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心得體會感悟10篇
通過學習了解中國航天,人們積極傳播載人航天知識和文化,持續開展航天科普教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中國航天個人心得體會感悟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中國航天心得體會感悟【篇1】
曾經在多少個白天,我對著藍天白云放聲高歌;曾經在多少個深夜,我迎著清風明月傾訴我的航天夢想。少年時代是如詩如畫的歲月,少年時代是放飛五彩斑斕的夢的季節。
——題記
夜,明月夜。素月分輝,銀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倚窗獨坐,仰望蒼穹,深邃而又神秘。我思緒萬千,月亮上有沒有嫦娥?銀河系中究竟有沒有UFO?黑洞是否真的那么恐怖?它永遠深藏著數不盡的奧秘,讓我浮想聯翩。
古往今來,人們心中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希望能飛向太空,像鳥兒一樣遨游。萬戶實驗了,但并沒有成功。然而,人們并不因此而放棄夢想。幾百年過去了,隨著科技的革新,登月的夢想實現了。
坐在電視機前,看著火箭升空的那一剎那,烈焰升騰,大漠震顫?!伴L征”火箭托舉著載人飛船,吐著橘黃色的火焰升向天際,這是多么的令人激動,同時也意味著這次發射將載入中華民族輝煌的史冊,這又是多么的令人驕傲。時光荏苒,我國航天技術日新月異,首次對接成功意味著我們即將進入國際空間站了。與此同時,有些科學家想在火星和月球上修建移民基地,這是多么奇妙的想法。科學家說:人口發展很快,地球資源在逐漸減少,我們可發明一種飛船把人們送入其他星球,這樣我們就在那里建造家園,種植植物,不久我們將能在這片星球上生存了。
就在幾天前,我參觀了航天展,見到了期盼已久的“長征一號”火箭,“神五”返回艙等,體驗了航天測試儀三維空鼓。我異常興奮和激動,終于過了一把好玩刺激的航天癮。我一直幻想著自己能成為宇航員,飛向太空,實現心中已久的夢想。
我的航天我的夢,從今天起,我會努力學習,為夢想而戰。十年后,我將駕駛飛船,去破解那些未解之謎!
中國航天心得體會感悟【篇2】
“每一個人,心中都擁有一個夢,平凡而不平庸?!睆男∥揖陀幸粋€航天夢,別看我是個女孩子,但我卻對于宇宙的知識有著濃厚的興趣。
在我小的時候,就夢想著能夠坐著宇宙飛船,穿梭在令人神往的太空中,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在那里建設我們新的家園。那里沒有汽車排放的尾氣,沒有工廠排放的污水,沒有嚴重的沙塵暴天氣,到處是風和日麗的景象……
有一天,我做了一個神奇的夢,我穿著宇航服,神氣十足,駕駛著飛船,遨游在神秘的太空。不知不覺飛船就在火星上著陸了,我小心翼翼地下了飛船,剛想好好感受一下火星的氣息。突然,前方冒出了一群外形古怪的外星人,他們長得和人類差不多高,但不同的是他們頭頂上長著一對觸角,后背有一對小小的翅膀。我問他們:“你們在干什么?”沒想到他們能聽懂我的話,回答道:“我們準備種果樹呢!聽說地球上的蘋果又大又甜,我們也想種一種?!蔽腋吲d地說:“我和你們一起種吧!”說完,我就開始勞動起來。一個月后,我們就收獲了沉甸甸的果實,我們圍繞在一起開心地唱著、跳著……
“嘀嘀”一陣急促的鈴聲,我睜開眼睛發現我在床上,旁邊的鬧鈴正拼命地叫著,原來是一場夢。
就這樣,航天夢在我的心中生了根,發了芽。雖然是一名女生,我卻堅定地想長大以后成為一名航天員,到那時去探索未知的宇宙奧秘。所以我想我現在一定要好好學習,空閑時多看一些書籍,多了解一些這些方面的知識,為我的航天夢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太空飛船里其中的一位航天員就是我。我會為了我的這個夢想努力,早日實現我的航天夢。
有夢想才會有動力,讓我努力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吧!
中國航天心得體會感悟【篇3】
我曾經想象在未來的一天,我乘坐宇宙飛船到另外的一個星球訪問,在飛船快到達目的地的時候,迎面一個比飛船大好多倍的隕石向我們飛來,而飛船通過瞬間轉移輕松地避過去。到達那顆星球上,我們得到了外星人的盛情款待,并且和他們建立了深切的友誼。
近幾年來,科技日新月異,我國的航天事業也不斷發展:2003年10月15日9時,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上天,楊利偉也成為實現中國人飛天夢的第一人,所有的人都很羨慕,但是他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卻是經過了很多艱苦的努力和訓練才得到成功。隨著神舟六號、神舟七號、神舟八號等飛船成功完成它們的任務,預示著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迅速。2012年6月16日,劉旺、景海鵬和中國第一位女宇航員劉洋乘坐神舟九號飛船進入太空,完成了空間站的對接任務。通過很多資料我知道了想上太空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成為一名合格的宇航員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努力和辛苦,還有為航天事業奉獻了一生的科學家和工作人員,他們的默默付出才使我國航天事業取得了這樣輝煌的成績。
我也經常想象假如我是一名女宇航員,為中國的航天事業做出貢獻,那是多么自豪的一件事。但是我知道乘坐載人飛船是有危險的,我一定要努力學習,長大去攻克難關,造成沒有危險的飛船,讓小朋友們也能乘坐飛船在太空遨游。
我還要學習航天精神,從小鍛煉強健的體魄,養成良好的品德,磨練勇敢頑強的意志,克服各種艱苦和挫折,用樂觀進取、積極向上的精神迎接未來的挑戰,來實現我的航天夢。
中國航天心得體會感悟【篇4】
隨著天宮一號的發射,又一次敲響了人類探索太空的路程。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至今我還懷有一個航天夢,每當看著飛船的發射成功,我的內心既激動又自豪。我知道登上月球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而且還需要具備豐富的知識。我沉浸在這個夢中。
想著想著,我不知不覺睡著了,夢見自己駕駛著航天飛機向太空奔去。當我眺望地球上的萬物時,一切都是那么渺小。在我的眼前只是一片漆黑的夜空,零星的月夜在星星的點綴下顯得格外明亮。我試圖去撫摸它,但霎時間又隱隱約約的消失了。我想這就是太空的色彩吧!不知不覺間,飛船降到了月球上著陸了。我小心翼翼的走下飛船,享受著月球的氣息。我在空中漂浮,感覺像是一只小鳥。在月球上有著許許多多的巖石有黑色的、灰色的等等,看起來十分精致,我小心翼翼的撿起他,拍去上面的灰塵,裝進自己的口袋。
當我準備離開時,卻見一個龐大的物體出現在我的眼前,走進一看像是一個空間站,只見一個形狀古怪的人從里面走出來。他的全身穿著明亮的衣服,長著橢圓形的腦袋,露出兩只眼睛,在月球上工作。我好奇的向前和他打招呼說:你好,我十分驚訝,外星人會講話嗎?但他也出奇的說了聲:你好!我頓時很開心,感覺一切是那么奇妙,這使我對太空更加向往了。
鈴鈴鈴……一陣震耳的鈴聲響起,使我睜開了雙眼,旁邊的鈴聲還在不斷的響起,原來一切只是一場夢!我十分留戀在這夢中的時光,盡管一切是虛幻的,但它讓我擁有一個神奇又充滿理想的夢。我決心努力學習,苦練本領,期待夢想成真;衷心祝愿我國的航天事業突飛猛進再攀高峰。
中國航天心得體會感悟【篇5】
漆黑的夜幕緩緩的落了下來,一輪皎潔的明月掛上了黛色的天空,月光輕柔的光輝灑在了整片茫茫大地,祖國的壯麗河山此刻也被靜靜地涌入黑夜的懷抱酣然入睡。繁星模糊在了飄飄悠悠的云中,像是等待著希望的孩子。終于,那迷霧漸漸退去,星光點點,它們閃耀著最動人的光芒。黑夜的面龐更加瑰麗,月色朦朧,似乎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去探尋,去發現。
幾千年來,那神秘的銀色月盤,承載著多少先人的遐想和贊嘆,它那樣美麗,又那樣不可捉摸。月宮里,嫦娥的哀怨眼神,飄動的羽衣羅袖,瓊樓玉宇的廣寒宮,如詩如畫,懷中潔白的玉兔,無瑕的玉桂樹,這個神話時刻都存在人們心中。今時今日,我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跨進了月球的大門。
我趴在映滿了銀輝的窗前,望著眼前的星空大地,聆聽著委婉動聽的蟬鳴,我的心中也開始默默的編織著一個夢想,一個關于航天的夢,我長大想當一名宇航員,在宇宙中自由遨游,讓大家驕傲。
我現在只是一名中學生,對我來說,那個夢想現在只是一種期待,所以我將這個航天夢寄托在祖國火箭發射的那一刻一起升空。東方,火焰隨著朝陽的升起噴射而出,如朝霞那般赤紅明亮。那時,我仿佛看見了一條騰飛的巨龍躍然于天空之上,它剛剛蘇醒,朝氣蓬勃。他帶著億萬華夏兒女的夢想飛向太空。
那一刻,我心潮澎湃,億萬人的心中都響起了這樣一句話:我們騰飛了,終于揚眉吐氣了!是?。∥覀兊哪_步也踏進了浩瀚的宇宙,也在月球上插上了自己的旗幟。紅旗飄揚,它帶動著我的夢想一起飄揚。
楊利偉遨游在太空之中,我看見了他,他是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的聲音和身姿向我們展現了祖國的偉大。我們的等待不再苦澀,而是歡笑和淚水,那是喜極而泣的淚水。今天,我們成功了。
“神舟五號”的成功發射,激動人心。而現在,祖國又完成了“神舟六號”、“神舟七號”和“神舟十號”的發射,天宮一號對接成功。這代表著我們在世界的文明上完成了重大的飛躍。
我的夢想從沒終止,我一定會為之好好學習,爭取成為現實。而此刻,我們的祖國騰飛在萬里長空,我圓夢了,華夏兒女圓夢了。
中國航天心得體會感悟【篇6】
一個晴空萬里的午后,媽媽告訴我要帶我去航天北斗應用中心參觀學習,我內心燃起了無比的渴望和向往,真想一個箭步直達那里?。?/p>
來到航天館,一進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巨幕屏,上面正播放著我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和神秘太空的視頻,一股無比的自豪感和敬畏感油然而生。這時,講解員徐老師拿著一件航天服走了過來,說:“小朋友,你好。歡迎你來到咱們北斗應用航天館,把這件航天服穿上,開啟我們的神秘之旅吧?!蔽沂箘诺攸c了點頭,十分利索地把航天服穿上。
只聽老師一聲令下:“集合!”我們從四面八方跑了過去。徐老師笑瞇瞇地對我們說:“小航天員們,咱們今天的航天之旅正式開始?!苯又蠋煄е覀儊淼搅宋易钕矚g的火箭館,給我們介紹了五種火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長征2號F火箭”,這是一個載人火箭,上面有個尖尖的塔——逃逸塔,里面坐著的是航天員。通過這個火箭,航天員們就能升入太空,探索宇宙的奧秘。如果在飛行中發生意外,他們可以通過逃逸塔來逃生,這個火箭實在是太厲害了!我也夢想著成為一位航天員,坐著火箭,飛上太空,發現更多宇宙的神秘之處。
參觀完火箭后,我們來到教室,一起做“月相盒”。通過“月相”變化的觀察,我知道了“月相”在一個月內從新月到上弦月到滿月再到下弦月最后回到新月的過程,真是一個奇妙的變化。制作“月相盒”,把實際看到的月亮記錄下來,看看是否與“月相盒”一樣,這實在是太有趣了。
到了自由參觀的時間,我又觀看了迷你火箭發射場景,還戴上了虛擬眼鏡,看見了火箭艙里面的布置,身臨其境的感覺真的好棒!
航天之旅燃起熊熊的烈火,為夢想而努力,堅持奮斗的精神力量充斥著我的內心深處,“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中國航天心得體會感悟【篇7】
聽說桂林要辦航天展,我特別興奮。以前都是在電視上見過,這次終于可以近距離觀看它的模樣了,所以很開心。
星期一早上8點,母親用柔和的語言把我從夢中叫醒:“兒子,走,我們去展覽館?!?/p>
一進航天展館,呀,人山人海!來觀看的人有:老人、大人、小孩,參觀人數最多的是小學生。在展館中,最搶眼的是49.7米長的長征二號捆綁運載火箭。火箭在其一級外部捆綁有四個直徑為2.25米,高為15米的助推器。長二捆火箭的近軌道運載能力達9.5噸,全箭凈重460噸,一、二子級直徑3.35米,衛星整流罩最大直徑4.2米;全箭由箭體結構、動力系統、遙測系統、外測安全系統、分離系統以及輔助系統等組成。從火箭的整流罩開始,一直到末端的一級推進器,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人發出感嘆:“哇噻,好大呀!”“太大了!”“簡直不敢相信這是我看見的!”最引人注目的可能就是第四個發動機——噴火點,它有四個噴火口,旁邊還有四個燃料罐。
吸引不少學生眼球的還有神舟飛船返回艙降落傘,傘很大很大,打開足有半個足球場那么寬。傘是由紅白傘布用手工縫制而成的,雖然很薄,但它還是經過特殊處理,可以耐高溫、高壓。一根細線能承受300公斤重力,能讓太空艙安全地降落地面。展出的還有“嫦娥一號”的排氣管、返回式衛星、火箭殘骸、太空食品、太空育種植物等等。
邊走邊看,不知不覺已經看了四個小時。我特別佩服這些科學家,他們真棒,他們能夠發明這么神奇的東西。我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刻苦鉆研,將來也像這些科學家們一樣能夠上天,制造出更加神奇的產品,那該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呀!
走出展廳,我還不停回頭看看,依依不舍,心情難以平靜。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為將來爭當科學家打好基礎。
中國航天心得體會感悟【篇8】
科技,讓世界更美好——烏鎮航天館參觀記
科技,是國家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科技,讓世界更美好。
暑假這幾天,媽媽不止一次向我提起“烏鎮航天館”?!盀蹑偤教祓^”究竟是怎么樣的呢?我對此產生了無限憧憬。終于有一天,我們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烏鎮之行,帶著滿心的遐想,我興奮無比。
小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古老的烏鎮籠罩在江南煙雨中。到達目的地后,我們下了車,走進了這座看似不大的航天館:高高的天花板、潔白的地面、藍白相間的墻,最顯眼的是中間一塊巨大的屏幕,正播放著各種航天知識。從古色古香的烏鎮街景到高科技的航天館,像是從過去穿越到了未來。我不禁感嘆。屏幕的左邊擺放有許多火箭、衛星的模型,一面墻上寫滿了有關火箭、衛星的介紹,讓我更加詳細地了解航天知識,真棒。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正中央的3D投影,正播放著衛星的運動軌跡。看到我們國家向太空發射了這么多衛星,一股自豪感頓時涌上心頭。屏幕另一邊則展示了芯片等小物件,你可別小瞧了它們哦,可能你每天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它呢!
接著,我們又乘電梯來到了二樓。電梯門緩緩打開,深色的墻壁只能反射較少的光,使得這里很昏暗,也增添了些神秘色彩。我看到了一張顯示著月球表面的“圖片”,我好奇地走上前,“圖片”中突然跳出一位“宇航員”。我本能地往后一退,他也一退,咦?這是怎么回事呢?我又跳了兩下,“宇航員”也跳了兩下。哇哦,這原來就是面鏡子。于是,我開心地在“月球”上玩了起來,邊玩邊不禁思考:這面“鏡子”是怎樣做到形成鏡像,而且這般運行流暢、感應靈敏的呢?真神奇。
旁邊還有一個類似通道的結構,外面有個小屏幕,這怎么這么像……VR眼鏡呢?我像陣風一樣跑了進去,看見有個小朋友正戴著眼鏡,笨拙地點來點去,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甚至看他的樣子,還有點想笑。但當我戴上眼鏡后,瞬間明白了,原來這是在做虛擬科學實驗,看上去可好玩了呢。我帶著好奇的心情做起實驗來。在虛擬世界中學習,真是別有一番趣味,讓我真是大開眼界。如果把高科技真正運用到教學上,學習將不再成為枯燥的代名詞。我堅信在教育者的不斷創新和努力下,這不再只是一個夢。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國家也變得更加繁榮強大。如今,“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不都已經實現了嗎?所以,科技,讓世界更美好。
中國航天心得體會感悟【篇9】
自3名航天員于6月13日進駐天宮一號后,多項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陸續開展。其中,即將進行的首次太空授課受到廣泛關注。
航天員太空授課引世界關注 俄羅斯計劃推中學生太空課
中國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課于今天上午10時許開始,女航天員王亞平將在距離地面約300公里的太空為青少年授課,從而成為繼美國芭芭拉·摩根之后世界上第二位“太空教師?!边@一事件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而作為世界航天大國的俄羅斯也按捺不住,計劃在今年新學期推出“中學生太空課”。
俄新網18日報道稱,6月11日中國“神舟-10”號飛船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在此次飛行任務中,女航天員王亞平肩負著一項“特殊任務”,為中小學生進行“太空授課”。她將向學生們展示微重力條件下的特殊物理現象,讓孩子們對液體表面張力、物質的質量以及牛頓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有形象的理解。除此之外,王亞平還將進行在軌講解和實驗演示,并與地面師生進行交流。屆時,中國媒體將全程直播此次活動。
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次太空授課是將航天項目與普通中國人生活相結合的一次大膽的嘗試,以前美國航空航天局曾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來激發孩子們對太空探索的興趣。美國“空間”網站報道稱,太空授課的構想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曾被里根總統提出,但是該計劃在1986年因“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而一度中止。本該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太空教師”的美國宇航員麥考利夫在這次事故中遇難,而芭芭拉正是她的替補。
2007年8月,芭芭拉在距離地面320公里的國際空間站進行了歷史上首次“太空授課”,授課內容主要介紹了失重狀態下的生活環境。她通過視頻向學生生動地展示了在太空運動、喝水等情景,并參與了和學生的互動問答環節。好奇的學生們向她詢問了各種有關太空的問題。媒體稱,美國航空航天局設立“太空授課”計劃,是為了通過宇航員的“現身說法”,培養青少年對于科學、數學以及太空探索等多個學科的興趣,芭芭拉的首次太空授課可謂圓滿實現了這一目標。
面對美中兩個大國展開的“太空授課”活動,作為航天大國的俄羅斯也坐不住了。俄羅斯之聲17日的文章《來自太空的課程》稱,莫斯科教育和科學部準備在今年9月1日新學期開始后,也推出向中學生介紹航天知識的教學計劃。俄羅斯航天員將在國際空間站上為中小學生授課,課程包括生理、生物、物理和化學等。
俄專家認為,太空授課活動會重新喚起年輕人對太空的興趣,有助于培養航天事業接班人。從國際空間站向學生展示科學試驗,對提高孩子對航天科學的興趣具有重要意義。俄教育和科學部計劃今后定期舉行這種太空授課活動,一周一次或更多,總之所有的課程都將被安排在新學年教學計劃中。
中國航天心得體會感悟【篇10】
神十飛天,太空對接,美女航天員王亞平作為中國第一位太空教師,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授太空科學知識,她鏗鏘有力的聲音透過云層,傳遞到全國乃至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地球母親也不禁為之震撼。應該說,這是中國航天事業的壯舉,它不僅標志著中國已經能夠熟練的運用載人航天技術,也意味著我國的航天科學技術已經向教育領域伸出了橄欖枝。
其實,太空授課并不是我國航天員的首創。早在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就曾經制定了“教師在太空”計劃,女教師考利夫被幸運選中。然而,事與愿違,不僅考利夫沒能順利實現太空發聲,就連“挑戰者”號因意外爆炸,成為了太空實驗的犧牲品。時隔21年之后,美國教師芭芭拉·摩根再戰太空,并在“奮進”號內講授了人類有史以來的“太空第一課”。盡管整個過程只有短短的25分鐘,但是,它卻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啟了人類太空旅程的新篇章。此次,王亞平作為中國航天員的杰出代表,在300公里的太空傳遞科學知識,并用各種太空實驗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更是激發了無數學生對神秘太空的興趣。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是,用太空講課的方式親自傳授科學知識,這也只能是人類現代史上才能完成的壯舉。孔子當年杏林游學時又怎會想到有一天,他的后輩會像嫦娥一樣奔向太空,并在太空上傳道授業解惑呢?都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而摩根和王亞平卻把這種職業的光輝灑向太空,讓整個宇宙都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下。
如果說浩瀚的宇宙是一本書籍的話,那么強大的綜合國力、扎實的航天技術無疑是打開這本書的智慧鑰匙。王亞平的太空授課,王亞平已經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她發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然而,廣袤太空的未知以及教育意義的深遠也給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宇宙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就必須大力發展載人航天和教育事業。而我們也期待神舟十號的此次太空歷險記將我們帶到更遙遠的地方去,好讓更多的地方都能夠傾聽到“中國好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