!
我們一定要注意安全,懂得珍惜寶貴的生命!
全國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4)
看完這篇微信后,我反復閱讀了三遍關于地震的防災救災小知識,并總結了三點,第一點,如果在教室時發生地震,應該及時躲避到有三角區支撐的地方,在余震的間隔跑到室外空曠的地方。第二點,自救時,如果自己被埋在廢墟下,要知道節省體力,聽見外面有腳步聲時,再用磚頭或石塊敲擊其他物品發出聲音,等聽見有作 文 吧Www.ZuoWen8.coM人朝這里走來時再呼救。第三,互救時,從黑暗的地方救出傷者時應先用布蒙上眼睛,從廢墟中救出人時不能強拉硬拽……
由此,我也想到在汶川大地震中,安縣桑棗中學由于注重平時的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在大地震中全部脫險。這些成功的事例都激勵著我們,一定要注重學習安全知識,加強安全演練,用知識守護生命。
全國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5)
我們生活在和平穩定的年代,沒有太多來自社會的生命威脅,但總有一些自然災害是少不了的,地震、火災、泥石流、還有各種氣象災害等。為了有效規避這些災害,我們要做的可太多了。
我認為災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賴于災害管理體制的健全。中國現有的防災減災體系與發達國家相比,對自然災害的綜合管理水平有較大差距,比如日本的大地震與中國的汶川地震相比,顯得有序鎮定很多,這是日本長期進行減災與防災的教育和訓練的結果。還有,公民對于減災與防災的意識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公民的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以及自救互救技能都關乎整個社會的防害意識高度。公眾要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居安思危,警惕身邊的災害風險,進而才能提升整個國家的防災減災能力和效益。
全國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6)
在農耕時期,因為科技水平不足,種植莊稼要靠天吃飯,所以便產生了敬畏天意的種植特征,但其實面對影響種植的天災時,他們所敬畏的不是天意,而是自然。
古人有言,人必須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我認為,在面對災害時,關于災害自救互救的學習知識的牢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應是對自然、對生命的敬畏。敬畏,并不是指害怕,而更多的是一種重視。對自然敬畏,你會獲得更多關于它的知識,在災害自救互救中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而對生命敬畏,你會更加珍惜生命,不會在災害里輕言放棄自己或是他人寶貴的生命。
在災害時,除了保持敬畏之心,也要保持沉著冷靜,不能在災害臨頭時,自亂手腳而導致自己學習的自救互救方法都忘得一干二凈,在面臨災害時,我們要堅信“人定勝天”,勝,并不是去打敗自然,在所有的天災面前,人的個體都是如此渺小,我們要勝的是通過自己對自然的認識,在災害中去夾縫求生,我認為,這樣的生命存活方式也是一種對自然的勝利。
通過此次對防災減災、自救互救的學習,我收獲良多,不僅獲得了關于災害時自救互救的知識,更多的是看見了人類在抗擊災害時的智慧之光,在平常時,我們會去敬畏自然,但到自然偶現獠牙時,我們亦不懼,在災害面前綻放生命之花。
全國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心得體會(篇7)
地震來臨時,你是否會感覺孤立無援?身處火災中,你是否曾慌亂無助?需要醫療急救時,你是否束手無策?當災難真正降臨我們身邊時,有多少人能夠知道“我該怎么做”?
曾經的“5。12”汶川地震將災害直接赤裸的呈現在我們面前,自那時起,每年的5月12日便成為全國防災減災日。今年的5月12日是我國第十三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范化解災害風險,筑牢安全發展基礎”,而5月8日至14日則為防災減災宣傳周。
我們如果在室內的選擇。我們應當首先冷靜判斷,分析地震情況做出判斷;其次遵循就近躲避原則,選擇合適避震空間;最后是一定要做好自我保護,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選擇輕生。如果在戶外時,我們應該就地選擇開闊地,趴下或蹲下避震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要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下。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吊車等。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我認為森林防火也是地方防災減災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層政府組織應當對災害風險識別和評估,編制災害風險圖,重點做好人員密集景點和重要設施的隱患排查,并開展諸如學校等人口密集區全面系統的災害隱患排查。
綠色家園需要我們共同守護,因此,我們在森林公園游玩時或野外勞作時,要注意不亂扔煙蒂、火柴梗;不燃放爆竹、煙火;不在景區內進行燒烤等。除了森林防火,基層政府組織要在轄區內可能發生的主要災害風險特點和實際,也進一步修訂完善了各級各類應急預案。針對排查出的災害隱患,提出了針對性的整治措施,明確工作責任和時間進度,盡最大可能降低災害風險、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防災入我心,安全伴我行,防災減災,我們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