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青春心得
青春要奉獻祖國。
何為祖國?它是山川河流,是繁星滿空,是五千年的地大物博,是沉淀的文化、端莊的音律、儒雅的《論語》。是它孕育了中華文明,從磨難中淬煉出那樣堅如磐石的民族精神,洗滌出一個神圣純凈的中國魂。正因如此,每一個中國人都要學會感恩,把祖國建設成更美好的家園。報答祖國,同時也促進本國的發展,一舉兩得。那么,青春又是什么?你也許聽過“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恰好我們“正值少年,風華正茂”二者皆有。年輕的生命力、青春的活力、激揚澎湃的心境、真誠熱烈的愛國之情……我們擁有很多,而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是否足夠投身祖國建設,怎樣去建設,是我們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林奈曾說:“假如我有一些能力的話,我就有義務把它獻給我的祖國?!币虼藷o論你想做什么,都要把青春最偉大的理想與國家需求相結合。我校校長在給新高一做指導培訓時,曾舉華為公司自制芯片、不再依賴外國科技,從而使企業走出困境的例子,啟發呼吁同學們為科技創新奉獻青春,這就是要同學們依據國家需求定目標。很顯然,我們目前所擁有的一切并不足以支持我們走向遠方。遠方在候君,君卻無法邁步?,F在能做的,只有厚積薄發,多關注國家時政。這個時代的青年,就是要對時政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獨特的見解,培養自己的前瞻性、全局性的思維,讓自己有能為國家奉獻的能力。在最好的年華中做了最有意義的奉獻,此生無悔!
祖國由青春成就。曾記祖國千瘡百孔,萬物落后,而今卻滿目繁華、舉世聞名、步步輝煌。這不是一夜之間的夢,而是前輩們幾代人崢嶸拼命創造出的奇跡。這樣偉大的變革,正是一代代青年人奉獻青春成就的。恍然想起邁步躍雄關,“屈指行程二萬”,他傲立橘子洲,“指點江山,意氣風發”;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魯迅“俯首甘為孺子?!?郭沫若吞噬黑暗帶來光;蔡元培在北大門口迎風招手;我告訴你,蒼茫大地,由中華主宰;書生意氣,仍能揮斥方遒!前輩們迎來土改、大躍進,砸鍋賣鐵支援朝鮮,挺過三年饑荒、十年文.革,到如今“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項項技術獨占鰲頭,他們過的是怎樣的日子,卻又建設出怎樣的祖國!
相比之下,我們的生活又如何呢,是否像宋濂說的那樣,無“凍餒之患、奔走之勞、求而不得、手錄諸書”的困難呢?少年強則國強,青年何時不是祖國的棟梁。前輩們的熱情、激昂,敢闖敢拼、不畏艱難的精神,是否延續到了我們身上?祖國的成就是青年的輝煌,青年的進步是祖國的變強。青春是祖國的驕傲,祖國是青春的自豪!
朋友們,青春是只有一次的美好體驗,六旬男子的青春尚有如此威力,我們的青春只能更強!你有沒有認真的考慮過未來,亦或是躊躇不前、迷茫無措?近來香港的廢青擾亂了當地治安和祖國統一,這一行為,舉國震怒!我想這些青年也許正是不懂最淺顯的道理,才釀成如今的惡果。我不想說前面有人多努力的建設,后面就有人多無情的毀壞(哪怕是法度),但事實就是如此。我們應該看到的青年的狀態,是奮力學習,是每天教室里嚴謹的態度,是拼盡全力備戰高考,是用汗水和苦難,換來能力和素質的提高,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之后才能奔向大學和遠方,投入到各個領域的建設中。少年如此,國家豈能不強,復興咫尺可望!
我始終記得,為祖國奉獻青春,讓祖國因我輝煌!
關于青春心得篇2
楊沫的長篇小說《青春之歌》,1958年出版后,在廣大讀者尤其是青年中激起了巨大的反響。作品真實地反映了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35年“一二·九”運動這一歷史時期愛國的青年學生為抗日救亡所進行的頑強不息斗爭,描繪了當時知識界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展示了知識分子的人生方向和歷史歸宿。是一曲對中國共產黨、對革命的戰斗的青春的熱情贊歌。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林道靜的典型形象,生動地勾勒出她怎樣從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艱苦歷程,有力地說明了當時的知識分子只有接受黨的領導,積極投入革命斗爭,自覺地改造思想,將個人的命運和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才有光明的前途,也才能有真正的青春。林道靜的不幸身世決定了她要反抗,然而由于所受的是資產階級的教育,只能從個人主義的立場出發。由于倔強的性格和強烈的進取心,使她不屈服于封建包辦婚姻而毅然離家出走,逃到北戴河謀生。當企圖自立的幻想遭到破滅后,她又只能以投海自殺的方式進行抗爭。一個偶然的機緣,被北京大學的學生余永澤救起,并且相愛同居。但她與余的結合是以失去獨立人格和行動自由為代價的。后來在共產黨員盧嘉川、江華、林紅等的教育與引導下,林道靜如饑似渴地學習革命理論,接受共產主義思想的熏陶和哺育,從空虛、苦悶、窒息的生活中開始覺醒,并勇敢地走出家門,參加“三·一八”游行等愛國運動,最后與余永澤從政治和感情上實行徹底的決裂,從此變得樂觀、堅強和開朗,感到生活的喜悅和極大的幸福。在敵人的監獄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在革命的實踐中,表現出獻身共產主義事業的決心、堅貞不屈的意志和忘我工作的精神,成為無產階級的英勇戰士。
歲月滄桑,小說所反映的社會現實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么,當年林道靜所走過的道路留給我們有沒有值得深思借鑒的啟示呢?筆者以為有,那就是: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和昌盛的社會主義事業為青年一代提供了施展才智、放飛理想的廣闊平臺與美好前景,但只有像林道靜一樣,在黨的領導下,確立崇高的理想和信仰,自覺地抵制錯誤思想的侵蝕和形色物欲的誘惑,掌握真才實學,才能使自己的青春煥發光彩,也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成為有用的人才。
關于青春心得篇3
《青春之歌》這部小說,或許不為太多人熟知,也或許為很多喜愛那個年代文學的人所熟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那個時代的動亂對我們這些處于和平年代的人來說是陌生的,它只存在于歷史課本的那些冷漠的字里行間,不曾被我們真正地理解與感受過??墒钱斘艺嬲刈x完此書的時候,感受到了一種青春無價的激情,在激蕩著熱情與追索的歲月中,品讀《青春之歌》,不覺倍加感慨。
小說中,林道靜與三個男人的情感歷程不僅推動了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也見證了林道靜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內心。除了愛情,在那個特定的年代,對革命的熱情也是青春的標記。當青春擁有了愛情與信仰后,便開始漸漸地豐滿起來。作為中心人物,林道靜代表著那個年代眾多女性的經歷:逃婚——同居——革命——成熟,看似難以理解的經歷在那個年代卻是一種客觀存在。正如作品中所說,林道靜崇拜芭蕾舞之母鄧肯,而她對愛情的追求也向那位藝術家靠近:毅然離開深愛她的余永澤,深深地戀上革命青年盧嘉川,將對革命的熱愛、對青春的詮釋和對盧嘉川的愛融為一體。
《青春之歌》是一曲對青春的禮贊,歌頌那些為民族危亡而頑強奮斗的青年才俊。盧嘉川的身上,最能體現青春的熱情與激揚,用自己的生命詮釋著青春;江華,機智而又穩重的共產黨員用自己的鮮血解讀著青春;林道靜,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逐漸成長和成熟,成為一名擁有堅定信念的共產主義革命戰士。
讀著《青春之歌》,或許我們沒有抗戰時期那些英雄兒女動人事跡的切身體會,但是透過主人公林道靜的成長和進步,和許多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跡,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在這場歷史大風暴中,雖與我們同齡,但他們卻有著不一樣的“青春”。
每個人都擁有青春,對于那些年過半百的人,“青春”給了他們回憶和遐想;而對于我們這些風華正茂的人來說,“青春”給了我們無盡的活力和美好的憧憬。
試想現在的我們,“青春”到底被我們浪費了多少?就在我們的身邊多少正值年少有為、大展宏圖的青年卻是那么的“不堪一擊”。面對一兩次的打擊,有人選擇買醉,有人選擇沉淪,更有甚者竟然選擇一跳,他們難道就真的這么脆弱嗎?他們如何對得起那隨風而逝的“青春”?買醉的人酒醒后,依然迷途不返;沉淪的人乘坐的時候,卻發現青春不在空傷感;而那些輕生者,或許他們不會再有后悔的感覺,但他們留給生者的是無盡的傷心和失望……不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命運”,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寫命運。盡管這條路很艱難,可你有青春,有沖勁,有干勁,還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來,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來再哭,繼續著自己堅定的腳步。
青春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短暫的,但也正是因為它的短暫方才顯得它彌足珍貴。青春也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聲。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奏響青春的每一個音符,讓青春之歌響徹命運的每個章節。讓我們在短暫的時間里燃燒激情,讓青春的火焰永遠蔓延下去。
關于青春心得篇4
弘揚五四精神,成就青年人的夢想;弘揚五四精神,肩負歷史使命?!拔逅摹本竦恼嬷B是愛國精神,他是一種對祖國對人民無限赤誠,對歷史,對社會勇于奉獻的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進步。對如今的年輕人來講,愛國主義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腳踏實地的奮斗,釋放自己的價值,將個人的理想與社會相結合,擔負起社會責任和時代責任。五四精神還有兩個關鍵詞是民主、科學。實現民主和科學的途徑就是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解放思想、實行變革。而科學的實質則是理性的精神、科學的思維、實事求是的態度。今天,社會發展了,青年人也隨著時代的變遷發生了改變,但青年肩上承擔的民族復興的重任仍然沒有變。
無論是改革開放的澎湃大潮中,還是科學文化研究的領域內,五四精神無不激蕩著廣大青年追求進步的情懷,無不展現著廣大青年愛國奉獻的風采。無論是在抗震救災過程中,還是在社會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當代青年無不繼承和發揚了五四精神,在危難中沖鋒,在平凡中奉獻。
今天,無數青年在五四精神的激勵下,做村官,下基層,志在四方,奔赴祖國各地建功立業。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將個人命運融入國家強盛的滾滾洪流,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壯麗的歷史篇章。這是時代的主流,這是青年的主流。與先輩們相比,當代青年成長的環境更為優越,他們能享受更好的物質條件,更多的教育機會,具備更寬廣的外部視野。這些好的條件,不應該是忘卻五四精神的理由,而恰恰是更好地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的條件。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國家領x人寄語青年:“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共同為我們偉大祖國、偉大民族更加美好的明天奮斗、奮斗、再奮斗”,成為中國當代青年的共同心聲。讓五四精神儲存在每一個年輕人的心中,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發揚愛國主義精神,為祖國奉獻,為人民服務,把個人成長融入祖國富強、人民幸福的偉大事業之中,讓青春的光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綻放。
讓青年人的夢想能夠成為夢想,就不要讓形形色色的潛規則左右了或者扼殺了青年人的夢想。讓他們放手一搏,給他們廣闊的天地。青年,熱血沸騰,活力四射,富有雄心壯志。要勇敢地承擔起自己的社會責任,把熾熱的愛國熱情轉化為強國行動,結出豐碩果實,讓五四精神常青。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們應該發憤圖強,用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成為人生_要義。
關于青春心得篇5
青春洋溢著激情,揮灑著希望,蘊含著力量?!肚啻褐琛肪褪且徊砍錆M理想,激情昂揚的紅色經典文學作品。作品描寫了抗日戰爭時代背景下,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以對待世俗的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熱血沸騰,從反對封建統治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并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積極投身于無產階層偉大革命之中。全文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青年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他們堅強的信念,和對自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愛國主義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內涵,這是一個歷史范疇,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列寧說過:”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我所講的愛國主義,作為一種體現人民群眾對自己祖國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進歷史發展,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是同維護國家獨立和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是同維護國家安全富強聯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愛國主義要表現為致力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反動統治的斗爭,把黑暗的舊中國改造為光明的新中國。在現階段,愛國主義表現為獻身于建設和保護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事業,獻身于促進祖國統一的事業。中國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熱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社會主義祖國利益、尊嚴和榮譽為最大恥辱。
如今,對于每一個青年學生來說,“志愿者”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情系山區兒童,奔赴邊遠貴州山區支教而成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徐本禹;汶川和玉樹地震中,志愿者們以血肉之軀為災區人民鑄成了一道不可撼動的“生命之城”;2008年奧運會賽場外,志愿者們以細致周到的服務贏得了世界友人的贊揚;剛剛結束不久的上?!笆啦鄙?,青年志愿者們充分展示了一個正在崛起的中國大文明姿態……我們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開拓者。如果說林道靜,盧嘉川,許寧,羅大方的一生,留下的是他們為拯救危難中的祖國不屈不撓革命精神的青春之歌,那新時代下的我們應該更好地傳承他們的革命精神:將每個人命運同祖國前途,民族未來和人民的革命事業結合在一起,做一名志愿服務黨、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志愿者”,譜寫這個時代的絢麗篇章,奏響屬于我們的青春之歌。
關于青春心得篇6
我看了《青春之歌》這篇小說,使我流連忘返小說寫的是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林道靜如何走上革命道路,并成為無產階級戰士的曲折過程,作者是楊沫,這是她第一篇小說。
這本書我認識了一個偉大的人,她叫林道靜,她為了尋找個人出路,為了逃避給男人當“玩物”的命運,所以踏上了流亡之路,她逃離家庭,到北戴河附近的楊家村小學去做代課然而,校長余敬唐卻陰謀把她嫁給當地的權貴,走投無路之下她投海自盡,被一直注意著她的北大學生余永澤搭救。
余永澤喚醒了林道靜對生活的熱情,在余永澤愛情的感動下,她答應和他共同生活,從小孤苦的林道靜暫時享受到了家庭的溫馨。但是她不甘心被人供養,先是尋找工作困難,后接觸到北大的愛國學生,思想上受到觸動。
當遇到共產黨人盧嘉川之后,她開始接觸到革命思想。余永澤不希望她參加革命活動,并導致盧嘉川被捕。林道靜在慘痛的事實面前覺醒,決心離開自私的余永澤,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從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軟弱,最終成為一名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讀了這篇小說,我感覺林道靜是個熱愛祖國的人,林道靜就是塑造覺醒、成長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給我的啟發就是要不斷改造自己,才能有前途,也才能有真正的美麗青春!
關于青春心得篇7
我們的人生,一直在奮斗。我們在奮斗中度過我們的人生。有人說過,我們生下來就是為了贏。
這句話說得很對,我們生下來就是為了贏,世界上沒有贏哪來的輸這個詞,只有贏,才會輸。但是,我們只要奮斗,我們會有贏的機會,我們會站在世界上的最頂端。
我的人生,是自己安排。但不包括爸爸媽媽給我鋪好的路。我的人生,自己在做主。班上的同學說過: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你爬也要爬完。
對,我的人生,既然選擇了,我就是爬也要把它爬完。我需要奮斗的東西,很多,我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我的奮斗,很小,但對每一個人來說,卻是在校的學生人人都想要的。我現在的奮斗是我要在中考的時候,考上自己理想的高中,貴陽一中。它,是我的目標。
現在,我的目標在我的心中,是最重要的,因為,這是我的目標也是媽媽希望看到的。
我的目標對于在全班前十名的我來說,它,很高。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努力過了,我奮斗過了,我就可以放手一搏了,到那個時候,我將把我所學的知識用上。
我奮斗過,我努力過,最后的結果不一樣,有可能會成功,也有可能會失敗。但是,只要努力了,就不怕困難。因為,有人說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沒有努力,沒有奮斗,最后的結果只有一樣,那就是百分之零的失敗。
所以,我的奮斗,不會停止,在我生命結束的那一刻,我的奮斗會隨著我的生命一直下去。直至生命的盡頭。
在我的目標為達到之前,我的奮斗不會停止,因為,我的生命沒有完結,大家,不要忘記,你的目標沒有達到,所以你們的奮斗請不要終止,我們要一起奮斗、一起成長、一起進步。加油,沒有什么事是做不了的。
因為你努力了。
我的奮斗,將要和你們同步。
關于青春心得篇8
《青春之歌》就是這樣一部充滿理想,激情昂揚的紅色經典文學作品。作品描寫了抗日和抗戰時代背景下,以林道靜為主要人物的一批進步青年,從對待世俗的超然冷漠到投身革命的熱血沸騰,從反對封建統治到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并在共產黨領導下,積極投身于無產階級偉大革命之中。全文讓我感受到那個時代青年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真誠,以及他們堅強的信念和對自由、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
作品的第一部分,主人公林道靜逃出給她帶來痛苦回憶的地主家庭,但又找不到前進的方向,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使她身心俱疲。如果說第一部分是寫林道靜痛苦中的掙扎,那第二部分便展現出了她作為一名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中國共產黨黨員艱苦頑強的奮斗。從發起定縣小學的學生運動時的稚嫩,到在宋家做家庭教師危急之中獲取黑名單的機智;從剛剛被捕時的單純幻想到經歷了一年多煉獄考驗與磨練的覺悟和覺醒;從跟隨張大姐從事地下工作的缺乏經驗,到在北大領導學生成立學生自治會發起學生運動的獨當一面。林道靜在一次次的生死考驗中成熟著,并最終成長為一名有追求有信仰的共產主義戰士。
《青春之歌》蘊含著作家楊沫的生活原型,將那段不可忘卻的歷史賦予了青春的激情和火熱,用紅色染滿記憶,用戰斗抒寫豪情,用鏗鏘而激昂的文字喚起新時代下的青年學生心靈深處強烈的共鳴。
如今,對于每一個青年學生來說,“志愿者”已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情系山區兒童,奔赴邊遠貴州山區支教而成為“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的徐本禹;汶川和玉樹地震災難中,志愿者們以血肉之軀為災區人民筑起了一道不可撼動的“生命長城”;2017年北京奧運會賽場內外,志愿者以細致周到的服務贏得了世界友人的贊揚;;剛剛結束不久的上?!笆啦鄙希嗄曛驹刚邆兂浞终宫F出了一個正在崛起中大國的文明姿態……。我們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開拓者。如果說林道靜、盧嘉川、許寧、羅大方的一生,留下的是他們為拯救危難中的祖國不屈不饒革命精神的青春之歌,那新時代下的我們應該更好地傳承他們的革命精神:將個人前途同國家民族的命運、人民的革命事業結合在一起,做一名自愿服務黨、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志愿者”,譜寫屬于這個時代的絢麗篇章,奏響屬于我們的青春之歌。
關于青春心得篇9
人們都說父母是人生的第一個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下邊談談我的教育心得:
一、幫孩子端正態度
家長必須幫助孩子提高對家庭作業的責任感,要讓孩子明白,每天保質保量地按時完成作業是他必須要做到的,是他作為一個學生應盡的職責,就像爸爸媽媽每天上班時都要盡心盡職地完成本職工作一樣,沒有任何可以討價還價的余地;家長還必須幫助孩子提高對家庭作業的重要性的認識,要讓孩子明白做作業是掌握好知識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是學習的延續和拓展,是鞏固知識和提高學習成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無的。
二、努力提高孩子興趣
興趣是影響人的行動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愛從事某項活動,但有些孩子學習興趣低落、學習自覺性較差,于是他們每天做作業都是硬著頭皮在應付老師和家長,能拖就拖,能不做就盡量逃避。對于這類孩子出現的作業問題,父母應當從培養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要想辦法改變孩子對學習是“大人逼我學”的狀態,要讓孩子能夠變成“我愛學”、“我要學”的主動學習。
三、一心一意做作業
有的孩子寫作業時沒有專心投入,“附加動作”太多,一會兒東張張西望望,一會兒摸摸這玩玩那,還有的孩子喜歡幾個人湊在一起邊聊天邊寫作業,或者喜歡邊聽音樂、邊看電視、邊吃零食邊寫作業,如此三心二意當然不能保證作業的質量和效率。因此,家長應當要求孩子在做作業時集中注意力,不要做與作業無關的事情,孩子的書桌上也不要擺放令孩子分心的東西,在孩子做作業時不要去打擾孩子:“今天在學校表現好不好,有沒有受老師表揚”,“肚子餓了嗎,要不要吃點心”,“做幾道了?還有幾道?”
四、安排合理作業
父母應當教會和督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處理每天的作業,比如,學校里的作業要抓緊,能在學校里完成的就不要都帶回家里;放學后不要先去玩個夠,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時才去做作業;做作業前要事先準備好學習用具(膠帶、水彩筆、白紙、書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時候再臨時去找;在做作業時要看清題目、審清題意后再動筆,不要做了之后才發現題目搞錯了或沒有按題目的要求去做;做作業時遇到不會的題,可以先繞過去,先做其它會做的題,不要就停在那里無謂地消耗時間。
五、注意勞逸結合
孩子做作業是要動腦筋的,如果孩子連續思考問題的時間較長而得不到休息,大腦就會疲勞,就會出現大腦運轉速度緩慢的現象,這時孩子的學習效率就會下降,錯誤率也會增高,這時如果讓孩子適當的休息,疲勞得以解除后其學習效率反而會提高。一般來說,小學生連續做作業的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1小時。
六、加強能力訓練
既好又快地完成作業也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的,比如小手肌肉的靈活、手和眼的協調一致等,有的孩子作業“慢”就是因為他們的協調能力不足,在做作業時頻繁地抬頭和低頭,從而降低了讀寫的效率和準確率。對于這類孩子,家長首先應當加強其視知覺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的訓練,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課余活動如籃球投籃、打乒乓球、剪紙、走迷宮、跳繩、滑冰等。
七、先復習后作業
作業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所學的生詞、語法、定義、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孩子完成作業的好壞是建立在對課堂上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的掌握的基礎之上的,如果課堂知識沒掌握、所學的內容沒有消化和理解,作業自然就做不好,因此為了順利地完成作業,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業前先看書和參考資料,復習完了之后再動筆寫作業,而不要圖省事,回到家抓起筆就寫。
因此,筆者認為家長要以自身的行為和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子女,讓孩子在家里感到輕松、愉快,這樣才能使孩子保持健康的、積極的情緒。
關于青春心得篇10
聽到“青春”一詞,我們一定都會想到“奮斗”與“理想”。記得人們常說的一句話:“青春時期是人生中的黃金時期”。是啊,我們每個人都會在這個過程中有夢想,有追求……而奮斗,則是我們在實現我們理想的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可以這么說,如果我們一生中都沒有奮斗過,沒有努力過,那么,我們就等于是荒廢了時間,耽誤了自己。
如果把理想比作一條通往未來的路,那么奮斗無疑就是這條路上的路標;如果把理想比做一片藍天,那么奮斗無疑就是點綴天空的片片白云;如果把理想比作森林,那么奮斗無疑就是滋潤森林的雨滴……可見,奮斗有多么重要!
奮斗,就像一個光環,雖然它不想珠寶首飾那樣華麗,但它始終都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奮斗,就像一株青蔥的小草,雖然它不像鮮花那樣艷麗,但它始終有著自己的堅持……
人人都知道,要想成功,要想實現自己的理想,就必須要奮斗,但等到真正的去奮斗時,可以堅持下去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所以,雖然“奮斗”一詞聽起來是那么的不平凡,但實際上,它又是那么的不平凡!它聽起來是那么的簡單,但真正去做的時候,又何嘗容易?
常常聽大人們說一句話:“光說不做假把式,光做不說傻把式?!蹦怯行┤瞬痪褪恰凹侔咽健眴?整天把“奮斗,努力……”之類的話掛嘴邊,即使說的天花亂墜又能怎么樣,結果還不是一事無成!
所以,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奮斗,一起把握住時光,讓我們的青春散發出最耀眼的光芒!讓我們插上夢想的翅膀一同翱翔在湛藍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