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心得600字
小白有一身潔白的絨毛,摸上去軟軟的,可舒服了,讓人愛不釋手。一對長長的耳朵,內側是淡粉色的。一雙紅寶石般的眼睛鑲嵌在小巧玲瓏的三瓣嘴上面。在那小巧玲瓏的三瓣嘴旁邊還有幾根胡須。橢圓形的身體下面還有四條腿,它的前腿短,后腿卻長而有力,所以它走起路來一蹦一跳的;從后面看,它的尾巴真像小雪球呀,整體看起來,它真的好可愛啊!
每當我做完所有的作業,我都會習慣性的拿幾根青菜走到后院,準備喂它。而它每次看見我走向籠子邊,立刻就張牙舞爪、活蹦亂跳了起來。我把青菜葉從籠子的縫里塞進去,它先是“咔嚓咔嚓”地小口小口咬,然后才大口大口的啃,似乎是一開始不想吃,不過后來覺得很好吃,便大口大口地吃。最后連所有的青菜都吃光了,而且是一干二凈,連一點根兒都不留。它吃完之后,還會用渴望的眼神看著你,似乎在示意說:“小主人,再給我一點好嗎?我還想再吃呢!”這個時候我搖搖手,并說:“NO!”它似乎知道了我的意思,有點失望,于是,情緒便會低落下來。
不過,這時你如果打開籠子,放它出來玩一會的話,它會一蹦一跳地跑出來,對著你賣萌。然后它就會用臉和前腿蹭一蹭你的鞋子。接著它會躲在一個角落里獨自玩耍。如果你喊一聲:“小白!”的話,然后再把手伸出來,它就會從角落里跑出來,把前腿放在你的手心上。
雖然有的時候,它會在我家的后院里面隨便大小便,但我不會打它也不會罵它。因為它太可愛了,我不僅下不去手,而且我還張不開嘴。
淘氣、可愛、頑皮……它就是我家的小兔子——小白。我愛小白!它給我的業余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
生物心得600字篇2
生物課,對于初一的同學來說是比較陌生的一門課程,但從同學們的觀念上來講已經把他定性為副課。針對這兩個情況,為了讓同學們能認真學習生物知識,上好課,我一開始就做了相應的努力。
作為生物老師,我首先認真學習了教學大綱,刻苦鉆研了課本教材,做到對教學心中有數。對于學生來講,既陌生又枯燥的東西,學起來肯定沒有興趣,也就學不好知識。所以我備課時充分考慮到這些情況。上課前我總要花大量的時間來做好準備。如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和圖片、去田野采集生物標本,或者親手拍攝或錄制一些動植物素材,精心制作,編輯到教案中去,創設了形象直觀的課堂教學環境,每次實驗都要在課前親自做一做,使課堂氣氛活躍,生動有趣,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身邊的許多生命現象就是自己正在學習的生物科學,從而增添了學生學習信心和探索神奇奧妙的生物世界的求知欲。
要提高教學效果,還有很多不足。首先我自己的業務水平非常需要提高,除了向有經驗的老師取經,平時要努力學習。同時要進一步分析教材,分散知識難點,讓不常發言的同學也踴躍參與。對于每節課的重點知識要及時鞏固,讓每個學生都真正理解和掌握。還要做到及時獲取授課的反饋信息,對于部分后進同學要常交流和給予鼓勵、關愛,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生物心得600字篇3
這一周的觀察日記是,記錄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星期一看到老師發的短信,我就犯愁,從哪兒弄個動物呢?先不要說喜歡不喜歡這個動物,光說弄個活物養家里似乎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由的感嘆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好可憐啊,想當年我們成長在農村,小狗啊、小貓啊、小雞啊、小兔啊……什么時候身邊缺少過動物?
弄個什么動物養家里即安全又好養呢?西瓜蟲?太惡心了!螞蟻?好像提前過冬去了。蝸牛?不知道好不好找。放了學,天快黑才到家,我和遠兒打了手電筒決定到樓后的草叢里找些蝸牛。
地面上的蝸??雌饋砗芏?,但我嚴重懷疑它們是否是活的,隨便撿了幾個,又在墻上找了3個,最后又在家里窗戶上找了一個很小的。弄了些土倒在花盆里,把土和花盆噴濕,這樣蝸牛的家就算建好了。遠兒把剛撿回來的蝸牛對著燈光仔細甑別了一番,只留了4只,其它的都扔了出去。我想那4只一定是墻上和窗戶上的蝸牛。
把蝸牛放進溫暖、潮濕、舒適的家里,我就去做飯了。遠兒一邊拿了噴壺繼續噴水,一邊嘴里嘟嘟囔囔的說:“蝸牛什么時候出來啊?”“怎么還不出來呢?”,等的不耐煩就去寫作業。
我們吃過飯,檢查完作業,再看蝸牛,奇跡在我意想不到的時候出現了,蝸牛出來了!在潮濕的土里慢慢的爬著。呵呵,太驚喜了!我和遠兒相互擁抱以示慶賀。遠兒很后悔日記寫的早了,要不可以把這一奇跡寫進去的,我勸他說沒關系,可以寫到明天的.日記里。
小小的蝸牛給我們帶來這么多的樂趣,蝸牛還有哪些神奇的表現呢?期待中!
生物心得600字篇4
我個人對于實驗是很有興趣的。通過課程的學習,不僅僅是學習一些知識和實驗操作,更重要的我認為是對實驗的理解,對基本實驗素質的培養。比如對于實驗準備的重視,對實驗數據的考究,對實驗操作的認真,對實驗過程的耐心等等。其次,通過這門課程學習了很多實驗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比如儀器的調試和校準,實驗安全準則,誤差分析等。第三,大部分實驗都是以小組的形式完成的,這一方面培養了同學們的合作意識,另一方面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了解和感情。
另外,生理學實驗可以很好的培養我的實驗素養與耐心。我認為實驗是考驗動手能力的,但更考驗心理素質。對于要求學生自己做標準曲線的實驗,需要學生耐心地實驗與記錄是非常關鍵的。尤其對于我們這類基于實驗課專業的學生,更需要這種耐心細致的實驗素質。我以為學校之所以安排這些實驗課程,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培養這種耐心和嚴謹吧。
最后,就我和同學在實驗中遇到的不爽之處提點意見建議:
第一,實驗室有很多儀器設備老化嚴重,所以希望一方面能及時維修更換損壞儀器,實驗室也備好一定的備用儀器;另一方面可以適當增加部分儀器檢測和調試的內容,以減少由于儀器問題而嚴重影響實驗效果的現象。
第二,建議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教給我們用Origin等軟件,尤其是在做標準曲線時,用手工作圖不僅耗時大,而且還存在較大的誤差。
第三,建議多增加一些有趣的實驗,這樣既可以激發學士對實驗課的興趣,還可以獲得更好的實驗效果。
生物心得600字篇5
我剛考完試的研究生,是跨專業考的生物學,用的是王鏡巖版教材,按照上面的思路自學了4個多月,通過了考試,應該還是有些效果的。包括進入實驗階段也是只要對主要代謝途徑了如指掌就比較容易理解和處理問題。可以到網上下載一個生物化學代謝全圖,有一個英文版的畫得非常全面。祝你成功!
做題翻書,再整合知識點用網狀圖構建起來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絡
1,備好錯題本和難題本,考試或者做題遇到易錯或者較難理解的知識點整合到本本上,有空的時候翻一下并且把已經掌握熟透的內容劃去。
2,把每一次考試自己做錯的題反復看,并弄懂考的是哪個知識點,如果不懂就問老師,和老師培養良好的關系也是一門對自己學習上升很大的學問。
3,如果已經上完生物必修三和化學選修五的你可以開始嘗試每周一套高考題,以你所在的省為主。
4,選擇自己喜歡的練習題冊,弄懂里面的內容并吃透。在老師給的課后作業也就是學校訂購的習題冊中選擇較有提升空間的題作答,節省不必要的時間!
學習建議:
1、生物化學分為動態生化和靜態生化2部分,靜態部分主要講基本物質——糖、脂、蛋白質、核酸、酶(一般放在蛋白質里)、維生素等;動態部分講這些基本物質的代謝(生物合成和生物分解)途徑。首先應該對靜態部分打下堅實基礎,因為這是理解后面內容的前提,可以按照教材目錄的邏輯結構按物質分類、類下又分類的知識結構不斷記憶強化,形成知識結構
2、動態部分不建議把經歷平均地投入各部分內容,因為重要的是幾個核心的代謝過程,比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環、糖的生物合成、脂類的分解和合成……如果打算學習分子生物學要對蛋白質的生物合成、遺傳信息傳遞部分重點關注。把主要的代謝途徑記牢,各類生物物種的代謝就能融會貫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