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詩燕心得體會
心得可以被稱作是人們學習事物的一個自我總結,歸納出適合自己的處理類事情的一套獨特方法。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黃詩燕心得體會?這里給大家分享黃詩燕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黃詩燕心得體會篇1
黃詩燕、毛相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黃詩燕、毛相林兩位同志是新時代黨員干部的優秀代表,是牢記初心使命、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的典范。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的莊嚴承諾,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楷模。
黃詩燕同志是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人,1964年出生,1983年入伍,198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湖南省株洲市茶陵縣虎山鄉原黨委書記。2022年2月10日,黃詩燕同志在值班期間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因公殉職,年僅58歲。
毛相林同志是重慶市巫溪縣人,1959年7月出生,1976年12月參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重慶市巫溪縣下堡村黨支部書記。2020年8月,毛相林帶領村民在巫溪縣馬鎮壩鄉蘭英山大峽谷成功實施懸崖勒谷、絕壁逢生、滴水穿石“三大工程”,探索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2020年被評為“感動重慶十大人物”。2021年1月30日因病不幸去世,享年62歲。
黃詩燕、毛相林兩位同志先后去世后,習近平總書記對兩位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廣大黨員、干部學習黃詩燕、毛相林同志先進事跡,要學習他們不畏艱險、沖鋒在前的擔當精神,要學習他們牢記初心使命、始終忠誠于黨的事業的崇高精神,要學習他們扎根基層、心系群眾的公仆精神,要學習他們不計個人得失、甘于犧牲奉獻的優秀品質。
黃詩燕、毛相林先進事跡心得體會為本網站原創作品,不得擅自轉載!
黃詩燕心得體會篇2
11月18日21:00,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時代楷模發布廳》欄目,將發布中宣部關于授予黃詩燕、毛相林“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
黃詩燕同志生前系株洲市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炎陵縣委書記。炎陵縣地處羅霄山區腹地,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2011年47歲的黃詩燕擔任炎陵縣委書記,扎根基層八年,發展特色經濟、改善民生,帶領炎陵縣提前兩年實現脫貧摘帽。然而,黃詩燕的身體卻嚴重透支。2019年11月29日,年僅56歲的黃詩燕因心源性疾病不幸去世。
黃詩燕同志因公殉職后,市委、省委相繼追授他“株洲市優秀共產黨員”“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務院扶貧辦追授黃詩燕為“全國脫貧攻堅模范”。中央、省、市多家主流媒體對黃詩燕同志先進事跡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報道,在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
“時代楷?!笔怯芍行考薪M織宣傳的全國重大先進典型。時代楷模充分體現“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準則,充分體現中華傳統美德,是具有很強先進性、代表性、時代性和典型性的先進人物。
黃詩燕心得體會篇3
黃詩燕擔任縣委書記之初,炎陵縣頂著深度貧困縣 經濟薄弱縣 產業滯后縣等一堆“落后帽子”。全縣貧困發生率達19.5%,農民人均收入2970元,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
炎陵縣委辦副主任劉明華介紹,上任伊始,黃詩燕抱定“山高不如腳背高,路長沒有腳板長”的信念搞“大走訪”——自帶食材進村入戶,與群眾一起生火做飯,同桌吃飯,同干農活,傾聽群眾掏心窩子的話;跑無電村,鉆土坯房,進“杉皮屋”,訪貧問苦……黃詩燕調查后痛感,炎陵縣交通閉塞是痛點,資源匱乏是難題,貧困落后是大敵。
“共產黨是為無產階級飯吃衣穿屋住的黨”,這是1929年紅軍在炎陵縣留下的標語。“我們共產黨人干革命,就是為了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我們要弘揚紅軍作風,讓農村一天比一天美,讓農民一天比一天富!”黃詩燕一席話,讓全縣黨員干部深受觸動。
他提出,大力發展綠色農業 生態工業 文化旅游三大產業。他給自己立“軍令狀”,梳理群眾最難最憂最盼的事,解決一項銷一個號。
黃詩燕心得體會篇4
忠誠是中國共產黨最閃耀的精神品質,是共產黨人必須具備的優秀品格,一直以來,都講對黨忠誠、對國忠誠、對民忠誠,唯一的、徹底的、無條件的、不摻任何雜質的、沒有任何水分的忠誠。說到忠誠,我想,黃詩燕無疑是一個真正的好榜樣。
2011年6月25日,47歲的黃詩燕來到炎陵任縣委書記,挑起了這個革命老區脫貧攻堅的重擔,成為炎陵縣脫貧攻堅的“一線總指揮”。從此,他就成了脫貧攻堅的無畏戰士,8年5個月零4天,用生命兌現了“脫貧功成,必定有我”的莊嚴承諾,用忠誠贏得了老百姓心中的“最美扶貧書記”贊譽。為脫貧而來,為脫貧而去,他把一腔熱血和激情,都用在了為民脫貧的事業中,真正成為了“無私無我,不負人民”精神的忠實捍衛者、踐行者,用奮力拼搏、艱辛付出,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贊歌。
10月9日,追授黃詩燕同志“全國脫貧攻堅模范”稱號大會暨黃詩燕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他當得起“模范”的稱號,當得起全國黨員干部的由衷敬仰,是新時代忠誠為民的好榜樣。
我們要學習他的忠誠精神。忠誠,既是政治標準,更是實踐標準。黃詩燕用他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一名共產黨人對“忠誠”是如何堅守的、是如何踐行的。我們要學習黃詩燕的先進事跡,牢固樹立忠誠意識,把黨、國家和人民放在首要位置,堅定不移。
我們要學習他的擔當精神。守初心、擔使命,是黨員干部的精神旗幟,人民的幸福依賴于勇敢的擔當。黃詩燕用苦干實干拔掉一方窮根,以執著堅守帶領貧困群眾邁向小康生活,以責任和擔當踐行為民誓言。我們要一如他一般,堅定理想信念,補足精神之鈣,錘煉斗爭本領,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責任擔好擔牢擔實。
黃詩燕心得體會篇5
2018年8月,湖南省政府批復同意炎陵縣等5縣脫貧摘帽。炎陵縣為全省第一批脫貧的縣,不少干部直呼“沒想到”。
“炎陵脫貧摘帽,是我們向20萬老區人民兌現的一個莊嚴承諾,是向長眠在這片紅土地3萬余名革命先烈英靈奉上的一聲真情告慰。”黃詩燕曾說。
脫貧,黃詩燕帶著大家干。2015年起,黃詩燕聯點幫扶大源村,幾乎一個月進村一次?!案羧钗寰湍芤婞S書記到村里來。一個七品官,每個月都進來村里,不容易!”村民曾昭華老人說。
道路硬化電網改造路燈安裝自來水,圖書室…幾乎凡是村民提到的生產生活上的困難,黃詩燕都盡力去協調解決。如今,大源村青山環繞,新居白墻黛瓦掩映在綠樹叢中,水泥路直通農家院,果樹遍布山間,猶如一幅山水畫。這個霞陽鎮最偏遠最落后的大村,成了遠近有名的風景村。
村民們沒想到,黃詩燕最后一次下村,竟是他們與黃書記的最后一面?!斑@樣的書記,少見,難得!”村民們說。
扶貧攻堅是黃詩燕眼里的頭等大事。山高不如腳背高,路長沒有腳板長,這是黃詩燕經常說的一句話。湖南海拔最高的山在炎陵,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炎陵最多。8年多時間,黃詩燕走遍每一個村,翻越了炎陵的每一座山,有的村子多次去?!?20個村他都去過,差不多每個月都有一周在村里走訪貧困戶?!毖琢昕h民政局局長吳集會說。
黃詩燕帶著同事們,堅持以發展產業增加收入作為脫貧的關鍵,圍繞特色農業生態工業文化旅游“三大支柱產業”持續發力。吳集會給記者算賬:黃桃白鵝菌類等特色農業帶動6548戶21701名貧困人口戶均年增收6800元;綠色工業帶動2692名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萬元;39個全國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48家休閑山莊354家“農家樂”帶動2112名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8萬元……
脫貧攻堅傾注了黃詩燕全部心血。大到扶貧產業選擇重大文件制訂重要舉措出臺,小到貧困戶建檔立卡手冊,他逐一梳理逐一審定。
縣委辦副主任陳德望說,在脫貧攻堅戰場上,黃詩燕既是一線總指揮,又抓鐵有痕,踏石留印。連一本扶貧手冊,他都細致入微研究設計。
過去為壓實扶貧干部責任,表格較多,包括扶貧手冊收益核算卡貧困戶退出確認書等,加重了基層扶貧干部的文案負擔。黃詩燕很早提出來,化繁為簡,把多如牛毛的表格壓縮為一本簡潔明了的手冊,涵蓋脫貧攻堅方方面面內容。扶貧部門完成手冊初稿后,黃詩燕和相關部門一起,一行一行對照檢查,字斟句酌討論每項內容?!皬?017年到現在,炎陵都在用這本手冊,國家省里來評估考核,都說這本冊子做得好?!?/span>
2014—2018年,炎陵全縣累計脫貧6647戶22907人,54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由16.57%降至0.54%。2018年2月通過省核查評估,在全省5個同類縣中,貧困發生率最低,為0.6%,群眾認可度最高,為98.49%;當年6月,炎陵縣通過國務院專項評估檢查,錯退漏評“零反饋”。
8年多時間,炎陵解決了15000多戶農村居民住房安全保障的問題,新修或改造800多公里道路,全縣群眾都用上了安全的飲用水。
如今,在炎陵,最舊的是縣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學校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