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英烈心得及體會
如今的江山如畫,是當初烈士們用生命搭建的,是烈士們英魂的寄托。
狼牙山,五英雄:他們用自己的滿腔熱血,換來了如今人們對他們高度的評價與贊賞。
一個個英烈,為了新中國的建設而死去。雖然他們的肉體死了,但是他們的精神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永生不滅。
清明節到了,到了我們可以回報那些英烈的時候。買上幾十束鮮花,到那些英烈的墳前,看那一個個不朽的名字,每個名字后面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與敵人不停的戰斗,為了祖國,為了人民,他們充分的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唱一首《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唱一首《義勇軍進行曲》;安撫他們的英魂,讓逝去的英烈們安息,讓英烈們知道,我們勝利了!
擦凈墓碑,是對英烈們表示崇高的敬意,是對他們表示由衷的贊賞,是為他們而感到驕傲、自豪。
啊!英烈們啊,你們的英勇,是我們要去學習的精神!
啊!英烈們啊,你們的英魂,我我們要去追逐的境界!
每次想起這些英烈們,我就會覺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這個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滿和幸福,而在那個艱苦的斗爭社會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鄭重的烈士們說:“偉大的革命先烈們,你們的斗爭勝利了,我們青一代少年將再次繼承你們努力開辟下來的光輝道路,我們將要去建設祖國的明天,我會認真的學習,學好本領,長在后再繼續工作——建設祖國。
我熱愛英烈,熱愛祖國,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自豪。中國有輝煌的歷史,有鐵一般的熱血男兒,有那種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祖國的未業而奉獻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繼者,我一生的求學難道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嗎?作為身為中國人的我,去繼承先烈的遺志是理所當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樣,做到永垂不朽。我這個報效祖國的決心是無法動搖的。
如今我們青少年仍然沒有忘記自己的責任,你們高興嗎?在這清明之際,獻上一朵純潔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們莊重宣誓:“我們不會辜負你們的厚望,將再度繼承你們的事業,我將用自己滿腔的熱血,來好好的熱愛祖國,發揚祖國的光輝傳統,創造出另一個燦爛的明天。英烈們,我要向你們學習!
在美好的今天,我再次向你表示崇高的敬意!
清明節祭英烈心得及體會篇2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早晨,我就在爸爸媽媽的帶領下,隨著祭奠的人潮來到了鎮雄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
一進大門,就看見高聳入云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在陵園當中,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金光閃閃。大家拖著沉甸甸的步伐順著石階上去,只見一排排烈士墓碑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安靜地睡著。
我的心不由得一下子沉重起來。是這些烈士們打下了今日這美麗的江山,是這些烈士用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這么好的學習環境。我恭恭敬敬地給他們獻上了鮮花,一邊瞻仰墓碑,觀看碑文,一邊聽爸爸為我講述著他們的動人故事。同時腦海里不斷浮現出他們保家衛國的壯舉:在那陰霾滿天、白色恐怖的時代,在那炮火紛飛、硝煙彌漫的年代,在那槍林彈雨、鮮血淋淋的戰場上,來自五湖四海轉戰南北的先烈們,懷著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安寧與幸福,為了解放全中國,來到了鎮雄這片貧瘠的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獻上了自我寶貴的生命……
這時,雖然太陽已掛在天邊,但我的心就像冰封一樣。烈士們獻出了鮮活的生命,就是為了我們的今日,難道大家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讀書呢?如果烈士們泉下有知,看見我們沒努力讀書浪費光陰的話,他們的心必須會痛的!他們會不安的!
安息吧!英雄們!你們平凡而動人的事跡將成無字的豐碑永遠銘刻在我們心里;你們的英雄浩氣將永世長存,并激勵我們勤奮學習;你們的精神將成為我們永恒的追求!我的心里情不自禁地萌發了一種夢想和信念,并將伴隨我去行動,永遠成為自我的信念和追求。此時,我感覺無數的豐碑很高大,并將永垂不朽!
清明節祭英烈心得及體會篇3
站在烈士墓前,我不禁浮想聯翩,多少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多少革命先烈們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仆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多少革命先烈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我敬慕他們,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他們的崇高,有了他們的英勇無畏,有了他們的流血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今天經濟的繁榮和社會的安定。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為祖國做出貢獻!
在那樣一個年代,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幸福,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上進行艱苦卓越的戰爭,在歷史的天空已經留下他們堅毅執著的面孔,使他們永遠長眠在我們腳下這片熱土上。
雖然英雄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他們完強不屈英勇獻身的革命精神依舊在深深地感染著我們,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他們都將永遠活在我的心中,激勵我前行,讓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
共和國的創立和發展,有多少民族英烈拋頭顱灑熱血,為了民族獨立而戰,為了國家存亡而戰,他們拼命的在各種戰場上分離抗爭,為的是祖國的美好未來?;叵霂资昵懊皆?,重重關河,旌旗刀槍,烈火硝煙......留下更多的卻是一個個墳塋,一座座的紀念碑,以及曾經滾燙流淌著的熱血。據統計,共和國的創立中,有名可考的烈士超過100萬人,而無名烈士就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漫漫人生路,遙遙長征路25000千里長眠著多少紅軍將士已無法統計;八年抗戰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縱隊有60多萬名祖國優秀兒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三年解放戰爭,又有26萬多人民子弟兵犧牲在殊死的戰斗中。即使在和平時期,人民又面臨著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然而,所有危機的時刻,危險的地方,只要祖國和人民一聲令下,英雄們總是沖在最前面。
清明節,我們緬懷先烈——留戀,悲嘆,振奮。當英雄入土為安時,他們的人生就告一段落了,而他們的故事會世代流傳,留給人們無盡的懷念......
清明節祭英烈心得及體會篇4
為進一步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之際,按照上級通知要求,我校開展“清明節祭先烈”活動。
一、高度重視,全面部署。
本次活動受到了學校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認為此活動對學生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學校對本次活動進行統一部署,校長給活動作了很多指示,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清明祭英烈”活動的通知,并組織召開了安排部署會,保證了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活動內容豐富。
1.師生登錄中國文明網,在“網上祭英烈”欄目簽名、寫寄語,表達對革命行列的哀思和敬意。學生們自由點擊自己想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并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己的緬懷之情。我校大部分學生在網上獻了花、留了言。
2.師生走進圖書室,閱讀反映革命先烈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文章,學習他們的英雄事跡,學會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增進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華民族的情感。
3.組織全體學生參加,每班選一位代表講述最敬佩的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與同學們共同學習他們的革命精神。
4.寫一篇心得。通過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組織學生寫一篇心得體會,抒發對先烈的敬仰之情和對祖國、對民族的熱愛之情,以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成長成材的遠大志向。
5.利用主題班會、隊會日等時機,開展“學英雄事跡、做先烈傳人”演講活動,激勵同學們從現在做起,發奮學習,掌握建設祖國的過硬本領。
6.制作一幅主題手抄報。以“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為主題,組織中小學生每人制作一幅手抄報,展示他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成長成材的決心。
7.出一期專題板報。以班為單位,出一期祭英烈的專題板報,營造向先烈學習、向先烈致敬的濃厚氛圍。
8.組織一次走訪活動。組織學生到附近的軍烈屬家庭走訪,聆聽軍烈屬講述軍人、烈士的動人故事,幫助軍烈屬清掃院落衛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為軍烈屬獻上自己的愛心和敬意。
9.留一項家庭作業。結合學習心得,讓每名學生為家庭、為鄰居、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以實際行動踐行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
清明節祭英烈心得及體會篇5
春暖花開,萬物復蘇之時,我國人民又迎來了一個傳統節日——清明節。
每年的4月4日,是我國人民緬懷先人,烈士的節日。為紀念這個有著深遠意義的日子,緬懷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習上讓我們戰勝困難;在賽場上讓我們贏得榮譽;在集體生活中讓我們更加團結。我們胸前佩帶著鮮艷的紅領巾,懷著悲痛而沉重的心情來到——陳贊賢烈士紀念亭;陳贊賢烈士作為中共贛南黨組織的創建人之一、中國共產黨早期工人運動領袖,他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他的事跡將流芳千古!烈士紀念亭是那么莊嚴、肅靜,迎亭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們班排著隊來到烈士紀念亭,我們開始了主題隊會:首先由班主任講話,然后由班干部代表發言,大隊輔導員深情地講述了陳贊賢烈士的英勇悲壯事跡,還教育我們怎么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勇敢的人;是啊,在那黑暗的舊社會里,先烈們冒著生與死的考驗,不顧個人安危,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了祖國欣欣向榮的今天,他們為國捐軀的崇高精神可歌可泣,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里。
最后為陳贊賢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鐘里,我想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們為我們創造出來的,是他們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于是,我暗自下定決心:要珍惜這金色的童年,要繼承先烈遺志,為了實現我們光榮的使命,為中華之崛起而奮斗。我必須努力學習,學好建設祖國的本領,為建設祖國的明天貢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清明節祭英烈心得及體會篇6
實地祭掃活動會帶來人員聚集感染的風險,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依然在人們心目中有著不能取代的位置。每到清明,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即使工作再忙,也不會忘記給故去的親人獻上一簇鮮花,或燒上一些清紙,以寄托深深的哀思。
清明節的這種習俗,既是一種與故去親人情感的交流,同時也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的體現,它既是一種以實地為基礎的祭奠活動,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心理活動。而人們對親人的追思,既要有實物,更要有實地,俗話說,睹物思人,睹地思情。
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可供祭奠的場地越來越少,今后也只會更少,另一方面,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訴求的不斷提高,也越來越意識到,燒紙不僅給消防安全帶來隱患,同時,也會對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因而,實地祭掃雖然是一種文化習俗,但它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任何文化習俗,都是人的精神以及心理活動外化的產物和表現,而任何文化習俗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它總會隨著社會文明前進的步伐而不斷地演變著。但任何文化的存在與延續,并不在于它最初的形態和樣式,而在于它不斷地與時俱進,既要保持它抽象符號的根本意義,又要隨時調整著自己的身姿,與社會文明進步相互融合。
從根本上說,祭奠活動還是人的心理活動,而心理活動本身,有著巨大的時空穿梭的調節量。俗話說,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寬,心有多深,情意就有多長。因此,祭奠親人的根本之義,并不在于非要有個實地場所,也不在于那些必須點燃的清紙,而在于心里的惦念,和只可對親人說的的那些內心絮語,只要心里存在這些意境,即使足不出戶,在心里冥思故人,也會是一次對親人完整而素美的祭奠。
在疫情尚未結束之時,清明節即將到來,在這個時候,一些地方印發通知,鼓勵以網上祭掃等方式寄托哀思。從疫情防控需要來說,這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而從文化習俗的傳承層面來說,無疑,鼓勵網絡祭掃也是一次恰當的、符合時宜的鼓勵舉措,這會使傳統文化習俗與現代文明進步的步伐產生深度融合。
清明節祭英烈心得及體會篇7
春風又一次吹綠橋頭,時光車輪不休的向前疾駛,不知不覺中又是一年清明時。當我們懷著崇敬而凝重的心緒聚在這里,看著我們生活的地方——藤子溝水庫被清秀的群山環抱,大寨坎崢嶸俊秀,校園四處散發鳥語花香,幾處農家小院屋頂炊煙裊裊。橋頭寧靜而美麗,無時無處不綻放著和諧的韻律。
可是,當大家在感受春意盎然時你們可曾想過,在這片寧靜詳和的土地上也曾上演過炮火硝煙、血雨腥風。
那是1950年2月25日(農歷臘月29日)凌晨五時許,潛伏在橋頭的國民黨殘余制造了震驚川東的橋頭“臘月29”土匪___。在原國民黨區長余德瑜和中統特務陳益壽的精心策劃下,土匪頭子譚紹奎、毛世玉等率匪眾百余人,包圍了橋頭區公所。區公所38名干部、戰士和縣大隊一中隊一起,與土匪展開了激烈的戰斗,由于敵人人數眾多,我們的戰士且戰且退,在戰斗中解放軍戰士左漢春、劉福元、劉洪恩,征糧隊戰士馬德寬,一中隊戰士譚正興在此英勇犧牲。次日凌晨,縣委第一副書記查海波帶領解放軍108團兩個連及炮兵,縣大隊一個中隊,火速抵達橋頭,土匪被一擊而潰,四下逃散。至3月15日,繳獲土匪___百余支,活捉匪眾120余人。在強大的軍事追繳和政治攻勢下,土匪紛紛繳械投降,被裹脅的群眾也都回家投入生產,匪患得以平息。
其中犧牲的解放軍戰士左漢春、劉福元、劉洪恩均系解放軍二野三十一師九十一團的征糧戰士,他們不是橋頭人卻為我們橋頭而犧牲,后被追為烈士。
正是這些英雄,這些烈士用生命為我們譜寫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樂章,當我們在享受安靜的學習和幸福的生活時,我們不能忘記這些用自己的鮮血染紅今天旭日的英雄,不能忘記這些把生命余輝灑在我們橋頭的烈士。也正是我們沒有忘記,所以我們齊聚在這里沉痛追憶我們的革命烈士。
清明節祭英烈心得及體會篇8
按照區文明辦的要求,我局積極組織干部職工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通過在清明期間組織開展緬懷先烈愛國主義教育、網上文明祭、清明防火等活動,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激發干部職工豪情斗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從而更好的工作?,F對活動總結如下:
一、開展緬懷先烈愛國主義教育活動。4月3日,我局組織干部職工到泉州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參加人員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烈士默哀一分鐘,敬獻小白花,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悼念之情。并參觀烈士陵園展館,瞻仰革命戰役中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獻出年輕生命革命先烈的事跡和生前遺物。
二、配合開展清明森林防火活動。清明前夕,我局深入掛鉤的虹山鄉松角山村調查摸底,了解清明期間防火的部署工作,并配合村干部入村入戶加強防火宣傳,倡導文明祭掃。清明期間,派專人到現場督促掛鉤村認真落實森林防火檢查,確保各項防火措施、工作落實到位。同時,清明期間辦公室嚴格執行清明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切實落實防火情況日報制,杜絕瞞報、漏報、遲報現象發生。
三、宣傳并踐行“網上文明祭”活動。清明前夕,向全體干部職工宣傳“網上文明祭”,引導干部職工進行“網上文明祭”,并結合實際組織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號召干部職工為先烈們獻一束鮮花,發表一片感言,廣大干部職工積極參與,紛紛上網獻花、獻言,抒發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