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感想心得體會
通過開展世界讀書日活動,大家能夠經常去讀一讀、背一背,時間一長,就能積累好多好詞妙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世界讀書日感想心得體會最新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世界讀書日感想心得體會(篇1)
營造書香班級,讓好書陪伴學生。這些理念隨著學校組織的春風讀書活動工程的推進越來越深入每一位同學的心,也漸漸地成為我們七年一班的一種氛圍。七年一班有組織的讀書活動一直在悄然無聲中進行著,持續到今天,在我們不懈地努力下,在“大閱讀”這塊熱土上,我們獲得了一定的收獲。
在我的指導和建議下,我班有十幾個同學都向大家介紹了自己如何選購優秀書籍并談了自己的讀書打算。同學們讀書的熱情越來越高漲。好多學生在日記里流露出喜歡看書,都說這一年的讀書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新鮮的空氣,也表達了對學校的舉措非常滿意。我班有的同學在讀書筆記里寫道:每周一到閱覽室讀書真是一種享受。有的同學說:我們每月讀一本書,只要這樣一本一本堅持去看,相信我的知識一定會越聚越多。
3月份在開展讀書征文活動中,張萌獲一等獎,楊晶波、畢遠鑫獲二等獎,張建于合心、韓晶獲三等獎,還有三名鼓勵獎。
的確,讀書的孩子越來越聰明,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讀書活動使我們這個原本充斥著各種叫喊的教室比以前明顯安靜了許多,書香和全班讀書的靜謐慢慢趕走了打鬧的喧囂。
世界讀書日感想心得體會(篇2)
為進一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根據本學期工作安排,我園在全園教師中開展了以“潛心讀書、豐富內涵、促進發展”為主題的讀書活動。
首先,宣傳發動,明確讀書活動目的。
1、營造讀書氛圍,讓廣大教師從優秀作品中汲取營養,開闊視野,豐富知識,從而提高教師的文化底蘊和文化修養,使教師成為“有思想的教育者”。
2、學習教育經典理論,更新教育觀念,豐富教育智慧,促進教育創新。
3、搭建教師交流平臺,切實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實現教師專業水平和幼兒園辦園品味同步提升。
4、探索新形勢下教師讀書活動的特點和規律,重點充實幼兒園圖書室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讓圖書室成為教師最向往的地方。
5、建立幼兒園學習型組織,以教師的讀書行為引領幼兒構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其次,領導重視,行政支持。
為了確保讀書活動有效、深入、有序地開展,我園成立了以園長任組長,各中層領導、學年組長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根據活動目的,層層落實職責,分配任務,制定了便于操作的活動計劃,使得讀書活動有部署、有檢查、有總結,確保了讀書活動落到實處,順利實施。
再次,完善圖書建設,組織教師交流研討。
幼兒園本學期購置了超多新書,完善了園內圖書室的建設,讀書活動領導小組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推薦必讀書目,指定閱讀書目和自選書目,教師們在精讀必讀書的基礎上,有計劃地進行閱讀,撰寫讀書筆記和讀書心得。園內還利用校園網的網絡平臺,開設了“讀書論壇”,發布讀書信息,交流讀書體會,開展在線討論等活動,同時與其它有關的讀書網站建立鏈接,為交流讀書心得與開展網絡閱讀帶給便利。
第四,結合教育教學,組織讀書活動。
我園還根據本學期“園本教研制度建設”實施方案《以課例研究為載體,提高園本教研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組織全園教師尋找閱讀有關課例研究方面的書籍,選取其中一方面研究資料,重點學習,反復閱讀,并組織開展了“專題研討”活動,將自己在閱讀中的感受與收獲與同行分享。這樣,以點帶面,在有主題、有目的的讀書活動中,教師們營造出了種“相互尊重、用心主動、共同發展”的教研文化氛圍,研究習慣和意識都增強了。
最后,及時總結,不斷進步。
透過讀書活動,教師們從內心深處理解了這項活動,也喜愛上了讀書,他們在讀書過程中把感受都記錄下來,并隨時把學到的新思想、新方法運用到教學中。幼兒園定時對讀書活動進行了全面總結,樹立典型,推廣先進,對“多讀多思、以讀長知、以讀增智、讀寫結合、以讀促教、卓有成效”的教師給予鼓勵表彰。同時,幼兒園建立了教師讀書檔案。
讀書活動是一項長期、有效、禮貌、健康的教育工程,需要每個教師持續地投入極大的熱情。今后,我們將在全園進一步深入地開展讀書學習活動,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完善我園的讀書機制,倡導“讀書明理、讀書求知、讀書成才”的新風尚。
世界讀書日感想心得體會(篇3)
書有很多種,有淺顯易懂的童話,有感人肺腑的散文,還有青澀難懂的詩歌。時間流逝,才能體會讀書的意義。有些書讀起來簡單,卻蘊藏著深刻的道理。
讀書的意義就在于你是否能領會書中的靈魂,抓住作者的心靈。
童話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睡前的天馬星空,深刻體會它,我學到了責任。
那個主人唾棄過,仆人踩踏過,被河水浸沒過,被大魚吞噬過,被火爐融化過的獨腿小錫兵讓我從他的身上學會了責任,他雖然是錫做的,沒有一顆真正的心,但他卻明白自己的責任,有著誓死恪守的精神,不因天生少了一條腿就不站的筆直,這種精神,這比任何事物都要可貴。讀童話不只是為了一笑而過,我們應該領悟故事里人物的精神,這是讀書的意義。
我們要用心去品味那些形散的文章,雖然看起來形形散散,但是其中的情感卻讓人深思。
課上我讀了郭沫若的《石榴》,他把石榴寫的林凌盡致,剛開始我只是贊美他描寫石榴得好,卻沒體會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創作這篇文章的真諦,經過老師講解,我細細的品味一般,看似寫石榴,其實是抒情。郭沫若先生把自己的赤誠和滿腔熱血投入到解放斗爭中,他把情感抒發在石榴上,贊美它是夏天的心臟。再次品讀,讓我對郭沫若先生別有一番崇敬之情,我們應該把時代和作家的經歷結合在一起去品味其中的情和熱血,這是讀書的意義。
我小時后父母就教我《靜夜思》丶《春曉》等等,這些詩我倒背如流,我還常常因為背得快從頭到尾不喘氣而感覺自己很厲害,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和慚愧。能流傳千古的唐詩宋詞元曲,是讓我因為自己可以背很多首就用來驕傲的理由嗎?絕不是!細細品味每一個字,里面卻包含著當時國家的富裕程度,和社會的光明與黑暗。一個國家的興亡,帶來的是中國詩詞的復興。要不怎么會有杜甫所寫的今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家萬家和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兩首截然不同的詩句。因為社會的黑暗,白居易所寫的賣炭翁曉駕碳車碾冰轍,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也不會有予獨愛蓮指出淤泥而不染的千古名句。我感嘆古代文化的昌盛,同情那時貧苦的百姓,憎恨當時腐敗的朝廷,這是讀書的意義。
讀書要樂在其中,同時也要領會書中的靈魂,與作者產生共鳴。這是讀書的意義。
世界讀書日感想心得體會(篇4)
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聰穎智慧;讀書,使人增長見識,談吐不凡;讀書,使人心曠神怡,如沐春風;讀書,使人眼界開闊,陶冶情操。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伴我成長。
第一次接觸到書是我三歲的時候,媽媽幫我買的第一本認字書。當時我把那本書翻了又翻,學了又學,每天把他當作寶貝一樣揣在懷里。我覺得好神奇啊,圖片上的風、云、草、木,一個個都好漂亮啊!
后來,我認的字越來越多了,理解能力也越來越強了,能看的書也越來越多了,我漸漸地迷上了童話書,最喜歡看《白雪公主》,《睡美人》,《美人魚》……
所以,那時我總幻想著有一天,自己也變成一位公主,等著屬于自己的冒險故事。
漸漸地我們都長大了,五六年級時,我迷上校園小說和推理故事,最喜歡的就是《楊紅櫻校園小說系列》和《陽光姐姐校園小說系列》,這兩位姐姐似乎很懂學生們的心,這些小說都反應了真實的校園生活,對于很多事情我們都有共鳴。哲理故事使我懂得了許多人生的道理。螳螂捕蟬提醒我們不要只顧著眼前利益而不考慮后果;葉公好龍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口是心非,待人接物要真誠;愚公移山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持之以恒……到了初中,我開始研究文學名著,看一個名人作家的歷史傳記,去領悟生命的真諦。一本名古垂今的《三國演義》,浮現在眼前的,便是另一番景象。狼煙四起,群雄并立。關云長杯酒之間斬了華雄;曹孟德舉手之間滅了袁紹;周公瑾談笑之間檣櫓灰飛煙滅……
這一幕幕的群臣相斗諸侯相爭的表演,讓人心弦緊繃。生命一下子和哪個動蕩的年代融合了。
我們從課堂上掌握的知識是有限的,而且不是完全容易理解的,這就需要我們大量的閱讀才能消化吸收。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這顯然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當生活失去陽光,當鳥兒失去翅膀,那宇宙將會黯然失色,世界將不再精彩……我愛讀書,它是快樂的源泉、知識的寶庫。書是冬日里的陽光。它讓我的生活更充實、有意義
世界讀書日感想心得體會(篇5)
從小開始,讀書對我來說,就占了我生命中很大一部份。在各種書籍中,我總能經歷許多新事物,縱使不一定能夠學到實質的知識,但在閱讀的過程中,能放松自己,并獲得快樂,我想,這才是讀書的目的`吧!
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大家開始認為讀書就只有學校的課業,好像只有功課好,或是每天都很努力復習的人,才是大眾眼中學生應該有的樣子。而功課不好的人,就要每天被逼念書。這樣對他們來講,讀書就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在現今社會,雖然讀書并不代表一切,可是卻是最重要的入場券,如果你沒有,可能連機會都得不到。所以就算自己真的讀不好,只少也要有不同的強項,才能擁有在社會中生存的本錢。
讀書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快樂的事。雖然學校課業很多時候都很乏味,無趣,但如果在有興趣科目中多花心力,能能獲得很大的樂趣。譬如歷史這門科目,在復習的過程中就像在閱讀小說一般,各種人物,情節往往讓我舍不得放下課本。我相信只要找到方法,而不只是死背課本或被別人逼著讀書,閱讀,也能成為一件令人愉悅的事。
讀書,不因只局限在課本中,小說,報章雜志等等也都能帶給我們更多生活知識與豐富的閱讀饗宴。只要細細品味,并沉浸在書籍的世界中,相信能體會更多人生道理,并獲得更大的人生樂趣。
世界讀書日感想心得體會(篇6)
鍛煉和不鍛煉的人,隔一兩天看,沒有任何差別;隔一兩個月看,差異甚微;但是隔一兩年看,身體和精神狀態就迥然不同。
瀏覽,也是一樣的道理。瀏覽和不瀏覽的人,日積月累,終成天壤之別。
瀏覽,更多的時候,其實不是學習生活的本領或技能,而是認識世界,感悟人生,提升生活的品味和內涵,感知生命的豐盈與博大……
當下是春光明媚、萬物生長的4月天。置身其中,我們的感受,或身體舒暢,或心情愉悅,或許詩興大發,或許渾然不覺。而在書中,它有著各種的韻味,不同的精彩——
“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是王維的4月。
“去年本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是崔護的4月。
歐陽修的“4月芳林何悄悄,綠陰滿地青梅小。南陌采桑何窈窕。休臨眺,樓頭一望皆芳草。”
沈從文的4月里,各樣花草都恍如正努力從地下拔起,在溫暖的日頭下,守著本分,靜靜的立著,盡那只誰也看不見的手來鋪排,依照秩序發葉開花。
林徽因的4月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是愛,是暖,是希望……
這,正是瀏覽的魅力所在!
讀《三國》,我們看群雄逐鹿,驚訝于歷史的恢宏;品《水滸》,我們嘆各路英雄殺身成仁、義薄云天;閱《西游》,我們曉得真經難求,路途多艱;觀《紅樓》,我們飽覽世態炎涼,人間悲歡……
在書里,我們聽得見勇士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吶喊,喊出抵抗外敵、保家衛國的壯烈情懷;在書里,我們看到,沙湖畔,蘇軾在疾風驟雨中閑庭信步,感受他“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悲喜兩忘;在書里,我們聞得到黑夜里飄來的炙烤牛肉的'香氣,戰馬的嘶鳴和弓弦的震裂攪得火光分外耀眼,“可憐白產生”的壯志未酬,使人扼腕;在書里,我們感動于陜北農民的渾厚與堅韌,不覺間,希望能像“少安”“少平”們一樣,在平凡的世界里不懈努力、奮發圖強;在書里,一個提著小桔燈的小姑娘,昏黃而溫暖的燈光,把她的背影拉得很長,很長……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p>
在我們生命的長河中,書籍,就是讓它清澈如許、充滿活力的“源頭活水”。
住宅里沒有書籍,猶如房間沒有窗戶;生活中沒有書籍,恍如大地沒有陽光;
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像鳥兒沒有翅膀。
瀏覽,則是我們親近書籍,走進書籍,享用書籍——這份“全球的營養品”的最主要的途徑。
你一定想做一個有溫度、有情趣、有智慧、會思考的人,也一定希望在具有豐裕的物資生活的同時,更具有豐茂而芳香的精神家園。
那末,愛上瀏覽、享受瀏覽吧,就像愛上運動、享受運動一樣!
世界讀書日感想心得體會(篇7)
為迎接第十六屆“世界讀書日”的到來,全院專門開展了黨員系列讀書交流活動。作為一名黨員,經過參加讀書交流活動,我受益良多感觸頗深,特別是經過對黨的發展歷程的重溫和再學習,讓我感悟到感恩之心要體現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要從感恩開始!
感恩首先要感恩于中國共產黨。從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紀初,中國人民就一直為尋找救國圖強道路而不懈探索和奮斗,結果都失敗了,實踐證明西方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直到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才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頑強奮進新的壯麗史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作為一名在改革開放中出生和成長的黨員,必須感恩于中國共產黨幾代人經過艱苦奮斗為我們創造的各種現實條件,讓我得以健康成長,接受良好教育,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可以說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我們的幸福前提、發展平臺和美好未來,因此做人從感恩開始,必須首先感恩于中國共產黨。
感恩當然要感恩于自己的父母。父母給予我生命,賦予我靈魂,更是把我從小撫養成人,為我提供盡可能好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條件,可以說沒有父母就沒有我這個個體的`存在,所以要感恩父母給予我的一切。父母給予了我一切的同時,父母對我付出的愛,更是無私的毫不保留的,甚至不要求回報的。為了報答自己的父母,總想為父母做點什么,但事實上真正能做到的又寥寥無幾,唯有在內心深處感恩于自己的父母。
感恩還要感恩于陪伴自己成長的人。在人生道路上陪伴自己成長的人,包括兒時的伙伴、學校的同學、親戚朋友以及工作的同事等等,這些人給自己帶來歡樂幫助關懷,懷一顆感恩的心當然要感謝這些人。特別要感謝工作的同事,進入法院工作以來,周圍的同事關心我的工作,關心我的生活,遇到工作不懂的地方向他們請教,他們總是不吝賜教;遇到生活中的困惑,他們總能悉心開導;遇到困難他們總能伸手相助。正是這些陪伴我成長的人,讓我更快地進步,更快地成熟,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迎接工作的困難和挑戰。
感恩也要感恩于侵害過自己的人。心懷感恩之心,要做到大度從容,以從容淡定的心態看待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善于轉變角度,從事物的對立面來重新認識事物。大多數人都是在挫折和受傷害中成長和成熟起來,侵害過自己的人,在侵害自己的的同時,也讓我們學會了如何保護自己,避免今后受到更大更多的傷害;讓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強,增強自己的抵御能力。侵害我們的人,不管他們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侵害的同時也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們也要感恩于他們,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受傷害的痛苦中。
黨員讀書交流活動雖然時間很短,但讓我受益匪淺,感觸最深的就是學會了做人要從感恩開始,始終胸懷一顆感恩之心,感恩于一切值得感恩之人,感恩的同時享受感恩給自己帶來的回報。作為一名黨員,今后要更加積極地參加這樣的活動,促使自己不斷進步的同時,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