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心得體會及反思
20__年的高考倒計時已經進入了關鍵時期,莘莘學子和家長們的心里,都有一份期待和渴望。我的職業是老師,也是一名高三學生的家長,我想說說,我——一個草根眼里的高考。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的家鄉有三十幾戶人家、二百多口人的莊口上,出了一個商學類本科大學生,他的父親是中師生畢業,身份是鄉村老師。這是我童年時期對高考最初的印象。到了九十年代,我們那兒中專生、大專生、本科生,都有了,但數量不多。我就是選擇了走讀師范中專的這條路,所以,總在心中,對高考,對高中生活充滿了幻想和羨慕。
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對草根出生的孩子,尤其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因此,高考在我的心中是那么神圣,那么莊嚴。因為我們上學的時代,大學還沒有實行擴招,有的孩子即使念了高中,也未必有機會參加高考。我讀小學時,親戚家有在市一中讀書的學生,他寫的一手非常漂亮的龐中華體的鋼筆字,最后也是回家務農了。
我記得自己上中師二年級時,我們鄰居的二兒子高考考上了北京的一所高校,我的心里很失落,因為去北京讀書曾經是我的夢想。我寫信給父親說了這件事,結果我被父親回信批評了。其實后來我才明白,父親的意思是:要我珍惜在師范學習的機會,一個農民家庭的孩子,就是能考一個師范學校,跳出農門,也是多么不容易的事。但總歸我的內心還是很遺憾,無緣高考。
時間跨越進新世紀,隨著時代的前進步伐,學生讀書學習的機會大大增加,對于高考和進大學深造,都不再神秘。高考改革的政策活絡了,招生的形式多種多樣,大學擴招和民辦獨立學院、大學的興起,這樣一來,只要是堅持讀書的每一個孩子的命運都有可能改變了,他們人生前途的選擇不再那么狹窄了,他們真是趕上了好時代。
2006年,我在鄉村初中教了一屆初中畢業生,我盡自己的能力,引導讓孩子們插上夢想的翅膀,讓他們感到能參加高考是多么有意義!在知識和心靈兩方面引導孩子們放飛夢想。四年后(復讀),有好幾個孩子通過高考走進了重點大學的校門,圓了我當老師之后的高考夢。
新世紀初弟弟也是參加了高考去重慶上了大專。我也是一邊工作一邊參加了高校函授的大專和本科的學習,取得了文憑。但我總感覺在知識的系統學習方面有很多欠缺,但我的專業是中文,我可以進行永無止境的鉆研和學習。
等我的孩子上了市一中的實驗班,我是真真切切的觸摸到了高考的邊緣?,F在此時此刻,離明年的高考只有90多天了,我更加的淡定和平和了。三年高中,孩子、老師、父母親都太辛苦了!當然先苦后甜這是有意義的,但過程真的是辛苦至極!
我和許多上高中孩子的父母親聊過:高一時,孩子刻苦努力,上進;高二時,干啥事情都比較懈怠,當然那些好學上進的除外;可進入高三,能明顯的感覺到孩子的變化了,開始陽光,有笑臉,態度積極,精氣神十足??吹礁呷⒆拥霓D變真的要感謝高考!不管高考的結果怎樣,孩子積極面對高考的人生態度本身就很有意義。這是家長朋友們最欣慰的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來自寒門的家,一個來自草根的家族,只有通過高考的路,才能走上一條追逐夢想和實現夢想的路。愿覺醒的力量帶給孩子們光明的高考之前程。
高考心得體會及反思篇2
看了六集的《高考》視頻,看過后深有感觸。
一、二集是講述毛坦廠中學的日與夜
安徽毛坦廠中學被稱為亞洲最大高考工廠的高中,學校位于安徽省的一個小鎮上,每年都會有上萬名學生參加高考,他們中的三分之二是高考復讀生,這里常年租住著數萬名陪讀家長,她們大多數來自農村和西部城鎮,小鎮和學校形成了一個高考鎮 ,孩子成了他們生活中的全部。
2014年1月10日,星期六,距離考試還有140天,中午,陪讀家長把飯送到校門外,學生的吃飯時間約為10分鐘。
吳俊是毛坦廠中學的保安隊長,他說:從他爺爺到他這一輩家里沒有一個大學生,所以他很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考上大學,孩子幾乎成了所有家長最后的希望。校外陪讀家長等待午時才能放學的孩子們,因為他們知道只有高考才可以改變孩子一生的命運,才可以改變現有的生活。
程老師說:拯救一個孩子就等于拯救一個家庭,只希望她們這一代可以比他們的父母過的好一些!2014年高考這天,孩子們迎來了他們一生當中的巨大考驗,考場外擠滿了家長,門外的家長似乎比孩子更加緊張,這一刻仿佛時間都凝固了,因為對他們來說,這不僅僅代表著一次考試,更意味著孩子和家長的夢想和三年來的艱辛努力。
20天后,高考成績出來了,家長們的臉上終于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感動的流淚了,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他們為了孩子實在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了,孩子終于不負眾望的完成了他們共同的夢想,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孩子和家長的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
我非常喜歡視頻中老師的一段話:
很多人怎么講呢,受了毛中的惠,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就是剛才有人說,毛中滅殺人性,但是大部分人說,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沒有苦難,這樣人就是溫室里的花朵,他禁不住風吹雨打,你將來到社會上,誰能把你當公主,誰能把你當王子,你在家是公主啊?你在家是王子啊?你到社會上,社會很殘酷,社會是殘酷的!今天不是人,明天人上人,我就覺得,人生必須要經歷一些苦難,毛中就是給你提供了一個苦難的課堂,高考成功了,家長樂了,孩子找上好工作了,成立一個好家庭了,有什么不好呢?毛中何罪之有?誰請你到毛中來的,在你沒來毛中之前,你就知道毛中很恐怖,為什么還把孩子往恐怖的學校帶?磨出雪亮的鋼刀,沖向隱形的戰場。金榜題名,舍我其誰。(第二集20分鐘之后講話)
比起他們,我們是不是輕松了很多、幸福了很多呢?
第三集久牽的孩子
是回到家鄉參加高考還是留在從小生活的城市,留與不留成了孩子們最大的難題, 在紀錄片中一部分的人選擇了留下,一旦選擇了留下來就要接受沒有大學文憑的待遇,想要改變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但無論怎么選擇都無法逃避高考的壓力,只是大城市多了一些我們想要的機遇和更好的生活,他們努力的尋找著共同的出路,背負著自己的夢想和父母的期望 ,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第四集講述了大山里的孩子
中國有太多太多像她一樣在大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才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才可以學到更多的東西,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走出大山才是改變現有生活的唯一方式,紀錄片中的她,是個懂事的孩子,而她的叔叔嬸嬸則是善良,樸實的人,為了侄女兒的學費,賣掉了家里所有的東西,只為了他的侄女將來能夠過上好的生活,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即便是親生父母所做的也不過如此吧。
片尾,奶奶沒能等到孫女的寒假便因病去世了,老人家用自己的信念強撐到了最后,只是為了聽到孫女考上大學的消息,當大學考上了,又還有什么可以支撐她活下去呢!我所感動的是生活的苦難,艱難的等候,令人震撼的親情。
第五集留學大潮
2014年中國有45萬人選擇出國留學,人們俗稱留學考試為洋高考,儼然這又是另外一種高考同樣是奮斗和追求潮流洶涌,我們關注高考,也把目光投注在那些轉身離去的身影,自費留學歐美。
4年的經濟成本大約需要150萬人民幣,可是文化和心理上的準備卻無法衡量,很多人早早選擇了國際學校,期待為將來的國外生活做好準備,在這些國際學校里,中文課漸漸邊緣化。
這一集我沒有仔細看,因為這個成本就是我現在不可企及的天文數字。
最后一集論述了校長的選擇
或許是記錄片的重點,教育的改革,這里采用了兩個高中做對比,一個是河北精中,一個是北大附中,精中代表了像毛坦廠這樣的二三線城市,他面對的教育資源有限,只能按照現在現有的模式去改革,而北大附中則是代表了那些教育資源優越的高中,他們能做到的則是更多的選擇,在各個方面做出改革。但最主要的應該是對兩所學校教育的認可。
看完之后,我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拼命!也知道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更懂得對于我們普通家庭,只有學習才是改變現有生活的唯一方式,也只有學習才可以給予你以后更好的生活。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或許明天是美好的,但很多人已經倒在今天。
在學習的這條道路上并不擁擠,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的。讓我們用今日的努力拼搏,換取明日的驚濤駭浪,將不可能變成可能吧!
高考心得體會及反思篇3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高中三年的時光像東流的河水一去不復返。這三年里我們有汗水也有喜悅,有痛苦也有快樂,這三年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篇章。
20__年我們邁著步伐進入高中生活,那時帶著對高中生活的憧憬與緊張,還有不成熟的思想。我們的內心都會有一點點恐懼,要接觸新的朋友、新的環境、新的校園,但三年之后,這些在高一時認識的同學也許會變成一輩子的朋友。
在還沒進入高中的我們肯定聽說過高中生可怕的學習壓力,還有高中寫都寫不完的作業,這讓我們對高中生活產生了不小的恐懼。在我們剛進入高一時,壓力或許還沒有那么大,但經歷過高三的我們一定清楚高三學生面臨的升學的壓力。高三這一年我們努力拼搏,挑燈夜讀,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在一次次的考試中磨練自己,提高自己的水平。當然,其中的辛苦與喜悅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但是,高中三年并不是只有痛苦學習的回憶,還有許多與同學和老師在一起相處的快樂時光。
還記得高一剛開學,我們彼此都不認識、不了解,學校為此舉行了跳大繩比賽,為了提高班級的凝聚力,也可以借此機會互相認識。我們在體育課上練習,互幫互助,都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記得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學校突然停電,班主任帶領我們一起玩一些小游戲,同學們輪流在臺上唱歌,唱到熟悉的歌時,同學們會一起跟著唱起來,班主任也忍不住給我們獻唱一首。在數學課上,難題解不開時,數學拔尖的人便會出來“解救”大家。這一點一滴都是美好的回憶。
高中三年,我也希望你們不要辜負,三年即是辛苦、拼搏的三年,也是喜悅的三年。我們要為自己的目標奮勇向前,不辜負自己十幾年的學習,希望你們努力過、拼搏過,對得起自己、父母、家長和老師。
校園里,我們留下了青春不羈,歡聲笑語。課堂上,我們留下了激烈的辯論,思想的光芒。圖書館中,我們留下了辛勤的努力,堅定的信念和意識。宿舍里,我們留下了一起夜談,分享快樂與悲傷的美好回憶。體育場上,我們留下了男生奮力拼搏的汗水和女生加油的呼聲。這三年的記憶將一直珍藏在我們的心中!
高考心得體會及反思篇4
一輩子都會很順利,反之亦然。高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人生中第一個很關鍵的一步。對每一個經歷過的人來說,都是一輩子不可能忘記的。雖然我的高考已經過去多年了,但每次回想起來,卻仍然歷歷在目……
至今,我仍然保存著我當年的準考證,甚至當年的一些考試題目,我都能記著。雖然那已經成為歷史,但是作為我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一個新的起點,我永遠都不能忘記。
作為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我始終認為,參與高考就像一次煉獄的洗禮,你才能從一個孩子成長為一個大人。因為你身上背負的不僅僅是你自己的命運,甚至有父母的企盼,家庭的希望。對于以前的孩子來說,只要你考上了大學,就相當于你一輩子進了保險箱,不僅你以后的生活有了著落,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他們的命運可能因此而改變。所以有人說:高考不僅僅是一次考試,也不僅僅是考孩子,同樣是在考父母。
當然,我不是無限制的拔高高考的作用,但是由于它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太大,你不能孤立的、簡單的把它看作僅僅只是一次考試。
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幾家歡喜幾家愁,雖然現在上大學已經不再包分配工作了,但是它在人們的心中仍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今年高考結束的時候,我還饒有興趣的買了份高考試題和答案,不過說實話,現在試題的靈活性和難度與以前的確不可同日而語,好多題我都不會做了,即便看著答案也很吃力。我明白,作為我曾經經歷過的一個時代,高考從我的人生中無可挽回的逝去了,即便現在讓我重新回到課堂,重新學習那些已經忘記的差不多的知識,我已不可能靜下心來。我明白,我的高考時代已經結束、無可挽回了。
但是,我覺得,其實人生的每一次重大選擇都是一次高考,就看你能不能做對題目,選擇正確答案,能否走正確的路。
所以,我們的高考還沒有結束!
高考心得體會及反思篇5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有點名不符實。所謂《高考1977》,主要角色當然應該是參加高考的年輕人。但實際上,影片給人印象最深的卻是兩個父親。一個是孫海影扮演的農場革委會主任老遲,一個是趙有亮扮演的歷史反革命陳甫德。從性格和氣質上說,這兩個人物是截然相反的。老遲是個沒文化的大老粗,他講組織原則,講黨性,講立場,但有點不通情理,甚至對知青有點粗暴;陳甫德是個知識分子,他充滿父愛,為女兒不惜以身犯險,但卻毫無組織紀律觀念,甚至為了女兒高考可以私刻公章,冒充國家干部。
當然,老遲最后轉變了。從一個鐵石心腸的工農干部,變成了一個“肩起命運的閘門,將年輕人放到光明中去”的勇敢的父親??吹嚼线t親自開著農場拖拉機送知青趕考的場景,我腦子里最先浮現出來的就是前面這句魯迅曾經講過的話。影片開始,思想僵化的老遲像是飄浮在歷史天空中毫無生命氣息的一粒塵埃,而到影片最后,他終于向著人性的光輝敞開了胸懷。相比之下,陳甫德的形象就顯得蒼白了許多,這個肩負著歷史十字架,卻極富自我犧牲的父親形,以一種虎頭蛇尾的方式,在影片的結尾不知所終。對此我曾不無遺憾地說,這個人物的結局,不應該是一串欲言又止的省略號,而應該是一記鏗鏘有力、斬釘截鐵的驚嘆號。
與這兩個父親息息相關的,是那兩枚公章,這是影片中最發人深省的影像符號。第一枚公章,是永遠別在老遲褲腰上的農場革委會的公章。它是組織與權力的象征。在那個年代,一切個人命運都取決于這枚公章,一個人的生老病死、穿衣吃飯,每一個與活著相關的細節都必須蓋上相當于組織認可的公章。離開了公章,一個人就如同被剝奪了生的權利。于是,老遲因為擁有公章而成為一個側身于權力巔峰的人,對于農場知青來說,他不是別的什么,而是掌握知青生殺大權的上帝。
而陳甫德這樣一個在社會底層掙扎的歷史反革命,竟然毫無顧忌地用私刻公章的方式,向組織和發起了挑戰。在當年,這極可能為他帶來殺身之禍。但為了向女兒贖罪,為了她的前途,他甚至不惜鋌而走險。也許這是出于陳甫德的一種道德自信:當所有人都對他另眼相看的時候,他卻一如既往地堅信自己的清白。于是,他私刻公章就不再是一種作奸犯科的下三爛,而成為一種為親情自我犧牲的偉大的父愛。
與兩枚公章相映成趣的是農場中那個整天哇啦哇啦叫喚的大喇叭和高高在上的了望塔。高音喇叭也是一個組織的象征,是中國集權時代話語霸權的獨特符號。從大喇叭里傳出的是組織的聲音,它可以隨時隨地昂首闊步地闖入每個人的私人生活。只要喇叭一響,所有個人空間立刻四分五裂,每個人的自我意識也會在組織強大的聲浪中土崩瓦解。
了望塔也以另一種方式喻示著組織的無所不在,它高高在上,以一種上帝的視線,將每個人的生活一覽無余。對知青而言,大喇叭和了望塔是某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而對老遲來講,卻是他行使權力、塑造威嚴的權杖,他可以在麥克風前為所欲為,用自己的聲音籠罩著整個農場。影片就是從這樣一種角度,揭示出那個年代個人與體制的緊張而又微妙關系。
與兩個父親比較起來。影片對知青群像的刻畫又要顯得更薄弱一些。但是即便如此,在這個知青群像里仍有一個最后死于非命的小根寶,帶給人一種深刻的觸動。小根寶這個人物代表那一代知青中一種最為絕望的生存狀態。他們從小學就開始拋開書本鬧革命,與真正的老三屆相比,他們的青春完全被----耗費殆盡,一俟高考恢復,命運的大門洞開之際,他們忽然發現,自己根本走不動了。機會來了,可他們卻無力抓住。最后只能用死于非命讓自己與那個黑暗的時代一起永遠地沉淪下去。
與小根 寶的悲劇相比,主人公潘友志身上則更為集中地體現了一種理想主義情懷。事實上在當年的知青當中,像潘志友這樣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不在少數。他們一度都追求完美的人格,為了自己曾經許下的諾言,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前途。但是歷史卻跟這群熱血青年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當社會現實面對突如其來的歷史性轉折的時候,他過去許下的諾言立刻就變得毫無意義。
這個時候,是繼續堅守自己的承諾,還是順應歷史的大潮而改變自己的人生方向?這個兩難問題是他們在那樣一個歷史關頭所遭遇的最為嚴峻的挑戰。留下還是離開?是遵守自己對老遲的承諾,還是以毀約為代價來換取自己更好的人生前程?在影片中,他最終選擇了留在農場。對于這種選擇,也許有人覺得他不太識時務,也許有人覺得他是在逆潮流而動??墒?,他畢竟堅守了自己的信仰,餞行了自己的承諾。你盡可以說他是一個荒.唐時代的犧牲品,但至少與今天大量擅長見風使舵的聰明人相比,他們那一代人的心理要更為健康許多。
高考心得體會及反思篇6
甘肅——【文科狀元】
姓名:汪鑒
總分:620
畢業學校:西北師大附中
狀元心得:避免死記硬背給學習帶來枯燥和壓力,享受增長和擁有知識的快樂。
吉林——【理科狀元】
姓名:程思佳、徐勁松
總分:688
各科分數:語文133分、數學148分、英語142分,理綜279分(程)語文122分、數學137分、英語144分,理綜294分(徐)
畢業學校:吉林市第一中學
狀元心得:主要就是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跟著老師的思路吃透所學知識。(“吃透”是國內絕大多數學生的軟肋)
北京市——【理科狀元】
姓名:李泰伯
總分:723分(含20分加分)
各科分數:語文:138數學:146英語:140理綜:279
畢業學校:北京人大附中
狀元心得:時間從來不是一個問題,是因為有興趣和信念,學習充滿動力。
貴州——【理科狀元】
姓名:楊錦瑞
總分:718
各科分數:語文 134;數學 129;英語 143;理綜 292;加民族分
畢業學校:遵義一中
狀元心得:玩就好好得玩,學就好好得學。
吉林—— 【文科狀元】
姓名:申佳穎
總分:653分(含少數民族加分)
各科分數:語文(漢)131分、數學129分、理科綜合244分、外語135分、語文(朝)139分。
畢業學校:吉林延邊一中
狀元心得:綜合素質很強的孩子,多才多藝,在同學中間很有人緣。
北京市——【文科狀元】
姓名:齊肇楠
總分:685分(含10分加分)
各科分數:語文142數學142英語131文綜260
畢業學校:北京5中
狀元心得:其實老的學習方法最管用,上課認真聽講,下課認真做筆記。
寧夏——【文科狀元】
姓名:張佳穎
總分:620分
各科分數:語文117,數學129,英語136,文綜238
畢業學校:寧夏銀川一中
狀元心得:日常學習緊跟老師步伐,及時完成日常作業,注重基礎知識。
寧夏——【理科狀元】
姓名:范海霆
總分:667分
各科分數:語文130,數學139,英語141,理綜257
畢業學校:寧夏銀川一中
狀元心得:老師精心的備課,他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在引導我們。
浙江——【文科狀元】
姓名:鐘雋儀
總分:725
各科分數:語文129,英語139,文綜253,數學148,模塊56
畢業學校:海鹽元濟中學
狀元心得:學得很輕松,效率非常高,別人做一張試卷的時間,她可以做兩張。
浙江——【理科狀元】
姓名:李樂
總分:740
各科分數:語文118分,數學145分,英語135分,理綜262分,自選模塊60分,加分20分
畢業學校:鎮海中學
狀元心得:最重要的就是要適應高三的節奏
甘肅【理科狀元】
姓名:party儀
總分:685
畢業學校:西北師大附中
狀元心得:打牢基礎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有一科特別出色,就要分清主次,主攻薄弱環節。
貴州——【文科狀元】
姓名:江林晏
總分:660
各科分數:語文133分,數學109分,文綜255分,英語143分,加分20分
畢業學校:貴陽一中
狀元心得:高三復習的時候,會根據自己各科的水平來分配復習時間。
高考心得體會及反思篇7
記得有位文學家說過,人生最要緊的就那么幾步路,只要你走對路了,你一輩子都會很順利,反之亦然。高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人生中第一個很關鍵的一步。對每一個經歷過的人來說,都是一輩子不可能忘記的。雖然我的高考已經過去16年了,但每次回想起來,卻仍然歷歷在目……
至今我都保存著我當年的準考證,甚至當年的一些考試題目,我都能記著。雖然那已經成為歷史,但是作為我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一個新的起點,我永久都不能忘記。
作為一個經歷過高考的人,我始終認為,參與高考就像一次煉獄的洗禮,你才能從一個孩子成長為一個大人。因為你身上背負的不僅僅僅是你自己的命運,甚至有父母的企盼,家庭的期望。對于以前的孩子來說,只要你考上了大學,就相當于你一輩子進了保險箱,不僅僅你以后的生活有了著落,你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他們的命運可能因此而改變。所以有人說:高考不僅僅僅是一次考試,也不僅僅僅是考孩子,同樣是在考父母。
當然,我不是無限制的拔高高考的作用,但是由于它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太大,你不能孤立的、簡單的把它看作僅僅只是一次考試。
今年的高考已經結束了,幾家歡喜幾家愁,雖然此刻上大學已經不再包分配工作了,但是它在人們的心中仍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今年高考結束的時候,我還饒有興趣的買了份高考試題和答案,但是說實話,此刻試題的靈活性和難度與以前的確不可同日而語,好多題我都不會做了,即便看著答案也很吃力。我明白,作為我以前經歷過的一個時代,高考從我的人生中無可挽回的逝去了,即便此刻讓我重新回到課堂,重新學習那些已經忘記的差不多的知識,我以不可能靜下心來。我明白,我的高考時代已經結束、無可挽回了。
但是,我覺得,其實人生的每一次重大選取都是一次高考,就看你能不能做對題目,選取正確答案,能否走正確的路。
所以,我們的高考還沒有結束!
高考心得體會及反思篇8
“每天把你的名字掛在胸前,我能感受到你博大的愛,你永遠是我的一片森林,我是一粒微小的種子……”每每讀起這首《我會永遠愛你獻給母校的詩》,我的心中便涌起無限的依戀。
七歲,剛背起可愛的小書包,蹦蹦跳跳地邁進校門時,我還是一個稚氣未脫,充滿好奇心,不諳世事的小孩。記得開學第一天,我對教室里的一切都感到陌生,老師讓每位小朋友自我介紹。大家都很緊張,沒說兩句就坐下了。輪到我時,雖然我的心怦怦直跳,但是我還是用響亮的聲音、自信的表情贏得了老師的贊揚。今年,十二歲了,我已成長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戴上了紅領巾,即將要畢業了……我感覺五年的美好時光如流水般飛快流逝。小鳥,已經長出了豐滿有力的翅膀,它要告別母親飛上云霄;小樹,已經伸出了柔嫩的枝條,它要迎著陽光,向著雨露茁壯成長;筍芽兒,變得飽滿充實,它要脫去厚實的外衣,離開媽媽的懷抱,破土而出;而我們,也從剛入學的不懂事的小不點而逐漸變成一個個即將走入中學的少年!
六月,是難忘的六月。朝夕相處的五年小學生活啊,令我難忘!曾經與大家一起度過五個春秋;一起分享過快樂;一起品嘗過酸甜苦辣;一起遨游在知識的海洋;一起健康向上的成長……
我不會忘記課堂上同學們積極踴躍的發言;不會忘記比賽中大家的躍躍欲試、摩拳擦掌;不會忘記操場上同學們奔跑的身影和籃球場上的英姿;不會忘記課間休息時的歡聲笑語......
教學樓里傳出的瑯瑯讀書聲,是每一天新的開始,是鋼琴里流出的和諧的樂章。微風傳來陣陣甜美的笑聲,那是埋頭苦讀時的插曲,更是歡樂愉悅的見證。當同學們迎著朝霞,大步走在校園美麗的長廊的時候,那是何等的生機!當同學們踏著夕陽互相挽著談笑風生的時候,那又是何種的愜意!
然而,讓我更不能忘記的是:當我們在青青校園里讀書、做操,從這里走上成材的大道時,在這條坎坷的路上,只有您老師,用您春風般的語言,吹開我知識的花苞,用您慈母般的愛撫,使即使病痛中的學生也眉開眼笑……
作文中,我們常常喜歡描述您的眼睛:
“老師的眼睛,像夜晚的月亮,
我們是一顆顆星星,
在老師的微笑里,
閃爍閃爍。
高考心得體會及反思篇9
首先,我先強調一下筆記的重要性,這是一個重點和提分點。
我們的學習過程其實就是在和錯誤作斗爭。高考不排斥原題或相仿題。今年全國卷文綜第12題考查五行,其實就是以前錯過的題,但很多人再次丟掉4分。試想,如果做了很多套卷子卻不訂正,不改錯,就只能算是原地踏步,你仍然在固守會的東西,卻沒有及時糾偏。因此,改錯十分必要。
改錯拒絕盲目,我認為它需要把握這樣幾個原則
一、節省時間。很多同學經?;ù蠊澒沧粤暩腻e,往往擠壓了練習和復習的時間。為避免費時,改錯時可以回避低級失誤,可以只改一種經典解法,自己不會的解法,可以改思路,可以粘貼……
二、學會升華。許多同學只是就題改題,我覺得這只是改錯的初級階段。哲學上講普特原理,由特殊性到普遍性,這在啟示我們舉一反三,歸納總結。比如節能減排,貿易摩擦,新農保等專題都可自己總結出固定的思路。
三、善于遷移??吹揭郧暗腻e題,要想到為什么錯,想到出題人還可以怎樣設陷阱。比如數學三角函數中運用均值不等式等號出錯,要明確等號成立條件,再想想下次還有什么注意的地方。
四、及時復習。自己總結的筆記極其珍貴,萬不可改的時候歡天喜地,改完之后棄如敝屣。自主復習期間復習筆記時間極為有限。高一二的筆記盡量在一二輪復習時看完,三四輪復習隨糾隨看,制定好計劃??稍诿看卧驴记翱?,可在每周末看,視情況而定,但絕不可浪費過去的心血。
高考心得體會及反思篇10
學習語文這門學科多多少少要有點天賦和興趣的,因為有了興趣,才會自覺自愿地閱讀和積累。但進入高三,已經沒有多余的時間來建設這些“基礎工程”了。面對高考150分,對于語文的答題思路和技巧的掌握是十分必要的。
對于現代文,考卷中的文章篇幅一般都較長,如果有時間有能力的話,從頭到尾看一遍是必要的,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劃出關鍵的詞句,有助于我們了解文章的主題、結構以及猜想出題老師的思路。如今現代文的考題除了主觀題外,對文章的剖析其答案一般都在原文當中能夠找到,所以只要仔細尋找適當歸納,拿分并不難。但如果時間能力有限,自己無法看完文章的話,仔細閱讀首尾段以及每一段的開頭與末尾一句是最基本的,然后再讀題目,順著題目的思路看文章。不過這樣的效果沒有前者好,所以盡量在平時的訓練中練習閱讀速度,一般是15分鐘完成一篇練習。
今年的語文考題中古文的分值有所增加。而古文恰恰是我認為高三一年最值得我們花時間花功夫的部分。詩歌的基本常識和文言文的基礎知識必須認真地整理,并通過一定量的練習熟記一些??嫉闹R點,如一詞多義、基本句式、通假字等。相信這些內容在高三老師會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練習。詩詞背誦在今年的語文考試中也增加了,建議先把初中到高中語文書上所有要求背誦的篇目,尤其是其中的名言名句名段熟背熟默,然后再挑一些經典篇目進行有選擇的背誦。背誦詩詞名篇不僅是應付默寫的那幾分,這對于詩詞鑒賞以及作文都是有巨大幫助的。
每一年對考生在作文上的要求都略微不同,今年練了散文,明年就考議論文,今年練了議論文,明年又要考你記敘文的功底。況且近幾年作文題目越來越抽象,變化也尋不到規律,所以猜題目的方法極不可取,最好的方法是以不變應萬變。批卷老師既然無法認認真真一字一句地讀考生的文章,那么還不如寫一篇好的“應試作文”:通常題目起得讓人眼前一亮,開頭華美結尾深刻,觀點前兩段內醒目地提出,中間每一段的開頭句之間有并列或是層進的關系,讓批卷老師一目了然,凸現出文章的結構。內容方面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并有些技巧地聯系引用古今中外天南地北的詩詞和事例,這樣的文章只要不偏題,主題明朗,應該不會得低分。當然這只是我高三一年在老師的點撥下得出的個人經驗,僅供參考。
其實,大多數考生在語文復習方面花的功夫相對其他幾門是較少的,那么怎樣在有限的時間里達到最好的效果,建議針對語文考卷,在基礎扎實的前提下作技巧上的訓練。當然,能夠遇到好的老師進行有效的指導是再好不過的了,我很慶幸在高三一年遇到幾位對我幫助極大的語文老師。相信如果這樣有計劃有目的地復習語文,一定也能像我一樣在語文高考中拿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