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高溫補貼標準及發放時間
1、江蘇:如果企業安排職工在6月、7月、8月、9月這四個月安排職工在33度以上高溫天氣(環境)工作的,要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具體的標準按照江蘇省的規定,是每人每月200元。
2、上海:企業每年6月至9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季節津貼,標準為每月200元。
3、河南:勞動者在日最高氣溫達35℃以上的天氣下露天工作,可享受企業發放的每人每工作日10元的高溫津貼。
4、天津:6至9月,上年度全市職工日工資平均工資的12%。
5、北京:每年6至8月,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18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
6、廣東:廣東省高溫津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50元;如按照規定需按天數折算高溫津貼的.,每人每天6.9元。發放時間為6月至10月。
7、東莞: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作業場所溫度降至33℃以下的(不含33℃),用人單位6~10月需按月發放高溫津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50元,如需按天數折算,則每人每天6.9元。
8、湖南:夏季高溫期間(7月1日至9月30日),凡有高溫作業和露天作業的用人單位,在氣溫和工作場所溫度達到37℃以上時,用人單位不能采取有效降溫措施的,應停止作業。氣溫和工作場所溫度超過35℃的,要配備相應的防暑降溫防護設備和用品,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中暑,同時支付防暑津貼。防暑補貼標準原則上不低于每人每月150元。
9、浙江:高溫作業人員225元/月;非高溫作業工人180元/月;一般工作人員145元/月。發放時間為6月至9月共4個月。
10、江西: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240元/月;非高溫作業人員160元/月;行政單位和企事業單位的其他人員120元/月。
11、重慶:5月~9月,當日最高氣溫在37~39.9℃時,高溫補貼額度為每天5~10元,日最高氣溫在40℃(含40℃)以上時,高溫補貼額度為每天10元~20元。
12、陜西:每天10元。
13、海南:4月1日到10月31日期間,每人每天10元的標準發放高溫津貼。
14、湖北:6、7、8、9月,用人單位對在崗職工發放高溫津貼的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天8元,調整為每人每天12元。
15、福建:5至9月,按每人200/月標準發放。
16、山東:6月、7月、8月、9月,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80元。
17、青島:從事室外作業和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溫作業人員每人每月80元。全年按6月、7月、8月、9月4個月計發,列入企業成本費用。
18、四川:每人每天6元至10元調整為每人每天8元至12元。
19、新疆:6至8月,每人每天按10至20元標準發放。
20、貴州:6至9月,每人8元/天或168元/月標準發放。部分地區高溫補貼發放標準。
21、寧夏:每年6月、7月、8月、9月,高溫、露天作業人員每人每天12元,其他作業人員每人每天8元。
22、安徽:每年的6月至8月,每人每工作日不低于10元。
23、吉林:每人每日10元以上。
24、云南:6月至9月發放標準:每人每天10元。
25、甘肅:6至9月,高溫室外工作人員每人每天12元,其他作業8元/天。
26、廣西:每年6月至10月,高溫津貼標準可在每人每月100元至200元之間。
27、內蒙古:高溫崗位津貼為180元/月;高寒崗位津貼為230元/月。
28、遼寧:6月份至9月份,按每天200元/月。
29、山西:6月份至8月份,每人每月發放高溫津貼240元。
30、河北:6月至9月份,發放標準有三檔(200元/月;160元/月;130元/月)
【注意】:
1、防暑降溫飲料不能充抵高溫津貼。
2、高溫津貼屬于勞動報酬(工資)的組成部分,該發而不發屬違法行為。
3、根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定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時,應當停止當日室外露天工作。因高溫天氣停止工作、縮短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不得扣除或降低勞動者工資。
4、我國《職業病目錄》將物理因素所致中暑列入職業病范疇,也就是說中暑也是一種職業病。享受工傷待遇必須先去認定。
什么是高溫津貼?
高溫補貼是為保證炎夏季節高溫條件下經濟建設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保障企業職工在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和身體健康,決定適當提高職工夏季清涼飲料費發放標準。國家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高溫補貼。
隨著三伏天的到來,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來了!勞動者在高溫天上班,都有哪些福利?很多人第一個想到是高溫津貼。《工人日報》記者近日梳理發現,除了高溫津貼,在高溫天氣工作的勞動者們可享受的福利還有很多——飲料、體檢、藥品、輪休等,還有針對不同人群的一些規定,確保勞動者的權益。
2016年6月12日,進入6月不少地區迎來夏季高溫期,高溫津貼也進入發放時間。記者注意到,目前全國至少已有28個省份明確了津貼發放標準。
只有保護好勞動人民的權益,我們國家的發展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勞動人員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動力所在。因此,國家為了從多個方面保護好人民的利益,在夏季就會對勞動人員發放高溫補貼。溫度達到多少度有高溫補貼國家規定的是33-35度,所以符合要求的勞動人員就可以獲得高溫補貼費。
高溫津貼就是防暑降溫費嗎?
這兩者并不相同。高溫津貼是強制性津貼,屬于工資的一部分。防暑降溫費是職工福利,一般由用人單位在規章制度、集體合同或勞動合同中規定或約定。
高溫作業注意事項
目前,已進入盛夏高溫季節,施工現場環境溫度高,工作條件相對惡劣,施工人員勞動強度大,易出現過度疲勞、中暑現象,是事故多發時期。為確保高溫季節安全施工作業,結合高溫季節施工出現的不安全情況,總結出以下幾項重點安全事項:
1、各維護單位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得為趕工期隨意加班加點,要采取“做兩頭、歇中間”的方法或輪換作業的辦法,避免高溫日照曝曬、疲勞作業和防止職工中暑。同時應積極主動、熱心關懷施工人員的身體,防止施工過程中因高溫天氣引發工人中暑和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各維護單位必須配置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防暑降溫藥品。除緊急搶修外,各單位可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合理安排檢修工作,避開高溫時段,趁早晚較為涼爽的時間抓緊施工。
2、對職工進行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教育,使職工知道中暑癥狀。
3、為防止高處墜落,心情不好時,身體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恐高癥者不準進行高處作業;外腳手架、腳手板、安全網未同步跟上即安全條件不具備時,不準上高空作業。
4、施工現場嚴禁赤膊和穿拖鞋上崗,加強對安全防護用品佩戴使用的檢查,確保勞動防護措施的真正落實。
5、遇高溫、大雨、雷電和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高處與露外作業。
6、定期對臨時用電進行檢測,每個電器設備必須做到“-機-箱-閘-漏”的要求,配電箱要搭防雨棚;每天下班有電工拉斷電源,并巡查施工現場。
7、施工現場電焊時在下層火花著落處要設有圍板攔住防止擴散,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氧氣乙炔瓶在使用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做好防曝曬工作。
8、特別是要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特種設備等領域的安全監督,從嚴落實高溫氣候的日常監控、監督措施。
高溫補貼的落實狀況確實是很諷刺的,上面規定的有政策,但下面幾乎都不帶執行的,而且員工也不想因為這點高溫補貼和用人單位把關系給鬧僵了,這些種種的因素最后導致高溫補貼的政策和夭折沒有什么區別。其實正常和公司索要高溫補貼才是理智的做法。
企業高溫補貼怎么發放?
焦點一:發給誰
(1)露天工作者,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
(2)非露天工作者,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
焦點二:發什么
關于高溫補貼怎么發的問題,一直有一個爭議,到底高溫補貼發什么,是發現金還是發購物卡之類的可替代的物品。
高溫補貼只能是現金支付,且必須是工資以外的支出。用工單位應在最低工資標準以外另行支付。
焦點三:怎么發
高溫補貼究竟該計日發放還是該計月發放?
記者了解到,目前浙江、江蘇等地采用的是“按月發放”模式,規定在6月至8月間,用人單位必須每月向符合條件的職工發放一定數額的高溫補貼。而上海、重慶、河南等地則多采用的是“按天發放”的模式。
焦點四:發多少
文件規定的都是企業應該執行的最低標準,企業不能將其視為統一的標準,而應當根據自己生產經營的實際特點和具體條件發放,相應提高高溫季節補貼標準,并通過民主協商合理確定具體細節,無論最終發放的形式如何,都應事先向職工說明。
焦點五:該發幾個月
高溫補貼全稱為“高溫季節補貼”,言下之意,就是只在高溫季節發放。那么,哪幾個月份屬于高溫季節呢?從上海的情況看,一般把6月至8月作為高溫季節,但隨著全球變暖,高溫天日益增多,傳統意義上的金秋九月有半個月加入了“戰高溫”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