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國航天精神心得體會
航天精神,在中國航天人身上穿越時空,煥發出震撼人心的強大力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感悟中國航天精神心得體會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感悟中國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1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個,在奔騰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在征服宇宙的大軍里,那默默奉獻的就是我,在輝煌事業的長河里,那永遠奔騰的就是我……”一首《祖國不會忘記》讓先后7次送自己選拔培訓的航天員上太空的57歲的“航天員女教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數次哽咽。聽完這首歌,我也不禁眼眶濕潤,感慨萬千。
提到載人航天,尤其最近“神舟十二號”發射圓滿成功,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位“航天英雄”。20年來,中國航天員隊伍一次次出征太空,一次次平安歸來,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從艙內實驗到太空行走,從短暫停留到中期駐留……我國載人航天事業迅速發展。我想,這離不開家喻戶曉的航天英雄們,亦離不開他們背后一位位“以平凡成就非凡,以無名造就有名”的“無名英雄”。
這些背后的“無名英雄”們是致力實現創新和突破的設計團隊,是小到一顆螺絲釘都不能出現絲毫錯誤的總裝團隊,是使盡渾身解數檢查飛船健康的測試團隊,是千千萬萬為航天事業做出貢獻
的航天人,也是千千萬萬航天人身后理解并支持航天事業的親人們……“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這些奮斗的淚泉、犧牲的血雨來自艱苦奮斗的航天員們,也來自教練員、科學家、開艙手、工人等共同“托舉”神舟飛天的一群人。他們或廢寢忘食,或拋家別子,他們的艱辛付出為的是共同的航天夢,為的是中國航天事業的每一個進步。
“我們都知道加加林,但沒人知道誰把加加林培養出來的,我們要做無名英雄?!秉S偉芬的話展現了航天幕后工作者甘當綠葉、甘做鋪路石的無私奉獻的偉大精神。
其實不僅在航天事業,在脫貧攻堅一線、抗擊疫情一線、搶險救災一線,在各行各業存在更多的正是無名英雄,是堅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信念的奮斗者,是不為名利但求為祖國和平安定、繁榮富強的默默奉獻的可敬可愛的人們。因為這些“無名英雄”的存在,因為有他們默默鋪設的道路,我國的各項事業才更加行穩致遠。
“不需要你歌頌我,不渴望你報答我,我把光輝融進,融進祖國的星座,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國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笔堑?,祖國不會忘記你們,歷史不會忘記你們,人民也不會忘記你們。正如我們抬頭仰望夜空的時候,不僅會傾慕那熠熠生輝的明月,亦會無比敬仰襯托皎潔月光的漫天繁星。
感悟中國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2
20__年6月17日的9時22分,這一個值得我們每個國人驕傲的時刻,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約573秒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其中航天員聶海勝已經57歲了還是堅持飛天,這是他的第三次飛天,他的堅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航天員湯洪波在20__年開始在航天大隊訓練,20__年入選第二批航天員,在神舟十一號發射時曾做過備份航天員,在神舟十二號發射時他是正式航天員,這是他首次登上太空。
他雖然在航天大隊呆了11年后才上天,但他這11年一直在堅持刻苦訓練,不怕苦,不怕累,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勇敢的面對挫折,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認為我們在學習生活中也應該學習他的精神,遇到困難不能被困難嚇倒,應該不拋棄,不放棄,勇敢面對困難,并最終戰勝困難。因為在成長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我們必須勇敢面對,勇于戰勝困難和挑戰才能取得成功。
我們的祖國如今在載人航天方面不斷取得成就,關鍵在于我們的祖國具有肯吃苦、能戰斗、能攻關、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我認為我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應該弘揚載人航天精神,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艱苦奮斗,努力拼搏,銳意進取,不斷創新,無私奉獻。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是我國在載人航天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成就,也是我國航天員首次進駐空間站。我們的祖國變得越來越強大了。自強不息止于至善,學無止境氣有浩然,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我認為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感悟中國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3
吃苦耐勞、團結奮斗培育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航天史上規模宏大的系統工程。廣大的航天工作者不論太空三人組還是幕后工作人員,不計名利得失、履行職責、堅守崗位,形成強大合力。
作為航天林泉的員工,我們都要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構筑航天林泉命運共同體。應做到攜手并進、共創輝煌,不斷發揚“團結就是力量”的精神,我堅信只要大家團結起來做好各項工作,化零為整、排除萬難、勇往直前,我們終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感悟中國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4
在探索浩瀚星辰的過程中,在中國夢的璀璨篇章里,航天夢是中國夢的一部分。航天追夢人用智慧、熱情和汗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譜寫著中國航天事業的輝煌歷史。中國航天日就是要銘記歷史、傳承精神,激發全民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
中國載人航天三十年,從人造衛星到載人航天,從探月工程到北斗全球系統,無不體現了航天“三大精神”。這些精神在中國航天人身上穿越時空,煥發出震撼人心的強大力量。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航天人不懈追求的夢想。
感悟中國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5
4月16日,在太空“出差”183天的神州十三號乘組三名英雄航天員順利凱旋。當天看到了王亞平在接受采訪時對女兒說“摘星星的媽媽回來啦”的鏡頭,我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那是一個英雄媽媽實現了出征前對女兒的承諾后溢于言表的驕傲和自豪!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作為一個5歲孩子的母親,誰不希望多點時間陪伴自己的女兒呢,但王亞平作為一個女性宇航員,只能把自己對女兒無限的疼愛和不舍,當作日常訓練的精神寄托,化為順利完成任務的強大動力,這才是最偉大的母愛,這才是最真摯的對祖國的大愛。也正是有無數像王亞平這樣的航天英雄的默默奉獻,才能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任務在短短30年的時間內,按照“三步走”規劃實現了趕超,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也在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浩瀚蒼穹、中華圓夢、再攀高峰、舍我其誰!
感悟中國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6
1958年,毛澤東主席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搞原子彈、氫彈、導彈,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能?!睆暮教靿粝氲奶岢龅綄崿F,我們僅用了十二年。在當年一窮二白的條件下,先輩們堅定航天報國的信念,克服困難,艱苦奮斗,孕育出“兩彈一星”精神。如今,沿著先輩們的腳步,中國航天人取得了非凡的成績,從單星發射到多星發射,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從太空行走到交付對接,再到實現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一項項關鍵技術的攻堅,一道道科學難題的突破,一個個輝煌成就的取得,無不體現了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
在第七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昔日“上九天攬月”之宏圖,今日得以實現。航天事業,捷報頻傳;航天科技,引領未來;航天實力,彰顯國力。作為新一代航天人,我們當不斷筑夢,成就航天夢想。
感悟中國航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7
歷史的天空風云變幻,歲月的江河奔流浩蕩。自1970年4月24日東方一號成功發射以來,中國的航天事業持續快速發展,火箭設計、制造及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
4月16日,3名宇航員在太空完成為期6個月的艱難任務返回地球,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再次取得重大突破,進入太空能力進一步提升,探索浩瀚宇宙的腳步越發輕快,一個屬于中國航天事業的未來之路正徐徐展開。作為新時代航天青年,我將不斷繼承和發揚航天精神,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加強學習、增強本領,努力做好做優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實現航天林泉高質量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