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旅游的心得
在寒假里,我們一家來到了廈門的鼓浪嶼游玩。鼓浪嶼的景色很美,使人流連忘返。
鼓浪嶼被稱為“海上花園”,聽說島上的日光巖素有“不登日光巖,不算到廈門”的美譽,我們特地領略了它的風景。在日光巖景區入口,有一本以大理石做的書,上面說日光巖的海拔有92.7米高,那為何要叫日光巖呢?因為日光巖原叫晃巖,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此游玩,覺得“晃巖”不比日本的日光山遜色,便將“晃”字拆開來,就成了日光巖??赐旰喗椋覀儽阆蛉展鈳r頂上走去。為了能飽覽美景,我登上日光巖最頂端的一個站臺,我趴在防護欄上,鼓浪嶼島上的景色盡收眼底。我眺望遠方,看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有綿延不斷的群山,一片片樹林就像一雙雙手,托著日光巖,那樹葉墨綠中帶翠綠,翠綠中帶嫩綠。看了此景,讓人陶醉在其中。環顧四周,我看見鄭成功的雕塑昂首挺胸,屹立在山崖上,仿佛在凝視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所奪回來的臺灣寶島。
聽——海水拍打礁石的聲音,“啪——啪——”聽——海水滾滾而來的聲音“嘩——嘩——”聽——海鷗拍打羽翅的聲音和叫聲……這聲音是多么美妙!在迷人的海灘上站著很多游客,有的在玩沙,有的在拍照,還有的在冬泳……幾艘游輪輕輕地從海上開過,幾艘小小的白色快艇在海面上盡情地開著,濺起一朵朵雪白的浪花,還在開過的地方留下了一條長長的“尾巴”。再往遠處看,海天一色的地方有一座跨海大橋,就像一條長龍靜靜地臥在海面上,鼓浪嶼真不愧被譽為“海上花園”。
鼓浪嶼是個美麗、迷人的地方,可有了日光巖的點綴,那就是錦上添花啊!
廈門旅游的心得篇2
廈門大學不只是一所學校,它還是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
進了廈門大學的正門,就到了魯迅先生紀念館。走進里面,可以看見一塊塊展覽板和歷史文物,講述著魯迅先生在廈門大學任教的故事,鮮活而有趣。
從魯迅先生紀念館出來,就可以看到芙蓉湖。芙蓉湖里面有幾只美麗俊俏的黑天鵝,在那如鏡子般光滑的水面上游動,身后留下一絲痕跡,隨即又合上。
繞過芙蓉湖,路旁有一家書店,奇怪的是書店前后門的名字不同。前門寫著“不止書店”,后門則掛著“曉風書屋”的牌匾。書店的原名是“曉風書屋”,之所以有“不止書店”的名字是因為該店是“曉風書屋”在廈門大學的分店。這個書店不僅僅賣書,它還出售飲品、小玩具、裝飾品和刻印。我很喜歡這個地方。
來到建南大禮堂,往下看,你會看見一個很大很大的運動場,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上弦場。因為運動場與看臺都呈弧形,恰似上弦月,故稱之為上弦場。建南大禮堂平時是關閉的,只有到節慶演出時才開放。廈門大學最近幾年的校慶典禮就是在這兒舉行的,大學生原創的大型話劇也在這里公演,有機會可以去看一下哦。對于廈門大學的學子來說,這里也是他們大學最后一課——畢業典禮的地方。往前走,有一家小咖啡館,走累了,可以到里面歇歇。
廈門大學里最為網紅的當屬芙蓉隧道了。芙蓉隧道全長1.1公里,有很多學生的涂鴉作品。這里面最著名的涂鴉是“我愛你,再見!”這個涂鴉源于2008屆畢業生推出的《我愛你,再見》原創畢業影像志。
廈門大學是個值得一去的地方,希望你有時間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
廈門旅游的心得篇3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乘飛機游覽了美麗的海濱之城——廈門。
第一次坐飛機,非常興奮。飛機在云層中穿梭,云團觸手可及,像一簇簇各種各樣的棉花糖,讓人真想捏一把。很快我們就下了飛機,看到了這座期待已久的海濱城市。這里空氣清新,天很高也很藍。大樓鱗次櫛比,隨處可見。一陣海風吹來,我馬上就聞到了大海的味道。
當天下午,我們參觀了著名的廈門大學。大學依山傍水,處處彰顯靈氣,能在這樣的大學上課是很多學子的夢想。中午我在校園的芙蓉餐廳吃過午飯,就走上芙蓉隧道游覽。隧道兩側有濃厚的藝術氣息,有許多我喜歡的卡通人物。對面就是南普陀寺,那里風景優美,樹木繁茂。
第二天上午,我坐上游船眺望著無邊無際的大海。海天一色,我分不清哪兒是天,哪兒是海。遠遠向海岸望去,依稀能看見民族英雄鄭成功的雕像矗立在海邊。下午來到最有名氣的景點鼓浪嶼。登上鼓浪嶼,我和小伙伴迫不及待地脫了鞋子,光著腳丫,踩在松軟的沙灘上,盡情地在淺海處嬉戲著,我沉浸在大海的撫摸中,根本顧不上褲子已經濕了。走在島上的小路上,看不到任何車輛,也不見吸煙的人,鼓浪嶼是名副其實的無煙島。天漸漸黑了,鼓浪嶼亮了起來,整個小島變成了光的世界,燈的海洋。海邊的別墅燈火通明,和海邊燈光交相輝映。霓虹燈下的廈門真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大地上。
第三天,我們坐大巴車來到附近永定縣的土樓。一座座用泥土、碎石和樹枝建成的土樓,有圓形的、方形的、樓中樓、圈中圈,它具有防水、防火和防盜的作用。土樓最年輕的有50多歲,最古老的也有300多年的歷史。土樓歷史悠久,大多數經過3代人的努力,歷經80多年才建造而成,這不禁讓我感嘆古代人的聰明才智。
這次廈門之旅讓我難忘,更讓我收獲甚多,回味無窮。
廈門旅游的心得篇4
在旅館住下后,我們步行來到廈門大學。去廈大的人很多,排成了一條長龍。但是很快,不一會兒就能進去一大批人。進廈門大學不需要門票,只要身份證就可以了。路邊有很多賣廈門大學地圖的人,價格不一。我們買了一張,仔細一看,廈門大學真的很大哦!
廈門大學里面很漂亮,里面的人雖然很多,但很安靜。校園里樹木都是筆直的,不像路上看到的彎的、胖的、矮的,校園的道路兩旁的樹木很整齊,花也比路邊的好看得多,都是特意用盆栽的,而且花的顏色各有不同,種類也很多,五顏六色。小草一點也不謙虛,都高高地抬著自己的頭,到處炫耀。樹旁邊是一個體育場,周圍都被鐵絲網圍了起來,體育場空間很大,可以容納幾百人,雖然是大年初二,但學生們還是在操場上激烈地打籃球,有些還坐在凳子上擦汗。廈大的道路很寬敞,車可以在校園里行駛。在道路的另一邊,有一棟棟教學樓,可惜的是大門被鎖上了。旁邊就是一個書店,書店不大,門口是紀念印章,上面刻著“廈門大學”幾個字,游客買了書后可以在上面蓋個章。書店門口有一尊雕像,這就是廈門大學的創始人------陳嘉庚。他頭上戴著一頂帽子,手上拿著一個拐杖,和藹地微笑著,就是他捐了自己部分財產才使廈門大學建立了起來。
順著地圖的指引,走了大約十分鐘后,我們來到了芙蓉湖邊,一片綠色印入眼里,原來是竹子,這竹子跟馬路邊的也有些不一樣,顏色更綠,竹葉也更多些,更重要的是,它們可以成群地在一起玩耍了。竹林旁邊矗立著一塊高高的石頭,上面用紅色字體標著“止于至善”四個字。爸爸告訴我們:“止于至善的意思就是不斷地修練自己的品格,直至達到最完美的境界?!?/p>
廈大其實不只是求學的地方,也是學做人的地方。
廈門旅游的心得篇5
今天,我們來到我向往的城市——廈門!終于來到我夢寐以求的廈門,那激動的心情,即使是火車晚點也讓我激動萬分,盼望著與她的“會面”。到達目的地時,已經是凌晨了,可盡管是凌晨,廈門迎接我的第一印象——熱。
第二天,我還是早早的起床了,一心想著這幾天會逛不同的景點,我就興奮地睡不著覺。我忙問媽媽:“今天我們去哪玩兒呀?”媽媽回答我:“去你向往的大學——廈門大學,感受一下大學生活,怎么樣?”我跳躍著說:“太好了!”
廈大與南普陀相鄰,于是我們先去了南普陀。一聽說要爬山,我和弟弟都特別高興,對于一個北方的孩子,爬山還是件很難得的事情。我們努力地爬山,可是天氣太熱了,汗順著脖子往下流,衣服也被汗浸濕了大半。但我們一直堅持,待爬到半山腰時,已經能俯視大半個廈門島了,看著廈大的紅墻綠瓦,看著情人湖,看著嘉庚樓……又往上爬了一段,雖然沒有到山頂,但已經可以看到廈門的全貌了,那兒有“兩把刀”,那兒有“一個環”……真美啊!真的是站得高,望的遠啊!
午飯過后,我們走進了廈門大學。我既看到了廈大的歷史,又看到廈大文化。
廈大中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芙蓉隧道。芙蓉隧道是廈大中最有文化的一處景觀。里面有很多很多的畫,我幾乎和每一幅畫都拍照留影,美麗極了。那些畫都代表著每個人在大學時光里的不同回憶。走在芙蓉隧道中,我仿佛看到了他們的大學時光,也好像看到自己的大學時光。
穿過芙蓉隧道,就到了天鵝湖,我還和一只在湖面上的黑天鵝合影了呢!
不愧被譽為“南方之強”呀!穿行在樹林中,漫步在隧道里突然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啊!那不正是我所向往的地方嗎?
廈門旅游的心得篇6
今天,我們去了廈門的植物園。
廈門的植物園里真是什么稀奇古怪的植物都有,樹木的種類繁多,好多我都沒見過呢!
這里最多的就是樹,棕樹的品種就有幾十種,有的特別高,葉子不是很茂盛;有的不那么高,卻枝繁葉茂;有的還結了果子;還看到我喜歡吃的菠蘿蜜樹,上面結滿了果實。
我最喜歡的是“臘腸樹”,樹上結了一竄竄的“小臘腸”,和香腸很相近,就是不能吃哦!還有“灑樹”,把它的樹枝折下來,便會流出很多的汁,這些汁是可以喝的,可以食用的。花的種類也很多,有些花我們精心的養在花盆里,都不那么“精神”,可在這隨處可見,長在道路兩旁,都沒有人管,卻枝繁葉茂,密密實實。
還有雨林區,走進這個地方真的感覺走進了熱帶雨林,我去的時候,正好趕上噴霧。透過陽光的照射,霧蒙蒙的感覺,一切都變得朦朧了,景色美麗極了!
還有仙人掌區,里面有著各個品種的仙人掌,上面都長滿了長刺,一不小心就會讓你遍體鱗傷,人們穿梭在其中,和各種仙人掌合影。讓我印象最深的一種仙人掌名叫“猴尾柱”,那上面的刺不但不扎手,而且還很軟,真的很像猴子的尾巴呢!這里的仙人掌有的高如二三層樓房那么高,有的大的好像一個屋子都裝不下,還有的小的還沒有巴掌大……
仙人掌科植物多生長在干旱的沙漠地區,耐高溫,耐干旱,還耐嚴寒,無論環境多么惡劣,它都能無所畏懼的生長,讓我對它產生了由衷的敬意!想想人要是能有它的精神,那將會無所不能了吧?
今天,又讓我對廈門多了一層印象——奇。那些植物稀奇古怪,古怪精靈的,都是我沒有見過的,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雖然太陽狠毒,但是大樹也不是“吃素”的,讓我在太陽底下感受到一絲陰涼。南方的樹木都很高大,可能是因為陽光充足吧!
廈門的植物園讓我增多了許多的知識,使我更加熱愛這個城市,對它充滿了好奇與向往。
廈門旅游的心得篇7
感受新速度——BRT
今天真是好,天空白云飄,地上車子跑,我們來到繁華富強的濱海城市——廈門。
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長著矯健的腿,身穿淡藍色襯衫,使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這就是“新速度”——BRT的高架橋,宛如一條巨龍騰空而起,飛向遠方;又像一道七色彩虹橋,緊緊連接著廈門和同安。
來到同安樞紐站,兩個迷你式站臺展現我們眼前。我們小手拉大手哼著歌跑過去買票。這票可與眾不同了,一個圓形藍色塑料,差不多一塊錢硬幣大。只要把這圓形塑料放在機器上一刷,安全門就自動打開,讓旅客安全通過,真是見證奇跡的時候。
坐上BRT的“懷抱”中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啊!快速公交車寬大舒適,車內走道十分寬敞,底盤和站臺一樣高,人性化設計凸顯人文關懷。這車處處呈現高科技,實現自動化控制,當車輛準確抵達島式站臺后,車門才能自動打開;車上還配有GPS系統,聽說通過GPS定位衛星知道車輛所處方位;強制限速器控制車速,只要車速接近限制的最高時速,限速器就會發出鈴聲報警,給我們安全出行帶來保障……
沿途的風景可真美呀。眼前的橋和天空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美麗的畫面。車行走在橋上望著下面,我們居高臨下,下面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來到集美大橋,湛藍色的海面上,白鷺展翅飛翔,機場十分繁忙,只見一架架飛機載著八方旅客騰空而起。遠眺著那山在霧姐姐的懷抱中若隱若現,朦朦朧朧,仿佛置身在夢幻的仙境之中!
地下商城奇遇
不一會兒快速公交車平穩地來到火車站。下了BRT,我們走進了火車站的“地下商城”。這地下商城商品豐富多彩,琳瑯滿目,游客車水馬龍。
我的目光掃視著每一個角落,一臺機器吸引著我的眼球。它體形長方,身上顏色是多么通紅,上面寫著“為世界杯喝彩”。只見在里面放著各種飲料,而且明碼標價:活森林礦泉水一塊五元,冰紅茶三塊五元……右邊寫著使用說明,說明下面是幾個小窗口,像是銀行取款機??粗锩姹鶝龅娘嬃希@時我的心癢癢的,爸爸仿佛知道我的心事,從口袋里拿出幾個硬幣,讓我嘗試嘗試。
面對著眼前全自動的售水機,我一下子懵了,不知從何處下手。還好在爸爸的提醒下,詳細讀了說明,才知道怎樣購買?我把四個一塊錢的硬幣投進了入口,然后再放冰紅茶下面標價出用力一按,只聽見“啪”一聲,在下面取水口滾出了一瓶帶冰的冰紅茶,同時在退幣處還掉下五角錢。這世界神奇,投入小硬幣,輕按下開關,一瓶冰紅茶就“獻身”了,真是不可思議呀……
太陽偏西了,我戀戀不舍地離開美麗的廈門,我是多么希望重游廈門!
廈門旅游的心得篇8
廈門是我第二個老家,我媽的娘家,離南通有1000公里的路程。本來我們計劃坐飛機,可因某種原因,我們不得不開12小時的車去廈門。
一路上,樹和隧道很多,綠油油的樹葉和又細又長的樹木坐落在高速公路的兩旁,可是在我眼里最美的卻是已枯黃的杉樹。那泛黃的葉子擁在一起,就像金燦燦的魚鱗,又仿佛是仙境中暗黃色的煙霧。到了浙江省那一帶,青山就多得不得了,山上接連不斷的樹木為它披上了一件厚厚的綠被子。在山上,偶爾會有幾座精致的廟宇,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人們如何把建筑材料運過去的,有了山,肯定就會有隧道,長長短短,直到廈門,一共有55條,這些隧道的名字也很好玩,有“塔珠嶺隧道”、“貓嶺隧道”、“紅山隧道”,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紅山隧道”了。它分成了四個部分,每長部分大約長1公里,一個隧道結束后,你抬頭看看天,就會感覺眼前一亮,四周宛如花果山一般,唯獨少了些河水。
到了廈門,我們一家住進了阿姨家的別墅里,好好地睡了一覺,明天就準備走親訪友了,我們開車駛入了海洋隧道,這是國內第一條海洋隧道,最深處可到海下75米。它很長,這是因為它有一定的坡度延長后,你就感覺不到了。來到了馬巷爺爺家,我見到了哥哥和兩個妹妹,分開了一年,真的有點認不出他們了。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客廳的桌子旁,看著電視吃著飯,特別的開心,這些菜都是這邊的特色有海瀝煎,馬巷封肉等。
這次去廈門雖然沒有去逛一些景點或到哪里玩玩,但是我見到了分別一年的親人,還是很開心。
廈門旅游的心得篇9
今年暑假,爸爸媽媽帶我去廈門鼓浪嶼游玩。我們先坐八個小時的車,再坐四十分鐘的船才到達鼓浪嶼。
碧海環抱中的鼓浪嶼,面積1.87平方公里,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巖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鼓浪嶼明麗雋永的海島風光,主要景點有日光巖、菽莊花園、皓月園,均為廈門名景。鼓浪嶼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四季溫和,島上90多科4000余種植物常年郁郁蔥蔥,珍貴樹種有國內僅有的大果紅心木、國內最粗的印度紫檀、從新西蘭等國引種的各類珍稀果樹,島上一些植被已形成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下的頂級群落。鼓浪嶼周邊海域為廈門港主要部分,瀕臨中華白海豚保護區、文昌魚保護區、大嶼島白鷺保護區,與金門列島隔海相望。
我們先參觀了鄭成功紀念館。我知道了:鄭成功,原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石井人,1624年出生于日本平戶海濱。南明隆武在福州即位,見他忠心朝廷,賜他姓“朱”,改名“成功”,所以民間叫他“鄭國姓”,永歷皇帝封他為延平王。其父鄭芝龍暗中降清,鄭成功出走金門,誓死抗清。他以金門、廈門為根據地,與清軍厚戰多年,曾一度打到南京城下,因驕兵致敗。1661年4月煌日,鄭成功經過充分準備,率戰船數百艘,官兵25000人,從金門科羅灣出發,收復被荷蘭侵占38年的臺灣,并歷奮開發臺灣。鄭成功于1662年7月病逝于臺灣,年僅39歲。300多年來,閩臺人民十分敬仰鄭成功,尊他為民族英雄,臺灣人民尊他為“開臺圣王”。
我們來到了菽莊花園,菽莊花園位于鼓浪嶼東南海濱,建于一九一三年。原為臺灣富商林爾嘉私人花園。一九五六年園主親人將此園獻給國家。菽莊花園背倚晃巖,面臨大海,東鄰觀海園,西眺港仔后。全園分為藏海園、補山園兩大部分,各造五景。藏海五景為眉壽堂、壬秋閣、真率亭、四十四橋、招涼亭;補山五景為頑石山房、十二洞天, 亦愛吾廬、聽潮樓、小蘭亭。
我們又參觀了皓月園,皓月園位于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巖海濱,占地3萬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巖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始建于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園內有長13.7米、高4.7米、耗銅18噸的一座鄭成功及其部將巨型銅雕像。這座巨型銅雕,除鄭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將陳澤、陳廣、陳永華、楊朝棟比真實體量略大外,其余各路兵馬都朝兩側延伸,圖幅寬廣,頗引人注目。園內更突出的是矗立在覆鼎巖上的鄭成功巨型花崗巖雕像,這個巨像于1985年8月27日落成,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巖精雕而成,十分威武。
我們還去吃了鼓浪嶼的特色小吃,有餡餅、魚丸、肉干等可口的美食。
鼓浪嶼真是太好玩了,讓我流連忘返。
廈門旅游的心得篇10
寒假中,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我向往已久的城市——廈門,這次旅游讓我收獲滿滿。
在旅途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鼓浪嶼。鼓浪嶼是一座島,島上四季鮮花競開,海岸曲折逶迤,巖石起伏有致,各式建筑錯落點綴,深巷琴音隱約。鄭成功、魯迅、弘一法師等眾多名人在此留下身影。鼓浪嶼還享有“海上花園”、“鋼琴之島”和“萬國建筑博覽”等諸多美稱。
我們先游覽了皓月園,它位于鼓浪嶼東南端,依山傍海。我們走進去一看,一座高大威猛、雄偉的雕像矗立在海邊。這時爸爸當起了導游:“這就是著名的鄭成功雕像,皓月園是中國僅有的一座為紀念民族英雄鄭成功而建造的雕塑公園。”我一聽,恍然大悟,鄭成功為我們收復了臺灣,讓臺灣人民重回中華民族的懷抱,望著這個大英雄的雕像,我對他的敬佩之心又更進了一步。
離開了皓月園,我們來到了坐落于鼓浪嶼港仔后沙灘的菽莊花園。該花園的名字是以臺灣富商園主名字而命名。我們走在“四十四橋”上時,媽媽問我:“此橋為何叫這個名字,你知道嗎?”我頓時好奇地猜:“是因為它建了四十四年?還是它有四十四米長?”媽媽神秘地說:“你猜得都不對!是建橋的主人建它的時候正好是四十四歲,因此而得名!”原來如此,我又長了知識啦!走過這橋,我們來到了“十二洞天”,是許多石頭,假山造成的一個石頭迷宮,石頭上雕刻著十二生肖的樣子,我和爸爸媽媽頓時決定挑戰這個迷宮,但是轉了半天,一直找不到出口,這時,我靈機一動對爸爸說:“這是一個露天迷宮,爸爸你把我抱起來,讓我來俯瞰找出口!”這個方法果然奏效,我們很快順利地走出了這個特別有意思的迷宮。
我們在鼓浪嶼上住了兩晚,走街串巷地對鼓浪嶼進行了深度游覽,所到之處都是空氣清新,景色迷人,美中不足就是人滿為患,很多地方都只能走馬觀花,下次有機會一定要再去。
兩天后,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鼓浪嶼,隨后幾天,我們游覽了著名的廈門大學,曾厝垵小漁村,中山路步行街,胡里山炮臺,白城沙灘,南普陀等景點,都讓我留連忘返。
短短的六天旅程結束了,我們依依不舍地踏上了歸途,在我心里有了一個新的目標:我的大學夢——廈門大學,我要為此努力學習,廈大,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