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用水》活動總結
生活中,我們節約用水,創造美好生活。生活中節約一點滴,美好一大滴。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節約用水》活動總結精選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節約用水》活動總結(篇1)
為了深入落實區教育局關于開展“節水宣傳月”通知的要求,我校把“節水宣傳月”工作與節水型學校的創建工作相結合,以活動為載體,以制度作保障,高效實施學校的節水宣傳教育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管理,提高思想意識
我校自建校始,便把創建節水型的學校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總務處、德育處同志為成員的節水創建領導小組,明確了節能節水工作小組名單。適逢“節宣傳月”的到來,學校高度重視此項活動的宣傳教育。學校建立健全了節水教育網絡,明確了總務處為專職節水管理機構,確定了德育處負責節水宣傳教育。
學校在接到區教育局關于開展“節水宣傳月”活動的通知后,立即組織相關科室與全校正副班主任進行認真的學習與研究,并制定出學校的宣傳教育方案,明確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明白節水的重要意義。通過這樣的學習,全面提高了全體教師對進行節水宣傳教育的思想認識。
二、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節水意識
1.在教師中宣傳教育,提高教育者節水意識。
為提高廣大師生員工的水憂患意識和節水意識,增強廣大師生員工節水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我校首先組織全體師生認真學習了關于創建節水型學校的有關文件精神,力求把師生員工的思想統一到節水創建不僅是為了節省一些經費,獲得一項榮譽,而是為了培養師生的節水意識、掌握科學用水方法、形成環保理念等深層次上來。
2.在活動中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節水意識。
在“節水宣傳月”中,學校教導處、德育處等部門發揮管理優勢,學校以流動展板形式向全校師生進行節水宣傳,并組織動員各班級利用班級櫥窗、軟木板開展節水宣傳教育。德育處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節約用水”活動,如:“節約用水標語大行動”、“節約用水書畫比賽”、“節約用水板報”宣傳活動;少先隊大隊部還向全校發起了“節約用水”倡議書。學??倓仗幵谟盟O施和器具旁張貼節水宣傳標語,校園內醒目位置張貼節約水資源的海報,時刻提醒全校廣大師
生員工注意節約用水;校辦制作節水宣傳橫幅張貼于學校公共區域,利用校園網站滾動播放節水標語等,全校積極營造濃厚的節水創建氛圍。
在每學期的國旗下講話中,安排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的講話,進行節水的深刻意義宣傳和節水方法的指導。班主任利用班隊活動時間開展節水主題班會。通過多種形式向學生開展節水教育。
通過以上活動,全校師生科學用水、節約用水的意識大大加強,節約用水、科學用水蔚然成風。學校還把節水理念的教育作為育人的重要內容,貫穿在教書育人的全過程,讓節約用水深入人心,讓節水知識人人知曉。
三、加強制度建設,確保長效節水
在“節水宣傳月”中,學校先后制定了《用水管理規定》、《學校水電管理員崗位職責》和《學校用水計量管理制度》等規定,明確了師生用水節水的職責義務,用制度約束師生員工的節水行為??倓仗幒偷掠幊硕ㄆ谡匍_節水會議之外,還經常定期、不定期檢查用水情況,注意每一個節水環節,堵塞每一個浪費漏洞,發現有浪費行為的及時整改,確保各項節水措施落實到位。
學校德育處將學生節約用水情況納入學校常規管理優勝班級的評比中,學校行政檢查和節水值周生檢查時針對學生用水情況加以記錄,發現不愛惜水龍頭和浪費水的現象及時進行教育并記錄,德育處定期在班主任會議上對平時檢查情況進行通報和督促,將用水節水情況納入班主任考核表彰范圍。
學??倓仗幗⒘送暾幏兜挠盟加涗浐徒y計臺帳。學校水電管理員非常清楚校內各樓宇用水情況,了解供水運行的各種情況,按月及時抄表、按季度時進行節水、用水統計和分析并上報?;üこ掏旯ず笥信c其配套的用水管網圖和用水設施分布圖,水電管理員每天都對供水運行設備、管網、各種用水設施巡回檢查,并做好記錄和分析,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總務處。校園保安也每天巡查水電設施,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總務處立即全力加以解決,堅決杜絕了跑、冒、滴、漏、長流水、大水漫灌等浪費水現象的發生。
四、增加節水設施,節水落在實處
學校重視節水投入,建設了熱感應小便池。校園污水排入市政管網。學校的綠化養護、澆灌、道路清洗等充分利用雨水和河水,抽取河水進行校內的綠化澆灌、道路清洗等,為學校節約了可觀的資金。學校在設計之初就專門投入建設了
先進的雨水收集循環使用系統,通過雨水收集循環使用系統來提供景觀水池的用水,節約了大量的水資源。
通過“節水宣傳月”活動,我校廣大師生員工明白了節水的重要意義,樹立了良好的節水意識,養成了良好的節水習慣。我校還將持之以恒地結合校園文化建設,全方位的突出和強化師生節水意識,為呵護人類生命的源泉而不懈努力。
《節約用水》活動總結(篇2)
我校自接到教育部關于深入開展節糧節水節電“三節”活動的通知后,我校全體師生在高志成校長及李春風主任的帶領下,認真學習“三節”活動的相關通知內容。針對我校實際情況,我校特別成立“三節”小組大力開展我校節糧節水節電“三節”活動。
組長:湯永衛
副組長:斯琴高娃、胡世祿、劉波、張艷、單立超
成員:初村小學全體教師
我校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以“節糧節水節電”的“三節”主題班會,從而讓全體學生養成節糧節水節電的良好節約意識和對中華傳統美德的繼承。周一國旗下講話,我校以“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為主題的演講,從而讓全體師生產生節糧節水節電的意識。并對教育部下發的文件進行深入的學習。我校還通過征文比賽、觀看節糧節水節電的相關視頻等形式的活動,積極倡導和學習教育部“三節”的理念。我校在德育課程開展的教學中,教學環節涉及到節糧節水節電的三節教學內容,增強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節約意識的教育。在其他各學科的教學中,我校盡可能的在課堂教學中體現出“三節”的教育內容,深入發掘節約的教育資源。
我校通過競選在各班級選取就餐監督員,對食堂就餐學生的進行監督,從而減少糧食的浪費。我先每天設立值班領導和值班教師,對學生的就餐情況進行監督,并督促就餐的學生節約飯菜。在節水放面,我校在食堂懸掛節水標語,提高學生的節約意識。我校總務處每天放學后都會通知各班級及各辦公室負責教師,關閉所有電器和拔下所有插頭,做到節約用電和用電安全。每周周末放學后我處都會對我校各項用電設施進行檢查,養成學生節約用電及安全意識。總務處加強對食堂的管理,對食堂倉庫中的原材料進行科學的儲藏,降低庫存的損耗;合理安排每天的食品量,做到吃多少做到少的良好習慣,避免飯菜的過剩和視頻的浪費。
我校大力推行國家教育部關于節糧節水節電“三節”的活動開展,讓 玉山鎮中心校為深入貫徹中央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的精神,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學校在臨沭縣教體局的倡導下,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和《臨沂市教育局關于深入開展節糧節水節電活動的通知》要求,在全校深入開展節糧節水節電系列活動。
通過主題班會的開展。引導了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逐步養成節約的行為習慣。持續開展“節糧”行動,制訂防止餐桌浪費的具體辦法,將節糧行動落到實處,最大限度減少食品浪費。動員學生積極參與節電節水活動,促使學生養成及時關水、關燈習慣,杜絕長流水和長明燈現象。
全員參與“三節”體驗活動。讓學生獲得了勞動的體驗,培養尊重勞動人民和勞動成果的思想感情,形成勤儉節約生活習慣。組織學生參與學校的“三節”管理工作,充分發揮他們“三節”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并從中受到教育。
通過此次節約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們明白了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的區別,懂得珍惜節約資源的重要性,還聯系自己加勞動生活深化了節約的意識。
“節糧、節水、節電”征文的開展。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還與本周的班會主題的內容相得益彰。使得節約不僅停留在口號,還升華了節約的概念,有利于學生節約這種良好品質的養成。
此外展開了“三節”黑板報評比、社會愛糧實踐活動等完善“三節”校園文化。
經過系列活動的開展,我校的“三節”校園文化更加完善,為將“三節”教育納入課堂實踐做好了準備,全員參與“三節”教育體驗,營造了“三節”教育的良好氛圍。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智慧,節約是責任,節約更是境界,我校將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米,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經濟生活每一天,努力建設節約型學校。
《節約用水》活動總結(篇3)
為增強廣大師生的節約意識,落實教育局文件精神精神,在校園內開展“節水低碳”的要求,我校在6月11日至17日開展了“珍惜生命之源,人人節水護水”節能宣傳周活動:
一、統一思想、改變觀念、認真組織落實。
我校成立了以豐學師校長為組長,馬國林、李寶華為副組長,班主任為組員的節能減排工作小組。大家統一思想,強化全校師生的節水低碳意識,實行有效的激勵政策,積極營造節約型校園。
1、學生使用的水龍頭作好節水宣傳標識,鼓勵教師、學生節約用水。
2、認真組織班主任、各辦公室負責人做好自來水在無人時關閉的工作。將節能減排工作充分落實在每一個細節。
二、認真開展節能減排教育。
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充實豐富節水等教育內容,以靈活多樣的形式,納入學校教育活動中,真正落實節能環保進校園、進課堂。
1、利用國旗下講話教育師生樹立節約水資源的思想。全體師生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節約每一滴水。
2、利用紅領巾廣播、宣傳欄
作專題宣傳。
3、利用班隊課在全校開展了
“節約水資源,從自身做起”主題活動。
4、利用網上家長學校這個平
臺對家長們進行節能環保宣傳;
5、德育處開展了一次 “節水低碳進家庭”的綜合實踐活動,同學們通過生活體驗和社會實踐,撰寫征文活動,像五二班的張菊晴、六一班的張舒琪等同學獲得了優秀獎。
三、積極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實踐活動。
學校充分發揮學校優勢,加強社會宣傳。發動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走進村街,宣傳節能節水、低碳生活理念,廣泛開展“小手拉大手,人人節水護水”主題活動。
經過全體教師的努力,我校的“節約能源,從我做起”節能宣傳周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孩子們的節能環保意識增強了,節能環保的行動也多了。今后學校將更堅定的走科學發展、節能環保路線,更好的完成節能工作。
《節約用水》活動總結(篇4)
今年__月__日是第__屆“世界水日”,__月__-__日是第__屆“中國水周”。本次活動主題是“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根據上級文件通知精神,__三中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現將__年宣傳活動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積極部署
為了廣泛、深入地開展水法宣傳周活動,制定了__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的宣傳活動計劃,明確了指導思想,以“推進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復蘇河湖生態環境”為主要內容,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活動要求主要領導親自抓,確保宣傳活動有計劃、有聲勢、有質量地實施。
二、方案具體,目的明確
我校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宣傳活動方案,通過標語、廣播等多種形式向社會的宣傳。力求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深入宣傳各項水法法規,宣傳愛水節水思路,營造良好的水環境,增強我校師生依法用水和保護水環境的意識,為全面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促進人水和諧。
三、精心組織,內容豐富
1、舉行“世界水日”宣傳活動。懸掛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標語,宣傳節約、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2、組織以“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為主題的班會活動。班會形式多樣,同學們通過互相交流收集到的水資源缺少和污染浪費的情況,認識到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3、在水周宣傳期間,各班舉辦黑板板報設計比賽,內容以本次水周宣傳材料為主,涵蓋水利有關法律、政策及相關知識,使人人關心水、珍惜水、保護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深入人心。
4、宣傳周期間學校大屏幕全天候滾動播出節水宣傳片,增強師生的水資源憂患意識和水環境保護意識。
我校通過在世界水日期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環境教育活動,進一步普及了環境知識,在學校營造了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良好氛圍和風氣,使師生樹立了良好的環境道德觀念和行為規范。
《節約用水》活動總結(篇5)
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以下問題:
1、現在幼兒都生活在比較優越的環境當中,節約用水的意識比較單薄。幼兒都喜歡玩水,并不能深刻的體會到水的珍貴。所以在談到節約用水的方法時,顯得有點不知所措。尤其在對于農村的孩子們來說,他們用水不看水表不交水費,這種節約用水的意識與市里的孩子相比淡了很多,不知道怎么節約用水。
2、在課堂上有些問題提出后,由于孩子們這方面的知識經驗積累比較豐富,回答熱情很高,一時有點難以控制場面。在課堂駕馭方面還有些欠缺。
3、在問題引導的時候,有些問題還不太口語化,孩子們理解的有些吃力,在今后教學活動中,我會注意以上幾點,使自己的活動更好服務于幼兒,從而更精彩!
《節約用水》活動總結(篇6)
這節社會性活動我主要通過:
1、通過“擠廢棄的牙膏管”的操作活動為切入點,給幼兒浪費的概念。
2、開展“說說我們身邊的浪費現象”活動。讓孩子們深刻體會,浪費現象普遍存在我們身邊。
3、開展“觀看圖片和視頻”。像洗手、漱口、畫畫等這些現象其實在平時生活中很常見,但都不被孩子們重視。當把這些現象以“曝光”形式展現在他們面前時,他們才發現樹立節約意識的緊迫性和必要性。讓幼兒了解資源的緊缺,認識環境的惡化,感受到勤儉節約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4、開展“共同尋找節約的辦法”。孩子們通過發現在在幼兒園、生活中存在的浪費現象,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幼兒意識到,從“不剩飯、不撒飯,把碗里的飯吃干凈;洗完手關上水龍頭,洗手水可以洗抹布、洗拖把、沖廁所等再利用,在家循環節約用水;紙張兩面都能利用,然后再用來折紙,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等身邊小事做起,讓幼兒對勤儉節約有了一定的認識,讓節約意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生根、發芽、長大。”
另外,為了是目標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我精心設置了“節約小能手”記錄環節。首先,記錄表中的四個項目是幼兒生活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寫有幼兒號數的黏貼紙和合計欄便于教師和幼兒了解某個孩子的節約情況。便于幼兒根據記錄表來提醒自己在這方面做好節約。
勤儉節約,不是這一節活動,就可以達到成效的,所以在最后活動延伸環節,我將“爭當節約小能手”活動具體的落實到幼兒的一日生活當中,在班上開展“爭當節約小能手”的評比活動,每天一張進行統計,每周評選一次,同時值日生要做好監督檢查。
《節約用水》活動總結(篇7)
1、注重活動內容的生活性,與水打交道是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如果不刻意引導,幼兒對“水”的這一活動認識是很膚淺的,通過老師的挖掘,生活中小事就成了幼兒園的課題,讓幼兒在認識的基礎上更全面的認識了解,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及熱愛家鄉的情感。
2、注重活動形式的操作性,包括講述動手、觀察、總結,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充分的“動”起來,老師只作引導者,提出一些問題,做一些簡單的評價,使幼兒在活動中感知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