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內科實習心得
第一天便認識了可愛陽光的帶教老師李靖,他帶著我在ccu里查房,邊查邊講,對每個病人的體檢都是規范認真全面的,雖然ccu的病人都是有些危重的,但也決不至于每個人都詳細的問診體檢,但李老師卻盡量多的進行相當規范的操作,而且是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其實我們心里都明白,老師是想讓我們多看多學多想。
雖然病人多,但老師與病人或其家屬的交流始終都是那么溫馨平易,語言始終都帶有一種暖人心窩兒的磁性,一點兒都不急躁。雖然李老師查的很認真,但效率很高,幾乎每次都是心內ⅱ第一個查完房開始開醫囑的,這就充分說明老師的業務相當熟練,既能保證質量,又能保證速度。同科的張永軍、王娟兩位老師也同樣是業務純熟、辦事干練的好醫生。
在這兒的第一天,我便漸漸感受到了這個被譽為整個醫院乃至這個地區的“拳頭科室”之所以出類拔萃的緣由,正是擁有這樣技術高、醫德好、素質強的干練而嚴謹的好大夫。當天下午,李老師安排我專門送c4床老太太去門診做雙下肢彩超,臨走時還特意叮囑我要進b超室看看,而我心想不就做個普通檢查,還需要人送,再說那b超室有個什么好看的。而當我推著病號回來時,才發現原來老師一直坐在ccu門口的護理站等著。我一回來,他馬上問我結果,我簡單匯報了一下,他便開始給我講下肢靜脈血栓的一些知識,還說之所以讓我一同去主要是想讓我對血栓特征的影像學有個感性的認識,而送老太太的目的主要是讓我了解一下危重病人的搬運方式,學習一些解決臨床突發事件的方法。我一下子明白了老師的深意,對這種因材施教、活學活用的教學方式充滿了興趣。我想這也正好體現了人醫人才觀中“博學精術、人盡其才”的理念。
第二天晚上是夜班,李老師便花了一個多小時給我們上小課,他一手拿著一個心臟模型,一手拿著筆,邊指邊講,還把自己讀研時壓箱底的重點筆記一股腦兒地全部拿給我們看,我們也確實從中學到了很多經典的東西。其實歷代醫家似乎都有一點不成文的吝嗇,即對經典的經驗會絕對保守,從不輕傳。但李老師卻能拿自己壓箱底的東西與學生分享,且非常認真地進行講解,這看似尋常的舉動,實則體現出的是一種對醫學的尊重和對教學的責任,這也恰是人醫作風中“愛崗敬業的奉獻”一條的真實寫照。而剖析這種行為的根源,則是“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博愛精神。
在為期一月的實習中,我幾乎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精神的所在,具體表現在他們對病人的負責、對同事的友愛、對學生的關懷和對社會的和諧。心內科是1級高風險科室,與死神擦肩的病人時常見到。有一天早上,查房查到一半時,ccu突然傳來了緊張的氣氛,于是全科醫護工作者都投入到了c8床老太太的搶救中。盡管發病突然、情況危急,但這里的每一位老師都井然有序、配合得當,看不出絲毫驚慌失措、敷衍了事的跡象。當老師和我走進ccu時,李東升主任和趙金河老師已經組織展開了有效地搶救,主任親自上陣為病人做心肺按壓,主任下來,副主任接上。李靖老師也毫不猶豫地續了上去,他雖體型微胖,但始終伸直肘部以標準的姿勢進行著心肺復蘇。
我目睹了全科上下團結協作搶救成功的整個過程,目睹了急救過后老師們拭去額頭汗水的形象,目睹了復蘇過后病人家屬緊握大夫的手。我完全被這種同心協力的團隊、不競聲華的實干所感動。事后第二天,我和李老師聊天時,故意開玩笑地問他:“老師啊!你屬于‘可愛型姿態’,上去按壓累了,就趕快下來嘛,干嘛非要做到汗水濕透衣背了才叫換人!”他卻相當幽默詼諧地來了句:“這是‘鵝’的責任呀!”我嘿嘿一笑過后,頓時肅然起敬,我為“責任”二字而感動,更為一種樸實無華的愛崗敬業精神所感動。
在這里實習的那段日子里,媽媽因為高血壓感到身體不舒服,我便強烈建議她來人醫心內科住院治療,于是她在這里療養了一周。期間,醫生們優質高效的診療和護士們無微不至地關懷,讓媽媽感到了人醫“病人至上質量第一”的質量方針和“爭做患者親人”的愿景。
尤其是做冠脈造影前,由于對手術流程不了解,媽媽一度有些徘徊,老師們不厭其煩地跟她講一些信息,趙金河老師甚至拿著心臟模型給她講原理。最終,老師們一次次耐心地講解幫助媽媽戰勝了恐懼。做冠造那天,李靖老師竟然親自將媽媽從15樓推到1樓介入室,這讓我和媽媽都非常感動。整個造影是由ⅰ病區的劉主任和趙主任完成的,完后張宏考主任又親自閱片,并跟媽媽講解結果。一次小小的造影,上至主任,下到護士,每一位醫務人員對病人的關懷都是自始自終、無微不至的。有這樣天使般的醫生和護士,還有什么病魔不會被戰勝呢?又有哪一位病人不會豎起大拇指呢?
就在媽媽出院回家那天,李靖老師專門送她到電梯門口,媽媽笑著對他說:“人民醫院,果真名不虛傳,服務就是好!”
就在我出科離開心內那天中午,在15樓踱步了1圈,看到了這個“拳頭科室”曾經獲得的無數榮譽,頓生一種莫名的自豪感。我漸漸明白了為什么自己當初會對這樣優秀的科室產生神秘與崇敬感,那是因為這里的醫生和護士是常常將病人從死神那里拉過來的天使,他們的行為時刻表達著對生命的尊重。
下樓時,恰巧李靖老師下班,于是師生二人一同行走直到公交站,他坐59路先走,上車前又以他那可愛的微笑對我說:“有時間常來玩兒呀,別把‘鵝’忘了呦!”我也嬉皮笑臉地答道:“木魚問題”。說著,大家都笑了!望著公交車上的老師遠去的身影,我很感動:感動能遇到這么好的老師,感動能在這么好的科室實習,感動能在這么好的醫院實習!
怎么寫內科實習心得篇2
在心內科工作了3個月感觸頗深,現將自己的體會作如下總結:
一、心內科病人特點:
進了心內科才知道什么是生命的可貴,也體會到了救死扶傷的真正意義。我在心內科監護室,管5張床,多大多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來的時候患者癥狀劇烈,胸疼大汗,惡心嘔吐,這個時候作為住院醫師,處理速度是關鍵。我幾乎是小跑干活,每一個患者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生命體征,先看血壓、心率、血氧、呼吸如何,立即建立靜脈通道,止痛、吸氧治療,隨之立即18導聯心電圖了解梗死部位,用最短的時間問病史,然后即刻下達醫囑,向家屬交代病情,下達病危通知單??焖偻瓿墒状尾〕逃涗?,待主任決定再灌注治療策略。如果需要急診PCI,又要即刻完成術前準備,因為時間就是心肌。我最快的一例患者從住院到進手術室共用20分鐘。心肌梗死患者雖然病情重,但經過快速、及時的治療往往恢復也快,很多患者轉天就像正常人一樣癥狀完全緩解。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和成就感。體會到爭分奪秒的意義。但也有一些患者梗死范圍大,入院前幾天還活蹦亂跳的,轉眼間就死亡的,真正驗證了生命的脆弱,看到家屬悲痛的樣子心里也不是滋味。還有很多患者在恢復期間一直不錯,不知什么原因發生猝死。種種情況讓我體會到心內科患者沒有輕的,時刻應高度警惕,因為生命隨時可能轉瞬消失。
二、工作的風險:
心內科是風險較大的.科室,醫生為救治患者經常需要介入治療,介入治療過程中的風險人人要面對,術中很多情況難以預測,對介入醫生來說,不僅是技術的考驗,更是體力和意志的考驗,看著很多主任一天工作在導管室中,飯沒時間吃、水沒時間喝,這是才體會到醫生的偉大。我由衷的敬佩他們。而且一旦患者發生猝死,很多家屬不理解,其實醫生何嘗不是想救他們呢?
三、對醫生的要求:
心內科的醫生有點像外科醫生,工作中一般都是急脾氣,雷厲風行,沒有任何拖沓,因為他們知道時間就是生命。而且要求極高的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我在想心內科幾乎沒有能按時下班的,只要來的病人都是急的、重的,沒有奉獻精神是做不了心內科的。心內科出科小結
總之,雖然我僅僅體會了3個月,可能還有好多東西沒有真正體會到,但還是給我極大的激勵,我敬重心內科的全體醫護人員,喜歡他們高超的技術和敬業精神,這是我的寶貴財富,激勵我不斷進步,有了前進的目標,真是獲益匪淺。
怎么寫內科實習心得篇3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實習已經結束了,今天轉到了呼吸消化內科。
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里的感觸就是臨床和理論有太大的出入,可能是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一切還是很陌生。平時覺得那些病離我們很遠,但是在這個科室腦梗,腦栓,腦出血很常見,長期臥床的病人也很多,氣管切開的病人,PICC的病人也有,特別是昏迷的病人。覺得他們很痛苦,所以一開始不敢給他們打針,害怕沒有一針見效,讓他們更加痛苦。后來11床陪護叔叔說:“小范,實習就是要練,如果害怕,那就學不到什么,你現在可以在他們身上練習,反正打疼了他也沒有感覺”。我克服自己的恐懼去給他們打針,終于從一開始每天給周明明打針一針見血,到現在可以給他們都可以打了,不在恐懼害怕,那么的沒有信心。老師說這是第一步,做一個護士如果不會打針就什么都不要做了,靜脈留置針還不會,一直不明白那個像蝴蝶翅膀的東西怎么可以到靜脈然后慢慢退出來。每次看老師做自己不敢動。21床陪護阿姨一直笑我第一次肌注針時整個人抖的厲害,手一直抖,全身出汗把護士服都打濕了。現在已經克服了給病人做護理時內心的緊張,因為知道如果我緊張,病人會更加緊張,這樣子只會讓他們更加痛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安全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人們滿足較低層次需要的活動基本相同,各需要層次之間可相互影響,當基本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狀況成正比,所有的需要被滿足后就可以達到的健康。在臨床上很難做到滿足病人所有的需要,但是作為醫護工作者我們可以盡自己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以促進生命健康。
在臨床上工作會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是那么的有限,生命醫學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每個病人都是不同的,一樣的疾病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不一樣現在有那么一點點后悔當初選擇這個專業,因為害怕自己很冷血。每天面對的都是這些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人,從一開始害怕去傷害他們,到現在每天在他們身上練習,給11床測血壓的時候他突然眼睛一翻,發出一個聲音,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到了死亡的氣息,整個人都快要倒下了,還是堅持把血壓測完平靜的離開;當3床奶奶對我說:“孩子??!我要死了,你不要哭啊!”那一刻其實我好想哭,但是我不能哭,我還要很平靜的去安慰她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莫過于此。也許明天或者下一個班哪個床就空了,會失落,會難過,但是沒有眼淚,也不能有眼淚。生命不相信眼淚。
一個月基本的護理從打針配藥,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氣管切開護理、骨牽引護理、膀胱沖洗護理、PICC護理等都學會了,但是需要學習的還有許多,生命不止,永不停息。我無法保證自己是否可以在這個崗位堅持多久,但是可以保證對待每個病人用12分的熱情和真誠,不再恐懼,不再充滿激情,用平常心對待每個病人,生命存在的每一秒讓我們攜手前進。
怎么寫內科實習心得篇4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實習已經結束了,今天轉到了呼吸消化內科。
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里的感觸就是臨床和理論有太大的出入,可能是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一切還是很陌生。平時覺得那些病離我們很遠,但是在這個科室腦梗,腦栓,腦出血很常見,長期臥床的病人也很多,氣管切開的病人,PICC的病人也有,特別是昏迷的病人。覺得他們很痛苦,所以一開始不敢給他們打針,害怕沒有一針見效,讓他們更加痛苦。后來11床陪護叔叔說:“小范,實習就是要練,如果害怕,那就學不到什么,你現在可以在他們身上練習,反正打疼了他也沒有感覺”。我克服自己的恐懼去給他們打針,終于從一開始每天給周明明打針一針見血,到現在可以給他們都可以打了,不在恐懼害怕,那么的沒有信心。老師說這是第一步,做一個護士如果不會打針就什么都不要做了,靜脈留置針還不會,一直不明白那個像蝴蝶翅膀的東西怎么可以到靜脈然后慢慢退出來。每次看老師做自己不敢動。21床陪護阿姨一直笑我第一次肌注針時整個人抖的厲害,手一直抖,全身出汗把護士服都打濕了?,F在已經克服了給病人做護理時內心的緊張,因為知道如果我緊張,病人會更加緊張,這樣子只會讓他們更加痛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安全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人們滿足較低層次需要的活動基本相同,各需要層次之間可相互影響,當基本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狀況成正比,所有的需要被滿足后就可以達到的健康。在臨床上很難做到滿足病人所有的需要,但是作為醫護工作者我們可以盡自己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以促進生命健康。
在臨床上工作會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是那么的有限,生命醫學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每個病人都是不同的,一樣的疾病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不一樣現在有那么一點點后悔當初選擇這個專業,因為害怕自己很冷血。每天面對的都是這些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人,從一開始害怕去傷害他們,到現在每天在他們身上練習,給11床測血壓的時候他突然眼睛一翻,發出一個聲音,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到了死亡的氣息,整個人都快要倒下了,還是堅持把血壓測完平靜的離開;當3床奶奶對我說:“孩子??!我要死了,你不要哭?。 蹦且豢唐鋵嵨液孟肟?,但是我不能哭,我還要很平靜的去安慰她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莫過于此。也許明天或者下一個班哪個床就空了,會失落,會難過,但是沒有眼淚,也不能有眼淚。生命不相信眼淚。
一個月基本的護理從打針配藥,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氣管切開護理、骨牽引護理、膀胱沖洗護理、PICC護理等都學會了,但是需要學習的還有許多,生命不止,永不停息。我無法保證自己是否可以在這個崗位堅持多久,但是可以保證對待每個病人用12分的熱情和真誠,不再恐懼,不再充滿激情,用平常心對待每個病人,生命存在的每一秒讓我們攜手前進。
怎么寫內科實習心得篇5
20__年6月13日,懷著彷徨與向往的心情踏進了慶陽市人民醫院,這是人生的轉折點,是實現理想的開始,是人生航程的起點。
結束了為期兩天的實習前培訓教育,很榮幸,我的第一個實習站是神經內科。在第一天的上班期間,面對老師很壓抑,很害怕,害怕老師的提問,更害怕老師的責備;面對病人,很緊張,不知該如何去做。也許是帶教老師看出了我的心理,也許這是每個第一次走上工作崗位的共同所有吧。她首先給我介紹了神經內科的總體情況,其次,介紹了由老師自己所負責的病人的具體情況,最后給我吩咐了我該做的一些事情和跟病人交流,詳細了解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她是那樣的和藹可親藹,她是那樣的熱情,她是那樣的負責。因此,我感到很溫暖,也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環境,在第三天的上班中我就可以獨立的去了解病史,完成體格檢查。這使我更加堅信了我的信念,堅信了我的選擇。
時光易逝,二十天的神經內科生活就這樣悄然無聲的結束了。在神內的二十天生活中,雖然過得很累,但我卻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臨床經驗,使我的學生身份的轉變,習慣醫生的生活。早晨交班前我拿著血壓表先于老師去查一遍房,抱病歷,然后查看前一天病人的化驗檢查結果。在正式查房之前把這些情況都報告給老師,老師很相信我,查房之前跟據我說的開好一部分醫囑,然后帶著我去查房,詳細的給我講解每個疾病的病因、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治療及預防。
在這有限的實習期間,我掌握了“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梗死和腦出血”、“癲癇”、“格林-巴利綜合癥”、“癔病”、“過度換氣”等常見病的診治,能夠簡單的看化驗單,在老師的指導下做過兩次腰穿,參觀過十多次的腰穿,參加全院級的報告會三次,疑難病例討論兩例,會診五次,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早晨由神經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姚志瑞帶領全科人員大查房,然后他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經驗。
在這里每個醫務人員之間的關系都很融洽,并不像我我所聽到的勾心斗角;每位醫務人員都很熱情,只要有時間,他們都會給實習生講一些看似簡單但很實用的臨床經驗。我很感謝平涼醫專的每位領導和老師對我的教育。以前,我總覺得這并不是大學生活,我很討厭這樣的生活,以致不能正確的理解,我很慚愧。直到現在,我才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我因我的母校而驕傲。我一定會努力拼搏,踏實學習,完成我的實習,為我校爭取良好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