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心得范文 >

萬能心理學心得體會

時間: 新華 心得范文

當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這樣可以記錄自己的思想活動。好的萬能心理學心得體會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萬能心理學心得體會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萬能心理學心得體會篇1

一學期緊張而愉快的學習生活即將結束,在此,我將本校心理健康工作做下總結,以便今后更好的開展工作。

一、本學期認真落實了關于以“小學綠色文化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為主體工作宗旨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努力培養學生“自知、自尊、自制、自信、自強”的心理素質,讓每一位小學生都擁有健康的心靈,并真正成為身心健康的新一代。使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我調控,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咨詢和輔導,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發展自我的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針對兒童心理發展的需要而開展的教育活動,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學會如何恰當地應付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壓力,如何進行情緒調節等,使學生更有效、積極地適應社會、適應自身的發展變化,促進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展。我校每位班主任老師都進行校級心理健康輔導培訓,擔任各班心理輔導員,利用思想品德課,針對本班學生實際,有目的的開展集體心理疏導活動,以促進心理素質提高,預防問題發生。

三、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文化觀念、生活方式、思維意識都發生著劇烈變化。當代小學生的心理負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驗。有資料表明,在我國約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兒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厭學、逃學、偷竊、說謊、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擊、退縮、焦慮、抑郁等種種外顯的和內隱的心理行為問題。針對這些情況,學校大隊部在今年5月、6月期間,分批、分時段對各個年級的學生集中進行思想、心理、行為等方面進行指導與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心理健康是全員性的問題,是每一位小學生在成長與發展中都必然會面臨的問題,包括那些學習優秀、在教師看來是“好”孩子的學生。因為往往由于學習成績好,這些“好”學生心理發展中不健康的側面就常常被忽視,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和及時的幫助教育。我校每一位教師在學科教學中都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動向與變化,及時與其他學科教師聯系,或找學生談話,或與其家長交流,努力踐行“讓學生心中充滿陽光”。

五、本學期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運用于教學中,豐富了教師教學方法和策略,提高了教育教學水平。在教育孩子的認識上、方法上都有了提高和改善,推動了學校的整體的教育工作進程。

萬能心理學心得體會篇2

我給自己定下了每周讀一本書的計劃,上周是《三生三世枕上書》,這周就是《重口味心理學》,湊巧的是,這兩本皆是分上下兩冊,雖然其他的一點兒都不沾邊吧。

其實個人認為,這本心理學真的一點都不重口味,它包含了很多現代人在心理上渴望去了解的東西,文中開篇所寫的自閉癥,或者其后的對自己性格的“樹木人格分析”,到現在人們?;嫉囊钟舭Y,都有一個解讀,深入淺出,刻畫得非常生動,并不像一般的心理學書籍一樣枯燥。

一、自閉中的天才,學習是寂寞的事情。

文中推薦影片《雨人》

首先就聊聊開篇所講的“孤獨星人”。孤獨星人常會發生一些“儀式性行為”,他會在規定的時間做規定的事情,譬如每日早餐的順序一定要是先吃面包再喝果汁等等。而他們中的許多人,智力發育遲緩,甚至不會說話,但奇特的是,看不見事物整體的他們,對于局部有著極其敏銳的洞察力,不少的“孤獨星人”是某一方面的奇才,譬如繪畫,數學。他們從來未曾接觸過畫筆與紙張,卻可以一目將眼中景色了然,活靈活現的刻在紙上,或是他們連乘除法都不會,卻可以了解數字十二位的乘方的答案。

他們是孤獨的,常人很難對他們的某些怪誕的行為進行無限度的包容,他們被劃在正常交際圈之外,找不到心靈的知己,無從所屬,心無歸宿。而正是這樣的寂寞,讓他們有超乎尋常的'能力。

這就是我看這篇文章所想到的,學習,一定是一件寂寞且艱苦的事。攀爬學術的金字塔一路不知要遇到多少泥濘與荊棘,又或是誘惑,真正做好學術的人,雖不見得必然寡言,但一定都有一顆極其平靜又強大的心,耐得住寂寞,抗得了苦痛,只一心沉溺于學問。

就像是文中所寫的“孤獨星人”,他們并不完美,但也確實存在著生命的彩虹。自閉癥患者們在人生的水桶中缺失了常人所有的木板,卻奇特的,擁有一座屬于自己的噴泉。他們擁有的“畫面思維”,可以讓他們看到與常人不同的色彩與畫面,腦海中就像是一個萬花筒,一個高速飛轉的螺旋器,把他們所看見的以最快的速度傳達,然后通過繪畫表現出來?!爱嬅嫠季S”也就是心理學中的“聯覺”,是一種感官的互通,譬如我們常人時常會有“色——溫”的感知,看見紅色感覺暖,而藍色便覺得冷。

“孤獨星人”所擁有的“聯覺”,比起我們,要高級多了。

最喜歡的是文中結尾的一段話,作者姚堯寫道:“所有的存在都不應該被輕視,所有的差異都應該被理解,缺陷、不適和疾病,未必就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它們會產生出另一些發展、進化生命的形態,激發出我們遠遠不能預料的創造力?!?/p>

就像是“孤獨星人”,他們活在常人所不能理解的世界,但卻可以創造出無數奇跡。

倘若世上所有人皆是所謂“常人”,平庸無奇,那么世界該多灰色與無趣。

二、同性戀

這段關于“孤獨星人”結尾的一段話,也令我想起了另一類在社會中為多數人不理解的存在——同性戀。

無數人對他們諱莫如深,避之不及。

但同性戀之所以數萬年中仍舊存在,就代表著合理,時光的洪流大浪淘沙,留下的,必當時有必要存在的東西。所有的存在都應該是需要被理解的,他們都有存在于世的理由。

而在“同志style”這篇中,作者著重為我們科普了同性戀的產生。

人的本能分為兩大類:1、生或性的本能,叫力比多。2、死的本能,叫桑納托斯。

一個人類從出生到成長大抵會經過這樣幾個時期: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通過這三個階段的正常度過擁有一個健全的心智。

“口唇期”也就是嬰兒時期吮吸的本能,力比多停滯在這個階段的后果是,人們在成年之后依然要依靠“口唇”來滿足快感:譬如無節制的吃東西、吸煙、話癆、咬指甲……

而心理上,力比多停滯在口唇期的人會過于依賴別人,因為他們始終感覺自己還是個嬰兒,需要被驕縱,被養育,被照料,希望別人替自己做決定。

“肛門期”就是孩子們通過拉臭臭來滿足性欲。在這一時期,父母可以通過訓練兒童排便來鍛煉他們的自理和自控能力。

力比多如果停滯在這個時期,他們長大后會出現兩個極端:1、很懶散,骯臟;2、潔癖,強迫和過于死板。

“性器期”。在這個時期,女孩子們會出現“戀父情結”,而男孩們則對應的會有“戀母情結”,如果這個時期沒有很好的度過,會造成一種“戀母情節沖突”在潛意識里埋下同性戀的種子。

而在文中,作者也特別提到了一種“傳染”行為。即長期呆在一個封閉的環境,就會不自覺被周圍的人影響,“傳染”,尤其是在于異性隔離的地方:監獄、軍隊、男子或女子寄宿學校、遠洋海輪等等。

三、死神五部曲

方才我們提到了人類有兩個本能:生。死。那我就順著下去講講文中作者姚堯為我們描述的死亡。也是我最有共鳴的部分(本書中另外講的“抑郁癥”部分我也非常喜歡)。

人們在面對死亡的時候,通常會出現五個階段:1、否認。2、憤怒。3、討價還價。4、抑郁。5、接受。

也就是通俗而言,人們在得知自己即將面對死亡會不愿相信和面對,不停在各大醫院就診,確認結果,然后開始怨天尤人,覺得憤憤不平,“為什么是我?”,而后開始與上帝討價還價,“如果你能再給我三個月的時間,我就放棄我最熱愛的(唱歌,寫字,游玩……)。”或是極易開始有一種信仰,宗教等。第三個階段是一種明顯的僥幸心理和逃避狀態,因此,當我們發現這一切都是虛空,誰都無法解救我們的時候,我們進入“抑郁”狀態。這是一種關于生死的“生死抑郁”,最后,我們或許會平靜的接受。

這里我著重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生死抑郁”。它和“遭受抑郁”不同,面對“生死抑郁”的絕癥患者,大多不喜傾訴,更多的是心靈的交流,這時候,默默的守護在他身邊,握握他的手,替他溫柔的梳理頭發,或者就安靜的坐在他們身邊,就是一種最大的安慰。

“死神五部曲”我幾乎每一部都經歷過,第一二階段的時間較短,抑郁的時間較長。我度過了很漫長的一段抑郁的時期,在那一段時不時涌現瀕死感的痛苦時光里,我開始終于慢慢接受并且承認自己得了白血病的事實,然后開始自救。

這不是一個容易度過的坎兒,我如今的從容,耗費了整整兩年的光陰才終于得來。

其實對于大多數的晚期病人來說,到第五步最難的不是自己接受,是讓家人接受。很多病人家屬到了病人瀕死的時刻,都不愿意接受這個事實,要求醫生“一定要不惜一切代價去搶救”,但這個時候對于病患而言,死亡才是最好的解脫。痛苦的堅持著活著,被各種儀器折磨,只是病人家屬對于即將死去的親人的自責和愧疚的一種救贖罷了。為了平復自己內心而作出的這種行為,無異于更加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在此,想用作者文章最后的結尾作為本文的結尾:“愛是放手”,如果我們允許并幫助病人逐漸離開那些他們曾經熱愛和留戀的人和事,他們也就能輕松地離開人世,塵歸塵,土歸土,善始善終,人生的旅程就此結束。

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滿南山。

萬能心理學心得體會篇3

心理學,一個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詞。聯合國衛生組織指出:21世紀困擾人類的不是環境問題,不是資源問題,也不是恐怖主義,而是來自于人類心理的問題。諸如情結的煩悶,學業與工作的壓力,孩子厭學,感情困惑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引發憂郁,失眠,焦慮或者其它現代文明病。這一組數據,不僅讓人咋舌,更讓人不得不證實當今的社會問題??梢哉f,如何讓自己浮躁的心態,歸于平靜,如何放松自己,關注心理健康,已成為21世紀重要的社會的新課題。

一:學習心理學的動機

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市場經濟的加速運行,完全打破了幾十年來人們在傳統落后的計劃經濟體制中形成的思維定式。當突然直面一個激烈競爭,快速變化的市場經濟新模式,我們會深刻的感受到多年來積累的知識,能力,經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一夜之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學習工作,生產關系的矛盾,沖突,經常困擾著人們健康的心靈,嚴重影響其學業和事業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師的連線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與此感受到了與眾不同的教學氛圍,很受鼓舞。說心里話,在學習《心理學》之前,我對此學科的理解幾乎是片面的,瑣碎的。但,當我從參加第一堂心理學開始,對心理學就漸漸地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對此學科的濃厚的興趣。通過徐清照老師的講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而在每個人的身上,也蘊藏著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猶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們去喚醒他?!?/p>

二:心理學中的“人格”

所謂人格是指一個人的整體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傾向性,穩定性的心理特點的總和,包括氣質,性格,興趣,信念和能力等。心理咨詢師應當具備的人格條件又包含哪些內容呢?

1.心理相對健康

心理咨詢師是通過自己的行為來引導來訪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來訪者。雖然心理咨詢師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會像其他人一樣希望得到愛,希望被接受,被承認,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須有能力在咨詢關系以外求得這些欲望的滿足,以保證有效地完成心理咨詢師這一社會角色的任務,不致引起角色緊張。心理咨詢師也會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數來訪者,在相同的社會環境里,遇到各種生活難題,也會出現心理矛盾和沖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對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咨詢關系以外來解決他的心理矛盾和沖突,不至于因為個人的問題干擾咨詢工作。一個合格的心理咨詢師應當是一個愉快的,熱愛生活的,有良好適應能力的人。要得到來訪者的信任,咨詢師自己必須愿意不斷成長,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奮斗。那些情緒不穩定,經常處于心理沖突狀態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難勝任心理咨詢工作的。

2.樂于助人

只有樂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詢關系中給來訪者以溫暖,才能創造一個安全,融洽的氣氛,接受來訪者各種正性和負性的情緒,從而進入來訪者的內心世界。“樂于助人”說起來容易,但并非任何人時刻都可以做到。那些只關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語,缺乏熱情的人,也是難以勝任心理咨詢工作的。

3.責任心強

心理咨詢師既要耐性傾聽來訪者的敘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來訪者感到自己被關注,也要能誠懇坦率地和來訪者談心,取得他們的信任,使他們愿意暴露內心的痛楚和秘密。工作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負責任在咨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這些人格條件是在先天素質基礎上和環境的長期影響下形成的,是相對穩定的心理特點,不是光靠學習理論知識就可以獲得的。因此,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勝任這項工作,應先檢驗自己的人格條件。

三. 完善的知識機構

做好心理咨詢工作要有必備的理論知識。心理咨詢不是僅僅依靠良好愿望,滿腔熱情和一般常識來安慰,勸說那些處于困境的來訪者或鼓勵心理病人跟疾病斗爭。有時,廉價的安慰反而會引起來訪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是科學工作,要用科學的咨詢知識和技巧來幫助來訪者,使他們認識困擾著他們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棄適應不良的行為,使心理成熟起來。

只有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結合起來,才能理解來訪者的困難是怎樣形成的,矛盾和沖突的根源何在,他們心理癥狀的真正意義是什么,用什么防御手段來對付內心沖突等一系列問題,然后才談得上有針對性地協助來訪者分析問題,并引導其走出困境,促進人格成長。

四 熟練的咨詢技巧

心理咨詢的理論知識和技巧是可以學到的。除了從書本上學習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向來訪者學習,不斷地總結經驗。上面所說的職業道德,人格條件,知識條件和技巧條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正如卡瓦鈉所說:一個好的心理咨詢師應當是個人品質,學術知識和助人技巧的結合。

五 粗淺

首先選擇心理學,就是為了想幫助更多有需要幫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達到更加好的狀態。

第二就是學會了換位思考,在寫心理學論文的時候,了解了許多關于治療的方法,然而,對我影響最大,最有啟發的就是要學會換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適時地應用,更加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那么個人就可以更加平靜客觀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學會了寬容。

萬能心理學心得體會篇4

體育興趣是人們力求積極認識和優先從事體育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與參與體育活動的需要相聯系的意向活動。一個人如果對體育活動感興趣,就會積極參加,全力投入,活動的結果將是需要的滿足并由此得到積極的情緒體驗。所以體育興趣是體育參與的基本動力之一,它影響著人們體育參與的具體活動方向和強度。興趣對促進體育學習有指向和強化的作用。體育興趣與體育學習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身體素質和原有技能水平大體一致的情況下,有體育興趣的人較無興趣的人活動效果更優。這就是由于體育興趣對體育學習或鍛煉具有指向和強化的作用。

實驗表明:中學女生多數不喜歡長跑,,但改成音樂伴奏下的跑跳步練習,在生理負荷同等情況下仍然情緒振奮不感疲勞,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提高。興趣依年齡不同而有所不同:小學生天真活潑,具有好懂的天性。他們對體育活動有廣泛的興趣。他們把體育看成“玩”,只要能活動就感到滿心歡喜,表現興趣盎然,不知疲倦。但整個小學階段興趣不夠穩定,對呆板單調的活動容易產生厭倦情緒。初中生的體育活動興趣比較廣泛,但容易變化,一部分學生開始有了體育的專一興趣,但多數的初中生尚未形成對專項運動的穩定興趣。高中生的體育興趣在良好的教育條件下可能更加穩定,且有明顯的選擇性,但同時也顯現出更大的不平衡性。

(一)成功教學法教學法:學生在求知欲的基礎上努力參與并取得進步時,他對成功的表現會產生積極體驗并對此項體育活動更加關心。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勵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币虼?,要想使學生產生體育興趣,就必須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

(二)愉快教學法: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貫徹愉快教學的宗旨是要學生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到歡樂,滿足其趨樂避苦的欲望。由此而產生體育興趣。貫徹愉快教學的關鍵是教師。

(三)需要滿足法:中學生求新好奇的心理明顯。體育課上學生希望教學內容常換常新,是使每節課教學有新東西、新收獲、新活動。體育教師應在貫徹大綱內容的'前提下,盡量在新字上下功夫。爭強好勝是中學生的突出特點。采取比一比、測一測的方法學生會感到有變化、有新意、有趣味。

(四)教學“引趣”法:體育興趣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環境因素的誘發。教學中持續“引趣”是引起學生愉快體驗并逐漸形成體育興趣的重要條件。教師要在嚴肅的執行教學任務過程中注意引趣因素的運用?!耙ぁ钡膬热萦校盒路f教學法、教學用語、動作示范、競賽活動、設置疑難、場地器材、體育信息引趣等。

萬能心理學心得體會篇5

__年7月13日至7月20日。我有幸參加了教師幸福成長積極心理學課的培訓。本次培訓時間雖然短暫,卻敲開了我們廣大教師的心靈之門。為我們教師提供了一個了解自身,完善自我,提升幸福指數的平臺。

一. 首先,改變了認識上的誤區:

以前曾錯誤地認為心理健康是心理輔導老師的責任,通過培訓,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全面覆蓋在學校教育中,是所有教師共同參與的,共同來呵護學生的心靈。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育人,也要關注教育對象的心理健康,培養出高素質,健全健康的人才,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能夠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從而為自己的行為心理進行評價。心理健康與思想品德課不能劃上等于。

二. 其次,幾點新的認識:

1. 學生的心理要健康,教師的心理更要健康。

通過本次培訓,使我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了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的感知現實并且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平衡過去。我是一個急性子,脾氣比較急躁,遇到事情或不順心容易動怒,產生悲觀,憤怒等小計情緒。有時候,把這種情緒帶入工作,學習,人際交往中,看學生不順眼,看自己的老公、孩子不順心,不僅是自己不快樂,還會影響周圍的人。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也管得心態非常重要。通過學習,我意識到了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我知道了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己,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掌握調整情緒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學會放松:如聆聽音樂,赤腳散步,運動,朋友聚會等;恰當地宣泄不良情緒:體力勞動,走進大自然等。培根說:“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教知來改善。”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我會坦然地承認并接納自己的一些情緒,并努力采取正面的方法來處理一些負面情緒。

2. 學會感恩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爆F在的人都比較自私,更多的在乎自己的得失。教師和學生都應該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感恩自己的身體,感恩周圍的人,感恩大自然,。。。。。。感恩生活中的美好點滴。感恩使我們把關注點聚焦在那些美好事務上,生活也由此變得更美好,是自己永遠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

3. 做好溝通,與學生打成一片

對待學生,要以平等的角度與學生溝通交流,讓學生說話、表達、傾聽他們的心聲。如若能利用自己人效應,與學生打成一片,你說的話會讓學生更信賴,更容易接受。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遠。為了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師就要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幸福的人。我相信:自己幸福了,學生也就幸福了,千千萬萬個家庭也就幸福了。為了幸福,我們要發揮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作用,讓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心理水平朝著健康的的方向發展!

萬能心理學心得體會篇6

《教育心理學》是以教育心理學為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小學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于自學。在通讀本書后,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了解,另外關于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于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但是鑒于我們教育心理學的學術沙龍主要關注教學心理。學生心理及差異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關于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系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范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關于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教師為什么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我在讀完以后有這樣的認識:第一,是因為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第二,是因為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征,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采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為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此外,本書還提到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等,可以說從理論上歸納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具體,有效的方法。總的來說,本書對于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了解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萬能心理學心得體會篇7

如果你想要戰勝拖延,那么從拿起本書的這一刻開始改變吧。翻開這本書,引入眼簾的這句話,深深地吸引了我。

拖延,并不僅僅是一個貶義詞,他可能指一種有用的習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投入以及因沖動而損耗的精力,他也可能指一種有害的習慣,是在完成一件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中懶惰的表現。開始我以為拖延只是個人行為習慣的養成問題。一直到讀了這本書,我才感到,拖延,大部分的時候只是我們問題的冰山一角。

深層的原因才是需要引起我們真正重視的。比如:心理障礙、生理缺陷、價值觀沖擊等等。書中所言:“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經驗這三者交織在一起而形成的。”倘若細究起各自拖延的根源,還會扯出諸如:早年記憶、對成功和失敗的各種恐懼、模糊的自我認識以及家庭的態度等等,這些我們自己都不太愿意去觸及的深層次感受仰或真相。

我的生活存在了太多拖延的事情。例如想要減得肥,肉永遠長在身上,想要練習的瑜伽,身體總是拉不開筋,想要提高自己的技能,拓展人際關系等總是遲遲不能邁出第一步。

總是告訴自己,沒事,還有明天。可是,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由于從小隨性慣了,害怕固有的圈子被打破,不習慣改變,懶于創新,喜歡成功,害怕失敗,對失敗的恐懼,害怕自己固有能力的失去,害怕別人的評估,深層的不自信貫穿了我的生活,這些原因造成了自己的裹步不淺,淺嘗輒止,對事情不認真,不追求,沒有生活目標,不能做到創新,很快接受新事物。

學習了這本書,我覺得自己的目標太含糊,想法總是說來就來,計劃不具體,具體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該做什么,造成拖延。我們可以通過誠實地對待自己,分析自己,來明確自己生活的目標??吹阶约旱膬r值和力量。分析哪些只是人云亦云,哪些是我們真正想要的、必須要做的。我們大部分的精神生活都發生在自己的意識以外,這幫助我從外在的原因轉到對自己內在精神的尋找,從而保持不斷成長的心態,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收獲。我還學會了一種和自己的精神世界進行溝通的方法。

如快樂來自于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健康的生活,來自于和他人和跟自己內心深處的溝通,來自于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這改變了自己的世界,讓自己時刻保持正念,保持對自己內心的關注,關注自己的意識以外的精神形態,充滿了對世界精神的敬仰。

希望您聽到我的分享,雖然不能很快的戰勝拖延,起碼可以更清楚的審視自己,從今天起,開始喜歡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了解自己。

萬能心理學心得體會篇8

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

科學大師愛因斯坦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我們總認為,人與人不同,這里面有環境、有機緣、有能力、也有的差異。怎么在于“業余時間”呢?業余時間對我們每個人意味著休息和充電。

20__年8月20日《新華周末》報道,中國人民教授王琪延博士帶領他的課題組對全國城市居民的生活時間進行抽樣調查發現,我國城市居民一周平均每日工作時間為5小時1分,個活必需時間10小時42分,家務勞動時間2小時21分,閑暇時間6小時6分。四類活動時間分別占總時間的21%、44%、10%、25%。每一天,城市人就是這樣度過。10年來,人的閑暇時間增加了69分鐘,閑暇時間占命的1/3。而我國居民在電視機前每天是3小時38分,打發掉自己一半的閑暇時光。日本、美國人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分別為1小時37分和2小時14分。

調查結果還顯示,本科以上高學歷者的終生工作時間是低學歷者的4倍,收入是其7倍以上。學歷越高,越重視終生學習,平均日學習時間為61分鐘。

每個人的業余時間有多少?業余時間如何用?這里大有講究。當你業余時間比較多時,而且把如此多的業余時間用于打牌、跳舞、閑扯、看電視時,你的`收入就像翹翹板,這一頭就會低下去。反之收入就會高起來。收入是社會對你的報酬,也是一個人的物化形式。當你的收入漸漸趨于牛市或熊市時,你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也就趨于變化,你的和追求與人就大大不同了,這時你自覺不自覺地與他人出現了差異?!叭说牟町愒谟跇I余時間”。這也許是愛因斯坦關于人與時間的又一種表述方式,也是一種深刻的耐人尋味的表述方式。

列寧說過,不會休息,就不會工作?,F在該是賦予它時代的新義了。步入信息化社會,擁抱知識經濟時代,也必然地要求我們壓縮以至擠占業余時間。市場無孔不入。在業余時間,我們都能嗅到一股知識和金錢的氣息。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數字英雄”的搜狐張朝陽博士說:“我就是平凡人,我沒有發現自己與別人有什么大的不同。如果說有不同,那就是我每天平均除了7個小時睡覺外,其他時間都在工作(思考)”。

據說,地研究了第三種血細胞(現稱血小板)及其他成就的加拿大醫學家奧斯勒,為了從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讀書,他為自己定下一個制度,睡覺之前必須讀15分鐘的書。不管忙碌到多晚進臥室,就是清晨兩三點鐘,他也一定要讀15分鐘的書才入睡。這個制度他整整堅持了半個世紀之久,共讀了8235萬字、1098本書,醫學專家成了文學研究家。奧斯勒賦予業余時間以的神奇。

你要顯示存在的嗎?你要與人有所差異嗎?那么,用好你的業余時間吧!

128730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