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
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1)
今天,我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下,唱著雄壯的國歌,迎接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我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自豪和驕傲,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墒?,在幸福的同時,我們有沒有想到為祖國做了什么呢?我們有沒有為祖國分憂呢?我們生活在豐富的物質環境里,不愁吃不愁穿,快樂無憂的生活和學習,在這個優越的環境里,我們不能淡忘“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品質。我們每天吃的一米一粟,從春種到秋收,從種子到我們的盤中餐,是多少生命和汗水成就的啊。當它還是一粒種子時,勤勞的農民們頂著烈日為它澆水施肥,用汗水把它灌溉;當它長成后的收割之日,地里又有多少無名昆蟲用生命成就了它的豐收;這時候一年的光陰也悄然而逝。當它被運到我們的學校,又經過了食堂師傅們多少的心血,精心的烹飪才變成了我們面前美味的盤中餐??墒牵趯W校食堂里,有許多同學把只吃了幾口的饅頭扔到了餐桌上,把只吃了幾口的飯菜倒掉……據調查發現,平均每5位同學中就有1位倒掉小半碗飯菜,倒掉了3分之1飯菜的同學更多??粗袄锏氖o埵2耍瑢嵲诹钊丝上?。
當我們肆意將盤中餐變成殘渣時,有誰還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幸苦”的古訓?有誰想過用米粒堆積成的山丘可以供多少人充饑?當我們將僅剩一口的食物丟棄時,“廚中有剩飯,路上有饑人”啊,有誰想過戰爭及自然災害中難民們那渴求食物的眼神呢?當我們在寢室里將吃不下的食物當作垃圾投進垃圾桶時,有誰想到“四海無閑田,農夫憂餓死”的事實呢?同學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可又有誰曾想過這些食物來之不易呢?我們浪費的同時,世界上還有30多億人們處于極度貧困的狀態,還有8億人口處于饑餓狀態,尤其是南部非洲的人民,更是長期缺乏食物。許多和我們一樣的同齡人,他們根本不敢奢望學習,溫飽對于他們而言就是的渴望啊!
另外,從我們國家而言,目前我們中國的人口是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僅是世界人均耕地的四分之一。目前畜牧業養殖業的發展,寶貴的耕地也日漸消失,糧食產量供不應求;再加上食物在收割、加工等過程中還有一定的損耗和浪費,最后能真正成為我們盤中餐的糧食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么充足,在我國依然還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孩子被饑餓包圍著······目前我們國家的現狀,讓我們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特殊意義。
所以,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要從現在做起,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把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活動扎扎實實地開展下去。珍惜每一粒糧食,杜絕每一粒浪費,從我做起,如果看到浪費現象,我們要勇敢地站起來制止,杜絕這種不良風氣的滋長;當然,僅在學校做到不浪費糧食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做節約宣傳員,向家人,親戚,朋友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到飯店吃飯時,點飯點菜不浪費,若有剩余的要打包帶回家。積極監督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及時制止浪費糧食現象的發生。
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在這個美麗的金秋十月,在這個收獲之季,讓我們一起打造節約的良好風尚,打造文明和諧美麗的長江中學,一起迎接美好的明天吧。
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2)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碧拼罴澋倪@首古詩告訴我們,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愛惜糧食。吃飯時不能浪費糧食,因為我們吃的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辛勤勞動的汗水換來的啊!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好多人都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卻有許多人不在乎糧食。就如飯店里客人吃剩的飯菜,一只雞連動都沒有動。那些人為了面子,就把整只雞都扔進了垃圾桶。不難想象,那些人這么做,完全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可是,他們這么做,雖然沒有丟面子,但是卻丟棄了對農民勞動的尊重,無視了農民的汗水。
記得有一次,吃飯時,我由于飯菜不好吃,所以就沒吃多少。爸爸看見我碗里剩下的一粒粒飯,語重心長的說:“糧食來之不易,可要好好珍惜啊!農民伯伯種出這些糧食是很辛苦的?!?/p>
經??吹剑谘谉岬南奶炖?,田地里有很多農民在勞動,有的五六十歲的老人在除草,他輕輕的彎下腰,用那潔凈的雙手去接觸那么骯臟的雜草和污泥,大約五六分鐘站起一次,不斷地用手捶打著自己的腰,然后又彎下腰開始勞動。雖然雜草除去了,但火似的太陽照射在每個農民的后背上,汗珠濕透了他們每個人的衣服,滿頭的汗珠都來不及擦,一滴一滴地落在田地里。這時我不禁再次想起了李紳的那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p>
記得爺爺以前跟我說過,他們小時候為了充饑經常吃一些樹皮、野菜之類的一些東西。當時爺爺的愿望就是能夠吃飽,能夠餐餐都吃上一碗白米飯。聽他這么說,我突然醒悟了,決定以后要好好珍惜糧食,不能浪費。我記得小時候,如果遇到不好吃的飯菜,我就會把它們挑出來,偷偷地扔進垃圾桶里。我知道,爸爸發現后我會很慘,但是菜真的很難吃!現在,我腦海經常浮現爸爸對我說的那句話,要珍惜農民伯伯的勞動果實,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呀!現在回想起那一碗沒動過多少的米飯,我滿腦子的愧疚!
10月16日,世界愛糧日,難道只有今天,大家才會珍惜糧食么?不是的,其實,每天都是世界愛糧日,任何人每天都有勞動,難道只有今天----愛糧日,他們的勞動才可以受到人們的尊重么?
都成為世
珍惜糧食,說簡單,但又很難;說難,但又是簡單的。
珍惜糧食,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
珍惜糧食,人人有責。愿每一天都成為世界愛糧日!
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3)
同學,你扔掉了什么從小我們就知道那首《憫農》,知道粒粒皆辛苦,節約糧食,反對浪費也是從小就被父母和老師掛在嘴邊的。然而,縱觀校園浪費的種.種情況,往往還是先要從食堂說起。我校的食堂已經對同學們正式開放,今后我們有更好的就餐環境了。在就餐時間內我們不僅要注意買飯的秩序,餐盤的放置,最主要的是要節約糧食。
同學,你扔掉了什么
從小我們就知道那首《憫農》,知道粒粒皆辛苦,節約糧食,反對浪費也是從小就被父母和老師掛在嘴邊的。然而,縱觀校園浪費的種.種情況,往往還是先要從食堂說起。我校的食堂已經對同學們正式開放,今后我們有更好的就餐環境了。在就餐時間內我們不僅要注意買飯的秩序,餐盤的放置,最主要的是要節約糧食。從前,泔水缸中總是堆滿了剩飯剩菜,其中不乏雪白的米飯和幾乎沒動過的蔬菜。平均每三位學生就有一位倒掉小半碗飯菜,有的吃幾口就倒掉,飯菜吃不凈的情形幾乎人人存在。浪費的風氣日益興盛,而人們熟視無睹,無視現實!同學們,當你們倒掉剩下的飯菜時,可曾想過,世界上還有8。5億多人遭受饑餓,還有很多你們的同齡人因為貧困而不能接受教育。
應該說,單個學生的浪費是有限的,而學生群體的浪費是驚人的。我們不能不鄭重地呼吁:尊重勞動,杜絕浪費。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目前全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僅達到溫飽水平,糧食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解決我國的糧食問題,一靠增產,二靠節糧。節糧是指在保證基本糧食消費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在糧食加工,流通,消費過程中的不必要損失或浪費。從一定意義上講,節糧就是增產,就是開發無形良田。據測算,1公斤大米約有米粒40000個,我國13億人口,若每人每天節約1粒大米,則全國每天可節約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節約1200萬公斤大米,可養活35000人;若以平均畝產1000公斤計,等于每年開發無形良田120__畝。
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糧須知人人有責。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世界糧食日的那一周定為節糧周。設立這個節目旨在提醒人們: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吃不飽,穿不暖,希望人們在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同時不忘節約。
所以校團委向同學們提出以下要求:
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崇尚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
二:遵守就餐秩序,自覺排隊,不隨意插隊。
三:適量買飯,做到不剩飯,不挑食,堅持杜絕浪費行為。
四:就餐時不大聲喧嘩,不隨意走動,不追逐打鬧。
五:學生干部,要以身作則,廣大學生要互相監督,做到節約糧食。
六:生活節儉:不盲目攀比,不隨意浪費。
七:珍惜糧食,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為自己是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而自豪,我們為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歌唱。我們更要牢記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奮斗,勤儉節約。
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4)
拒絕浪費,珍惜糧食又一次成為時下的新話題。據統計,中國現在一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三個國家一年的口糧,這個觸目驚心的數據反映出了“中國式浪費”的可怕。
有人說,中國是一個特別注重人情面子的國度,歷來講究“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當你懇求他人為自己辦事或者答謝有恩于自己的貴人時,往往在飯店請客,在這重場合,往往都要講排場,特意用經濟實力來表示所謂的真摯和誠意。不管什么意圖,總之盡情地發揮著,表演著。豪華的飯店,豐盛的餐桌,美味佳肴,山珍海味,凡所應有,無所不有。賓客之間,觥籌交錯,盡量點更多的菜,盡量遲到最后讓菜能剩下來,這樣才能顯出自己什么都吃過;當我們去飯店吃飯時,多點昂貴的菜肴,然后只吃一小部分,剩下的也不要求打包打走,似乎總要顯示出自己很有錢的樣子。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國式浪費”。
現在的餐飲浪費已不再是原來的吃不了倒掉,而是演變成了故意浪費。因為這樣,可以顯示出自己是多么的有錢,多么的奢侈??墒钱斘覀冊陟鸥?、炫奢侈時,卻很少有人考慮有多少孩子還在挨餓?有多少孩子還在為自己沒有著落的.下一頓飯在發愁?就拿我們學生來說,國家施行“蛋奶工程”,本意是為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可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不去珍惜,用雞蛋來“練靶子”,用牛奶“打仗”,而且玩得不亦樂乎。
據調查,全球每年有1.28億人死于貧困,更有甚者,全球每隔6秒就有一個兒童被餓死。可能就是我們扔一個雞蛋的時間內,就有一個兒童因饑餓而死去。
在國外,參加聚會,去飯店吃飯時,吃完盤中的食物是對廚師的贊賞,是對食物的肯定。而在中國,吃飯盤中食物是一種卑賤,被人看不起的行為。難道只是因為國籍的不同,人們的思想就有如此大的差異嗎?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泵恳涣<Z食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都應當從身做起——不做“必??汀?,爭當“光盤族”。如果吃不了,那我們就“兜著走”
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5)
給糧食安全再加把“鎖”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氨U蠂壹Z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
糧食安全是確保裝滿“大國糧倉”的重要保障。民為國基,谷為民命。在我國歷史上發生過多次大饑荒,教訓極其深刻,“這些歷史悲劇決不能重演?!苯衲暌詠碓谀戏窖雌诤闉牡碾p重影響下,糧食生產與糧食安全問題始終牽動著億萬民眾的神經。只有糧食安全,才有國家安全。我國現在糧食雖然總體上能滿足自給,但只是停留在夠吃的階段,抵御重大風險和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只要糧食不出大問題,中國的事就穩得住,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在糧食這個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問題上,決不能存一絲僥幸。中央在5月份提出的“六?!比蝿罩校驯<Z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就是要做到糧食生產穩字當頭,確保需要時能產得出、供得上,使“大國糧倉”固若金湯。
糧食安全是大力保障“百姓米袋”的永恒課題。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對于普通人來說,每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吃飯是第一位的。百姓的“米袋子”裝得夠不夠、好不好、價格穩不穩,始終是國家的頭等大事。今年以來,洪澇災害對糧食生產影響局部較大,個別嚴重地區甚至會出現絕收現象,但從全國這盤大棋來看,只要我們抓住糧食生產這個龍頭,就不會影響到糧食安全問題。同時,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對糧食問題,要從戰略上看,看得深一點、遠一點?!币逍训乜吹?,盡管我國總體上糧食安全沒有大問題,但也不能忽視糧食生產中的一些挑戰。我們用全球9%的耕地養活了全球21%的人口,糧食生產集約化、高效性、機械化水平還不高,應對風險和挑戰的能力還不強,糧食生產隊伍整體素質亟待提升,只有及早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確?!鞍傩彰状北U嫌辛Α?/p>
糧食安全是穩穩端好“中國飯碗”的重大戰略。糧食是民生產品,更是戰備物資。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形勢,更好地端牢中國飯碗是一個國家戰略問題。今年上半年,我國春耕生產遭遇堵點,農民難下田、農資運輸難,糧食流通和加工等環節也受到影響;疫情導致全世界食物不足人數增至1.32億,一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引發人們擔憂,非洲沙漠蝗肆虐更為糧食生產帶來嚴重危害。面對復雜形勢,看得遠、抓得早,他的“不誤農時”一語中的,各地各部門全力落實。我們從農產品結構、抗風險能力、農業現代化水平方面發力,努力讓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我們狠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品牌創建,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努力讓飯碗里裝好糧;我們用農業科技的“金扁擔”挑起了農業現代化,讓“中國飯碗”穩穩端在了自己手中。
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6)
糧食安全的“一根弦”“雙防線”“三思維”
所貴惟賢,所寶惟谷?!霸绞敲鎸︼L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奔Z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壓艙石”,要端好端牢“中國飯碗”,就要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走好“一根弦”“雙防線”“三思維”程序框圖,輸出糧食安全的大文章。
要有“慎防”的糧食安全防范意識,繃緊糧食安全發展“一根弦”。古語云:“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充分體現了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的重要性。慎防方可無患,有備方能無憂,面對未知的自然災害和嚴峻的風險挑戰,要時刻繃緊糧食安全發展“一根弦”,增強糧食安全防范意識,將糧食安全風險防范的經驗置換為防范糧食安全風險的本領,不斷提高“深挖洞,廣儲糧”的儲量治理能力,實現社會化的儲備“大容量”,藏糧于倉、藏糧于民、藏糧于市、藏糧于企,在國家需要時有備無患,讓“米兵糧將”調得動、用得上,確保手里有糧、心中有底。
要有“穩定”的糧食安全供產常態,筑牢糧食安全發展“雙防線”。今年以來,我國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米袋子”“菜籃子”供給保障有力,供產的“雙實心”扛起了糧食安全的“硬杠杠”,實現了糧食安全的可持續性。切實抓好糧食的“出入端口”,筑牢糧食產量和供量的“雙防線”,才能確保穩定有序的糧食安全供產常態?!爱a”是源頭、是根本,要夯實設備設施的“墻基”,立住三農政策的“墻面”,搭好法治保障的“墻檐”,確保糧食生產多產、高產、精產;“供”是終端,是糧食是否順暢流通的“反射弧”,要保證市場糧食供量充足、價格穩定,嚴懲違法經營和哄抬糧價者,確保終端輸出有序有力。嚴把“出入端口”,為糧食安全的生產常態上好“雙防護”,穩定糧食“供應鏈”。
要有“科學”的糧食安全發展模式,導出糧食安全發展“三思維”。樹立科學的糧食安全觀,要導出三種思維,即積極主動的戰略思維,分層推進的結構思維和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翱縿e人解決吃飯是靠不住的”,糧食的安全發展要從“我”出發、立足實情,不等不靠不依賴,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把“中國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糧食的安全發展戰略要分層推進,要著力生產、加工、儲備、運輸等環節的分層落實,也要注重不同地區、不同情況的因地制宜;糧食安全發展要注重創新,實現從傳統到現代的發展方式轉變,由粗放向集約的發展路徑轉向,讓糧食的數量和質量并行,產品安全與資源節約并重。
倉廩實,天下安。要把糧食安全的“一根弦”“雙防線”“三思維”落到實處,全力守護好“中國飯碗”,讓老百姓的“米袋子”更充足,不斷開創糧食安全發展新局面,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心得體會(篇7)
食為政首,糧安天下?!氨U蠂壹Z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秉h員干部應當認真領會,讀懂“1314”密碼,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1”,一顆初心永遠不變,質樸心愿矢志奮斗。
曾當過七年農民的-對農業、農民、農村有著天然感情,對饑餓記憶尤深,從插隊時就有了讓貧困地區的鄉親們“一年四季能吃上玉米面”“飽餐一頓肉,并且經常吃上肉”的質樸心愿和堅定志向。從梁家河到黨中央,斗轉星移,初心不變,心愿與當年一脈相承,看似平凡的一把麥子、一顆馬鈴薯、一個玉米穗,在他心里始終有著特殊的分量。一次次國內考察,用堅實的腳步激勵各級黨員干部:只有筑牢糧食安全防線,不斷補足“三農”短板,耕好一方“責任田”,守好百姓“米袋子”,才能讓老百姓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3”,三大體系精準發力,鍛造農業現代化的“金扁擔”。
當年,農民們談起在吃飽吃好的基礎上,境界更高的愿望就是上山干活挑著金扁擔。“這個‘金扁擔’,我就理解為農業現代化?!币l展現代農業,要在穩定糧食生產、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基礎上,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民為國基,谷為民命。不斷在農業現代化“三大體系”精準發力,我們就一定能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讓億萬農民人人挑起“金扁擔”,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提供有力支撐。
“14”,十四億人口拳拳在念,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更牢。
“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古往今來,糧食安全都是治國安邦的首要之務。今年以來,從陜西之行為柞水木耳傾情“代言”,到山西之行點贊大同黃花,從寧夏之行提出“加快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到吉林之行首站考察玉米標準化生產基地,最關心的還是“三農”和老百姓的生產生活。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自端飯碗”之深意提醒我們,一碗米連著天下蒼生,糧食安全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政治問題,在有著14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農業基礎地位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和削弱。只有讓中國飯碗端得更穩更牢,才能推動中國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