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心得反思中班
幼兒園心得反思中班篇1
讀完《弟子規》后,我感覺它主要是規范了人的行為,每句話都有一個道理,每句話都發揚著一種思想,《弟子規》用最簡短的文字,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等的態度和禮儀概括的形象全面。
通俗易懂的文字里揭示著許多做人的道理,對于我們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將是我們終身受益的良師益友。在此我簡單的寫一下它給我在工作中的啟示。
例如“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笔侵冈诠ぷ髦凶鍪虑椴灰艔垼y就容易出錯;不要害怕困難,應當知難而進,也不要馬虎草率,要認真對待。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币馑际侵缚匆妱e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齊,哪怕同他相差很遠,只要堅持下去,慢慢地總會趕上,看見別人壞的行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立刻改正,沒有也要引起警惕?!盎蝻嬍?,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斷構成恭敬之心,尊老愛幼?!爸霉诜?,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是講要有職責心,養成有條理的做事方法?!胺渴仪澹瑝Ρ趦?,幾案潔,筆硯正。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講的就是要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及工作習慣。
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而在《弟子規》中就是教導我們要重視生活行為的各個細節,我們都是普通人,很多的時間,都是在做一些普通的事,如果每個人都認真對待自我所在崗位的每一件小事,都注重細節,把小事做細、做好,這些事就是大事。
幼兒園心得反思中班篇2
讀了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豆豆》一書,感慨萬千。書中記載了作者(豆豆)經歷過的一段真實故事。當豆豆的媽媽聽老師說孩子在學校是個“怪怪的人”、“搗亂”、任性,會影響別人,建議轉學時,她想:一定要想辦法找到一所能夠理解這個孩子的學校。
“巴學園”真是一所奇妙的學校,當小豆豆第一次來到這里,校長就和藹可親地讓她介紹自己,“隨便怎么說都行”,小豆豆看到校長聚精會神地聽自己講了一個上午,心情好極了。
“巴學園”的孩子可以坐在用廢舊的電車改做的教室里,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想學的課目,也可以跟自己喜歡的同伴坐在一起。音樂課,孩子們不僅用耳朵聽,更是用心去體會,他們光著腳跳來跳去,感受著節奏、韻律。學校運動會上,身體有缺陷的孩子總能拿到第一,而這一切都是校長的精心設計。
“不要把孩子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而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比老師的計劃,更要遠大得多。”這就是小林校長的辦學宗旨。
一段“巴學園”的生活,讓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一個讓大家接受的好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我將書中感悟到的見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與孩子平等互動的快樂。比如:我班的陳志剛小朋友,聰明、調皮,在別人的眼里他是個典型的多動癥孩子,整天摸這動那,一刻也停不下來。他一天到晚就用彩筆到處亂畫亂涂,經常與別人說反話,老師說請小朋友坐好,他卻接話說看誰坐得不好。老師對他說服、教育、引導都不見效,不少家長要求孩子遠離他。我通過與志剛的家長談心,知道孩子在家也是如此。我對其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他十分喜歡車,也愛畫車。投其所好,我們兩人共同探討與車有關的話題,他興趣猛增,滔滔不絕地說個不停。我發現他真是個“車行家”,知道那么多名車,他所畫的車,部部形色兼備,十分漂亮。
我試著與志剛小朋友進行了幾次談話,將他的優點告訴全班小朋友,請他自己講他最喜歡做的事,將車的有關情況說一說,將他的畫貼出來。小朋友們這才發現志剛很了不起,自然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和態度,慢慢與他接近,接受了他。志剛小朋友融人到集體懷抱,各方面都有很大進步。
通過讀書,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不應是僵硬的教育,而應是互動的充滿生氣的教育。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現不了東西,有耳朵卻聽不到聲音,有心靈卻無法理解真、善、美,這是值得我們幼兒教師深深思考的。
幼兒園心得反思中班篇3
記得我第一次見《弟子規》的時候,就被它那古樸典雅而精致的表面而吸引。在上六年級時,我爸爸給我買了本《弟子規》是一本兒童讀物。而且都加了解釋和圖畫,非常漂亮親切。
我記得看見《弟子規》上面的第一段話是:"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這句話使我感慨萬千,像一個古圣賢師在教誨我一樣;清澈的小溪湍湍流入我的心田。
一本《弟子規》能指導我們如何正確的做人、待人、處事、待物,是教導我們生活、學習應有的禮儀與道德的老師。如果我們能嚴格遵守《弟子規》的話,堅持一年;我相信我們身上的壞毛病,一定會改掉一些,甚至全部改掉;如果學會了《弟子規》我相信你一定成為一個文學雅士。
《弟子規》篇幅不長,總共1080個字,分五個部分。具體列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和規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做人要講信用、講仁義、講道德,也就是做人要厚道,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要親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學習,這些都是我們必做的事,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不要浪費光陰,要抓緊時間精力去學習技藝等其他有益的知識學問。
讀《弟子規》要用我們的心地去感悟,《弟子規》的每一句都是我們每個人心性的流露,"父母呼,應勿緩"雖然只是對父母一個恭敬的行為,但是心中要時時刻刻對父母保持孝敬!
我認為《弟子規》確實是指導我們日常生活、學習的一本好書,時常能把自己的言行舉止用《弟子規》進行觀照,反省自己的過失并能改正,假以時日,相信自己會有很大的進步!
幼兒園心得反思中班篇4
幼兒園每天午飯前的半小時是吃水果時間。這周周二我照例用小刀幫每個幼兒的蘋果切切小,請孩子們排隊來我這里拿蘋果。一個又一個孩子依次來拿蘋果,什么也沒說,只是接過我手中的蘋果。但對每個孩子,我都故意拿著蘋果,裝作不給的樣子,想等哪個孩子拿到蘋果后聲"謝謝"。不是我想滿足被孩子尊重的虛榮心,而是想讓孩子學會感謝別人。想借此機會讓孩子們明白,當別人為你做事后應該說聲"謝謝",從小培養孩子要具有感恩的心。孩子們對我的舉動很是不解。我也沒說什么,只是對著他們笑。蘋果發完了,也沒有一個孩子想到說"謝謝",我有些失落。等孩子們吃完蘋果后,我忍不住問孩子們說:"剛才可能不少小朋友已經注意到,老師在給你們蘋果的時候,沒有把蘋果馬上遞給你們,是嗎?"孩子們都注視著我,表情疑惑。我用平靜的目光從他們天真無邪的臉上一一滑過,說道:"老師為什么沒有把蘋果馬上遞給你們?"剛說完,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開了"老師跟我們鬧著玩""老師逗我們呢""老師也想吃"……
這些回答我并不意外,應為畢竟還是孩子。我馬上叫孩子們安靜下來。"其實呀,老師在等你們的一句話呢?"孩子們都不解地盯著我。看到孩子們還是不太明白我的意思,我接著說:"剛才,你們拿蘋果時,老師為你們每個小朋友做什么了?"有孩子馬上搶著說"老師幫我們把蘋果切開了一個口子。""是嗎,你真是個聰明的孩子。"我順勢問道:"老師幫你們切好口子,你們就可以馬上吃蘋果了。這樣吃蘋果也就方便很多了哦。那你們該對老師說些什么?"這時聽到一個細細的聲音在說:"謝謝。"我笑著說道:"說對了。小朋友,記住,以后老師給你們發蘋果或盛飯的時候,在你們有困難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千萬別忘記說聲‘謝謝’。"孩子們一起回答"知道了"。
第二天吃香蕉時,我還是照例為孩子們分香蕉。剛開始時,幾個孩子好像忘了昨天的事,后來A說了一聲"謝謝"后,每個上來拿蘋果的孩子都會說聲"謝謝"。下午B的積木掉到地上,C馬上幫他撿起來。這時聽見B對C說了聲"謝謝"。我從心里感到高興。而當孩子們為我做了什么事時,我也會對他們說"謝謝"。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播種思想,收獲行動;播種行動,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感恩之心是沉睡在孩子心靈深處最美的天使,愿天下所有教師能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叩開孩子的心扉,去喚醒這個"天使",讓感謝成為習慣。到那時,我們的世界就會彌漫著愛的芳香。
幼兒園心得反思中班篇5
鋪幼兒園“靜心讀書,用心成長”讀書活動從20__年6開始到20__年1月結束,歷時8個多月的時間,相繼舉行了老師帶書籍來園、書籍互相借閱、讀書心得沙龍交流、讀書筆記展等活動。
在這些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老師們積極參與,領導們認真組織,大家都發揮特長,展現自我。在這次讀書活動中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讀書者,也讓校園的書香彌漫。通過活動,激發了老師們讀書熱情,使老師們養成多讀書,讀好書,會讀書的習慣。讀書節期間校園內書香飄逸,溫情濃濃。在總結大會上,我們選出了“讀書明星”頒發獎狀,以示表揚。
本次讀書節閉幕了,但老師們的閱讀才剛剛開始。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們不僅要讓書香溢滿校園,還要讓書香飄向家庭,飄向社區,讓老師們閱讀更豐富,讓以書為伴的生命更精彩!
幼兒園心得反思中班篇6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于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在我的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在前些日子里,我讀了《幼兒園科學教育》一書,閱讀完后,我對幼兒科學教育感觸很深,對什么是幼兒科學教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科學教育活動,是指教師利用周圍環境,為幼兒提供材料和機會,讓幼兒通過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圍世界、獲取信息、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一種活動。隨著新《綱要》的頒布和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幼兒園的科學教育活動也由封閉走向了開放,由靜態變為動態,這樣的轉向為幼兒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間。幼兒處在這樣一個生動、自由的學習環境中,使他們有了足夠的科學探索與發現的機會和時間。那么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這本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如何使幼兒在科學活動中充分發揮主動性,積極投入到科學探索活動中,體驗科學活動的探索樂趣呢?我愿意把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知識與大家共勉。
一、教育的內容應生活化
在開展教育活動前,必須要選擇教育的內容,而科學教育活動也不例外。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幼兒熟悉的東西,更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如果內容是幼兒平時生活中最熟悉的,幼兒就對它有親切感,從而能促使幼兒更大膽地探索,讓幼兒主動去發現。如在《玩具變變變》的活動中我讓幼兒從家里帶來各種各樣的&39;玩具,讓他們對玩具進行分類、進行排序,對玩具進行拆裝再組合,再利用廢棄物品制作新玩具。在這個活動中,幼兒非?;钴S,積極性也高,實現了幼兒在玩中學的目的。因此,選擇幼兒熟悉的教育內容,不僅可以為幼兒獲得能真正理解科學知識的經驗,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且讓幼兒發現和感受到周圍世界的神奇,保持永久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時讓幼兒真正體驗到科學活動的探索樂趣。
二、教育的內容游戲化
科學教育遵循幼兒活動以游戲為主的特點,以藍貓樂于提問,善于學習為引線,激發幼兒愛玩想學的天性,看似一堂課從頭至尾都是在“玩”,但也正是在“玩”的同時引發,支持并促進了他們的口語、想象、創造能力的發展,他們可以在“玩”中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增進友誼,聯絡感情;可以張開想象的翅膀解釋科學;可以用歌唱舞蹈表達自己的感知;可以用繪畫表達自己的設想……“此時無聲勝有聲”,科學活動的目標已從有形轉化為無形,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孩子的學習游戲過程中,使孩子樂于探究,樂于學習,樂于創造。
三、探索的渠道應是豐富多樣的
當研究某些事物現象的原因或關系時,可利用周圍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讓幼兒通過不同的渠道獲得探索的樂趣。
首先,走進自然,細心觀察。對孩子進行科學教育,我們應帶領他們一起走進大自然。因為大自然蘊涵著無限的奧秘與樂趣。在科學活動《多變的云彩》中,我帶領幼兒來到我園的大草坪上,要求孩子們自己找一個空地方躺下,仔細觀察天上的云的形狀、色彩及變化。孩子們看了以后,你說一句,我說一句,好不熱鬧。有個孩子說:“老師,那朵云象大老虎呢?!蔽乙豢?,還真象,連忙表揚了她。其他孩子看到老師表揚了她,都來告訴我他們所看到的,氣氛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其次,走進社區,外出參觀。社會資源的利用,既可彌補幼兒園科學教育設備和資料的不足,又可以使幼兒在社會大環境中親自感受體驗,獲得廣泛的感性經驗。我們在積極嘗試與社區多聯系,充分利用周邊環境,整合多方面的教育資源的前提下,努力為幼兒的探究活動開辟新的途徑和方式,其中,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渡衿娴男〖毠堋芬徽n,選材來自于幼兒身邊的廢舊物品,而且暗含著有價值的教育內容,如:在給“水寶寶搬家”環節中投放的啞鈴,就不可以搬水,與之相比可以吸水的諸如帕子,紗布,餐巾紙,醫用脫脂棉等產生鮮明的對比,引發幼兒再去探究哪些物體不可以吸水,是什么原因等等,這樣又可以引起幼兒的探究動機和興趣。
四、利用家長,豐富材料
新《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師可積極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借助家長的特長與職業資源配合科學教育,家園共同尋找材料,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欲。如:活動《各種各樣的蛋寶寶》,活動前有的家長能積極引導自己的孩子在家或外出尋找各種動物的蛋,在上課時,孩子們面對一個個不同模樣、不同顏色的蛋,探索的興趣和愿望油然而生。
五、創設科學活動民主化氛圍
兒童是主動學習者,在科學教育活動中,他們是主動的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知識經驗的主動建構
者。教師只是兒童探究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應當樹立在活動中向幼兒學習的意識,首先,教師應當尊重幼兒的意見,積極采納幼兒的合理建議,與幼兒共同協商,合作,不可包辦代替。在活動中,幼兒就曾告訴過我:“搬水的工具可以小朋友自己帶,蔬菜也可以自己選擇預備,另外,還可以我們自己帶杯子、顏色水等?!痹诔浞植杉{幼兒的合理建議下,結合教學的實際,為幼兒準備了大量材料,使幼兒的情緒高漲,積極性提高,學到的知識就更加豐富。
六、創設科學活動探究式氛圍
“引一發而動全身”,有探究才有創造,有疑問才有發現。在科學活動中,緊緊扣住幼兒的興趣點,以幼兒操作活動為
主線,讓幼兒主動選擇合適的材料和探究方式,輔以適當的語言點撥,把握示范演示拓展延伸的時機,引導幼兒自己去發現、感悟、理解,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活動中。如:“植物內有小細管嗎”?在幼兒充滿疑慮、困惑的時候,以課件演示一朵花吸了兩種顏色的水而變成一朵不同顏色的花為例,破譯幼兒的疑慮,讓幼兒較直觀形象地理解了花中毛細現象的存在,進而也理解了植物內也有毛細現象的存在。其次,課堂指導講求藝術,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對癥下藥,恰當的,必要的指導會讓幼兒受益匪淺,自由、自主、自創地開展探究活動。
七、教學的過程應是師幼互動的
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把幼兒放在主動發展的位置上,把“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貫穿到教育活動過程中。逐漸改變已經習慣的課程設計模式,變死板計劃為靈活計劃,以使幼兒在主動學習的同時,獲得有益的、高質量的學習經驗。例如:在《頑皮的風娃娃》中,整個活動老師都是讓幼兒自己在操作中認識真理,并不是一味地把知識強加于他們,而是讓他們自己去挖掘真理,從而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對幼兒來說,操作是一種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活動形式,他們是在盡情“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發展的。因此,我們在進行科學教育活動時,應注重讓幼兒在操作中學。在進行操作過程中,我們老師應讓幼兒去盡情探索,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幼兒,把幼兒放到主動發展的位置上。
總之,常讀書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科學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