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處暑節氣的習俗
一、放河燈: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據說放河燈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漁獵時代。那時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遇到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做小船,放入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放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二、開漁節:百舸競發,捕獲海鮮
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駕船出海。石浦漁民素來有“三月三,踏沙灘”以及“祭?!钡攘曀?,其中“祭?!笔菨O民出海捕魚時,為求平安、豐收而舉行的一種儀式。
三、吃鴨肉:潤肺健脾,無病各家
“處暑”到來意味著炎熱的夏天逐步開始轉為涼秋了。天氣溫差增大、晝暖夜涼,此時飲食應遵照潤肺健脾的原則,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
四、臉覷厝:打道回府,龍眼稀飯
福州人有句俗語,叫作“處暑一過臉覷厝”。“厝”指有錢人在城里的大房子,“臉覷厝”就是臉要朝著自己在城里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這句話折射出老福州人過去的生活方式,“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束了。過了處暑這個節氣,人們的飲食起居就要有所變化。
處暑節氣是2023幾點幾分
根據公歷,2023年的處暑節氣時間是8月22日15時23分。雖然處暑節氣只是時間的一個節點,但對于風水命理和人們的生活,卻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這個節氣里,我們要注重健康和財運,并學會與自然規律相處,與環境協調共生。
處暑溫度一般在多少度
處暑時平均氣溫一般較立秋降低1.5℃左右,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暑的氣溫都在30℃左右浮動,但是在我國的東北和西藏地區,秋風肅殺,秋葉枯黃,儼然已經是秋天到來了,個別年份8月下旬華南西部可能出現連續3天以上日平均氣溫在23℃以下的低溫。
處暑節氣的氣候特點
秋高氣爽
處暑過后,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干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后,特別是下雨過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
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后艷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
氣溫下降
8月底到9月初的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南方“秋老虎”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對于走出三伏,并且遭遇嚴重伏旱的地區,如果繼續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說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后了。
處暑三候: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
一候鷹乃祭鳥
指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并且先陳列如祭而后食用。
二候天地始肅
指接著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充滿了肅殺之氣。古時有“秋決”的說法,即是為了順應天地的肅殺之氣而行刑。《呂氏春秋》上說:“天地始肅不可以贏?!奔词歉嬲]人們秋天是不驕盈要收斂的季節。
三候禾乃登
“禾”指的是黍、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開始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