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熱點文章 >

三伏天曬背的正確方法

時間: 欣敏 熱點文章

三伏天曬背的正確方法

首先,曬背一定要選擇在三伏天,并且不要在正午時分,可以選擇在早晨或者傍晚,陽光不太強烈的時候這樣再配對,皮膚的刺激性比較小。

第二,曬背的時候衣著最好要選擇棉布麻布等天然制品,透氣又舒適。

第三,曬背要選擇在飯后一個小時或者是飯前進行,不要太餓也不要太飽。

第四,曬背的姿勢可以選擇自己覺得比較舒適的姿勢,可以趴著可以坐著。

第五,在曬背的時候保持心情的平靜,每次曬背的時間不要長感覺到身體適應舒適,沒有疲勞感即可,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開過背后要喝一些水,補充體內的水分,防止水流失。

第六,想要取得好一些的效果,曬背一定要每天堅持,真正曬一個三伏天,也就是27天。只要有太陽都去曬一曬,相信會取得非常令人滿意的結果。

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共10天;

中伏:7月21日-8月9日,共20天;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共10天。

三伏天曬太陽保健的原理

中醫講究天人相應,曬太陽是流通氣血、令陰陽相和的良方,具有調動人體抗病能力、改善人體代謝等多重功效。

嶺南地域土卑地薄,炎熱潮濕,濕為陰邪,易傷陽氣,則必然內陽中虛,通過伏天曬背及四肢,像艾灸一樣的持續溫煦感,陽氣向外透散的過程可以順便把體內的伏邪排出體外。

曬背可使身體微微出汗

古人把出汗的毛孔稱為玄府、汗空、鬼門。所謂玄府者,毛孔只是它狹義的解釋,金代名醫劉完素,給它賦予了更為精微的闡述:玄府者,無物不有,人之臟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萬物,盡皆有之,乃氣升降出入運行之道路門戶也。玄府不僅泛指毛孔、孔竅,還包括肉眼不可見的各個孔竅之間縱橫交錯的渠道(微循環)。

如果玄府閉塞,氣機無法正常通行(升降浮沉),營養沒法進去,代謝的垃圾無法排出,人就容易得病。按中醫取類比象思維,出汗有如下雨,下雨是天地陰陽趨向和諧的反應,出汗也是機體陰陽和諧的反應。三伏天適當的出汗,則可以有效地疏通玄府,排出伏邪,達到病去身安的效果。

我們人體將廢物排出體內的途徑有三條,即通過大便、小便以及汗液。有研究表明,以尿液和汗水這兩種主要排除液體廢物的途徑進行比較發現,出汗排出的某些廢物的效果比尿液遠遠要好得多。

人體陽經多循行于背部,四肢乃諸陽之本

從人體經絡來說,后背正中的督脈為“陽脈之?!保y領全身之陽經,膀胱經是一條從頭到腳、貫穿全身的經脈。兩條經絡恰恰又是容易發生淤堵、受寒的,曬背有助于生發督脈、膀胱經的陽氣,提高人體氣化能力。陽氣足了,自然有能力排出各種外邪,讓病氣從此而出。

追溯到農耕時代,農民們成天都是面向黃土背朝天的勞動。尤其是耕種季節,每天在陽光的照射下工作。而當代工作者上班早出晚歸,只有路上可以見到些微陽光;進了辦公室,還得讓冷嗖嗖的空調頂著吹。因此農民大多陽氣充盛,而白領們大多體質虛寒。

《內經》云:“四肢者,諸陽之本”,四肢是人的第二心臟。人體臟腑受水谷之氣而藏之,五臟之精的生成又與四肢末端的陽氣相關。臟腑之血氣,通過十二經脈、十五絡出于脈外,應合了地氣上為云,是從陰出陽的過程。陽氣又從四肢末端的井穴經過經俞回流入脈中,入于五臟,是從陽入陰的過程。如果沒有四肢,人也有陽氣,但只能出自皮下,回旋的余地太有限了。四肢的陽氣回流類似于天氣下為雨,天氣越高越廣,天氣就越盛,回流的陽氣也就越強。

所以,三伏天是上天賜予我們回歸傳統的好機會,用曬背及四肢來吸收太陽光的“元陽”,適當的出一出汗,可以提升陽氣,改變體質。

三伏天曬太陽適宜人群

鄒教授指出,以下幾類人群可以通過曬太陽獲得好處。

1、慢性病患者

在鄒旭教授的門診中,許多慢性病患者都在鄒教授的指導下堅持曬太陽。慢性病和疑難雜病有著病程綿長、反復發作的特點,這往往會傷及機體的陽氣,從而使疾病更難治愈。如心力衰竭、冠心病、心律失常、代謝綜合征、抑郁癥、癡呆病等疾病都可以通過曬太陽的方式補充陽氣,達到“春夏養陽”的效果。

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旺盛的時間——三伏天曬太陽出汗,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正是中醫學“天人合一”整體觀的體現。

2、心腦血管疾病人群

許多心血管病疾病人群也在鄒旭教授的建議下,從日復一日的曬太陽中改善了身體狀況,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比如血脂高、血糖高、腹部肥胖、體力活動少、壓力大等癥狀患者可以通過曬太陽補充身體的陽氣,加快新陳代謝,起到“開鬼門,潔凈腑,去菀陳莝”的效果,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

“開鬼門,潔凈腑,去菀陳莝”,即是通過曬太陽促進身體水液代謝和消化排泄,是中醫汗、利、通三種治法的結合,促進外邪的排出,從而起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對肥胖、高尿酸血癥、高脂血癥、糖尿病等患者有極大的好處。

3、亞健康人群

年老體寒、胃腸功能不好、易感冒、又怕冷又怕熱、關節酸痛、過敏性咳嗽、鼻炎、痛經、婦科慢性炎癥等亞健康人群,也是適宜在三伏天曬太陽的群體之一。

三伏天曬太陽出汗可以增強身體的自我調節能力,尤其是體溫調節功能與自律神經,很多人都有反饋越曬太陽反而越不怕熱,很多人都放棄了空調風扇,冬天也不怕冷了。

國醫大師鄧鐵濤的長壽秘訣之一就是每天適量曬太陽運動出汗,只有固護陽氣才能百病不生。衰老雖是自然規律,但是通過三伏天曬太陽可以補陽氣,增長人之精神氣血,也是可以起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4、陽虛、濕氣重人群

對于畏寒怕冷、四肢不溫、肢體困倦、精神不振的人群,特別是伴有舌胖或有齒痕、舌苔厚膩的表現,提示體質為陽虛、濕氣重的人群,尤其需要多曬太陽。《內經·生氣通天論》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人身的陽氣如同天空中的太陽,陽氣不足則產生虛寒、痰濕、瘀血等病理變化,從而引起各種疾病。

太陽是地球萬物生長的主要能量來源,曬太陽是補充陽氣的方式之一,選擇一年中陽氣旺盛的三伏天適當曬太陽出出汗,可以通過激發氣血經絡的活動來調整人體紊亂的生理生化功能,起到卻病延年的作用。

三伏天去濕氣最佳時間是什么時候

三伏天去濕氣最佳時間是大暑這一天,正處于中伏。

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天,處于三伏里面的中伏,中醫認為天人合一,大暑不僅自然陽氣最旺盛,而且人體陽氣也比較活躍。此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通過溫陽散寒、健脾祛濕的藥物,比如參苓白術散、復方風濕膠囊等,或通過針灸、按摩等方式,結合飲食、運動、泡腳等方法,可以達到較好的祛寒祛濕效果。

建議患者在治療期間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不要熬夜,同時注意健康飲食,避免進行生冷寒涼的食物,以免加重濕氣的癥狀。

60250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