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人物精神心得體會
工匠,是一種職業,看似平凡,卻也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而工匠精神,也有著豐富的內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大國工匠人物精神心得體會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大國工匠人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1
近日,揚州大學有幸邀請到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南京市北京東路附屬幼兒園吳邵萍園長來校作“家園共同體的建構,幼兒園家長工作方法與策略”為主題的學術講座。教科院學前教育專業全體師生、國培計劃青海學前園長班等一百余人聆聽了報告。
講座中,吳園長分析了當今我國幼兒教育的五大需求,也指出其中存在的兩大缺失。針對這種現狀,吳園長提出了幾點構建家園共同體的途徑,并一一介紹了與不同類型家長合作的策略。吳園長和藹可親,結合理論與實踐,深入淺出、娓娓道來,為大家“傳經送寶”,分享了作為一名幼兒園的管理者在建構家園共同體中應給予教師的支撐力量。
此前,揚州大學教科院舉辦過“學習吳邵萍老師先進事跡座談會”。從視頻和材料中學習吳邵萍老師,吳邵萍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在幼兒教育一線工作崗位上,用工作中平凡的點點滴滴譜寫了不平凡的幼教生涯,將一生中所有的愛全部傾注在幼兒身上。
今天能夠近距離和吳老師交流,面對面感受吳老師對幼教事業的執著追求,對孩子的愛和對幼教事業的愛,師生收獲更大。國培班學員李老師深情地說,“吳邵萍老師用自身栓釋了什么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就是愛的事業、愛的專業、愛的藝術、愛的傳遞,愛的幸福?!睂W前1301班高秦同學表示:“聽了吳園長的講座,我充分感受到作為一名幼教人的辛苦與幸福。吳邵萍老師系統解答了對于家園合作方面的各種困惑,使我們對構建家園共同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進一步對什么是教育理想、什么是教育的本質、教師職業的精神追求、教師職業不僅在于奉獻等等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p>
吳老師一句“幼兒教育首先是愛,愛就是我的教材”久久回響在教科學子們的心中。同學們紛紛表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進一步樹立教育理想、提升職業素養,進一步明確當代師范生的價值追求,做一個吳邵萍式的好老師,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心中有愛的老師。
大國工匠人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2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是一個制造業大國,工人數量眾多,但能被稱為工匠的卻屈指可數。從表面看起來,工人和工匠之間只有一字之差,但兩者卻有天壤之別。當前,一些貼有“中國制造”的商品在國外成為了粗制濫造的代名詞,只能在地攤上去銷售。就是因為缺乏“工匠精神”。大國工匠都是什么樣的工人?他們都是在第一線辛勤工作的平凡工人,他們有鉗工,有撈紙工,有研磨工等等,無一例外,都是平凡的普通工人,他們不是領導,不是富翁,甚至不是高學歷,但他們每一個人都靠著對職業技能的完美追求,靠著對技術的忠實傳承和鉆研,靠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專注和堅守,與平凡的工作中掌握不平凡的技能,成為國家國寶級的頂級技工,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一個人無論從事哪種職業都必須敬業,一個人只有始終敬業,才能成就一番事業。在當今社會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都在為自己的職業而奮斗,雖然他們的職業普普通通,但他們卻因自己擁有這樣的職業感到光榮和自豪,每當創建的事物被人們認可時,那種成功的喜悅別人永遠也體會不到。假如他們建造一座橋,自己站在橋下放眼望去,那橋好像溝通了整個大陸,成為了各國之間的橋梁,他們將會是多么的欣慰,他們也只會更愛自己的職業多一點。 所謂“工匠精神”是一種熱愛工作時的職業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樣的是,工匠的工作不但是為了謀生,這些工匠都能耐得住寂寞,數十年如一日地追求著夢想,靠著傳承和鉆研,憑著專注和堅定,去締造一個又一個奇跡?!肮そ尘瘛笔且环N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工匠對自己制造的產品卻永遠都不會滿足,在他們心目中,制造出來的產品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而這是沒有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顯然是做不到的。因此“大國工匠”詮釋出的“工匠精神”應該成為“中國制造”的內在支撐,這樣才能讓我們國家制造的產品釋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工匠精神,是崗敬業,是通過刻苦學習,努力工作,不斷實踐,增強能力,從而塑造勞模形象。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技藝高超的工匠也層出不窮,因而他們憑著自己精湛的技藝為我們樹立了永垂的豐碑。匠精神需要不斷創新,創新發展是我們新時代的主流,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掌握更多的核心技術與技能,才能成為時代的先鋒。我們作為社會的一員應積極弘揚工匠精神,讓自己更好的展現自己的才能并發揮自己獨特的技藝,讓自己的人生更出彩,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然而,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工匠精神有著不同的概念和意義,但歸根到底都需要責任,需要對自己的這分份職業負責,大國工匠,匠心筑夢——每一個從事五金制造的業者,都是一個個工匠,都有一份份責任。每個業者都應該以同樣“大國工匠”的精神尺度,盡職盡責,贏得尊重。
大國工匠人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3
《大國工匠》宣傳片講述了高鳳林等八位不同崗位的勞動者,靠著自己過硬的技術,用靈巧的雙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追求著職業技能的完美,最終脫穎而出,為民謀福,貢獻社會的故事。
大國工匠,匠心筑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藝術創造著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奇跡,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對專業執著,甚至是癡迷。
大國工匠中各個崗位上的高級技工,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質量要求非常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會墜落;高鐵可能會脫軌;輪船可能會沉沒。這些100%的保證質量在他們的眼里已經習從為常。成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質量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世界第二。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斗。
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級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憑借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復摸索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現在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斗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梁,我不是制造業專業,而是藝術專業學生,我們需要不斷的接受藝術的熏陶。我是的專業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確實很難掌握,每天需要花很多時間來重復練習一首曲子,專業老師對我也非常的關心重視。學習雖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樂,每當我學會了一首曲子便會非常的開心與自豪,但是還是會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細節是需要裝飾的。不能安于現狀,要越來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個個難點,用時間用心去練習。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會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確立自己的目標,學校的優秀學長他們的技巧嫻熟,拉的曲子委婉動聽,非常值得我學習,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進步,更上一層樓!
任何目標,只說不做到頭來都會是一場空。然而,現實是未知多變的,定出的目標計劃隨時都可能遭遇問題,要求有清醒的頭腦。一個人,若要獲得成功,必須拿出勇氣,付出努力、拼搏、奮斗。成功,不相信眼淚;未來,要靠自己去打拼!實現目標的歷程需要付出艱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為挫折而畏縮不前,不要因為失敗而一蹶不振;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氣魄;成功最終會屬于你的,每天要對自己說:“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標的規劃行動,堅持直到勝利的那一天?!奔热贿x擇了、認準了是正確的,就要一直走下去。在這里,這篇觀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聲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動才僅僅開始?,F在我要做的是,邁出艱難的一步,朝著技能競賽的目標前進,要以滿腔的熱情去獲取最后的勝利。
大國工匠人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4
時代飛速發展,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慢”的時代早已離我們遠去。取而代之的是機械化工業時代。中國式制造業大國,而現在很多企業都追求“投資少,見效快”的理念,從而能忽略了“工匠精神”,導致如今中國人去日本等地大批量采批生活用品,甚至連馬桶蓋,剪刀等也求“日本制造”,對中國制造敬而遠之。這類現象的出現正是因為現在“工匠精神”的缺乏,放眼周遭,浮躁之風滋生蔓延,所以我們才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需要它讓我們追求完美。顧閎中大師一生追求完美,他所做的《夜宴圖》木板復刻至今無人再做第二份,因為他所做的太精妙,難度太大。他用1667塊木板才做成,先打板打印,不合適的再修改,如此反復,一年半才做成,其堅守細致完美的工匠精神令人嘆服。正因這樣的工匠精神,才讓我們獲得如此藝術精品。相信有了這樣追求完美的精神,那些粗制濫造的產品也就不復存在了。
工匠精神,需要它來讓我們解放心靈,摒棄浮躁之氣。著名拼布藝術家金媛善認為,工匠精神需要堅守,情懷和修行。她精心端坐,幾百個小時做出世人精絕的《百花爭艷》,在外國展覽上備受稱贊。她肯靜心做事,如同修行一般地做布藝術,反觀我們的制造業,恨不得一個小時做出成百上千的次品,讓國人對“中國制造”失去信心,假如有金大師一般的不顧浮躁,只專心做自己的產品,“中國制造”一定會大放異彩。
逯耀東先生說:“我們生活在一個以米飯為主食的國家,我們有一只有內涵的碗嗎?我們每天點燈生活,我們有一盞有感覺的燈嗎?是啊,如今文明推動文明太快,來不及體會傳統文化之美,做不出有中國人情懷的東西,即使有也是少數,所以我們要從今天開始拋下浮躁做產品,慢一點也不是壞事,將中華傳統文化和中國人的工匠精神發揚起來,融入產品,拉回國人總“向外看”的目光,讓中國制造有朝一日成為人人爭先購買的產品。
工匠精神,我們需要它!
大國工匠人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5
談起大國工匠,就想起這句話,就如同從前,書信很長,馬車很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一樣。工匠幾乎把所有的心血都傾注進去,對待作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般。
我沒有親眼見過他們做作品時的場景,只是在書里的只字片語中了解到大國工匠,他們身上所有的匠人精神?,F在我們提倡的匠人精神的本質是工匠精神,不也是對職業道德的遵守,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用戶至上的服務精神嗎?印象最深的就是古文里有一篇《庖丁解?!封叶〗o梁惠王宰牛?!扳叶槲幕菥馀#种|,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扁叶〖磸N師的意思,但是他的技藝非常精湛,就連梁惠王也不由得的夸贊他,其實他也沒做什么特別偉大的事。忠于自己的工作,熱愛自己的工作。用心去做,用眼去看,用官所感。就如韓愈《師說》中的一句,“術業有專攻。”我所以為的工匠精神,也莫過如此了吧:不僅僅以自己的工作來養家糊口,對自己手中的東西,精益求精,精雕細琢,更上一層樓的精神。
在古代,中國作為手工業出產大國,瓷器、玉雕、繡品都是出自匠人之手。雖然匠人的地位并不高,但他們所創造的,卻是舉世無雙的寶物。就拿瓷器來舉例子,作為中國的一張名片,如果沒有工匠不斷的推陳出新,又怎么會有舉世聞名的中國瓷器?“瓷器”的發明始于漢代,脫胎于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工匠在燒制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由最開始的素瓷,到后來潔白無瑕的白瓷,再者唐三彩、元青花、秘色瓷、琺瑯彩。這不知多少工匠傾注了全部心血進去,方得一“小瓶”,碎一件,便少一件。也許,工匠精神的另一層含義也告誡我們,不僅也對自己的作品用心,更要懂得來之不易的成果,總結下去前人摸索出來的經驗,傳承不斷推新的文明。
周杰倫有這樣一首歌“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以前不懂這是什么意思,后來才知道啊,天青色是無法自己形成的,在青瓷出爐的那一瞬必須是煙雨天,釉色才會漸變成夢幻般的天青色。因此雨過天晴的瓷器極為珍惜。工匠,是有工藝專長的匠人。等待僅僅是程序的一部分,也是匠人精神所追求的一種精神,一種境界。只有執著專注、作風嚴謹、精益求精、敬業守信、推陳出新,沉得住心,才能做出真正獨具匠心,經得住時間檢驗的作品。
大國工匠人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6
《大國工匠》向我們涌現了兩絲鉗工顧秋高、航空手藝人胡雙錢、火箭心臟焊接人高鳳林等范例人物,他們在本身平凡的崗位中追求完美與極致、視技巧為生命的高貴的敬業精神,他們一絲不茍、千錘百煉、永不滿足的“匠人精神”令人欽佩與折服。在他們身上,勞動精神裉詮釋得極盡描摹。
大國工匠每期介紹的都是一些從事制造行業的技師們,有的是在生產一線裝配蛟龍號,有的是高速列車,飛機的鉗工,在用他們一雙雙勤勞的雙手,高超的藝術創造者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弗成能。
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斗。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團體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苜都航天機槭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檔技師,從事火箭發念頭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巧人員一年多未霸占的熔焊難關,高鳳林借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重復摸素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他們酷愛航天,勤奮實踐,容身本崗,耐勞鉆研,我們應該時刻向他們學習。進步本身的技巧程度,使本身在以后可以大有作為,成為大國工匠的一員。他們的故事奉告我們: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我們勤奮勞動、誠篤勞動、酷愛勞動,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且至會有奇跡的發生。這些勞動者,之所以成為大國工匠,便是因為他們尊重勞動、死守勞動、視勞動為生命。他們以辛勤的勞動積累經驗、創造奇跡與力量,以不懈的追求唱響了勞動光榮、創造巨大的時代強音。作為一名勞動者。我們都應該像大國工匠一樣,勇于在平凡的崗位創造不平凡與奇跡,讓勞動光榮、創造巨大成為時代的最強音。讓我們配合贊大國工匠,讓我們配合揚勞動精神。
大國工匠人物精神心得體會精選篇7
大國工匠,匠心筑夢。有的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點,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藝術創造著中國史上的一個個奇跡,但他們都有一個特點:對專業執著,甚至是癡迷。
大國工匠中各個崗位上的高級技工,生產的飛機、火箭、高鐵、輪船是質量要求十分高的產品。如果0.1%的質量問題。飛機可能會墜落;高鐵可能會脫軌;輪船可能會沉沒。這些100%的保證質量在他們的眼里已經習從為常。成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質量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世界第二。這些都離不開他們日日夜夜加班加點,當別人休息時,他們還在一線,當別人一家人團聚時,他們只能獨自一人在一線奮斗。
高鳳林,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機械公司特種熔融焊接工高級技師,從事火箭發動機焊接工作。在承接國家“七五”攻關項目,東北哈汽輪機場大型機車換熱器的生產中技術人員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難關,高鳳林憑借著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反復摸索使壓了生產單位一年多的兩組18臺產品順利交付。
此刻的我們要向他們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和他們奮斗的目標,爭做國家的棟梁,我不是制造業專業,而是烹飪專業學生,我們需要不斷的理解烹飪藝術的學習。烹飪不難,但做好不易,烹飪操作技巧確實很難掌握,專業教師對我也十分的關心重視。學習雖然是辛苦的,環境也熱,但苦中有樂,每當我學會了一道菜肴,聽到教師和同學們的贊揚,便會十分的開心與自豪,可是還是會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細節是需要裝飾的。不能安于現狀,要越來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個個難點,用時間用心去練習。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會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確立自我的目標,我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提高,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