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中國內地新增491例猴痘病例
7月份中國內地新增491例猴痘病例
2023年7月1日至31日,中國內地(不含港澳臺)23省(區、市)新增報告491例猴痘確診病例,其中廣東報告115例、北京報告81例、四川報告49例、浙江報告40例、湖南報告33例、江蘇報告31例、上海報告25例、安徽報告19例、天津報告17例、湖北報告17例、河南報告14例、遼寧報告12例、山東報告12例、吉林報告9例、云南報告4例、陜西報告4例、福建報告2例、重慶報告2例、山西、內蒙古、廣西、貴州、青海各1例,無重癥、死亡病例。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分析,疫情呈現以下特點:一是病例均為男性,96.3%病例明確為男男性行為人群。二是其他接觸方式傳播風險低。除同性性接觸以外的密切接觸者均未發生感染。三是89.2%病例為主動就診發現,6.5%為密切接觸者追蹤篩查發現,其他為主動報告和主動篩查等發現。四是絕大多數病例臨床表現典型,主要為發熱、皰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無重癥、死亡病例。
猴痘密切接觸者實施健康監測期間,有哪些注意事項
需避免與他人發生性接觸等密切接觸,避免捐獻血液等;堅持每天做好體溫測量和癥狀監測,健康監測的第7、14、21天要接受疾控機構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隨訪,出現猴痘樣癥狀應及時就診并主動報告可疑接觸史。
猴痘自我健康監測能否起到疫情防控的作用
猴痘病毒主要通過直接接觸病例的病變皮膚或黏膜傳播。只要密切接觸者在自我健康監測期間,避免與他人發生性接觸等密切接觸,堅持每天做好體溫測量和癥狀監測,出現猴痘樣癥狀應及時就診并主動報告可疑接觸史,以及時發現猴痘病毒感染者,并及時隔離治療,就可以避免猴痘病毒的續發傳播,最終控制住疫情。
猴痘臨床特征是什么
1.潛伏期:5-21天,多為6-13天。
2.傳染期:病例出現癥狀后至皮疹結痂自然脫落并形成新皮膚前具有傳染性。有調查提示一些病例可能在出現癥狀前1-4天存在傳染性。
3.早期癥狀:可出現發熱、頭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結腫大等。
4.皮疹和黏膜疹:通常在熱退后出現,有些病例可出現在全身癥狀之前。皮疹發生常經過斑疹、丘疹、水皰、膿皰、結痂至痂皮脫落幾個階段,不同形態皮疹可同時存在,可伴有明顯癢感和疼痛??衫奂翱谇谎屎眇つぁ⒏亻T、生殖器、結膜和角膜等。痂皮脫落后可遺留紅斑或色素沉著甚至瘢痕,瘢痕持續時間可長達數年。
5.病程及嚴重程度。猴痘病程約2—4周,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病程可能較長。猴痘為自限性疾病,大多數病例癥狀會自行消失,也有重癥和死亡發生,主要為兒童、孕婦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2022年以來全球多國猴痘暴發疫情中,大多數病例臨床表現較輕,部分病例無全身癥狀,皮疹僅限于生殖器、肛門直腸黏膜部位,死亡病例主要為未得到治療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2022年以來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區病例的病死率約為0.1%。
猴痘易感人群有哪些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種過天花疫苗者對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