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寒露屬于第幾個節氣
寒露屬于第幾個節氣
寒露節氣是24節氣中的第17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
寒露農事活動
寒露后,如有強冷空氣南下,南方容易出現氣溫低、風力大的寒露風天氣。寒露風是秋季冷空氣入侵引起明顯降溫而使水稻減產的一種冷害。它是南方晚稻生育期的主要氣象災害之一,多發生在中國南方農歷寒露節前后,因此廣東、廣西、福建一帶稱寒露風,長江流域稱秋季低溫。
寒露時節,北方應播種完小麥,不宜再遲,以免減產。南方應適時播油菜、種蠶豆等。華南地區將會出現一種災害性天氣——綿雨,其特點為:濕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陰天多,霧日亦自此顯著增加,直接影響“三秋”的進度與質量。因此要利用天氣預報,搶晴天收獲和播種。
寒露農事歌
寒露時節天漸寒,農夫天天不停閑。
小麥播種尚紅火,晚稻收割搶時間。
留種地瓜怕凍害,大豆收割寒露天。
黃煙花生也該收,晴朗天氣忙摘棉。
貪青晚熟棉花地,藥劑催熟莫怠慢。
大棚黃瓜搞嫁接,保溫保濕是關鍵。
紫紅山楂摘下來,鮮紅石榴酸又甜。
果品卸完就管樹,施肥噴藥把地翻。
采集樹種好時機,鄉土種源是重點。
畜禽喂養講技術,懷孕母畜細心管。
越冬魚種須育肥,起捕成魚采藕芡。
寒露節氣的由來是什么
寒露,是干支歷酉月的結束以及戌月的起始。夜晚,仰望星空,會發現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心宿二)已西沉。寒露后,太陽高度繼續降低,氣溫逐漸下降。寒露與白露節氣時相比氣溫下降了很多,寒生露凝,因而稱為“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贝藭r氣溫較“白露”時更低,露水更多,晝夜帶寒意。
在中國民間,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諺言,其意為經過白露節氣后,露水從初秋泛著一絲涼意轉為深秋透著幾分寒冷的“白露欲霜”。
關于寒露的諺語還有:“寒露過三朝,過水要尋橋”,指的就是天氣已帶寒意,不能像以前那樣赤腳趟水過河或下田了。
寒露期間,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溫差變化。從潔白晶瑩的露氣轉為寒冷欲凝,生動地反映出氣溫的不斷下降。隨著寒氣增長,萬物也逐漸蕭瑟。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里,對秋收十分有利。我國大陸上絕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貴州局部地區尚可聽到雷聲。
華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更少,西北地區則只有幾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給冬小麥的適時播種帶來困難,成為旱地小麥爭取高產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
海南和西南地區這時一般仍然是秋雨連綿,少數年份江淮和江南也會出現陰雨天氣,對秋收秋種有一定的影響。
寒露農事
“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緊采收棉花,遇降溫早的年份,還可以趁氣溫不算太低時把棉花收回來。江淮及江南的單季晚稻即將成熟,雙季晚稻正在灌漿,要注意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
南方稻區還要注意防御“寒露風”的危害。華北地區要抓緊播種小麥,這時,若遇干旱少雨的天氣應設法造墑搶墑播種,保證在霜降前后播完,切不可被動等雨導致早茬種晚麥。寒露前后是長江流域直播油菜的適宜播種期,品種安排上應先播甘藍型品種,后播白菜型品種?;春右阅系木G肥播種要抓緊掃尾,已出苗的要清溝瀝水,防止澇漬。
華北平原的甘薯薯塊膨大逐漸停止,這時清晨的氣溫在10℃以下或更低的機率逐漸增大,應根據天氣情況抓緊收獲,爭取在早霜前收完,否則在地里經受低溫時間過長,會因受凍而導致薯塊“硬心”,降低食用、飼用和工業用價值,也不能貯藏或作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