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心得和體會2000字
而陶醉過后,天空就由閑適的金黃變得凜冽漆黑,冬天就要來了。
我討厭冬天。我天生就是個凍死鬼,奶奶一直這樣說。在天還不是很冷的是時候,我都會提前把自己包成一個粽子,生怕自己被無形的東西又一次傷害。其實我討厭冬天,并不是她的寒冷讓人畏懼,也不是她的死寂和沉默讓人感到傷感。風和雪是冬天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東西。
冬天的.風應該稱之為“朔風”吧,它和其他時節的風有本質的區別,它是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可以穿透一切,包括人的心臟。在這個被物質充斥的世界,人的心早已變得麻木、虛偽。它的存在猶如一把利劍,在你早已失去知覺的軀體上劃上一道道傷口,帶給你傷痛,它刺穿你的心臟,把你從虛假的幸福中解救出來,可是你愿意蘇醒嗎?
朔風的可怕在于它的真實,真實到近乎殘酷(給你傷痛你才知道世界是多么真實)。
雪,看似美好,的確很純潔。晶瑩的雪花,白皙的棱角,是那么完美,但她的純潔讓你感到她的存在仿佛是造物主在開你玩笑。骯臟的世界,哪來的純潔,虛假,一切都是鏡中花,水中月。只要東方的那一輪金烏將光明撒向大地,一切都會融化,都會憑空消失,留下的只有人踐踏過的痕跡。
雪,其實并不是你的錯,錯在命運本該如此,被“塵”封的世界,你的存在就如同虛幻的夢境,你只有選擇離開,一塵不染的消散,這或許就是你的宿命吧。
2020年的朔風和雪來的特別早,早到讓人毫無防備,未做完的秋夢就這被提前喚醒。期待2020年的到來,早點結束這個漫長的冬天?;蛟S在下一個銀裝素裹的季節,我會站在操場上,看狂風亂舞,喜歡上被刺痛的感覺,在痛苦中幸福的活著,那時,或許我就真的長大了。
冬至心得和體會2000字篇2
冬至日到了,每個地方的的習俗都是各異的,還記得家鄉的冬至……
梅花滿樹,又是一年冬至。早晨醒來,第一個念頭就是今天冬至,腦海中響起了一首曲子,莫扎特的《魔笛》,同時響起的還有一個中年男子的聲音:20--年11月7日22點20分,這個平靜小鎮中一個普通的家庭里,一個普通的中年男人沉浸在莫扎特臨終前最后一部也是最為輝煌的一部歌劇《魔笛》的吟唱聲中。這樣的一句臺詞來自于電視劇《冬至》。
冬至,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對于節氣時令的變化,我們總是很敏感的。時令變了,皮膚感觸到的溫度變了,眼中看到的風景也變了,從枝椏新抽一直看到黃葉滿地。徒然草中寫道:“我在世上已經了無牽掛,只對于時序節令的推移,還不能忘懷?!辈荒芡鼞训?,是看到眼中,記在心里的自然的美麗吧。
明劉基有首詩:“日薄云陰雪在山,夜寒溪靜客舟還。乾坤簸蕩逾三載,風俗乖張似百蠻。廢井衰蕪霜后白,空村喬木曉余殷。獨憐節序逢冬至,不得安息學閉關?!痹娭虚]關的意思就是“閉門謝客,斷絕往來,不為塵世所擾。”如此說來,不知閉關者是否可以算是遁世者。時序節令的推移可以使他們感到時間無聲無息的流逝。又是一年芳草綠。
今天講到了一首皇甫松的《采蓮子》:“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游。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梢韵胍姷降慕巷L光,可以想到的大膽熱情卻又嬌羞可愛的江南姑娘。這首詩使我想起了《天龍八部》一書《向來癡》一章中后半部分阿碧的出場:
“便在此時,只聽得(矣欠)乃聲響,湖面綠波上飄來一葉小舟,一個綠杉少女手執雙槳,緩緩劃水而來,口中唱著小曲,聽那曲子是:“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采蓮遲。晚來弄水船頭灘,笑脫紅裙裹鴨兒?!备杪晪扇釤o邪,歡悅動心?!彼嫔先橇馊~和紅菱,清波之中,紅菱綠葉,鮮艷非凡。見過荷塘,但是這樣的景象我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的,只能想象了。
在冬至日我懷著對家鄉的濃濃的思念,心里暖暖的!
冬至心得和體會2000字篇3
冬至到了,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有句民謠是“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所以,今天中午一放學,媽媽就說包餃子,并且牟星宇媽媽也一起過來包餃子。我高興的說:“我們也學包餃子,媽媽同意了。
我們先學第一步,媽媽教我們把面放在盆里,然后一邊往面粉里澆水,攪動面粉和面,我照媽媽說的做,可是一會兒兩只手就被粘住了,媽媽往我手上撒了一些干面粉才把面弄干凈。原來看媽媽和面時覺得很簡單,現在覺得真難啊!在媽媽的指導下,我們笨拙的把面終于揉到一起。
第二步是切餡,今天的餡是藕和胡蘿卜的,我們先把藕和胡蘿卜插成細條,又剁成沫,然后阿姨放上較好的肉和佐料,餡就弄好了。
第三步是揉面和搟皮,首先媽媽在面板上把面揉勻,切成四小塊,又把一小塊面拉成長條,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把小段壓扁,搟成一個一個小面片。我們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做起來,可一到我手上,它們就變得不聽話了,尤其是搟面片,我右手拿著搟面杖,左手拿著面餅,可是怎么搟也搟不圓,不是粘在面杖上,就是不聽使喚地搟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我說:“唉,真難”。媽媽和阿姨包著水餃說:“挺好,挺好”。聽著她們的鼓勵,真希望搟得一個比一個好。
第四步就是學包水餃了,我把面片放在手上,又用勺子弄了一點餃子餡,可是這邊捏好,那邊漏餡了。我想:我再包一個,要少放一點餡,我捏好一看,沒漏餡,可放在那,就像一個半圓的面餅,真難看。媽媽看我泄氣的樣子,就手把手教起來,他讓我拿起一個面片,放上餡,然后把皮合起來,先再中間一捏,在向兩邊一捏,直到沒有縫兒,我包了一個又一個,媽媽說我有進步,我心里美滋滋的。
在我們共同努力下,餃子終于包好了。這時,鍋里的水也燒開了,我還學著大人的樣子煮水餃,一會功夫,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就端了上來,我吃了一個水餃,覺得今天的餃子格外香。我第一次包餃子,真開心啊!
冬至心得和體會2000字篇4
冬至,是我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過冬至節的習俗。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日太陽直射南回歸線,陽光對北半球最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這天之后,太陽又逐漸北移。
在我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稘h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比藗冋J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循環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稌x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于正旦?!闭f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冬至心得和體會2000字篇5
12月21日就是冬至了,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但其實,冬至吃餃子也有一段古老的歷史!
餃子源于古代的角子。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圣張仲景首先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北方民間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節食品。有一句民謠叫“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憋溩佣嘤妹嫫ぐW水煮而成。
相傳河南人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后,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饑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里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張仲景回到家,求醫的人特別多,他忙的不可開交,但他心里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他仿照在長沙的辦法,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在冬至那天開張,向窮人舍藥治傷。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里煮熬,煮好后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后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只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后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并在初一早上吃。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愈病人的日子。
冬至心得和體會2000字篇6
冬至是最寒冷的時候,令我寒冷的常常不只是天氣。想那時情緒低落,一塌糊涂的成績,新換的同桌,情感的變故,無疑天氣更是雪上加霜。沉重的腳步在困難面前欲要退卻,我停駐在十字路口,要往哪里走?
嚴肅而機械的面對生活,兩點之線間刻意的踱步,多如牛毛的雪白試卷反射著煞白的光刺地我眼睛生疼,青春映像里只回蕩著寫字時筆尖與紙張摩擦發出的沙沙聲,如同春蠶在啃食桑葉,正像應試教育在啃噬我們的快樂。
常常想寫一篇文章,與悲傷無關,寫完后又覺空洞和落寞,默念對紙筆的歉意,快速撕碎向后上方拋出,紙團一瞬間由球狀四散開來,在空中飄零,盤旋,數秒后倉皇落地,那一刻繽紛似雪。
看著窗外人群蠕動如蟻蟲,匆忙而慌亂的腳步,沒有人為風景停駐。我大打開窗子,風洶涌地擠進來,我大喊,青春啊你究竟要來到這里做什么?是不是一如這冬至般的寒流襲來,把落魄從領口直灌下去?我喊得唇焦口燥,沒有回應。
常常喜歡寂寞又害怕寂寞,我和好朋友站在分別的路口,將校服拉鏈拉到頭,縮進脖子。她說,好冷。我說,心冷。她握住我冰冷如鐵的手,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兩個在青春之路上互相扶持的孩子,在冬至的寒流中緘默不語。
在十五歲生日我收到一個沉甸甸的禮物,十二個許愿瓶,十五個同學的祝福全收藏在里面。我雙手接過,念到,感謝大家對我的愛。幸福的感覺如此疾速,如同一打開的蓋子,讓我來不及掩面就潸然淚下。我恍然大悟,原來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冬至的背后不是寒冷,孤獨的背后不是寂寞。在夢幻與現實之間掙扎的我們正在成長。悲傷與快樂并存,這才是人生。只是有的時候青春的疼痛需要自己承擔罷了,沒關系,把擔子從一個肩換到另一肩就不會覺得累,因為我們還擁有一個完整和溫暖的世界。
冬至心得和體會2000字篇7
還在兒時就知道冬至這天必吃餃子,當時不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只記得媽媽的那句話: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那個年月餃子是很好吃的食品。
一般情況下是吃不上的,所以很期盼冬至的到來可以有餃子吃了,這是我家的傳統習慣一直沿續到現在。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和進程,古老的傳統文化節日,不斷的被國民所認同和傳承。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
民間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辭官回家鄉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親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棚;支起的大鍋,在冬至那天舍“嬌耳”醫治凍瘡。
他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分給來求藥的每個人兩只“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妖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來人們學著“妖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醫圣張仲景距今已有1800年了,但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現今人們講究進補養生保健,在嚴冬季節里進補是多數人的選擇。從中醫養生方面講,冬令進補也是在冬至前后;三九天開始。民間早就有“冬補三九”的說法。冬至是數九的開始,因此民間認為,在冬至前后進補為最佳。
冬至過后,各地氣候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數九寒天”,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的說法。
《九九歌》就是從冬至這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冬至心得和體會2000字篇8
“冬至”就是人們所說的“小年”,是我國廿四節氣之一,俗稱“冬節”。在這一天,因為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又稱為冬至線)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我們這里的習俗是做冬至圓,媽媽說:“每年的農歷十一月每家每戶都做冬至,在這一個月內都可以做?!?昨天,是農歷十一月初二,伯伯家做冬至,伯伯買了好多菜請客。伯伯一大早就聯系親戚朋友們晚上到他家吃飯。我在伯伯家和姐姐一起寫作業,過了一會兒,伯伯叫我們一起去挖芋頭。伯伯用鋤頭一挖,哇,好大的芋頭啊!伯伯說:“這個芋頭下午拜祖宗要用到的?!?到了下午,伯伯拿出九樣燒好的菜,擺在桌子上,上好香和蠟燭,就開始拜祖宗了。到了晚上,來了很多客人,開始吃飯了,桌上擺滿豐盛的菜肴。
一碗碗熱騰騰的湯圓出鍋了,上面還撒著用白糖、芝麻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頓時,我的眼睛亮了,嗅覺也靈了,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圓圓胖胖的湯圓往嘴邊送,太燙了,又連忙擱回碗里,可是實在又饞得很,只好翻來覆去地把那個湯圓左吹右吹,待它稍稍涼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湯圓色滑潔白,滋潤香甜,爽滑軟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皺著眉頭,閉著眼,大張著口,唏噓唏噓地狼吞虎咽,真是太甜蜜了!
吃湯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可惜爸爸卻獨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心得和體會2000字篇9
冬至是什么?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表示寒冬到來,這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還有吃餃子的習俗,南方有吃湯圓的習俗。
“冬至要吃餃子,可我從來沒有包過餃子,今天我就來學如何包餃子”先把面粉放進一個大盆里,將面和水揉成一團,開始揉面啦!因為面太粘,所以每次面總把盆抬起來。在媽媽的幫助下,一個面團揉好了。我的兩只手也感到了酸痛。我們將面放在盆里開始醒面。下來我們該下一個工作了,媽媽把白菜洗好,我開始切菜了,媽媽告訴我:“要將白菜切成細長條,再將白菜切碎?!蔽野寻撞硕绲乃樗榈?,白菜剁好了,放進一個小盆子里,放上鹽把白菜里的水都煞出來;然后放進肉里拌餡,拌好了;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下一個工作。
媽媽把醒好的面切下一小塊,然后把面搓成長條,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而我切的有大有小有薄有厚,我將切好的面劑子壓好,開始搟餃子皮,媽媽教我左手拿著面劑子,右手拿著搟面杖,媽媽說:“將搟面杖往前一壓往后一退,隨手帶著劑子轉動,一進一退反復幾次,一個面劑子就搟好了?!?/p>
聽了媽媽的話我開始干起來,媽媽拿起我搟得皮說:“你看你搟的餃子皮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形狀各異?!惫?我說:“怎么就是不行呢?”
搟了些皮,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將搟好的餃子皮放在手上,將肉餡放在餃子皮中間,再把兩邊的皮捏合在一起。媽媽說:“皮一定要捏好,要不會從捏的地方破的,那樣餡會漏出來?!蔽野凑諎寢屨f的做了,我包了幾個餃子,餡少,餃子看上去扁扁的;而媽媽包得胖胖的。媽媽看我包的笑了,騰出手來手把手的教我包餃子,我試著包了幾個有一點像媽媽包的意思了。
我們忙了一下午,總算完成了??砂盐依蹓牧?,我們現在終于可以吃上我們的勞動果實了。一鍋香噴噴熱騰騰的餃子下好了,我嘗了一個,非常香也非常好吃。
這次包餃子我體驗到了媽媽干家務的辛苦,以后我要幫媽媽做些我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冬至心得和體會2000字篇10
“冬至餃子夏至面”,又快到冬至了,我不由想到了美味的餃子。
星期天,正好表妹也在我家,媽媽買回肉餡、韭菜,開始做餃子餡。媽媽麻利地拌好餡、和好了面,包了起來。我洗干凈手對媽媽說:“媽媽,我幫您包好嗎?”媽媽笑著說:“你還是幫我搟皮吧?!蔽彝炱鹦渥?,正準備搟皮,妹妹跑了過來,不由分說從我手里搶過搟面杖,搟起了餃子皮?!皨?,你看?!薄澳阕屩c妹妹,那你包餃子吧!”
我更高興了,學著媽媽的動作,把一個餃子皮放在手上,用筷子夾起一小塊餡,放到餃子皮中間,將兩頭對折,貼在一起,兩手用力一捏,可餃子開了一個大洞,餡漏了出來,我趕快交給媽媽處理。我又拿起一個皮,心想,這次少放點餡,可不知咋的,皮對折后,捏不到一起,“算了,不包了?!蔽倚箽獾卣f。媽媽看了看說:“做事要有耐心,遇到困難要找原因?!甭犃藡寢尩脑?,我又包了兩個,雖然樣子不好看,但成功了,我得意地說:“妹妹,看我包的餃子咋樣?”妹妹抬起頭來,只見她臉上、衣服上粘滿了面粉,真像個圣誕老人。媽媽望著我倆,笑得前仰后合。
吃著美味的餃子,我們三人會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