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熱點文章 >

處暑吃什么食物最養生

時間: 思恩 熱點文章

1、銀耳

可以潤肺止咳、生津養陰,還具有消除肌肉疲勞、健腦防衰的作用。推薦吃法:先將銀耳洗凈后放入砂鍋中熬至濃稠酥軟,再將西紅柿洗凈后去皮搗爛,放入銀耳羹中煮開,加入冰糖適量調味;也可以將銀耳和黑木耳一起洗凈后,蘸芥末醬油吃,味道很鮮美。

2、石榴

處暑是吃石榴的季節。石榴中維生素C和維生素E都高于蘋果和梨。紅粉皮石榴含維生素C高,青皮石榴含維生素E高。石榴性味溫甘酸澀,有生津止渴、殺蟲止痢的作用。石榴可直接食用,也可榨汁飲用。酸石榴對防治腹瀉很有效,甜石榴可防治咽燥口渴。

3、玉米

處暑是玉米成熟的季節,新鮮玉米中的賴氨酸是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只能從食物中攝取,而其他食物中的含量極少,因此,新鮮玉米是賴氨酸的主要來源之一。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

4、山藥

能清心安神、補中益氣、助五臟、強筋骨,可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硬化。推薦吃法:將洗凈后的山藥搗碎后加糖調成餡,與糯米粉一起制成湯圓食用;也可做拔絲山藥;或是去皮用淡鹽水洗后切成小塊,加入適量糖桂花醬,當冷盤。

5、西洋參

可抗疲勞、抗缺氧,處暑人們會出現陰虛少氣、口干口渴、萎靡乏力的情況,在煮粥或燉肉時放入一些西洋參,不僅能鎮靜防秋燥,還能溫和滋補。推薦吃法:可以用西洋參片沖泡喝,非常簡便。甚至在吃火鍋時,在里面放入西洋參,也可以有效進補。

6、蘋果

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適合在貼秋膘的季節食用。

推薦吃法:可以將蘋果切片后烤了吃,干干的蘋果片,吃起來別有風味;也可以將蘋果和山藥去皮后均勻地切成小塊,放入果汁機攪拌成汁,最后用蜂蜜調味。

7、蓮子

蓮子本身偏酸,是溫性的,有收澀作用。蓮子能治療人的長期腹瀉、漏氣、漏精、漏血,還能幫助人收攝魂魄,有助于安眠,睡個好覺。平時熬粥時也可以加入蓮子,不用特別地浸泡就可以熬煮得爛。講究的人家可以用冰糖、蓮子、銀耳或燕窩熬成蓮子羹,能起到美白皮膚、滋陰安神的作用。蓮子芯偏苦寒,所以,蓮子芯是一味很好的清瀉心包和心火的藥。

8、花生

花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脂肪、核黃素、不飽和脂肪酸和鈣、磷等,《本草綱目》中記載:“花生悅脾和胃、潤肺化痰、滋養補氣、清咽止癢”。《藥性考》中也說:“食用花生養胃醒脾,滑腸潤燥?!笨梢娖鋵ζ⑽甘д{、咳嗽氣喘、貧血、便秘、腸燥等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處暑節氣習俗

1、吃涼粉

處暑節氣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氣溫開始下降,人們吃涼粉的風俗也開始盛行。涼粉是用綠豆粉或米粉做成的,口感清爽,夏季食用可降火解渴,更有利于保持身體涼爽。

2、曬秋夫

古時候,處暑是農民們收割夏收農作物的季節,曬秋夫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風俗。農民們在烈日下干燥新收獲的谷物、蔬菜和水果,使它們能夠長久保存。但現代的城市生活中,曬秋夫的風俗已經逐漸淡化。

3、蒸饃饃

處暑節氣也是中秋節前一個月,民間有蒸饃饃的說法。蒸饃饃是一種食品,用糯米、糯米粉和豆沙等制成,口感軟糯,味道甜美。人們在處暑節氣制作蒸饃饃,一是為了迎接中秋節,另外也寓意著美好的收成和豐收。

4、祭祀祖先

處暑節是傳統的祭祀祖先日。在這一天,中國傳統的家庭會把最珍貴、最新鮮的果品、香燭、紙錢或金簪等品食或供在祖先的神位之前,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家庭的平安、健康。

處暑真的會“出暑”嗎

處暑的“處”在此作為動詞,讀三聲?!墩f文解字》曰:“處,止也?!碧幨畋硎練鉁赜裳谉嵯驔鏊^渡的變化趨勢。處暑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民間有時會借用入伏、出伏的說法,把處暑叫作“出暑”,表示從暑熱天氣中出來了,炎熱離開的意思。

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氣,超過一半年份的三伏天沒到處暑就出伏了,而且從歷史上伏天分布于上述四個節氣的天數統計來看,處暑在伏天中的占比不到1%。在“夏九九”中,處暑已進入“--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柜拿棉衣”的秋爽時段,此后天氣變化趨勢將越來越涼爽。

處暑物候現象是什么呢

初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

一候“鷹乃祭鳥”,意為處暑時節作物成熟,食物充足,所以天空中覓食的鳥類增多,此時老鷹很容易捕捉到它們,會將多余的獵物堆放得如同陳列祭品一般。

二候“天地始肅”,意思是說處暑處于氣溫逐漸降低的孟秋之月,涼氣的到來讓草木開始變黃脫落,此時天地呈現出一片肅殺之氣。

三候“禾乃登”,意為處暑時節水稻等作物開始成熟,進入收割、打曬的收獲季節。

處暑天氣特點

處暑是溫度過渡節氣,進入處暑節氣后會覺得溫度開始有明顯的降低了。處暑已經出三伏天了,但是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會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到了“秋老虎”天氣了。


68257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