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心得范文 >

初中教師心得隨筆

時間: 新華 心得范文

好的心得可以讓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價值觀。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初中教師心得隨筆嗎?這里為大家分享初中教師心得隨筆,快來學習吧!

初中教師心得隨筆篇1

西點軍校里有一個廣為傳誦的悠久傳統,就是遇到軍官問話,只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說一個字。據美國商業年鑒統計,二戰后,在世界500強企業中,西點軍校培養出來的董事長有1000多名,副董事長有20__多名,總經理,董事一級的有5000多名。任何商學院都沒有培養出這么多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沒有任何借口是西點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是西點軍校傳授給每一位新生的第一個理念。沒有任何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卻可以激發一個人最大極限的潛力。它是在強化我們要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核心是敬業、責任、服從,誠實。

奮戰在教育戰線上如我一樣的教師群體也確實存在一些尋找借口的可能。在工作上缺少勇于負責的態度,一抓到底的決心,追求完美的精神。搬出一些這樣那樣的理由,搪塞上級,開脫自己。因此,“沒有任何借口”是踏實工作的原則,是完善人生的態度,是奉獻社會的精神。多么簡單的一句話,卻包含了多種深刻的涵義。

首先是責任感,對自我的責任、學生的責任、家長的責任、學校的責任等,責任無處不在,就比如說重視學生的一言一行這一件事來說,這也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也許在看這本書之前,看到學生行為修養上的一個小過失會不以為然。但教師是園丁,是培育下一代責無旁貸的任務。在祖國的明天和希望面前,你能有什么借口嗎。

其次,忠誠也是必不可少的,忠誠是人類最重要的美德,那些忠誠于集體、忠誠于國家的高素質人群,都是努力工作、不找任何借口的群體。這也是組成一個優秀集體的基本元素。忠誠如何體現?我認為只要在有生一天,那么我就要做到無愧于這份工作,無愧于社會,經常反問自己一下,我努力了嗎?我真的對得起這份工作嗎?當然,這不需要自欺欺人的答案。如果答案經常是肯定的話,那么沒有人會懷疑我的忠誠度。

同時忠誠不僅是對國家對組織的忠誠,更是對自我的一份忠誠。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把工作作為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用心去感悟,去呵護,與之同悲同喜,并通過完成一件件工作任務,去享受獨有的樂趣。

沒有任何借口所體現出的是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一種服從誠實的態度,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這是一個要自己全力以赴去做事情的動力,追求成功并不把自己的失敗作為一種理所當然的認識,更不能讓借口成為拖延的溫床。

初中教師心得隨筆篇2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職前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小學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著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著,對照著,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后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發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出一個手指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于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幾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發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

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橋梁,是通向文明的階梯;教育事業是一項激動人心的事業,它為我們提供了實現理想、激發智慧的宏大舞臺;為實現師生雙方的生命價值、獲得內在的幸福提供了無限空間。

我們教師肩負著課程改革的歷史重任,新課程的理念要內化為我們教師的教學行為,需要漫長的路要走。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將是一場持久的攻堅戰。因此,我們必須隨時對自己的工作及專業能力的發展進行評估,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保持開放的心態,把學校視為學習的場所,在實踐中學習,不斷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研究、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

用新理念提升教學的品質;用新理念重塑教師的行為;用新理念改變學習的方式。

初中教師心得隨筆篇3

師德是指的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及其表現出來的思想和工作作風,包括對政治的關心和了解、對職業的熱愛和投入、對同事的團結和合作、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對學術的嚴謹和進取、以及對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個方面的綜合狀況。通過參加師德學習,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一、身正為師,教師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

學生,愿意接近有師德(道德)的教師。而作為教師,自然也都愿意與有教養(道德)的學生打交道。所以,要做一個讓學生和教師都愿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學生在學校里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更主要的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愿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得多??梢?,作為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有道德且有團隊精神的人,你就首先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所以你自己就必需首先要成為有道德的人。基于這樣的認識,我很注重自己的品德修養,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表里如一。

二、身教重于言教。

《世說新語》有一則“謝安教子”的故事,謝安的夫人教育兒子,同時問謝安:“怎么從來沒見到你來教育兒子?”謝安回答說:“我一直以“身教”來教育兒子?!敝x安身為一國之相,日理萬機,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管教兒子,夫人當然不免責怪。但謝安說自己的行為就可以讓兒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謝安只是在為自己的錯失推卸責任而已。但換個角度來看,這個故事表現了謝安對自己道德品行的充分自信,也揭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身教重于言傳。人們往往把聽其言放在觀其行之前,這是因為聽其言一般只能形成初步的印象,觀其行才能得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樣,人們往往把言傳放在身教之前,也是因為言傳只能收到初步的成效,更深遠、更長久的效果則需要身教才能獲得。

三、以寬容、信任架設師生的心橋。

“嚴是愛,松是害”,“嚴師出高徒”,成了老師和家長的經驗之談,不可否認,在很多時候,嚴格管理、嚴格要求是有效的教育手段。我做過很多年班主任,我認識到有些時候過分的嚴厲,有可能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相反,寬容能使學生內心受到感化,會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寬容是一種信任和激勵,因而,信任會化作一種力量,激勵學生自省、自律、自強;寬容又是一種仁慈和關愛,可以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敬,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設起心橋。教育包含批評,但對學生的批評要有分寸,絕不能一棍子打死。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于心理素質、思想素質尚未成熟的學生,教師多給他們一些微笑,少一些嚴厲,多一些寬容,少一些指責,會收到更好的效果。當然,寬容不是姑息放縱,也絕非不講原則。

四、愛學生要象愛自己孩子一樣。

教師的愛一旦進入學生的心靈,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不僅會使他們的心靈萌發出善良的崇高的情感,而且能點燃起他們的智慧的火花。愛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源泉。當然,愛學生決不是對學生各種錯誤思想、行為的漠視和放縱,而是為了更好地塑造人才。愛學生是教師的最基本的素質,也是教師最基本的要求。每一個學生,都渴望被愛,被關懷,特別是“差生”。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要拒他們于千里之外,要和他們縮短距離,給予他們濃濃的愛意,要尊重他們的人格。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里,我更會努力,成為學生心目中的良師益友。

初中教師心得隨筆篇4

通過這些時間的實習,我發現提問是一節課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課堂導入還是重點知識的檢測,亦或是課后的總結,提問都是一個最便捷高效的教學手段。同時我發現,提問的目的也有很多,下面我通過自己的真實經歷,談一下我的理解。

在講解新課之前的提問,可以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從而確定本節課的重難點。比如在講初中生物課《形形色色的生物》這一節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幾個問題:一、大家列舉你知道的十種生物,并按自己的理解將它們分類。二、大家知道為什么人類與人類之間的身體構造相似,而與小兔的差異如此之大嗎?三、大家說說一只小兔與一塊石頭之間的差異。在新課講授之前我設計這樣的問題,通過第一個問題我能了解到學生對生物種類的掌握程度;通過第二個問題我能了解到學生對遺傳方面的認知程度;通過第三個問題我能知道學生對生物特征的理解程度。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就是:生物多樣性與生物的特征。通過課前提問我能知道具體學生的知識水平,從而確定教學重點。

在講課過程中如果發現游離在課堂之外的學生,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提醒學生。比如我在講《生物體的器官、系統》這一節時,講到“器官”時,發現班上的劉碩同學在吃口香糖,我眼神提示他幾次,他還是沒反應,以為我沒看見,我把他叫起來問:“劉碩同學,請你分析一下你在吃口香糖時都用到了哪些器官呢?”這時,劉碩同學只顧嘿嘿的笑,下面的同學邊笑邊回答:“舌、牙齒、嘴唇……”。我問:“還有嗎?你們確定自己的答案嗎?”這時學生們只是面面相覷,一臉茫然。我說到:“還有大腦和眼睛啊,他在用嘴吃的過程中,還得用眼睛時刻觀察我有沒有發現他!,還得思考如果被發現了該怎么……”我話還沒說完,學生們哄堂大笑,劉碩同學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并把口香糖給吐了。通過這樣的提問既讓同學們掌握了知識,又拉回了一位游離在課堂之外的學生,并且整節課的氛圍輕松活躍,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很是高漲。

提問是一門藝術,他不僅僅是你問我答那么簡單,其中含有許多技巧,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會繼續研究,以使我的課堂提問更加高效!

初中教師心得隨筆篇5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說:“一本教育雜志,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 高水平的服務……”而《初中數學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初中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致。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初中數學教改的沖鋒號。

在 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初中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 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初中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 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初中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初中數學教 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找到教學的“亮點”。閑暇時翻看一下里面的內容,總是對自己教學的一個充電。學記》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 也?!睂τ谖覀兘處煻裕獙W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說,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 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后知困,學然后知不足也”。 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 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里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 這對于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說,不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 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坐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癡如醉, 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

初中教師心得隨筆篇6

教師實習體會: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與技巧

英語課堂提問是啟發式教學的手段之一。這種教學手段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問題設計得得體、精巧,能把學生引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能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信息,激活學生的思維;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教師的責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點燃學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課堂提問正是這種星星之火。

一、當前中學英語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的教學中,有不少教師的提問沒有真正地明確提問的目的,舉幾個例子:

1.提問的問題過于簡單

表面上營造了熱烈的氣氛,但不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2.問題過于復雜,超出學生的知識范圍

如在還沒講授課文之前就提出某些較難的問題,這會抑制學生的思維熱情和信心。

3.對學生的回答不注重引導

這樣就不善于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從而使學生的思維缺陷得不到及時的糾正,思維水平難以提高。

二、英語課堂提問的策略與技巧

課堂提問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溝通的橋梁。在授課中注重提問的技巧,才能最終將授課效果發揮到極致。

1.問題的設計技巧

第一,整體性原則。教師提問時一方面要加強各問題之間的相互構成、互補,另一方面要注意所提問題與課堂各因素之間的難易、深淺的發展序列組織,以達到最優化的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過渡性。將一個綜合性的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來提問。

第三,關聯性。當教師講授到一個知識點時,向學生舉一個例子,然后讓學生舉出相似的例子以增加學生的理解。

2.準確把握提問時機和等待回答的時間

巧妙設問,及時吸引學生注意力.可將提問時機分為以下幾種:一是授課伊始的提問。授課伊始,教師提出問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疑問到思考。二是重點難點處的提問。教材的重點難點恰是教學重心所在,是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于此提問設置疑問,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三是銜接處的提問。在英語教材中,課與課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往往體現了知識的內在聯系.四是結果處設置提問。一堂成功的課,也應設置提問而終,使其課雖盡,意無窮。教師應于結課處,根據知識的系統,承上啟下地提出新問題。教師的課堂提問還必須則應“察言觀色,機動靈活”地調整提問的對象,不要漫長等待。

總之,提問是一種經常使用的教學手段和形式,加強課堂提問的藝術性十分重要。適度的提問不僅可以逐步挖掘課堂教學內容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而且可以展示教師的教學藝術,顯現教師的教學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優化課堂結構,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136144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