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
今天,我們擁有舒適的生活條件與優越的學習環境?;▓@般的校園,寬敞而明亮的教室,先進的教學設備,還有循循善誘,無私奉獻的老師……要知道這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新世紀的少年兒童,該用怎樣的行動來緬懷先烈呢?
其實新的世紀早已給清明節注入了新的內涵,清明節不單單是掃掃墓,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活動來傳承感恩的精神,學會在生的世界感謝我們的父母以及所有愛我們的人。
同學們,就讓我們行動起來,在家庭做孝敬父母、關懷他人的美德少年,在學校做團結友愛、創新進取的好同學;在社區做講究文明、保護環境的好公民,以實際行動把這種文化傳統、感恩精神發揚光大,不僅是在清明節日,更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讓感恩精神永伴你我!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又到了,這是一個為親人掃墓,祭奠先烈的日子。
說到祭拜先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留芳園了,在留芳園中有一座英雄紀念碑,它是為那些因革命英勇獻身的戰士們而建立的。
說到革命,就有必要說說孫中山先生了。孫中山,他是革命的偉人,出生于廣東香山縣(現在的中山縣),他雖學的是醫學,卻極留心于政治問題。在公元一八八五年,正值中國因與法國交戰而失掉越南的那一年,他才決定清廷,建立民國的志愿,從此,他走上了一條革命之路。中山先生編定了《革命方略》,將革命分為了軍法、約法、憲法三個時期,并發表了對外《宣言》,從此以后革命的行動,就如懸崖轉石,愈接愈厲了。
在中國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如:黃繼光、李大釗、聞一多、秋瑾、董存瑞等,若是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中國現在繁榮與昌盛,他們為中國的興盛付出了血的代價,他們那種堅持不懈、不畏強權、敢于斗爭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當莊嚴的國歌奏響,我站在英雄紀念碑前,望著國旗上的五角星,內心充滿敬畏。借用中山先生一句話“和平、奮斗、救中國”,那么我們現在又應該如何幫助中國呢?有的人認為,我們還小,現階段只要努力學習就可以了,可我卻不這么認為,努力學習只是一方面,健康的身體其實也很重要,如果沒有健壯的身體,整天病怏怏的,又談何報效祖國呢?所以現階段我們在認真學習的同時,還應該多鍛煉身體,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五好少年。
最后,讓我們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學習!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3
在20_年清明節即將到來之際,3月27至3月31日,婁底三小在全校開展“扣好人生第一??圩印鞒屑t色基因”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
本次系列活動共分為“紅色基因代代傳·我聽爺爺講故事”“緬懷英雄·勵志前行”“薪火相傳·清明云詩會”“巧手繪風箏·清明放紙鳶”四個主題。學校邀請了_老兵謝平平講述身邊鮮活生動的革命故事,并錄制成視頻在學校網絡平臺播放,讓孩子們在了解過去歷史的同時更懂得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同時,在全校開展“我心目中的英雄”手抄報制作活動,讓孩子們通過制作手抄報銘記英雄,激勵廣大學生不斷發揚勇于擔當、無私奉獻的勵志進取精神。此外,通過開展錄制經典誦讀視頻,親手制作風箏,與家長共同放飛風箏等親子活動,讓孩子們在領略詩歌朗誦藝術之美的同時,進一步深刻認識到文明祭祀的重要意義,促進了親子間的互動交流,緩解了孩子們疫情期間的心理壓力。
“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希望孩子們能牢記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以英雄為榜樣,爭做新時代好少年。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而努力奮斗!”婁底三小老師劉雅表示。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古語很生動的描寫了行人在清明時節的情感。在這個具有特殊意義的日子里,大家都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回家探望親人,共同去掃墓、祭拜祖先,在遠方的人則去當地的烈士陵園紀念烈士。
經過一番顛簸,終于到了我日思夜想的珠海烈士陵園。一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碩大的石碑,上面生動地凋刻了革命戰士們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畫面。這畫面又不禁讓我想起了當年那段殘酷的戰爭歲月。無數革命前輩,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拋頭顱、灑熱血。也有許多戰士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我懷著沉痛的心情向前走,來祭掃的人還真不少。我和父母一起進行了祭掃儀式。從朗讀到宣誓,每一句真摯的話語都代表了我們對烈士的無限崇敬和懷念。接著我們跟隨人群來回參觀,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有些烈士連姓名都沒有留下,真讓人感動。我的耳畔傳來陣陣低沉的音樂,每個人的腳步都很輕,生怕吵醒了已經“熟睡”的烈士們。我還為幾位烈士獻上了自己做的小白花,這小白花雖然小,也不是很精致,但卻表達了我對烈士濃濃的想念和深深的敬佩。
我還特別仔細看了他們生平的事跡與簡介,我發現:在烈士陵園里的不一定都是像董存瑞那樣的革命烈士,也有一些是人們不熟悉,也不知道的人,雖然他們可能只是一位普通士兵,但是他們也為祖國貢獻了力量,也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盡了一份責任。
在即將走出大門的時候我還在心底對烈士們說了一句話:感謝你們,沒有你們,就沒有今天,沒有新中國。
回到家,我躺在床上,爸爸走過來問我:“今天去參觀,有什么感想?能不能用一句話表達出來?”這可把我給難住了,“告訴你吧!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爸爸說。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對革命烈士最好的描寫嗎?這不是對革命烈士最好的詮釋嗎?
今天的參觀讓我感慨萬千。讓我們共同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珍惜今天的生活,珍惜眼前的大好時光,努力學習,積極向上,長大為祖國作出自己的貢獻,盡自己的一份力量,讓祖國更加繁榮、更加昌盛!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5
又是一年清明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頒布實施之際,裕安區獨山鎮中心小學少先大隊積極開展“傳承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系列活動。
活動一、“清明節”文化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我校各少先中隊結合“線上教學”,將“清明節”的知識和各地不同的風俗,精心制作成“微課”或“美篇”,中隊輔導員帶領孩子們學習、交流、討論,部分班級還開展了有關“清明”的詩歌朗誦會,形式多樣。同時,各中隊都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育孩子們要“弘揚時代文明新風,保護綠色生態家園”。校少先大隊發出倡議,呼吁全體家長、學生尤其重視“不扎堆、不聚集,選擇綠色、節儉、文明的祭奠方式”,展示良好精神的風貌。
活動二、“網上祭英烈”校少先大隊積極組織“特別的假期,特別的形式——網上祭英烈活動”,通過在網上獻花、點燭、鞠躬、寫感言等方式,寄托對革命先烈的崇敬與哀思。小隊員們用自己稚嫩的畫筆,描繪出對革命烈士的敬仰與感恩之情!
活動三、致敬“六霍起義紀念塔”3月29日,校少先大隊發出倡議:少先隊員可以在父母的陪伴下,前往六霍起義紀念塔,向烈士致敬。各中隊輔導員精心組織,孩子們錯時來到紀念塔,敬禮,默哀,重讀入隊誓詞……文明有序。陪同前來的家長表示:這樣的活動,不僅是孩子們受到教育,家長也受益良多。
本次清明祭掃系列活動,旨在“立德樹人”,通過鮮活、具體的事例,傳承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和紅色革命傳統,增強孩子們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使命感,牢固樹立奮斗精神,增進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6
我們從山腳下,沿著大理石的臺階,帶著莊嚴的心情來到烈士墓前,緬懷曾經為了祖國、為了人民英勇奮戰、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烈士公園是那么莊嚴、肅穆,迎門兩側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和小宇弟弟手拿白色和黃色的野花,、它帶著我對革命先烈的真誠敬意。我把它放在墓碑前,愿這些烈士們的英靈安息。站在墓前,當年戰斗的情景就浮現在眼前:國民革命第四軍跟吳佩孚的北洋軍戰斗得十分激烈;敵方傷亡280人,被俘2400人。革命軍在這次戰斗戰斗中犧牲了將士134人,汀泗橋的河水都染紅了,很長時間空氣中都彌漫著血腥味。汀泗橋戰役是北伐戰爭3個主要戰役的第1個戰役和關鍵戰役,為賀勝橋戰役、武昌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基礎。它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加速了中國革命進程,為在武漢建立國民政府打下了基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時,我想它們不僅是一尊墓碑,它更見證了歷史的變遷,它應該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我為偉大的祖國和人民擁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自豪!
烈士們,您的精神將永垂不朽,將永遠地刻在世代人民的心中,因為有了你們的犧牲,才有我們的和平幸福,緬懷革命先烈,知道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是千千萬萬革命先輩用汗水與鮮血換來的,他們所付出的艱辛是我們所不能體會的,我們應該學習革命先烈“流血、流汗、不流淚”的精神,現在雖是21世紀,但我們仍要弘揚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加加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為她發奮努力,為她增光,為她添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吧。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7
__年,為了引導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人民過上幸福生活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光榮事跡,緬懷先烈,牢記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__學校組織學生開展清明節祭英烈系列活動,現總結如下:
1)開展清明節祭英烈社會實踐活動:利用清明節假讓長輩講革命英烈故事,自己讀英烈故事,或上網搜集英烈故事,感受英烈為國家,為民族利益英勇獻身的寶貴精神,把英烈故事主要內容寫下來,給英烈寫寄語留言,寫感悟,談感受,表決心,明確自己今后應該怎么做。
2)4月X日早上,以“緬懷先烈,努力學習”為主題做國旗下講話,下午各班主任組織召開“緬懷先烈,珍惜今天”主題班會,并對清明節假的`祭英烈實踐活動進行總結,讓同學們相互講述自己看的革命英烈故事,交流自己寫的寄語留言,一件件英雄事跡,感動著每一位同學,激勵同學不辜負先輩的期望,珍惜大好時光,努力學習,長大為國家建設多做貢獻。
3)4月X日,組織選派一批寫寄語留言好的同學在學校微機室登錄文明網,進行網上祭英烈,網上獻花,寄語留言等活動,進一步感恩先烈,緬懷先烈,牢記使命,不負重托。
通過一系列的網上祭英烈活動,使同學們在活動中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紛紛表示不辜負老師的期望,好好學習,長大為國家建設多做貢獻,同時引導教育學生用實際行動倡導了社會文明祭祀的新風尚,使學生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8
為有效落實“2021清明祭英烈”活動,引導師生在緬懷先烈的情懷中增進愛黨愛國的真摯情感,匯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蓬勃力量。連日來,福建省漳州市實驗小學、漳州新城學校、漳州薌城實驗小學、薌城區東鋪頭中心幼兒園以清明節為契機,組織師生們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深入體會節日蘊含的傳統文化內涵和愛國主義情感。
3月20日,漳州薌城實驗小學近千名學生在教師的線上指導下,通過登陸“致敬.2020網上祭英烈”頁面,向人民英雄紀念碑、革命烈士陵園等以為烈士獻花、抒寫感言寄語等方式進行網上祭掃,表達了對英烈的哀思,緬懷英烈的英雄事跡,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他們還通過講英雄故事進一步倡導學生學英雄、愛英雄、懂英雄的新風尚。漳州新城學校則組織學生撰寫心得體會,網上互動等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緬懷。薌城區東鋪頭中心幼兒園通過老師引導,家長輔導幼兒在家一起畫出心中“逆行英雄”。與此同時,漳州市實驗小學還計劃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傳、繪制手抄報等多種形式的緬懷教育活動,在讓學生了解革命歷史、接受傳統教育、珍惜當下幸福生活的同時,“扣好人生第一??圩印?,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清明節期間,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嚴守防控要求,做到防控祭掃兩不誤,在組織青少年學習和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引導他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樹立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宏偉理想。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9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清明節是祭掃陵墓、緬懷故人的節日。
今年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x周年,在這樣一個年份里的清明時節,我們緬懷的除了故去的親人,還有那些在抗日戰爭中為捍衛國家獨立、民族尊嚴而英勇戰斗、血灑疆場的民族英烈. 他們拼命的戰斗難道不是為了祖國的明天,祖國的未來嗎?紅軍戰士長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濘的路上走著,他們沒有松懈過,一生都在拯救祖國,保衛祖國。沒有他們,哪來如今的美好的家園,哪業如今的富裕生活,他們是創使者,他們尊敬他們是理所當然的。多少年來,有多少人贊揚過他們,他們百折不撓,奉獻生命,為了革命的斗爭而光榮殉職,
總之,一句話——他們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我熱愛他們,我贊揚他們,我崇敬他們。他們為了革命的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在帝國主義列強的殘暴折磨中,他們沒有透露半點消息,寧愿死也要守住黨的秘密,他們寧愿做光榮犧牲英雄,也不愿做茍且偷生的叛徒,這就是我們中國烈士的特點,我也因此對他們產生了無限的敬佩,無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贊揚他們,他們是我們中國人民的感謝者,他們是神圣的,沒有人能取代他們。在我的眼里,他們是光明的象征,他們是戰勝一切的力量。只要想著這些革命先烈,我就會覺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這個富裕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滿和幸福,而在那個艱苦的斗爭社會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10
又一個清明節快到了,這是緬懷先烈的日子。今天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瞻仰革命烈士陵園。
同學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和自做的小白花向烈士陵園出發。一路上同學們興奮不已。經過長途跋涉終于走到了烈士陵園。一尊塑像栩栩如生的站在中間,這里群山環繞,與青山做伴。兩側青松翠柏,顯得莊重,肅穆。紀念牌高豎立在公園上高處,上面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我們來到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革命先烈,給他們送上自己做的小白花。站在烈士墓前,我思緒萬千。平時在書上。電視上看到革命先烈們為人民。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前仆后繼,引用作戰,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新中國。你們的英勇事跡我們不會忘記,我們想你們敬禮。
通過瞻仰烈士,學習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使我懂得革命的勝利和建設的成就來之不易,是幾代人百折不撓的共同奮斗的結果,鼓勵后人奮發向上,努力為社會主義建設作貢獻。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要愛自己,更加要愛祖國,我們要奮發學習,為他增光,為他增彩!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建設.為祖國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11
清明,我初次接觸和的時候,是在很小的時候。那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說了一句,清明節到了,她去給媽媽過清明了,那一周前后,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么也不理解,什么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為什么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為什么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里。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挨了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從同桌的淚水里,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的時候,我已經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后才能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了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后還細細地尋問了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了老祖母的憂傷。我摟著祖母天真地說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了。
我第三次感悟的時候,是給祖母過的第一個清明。清明節沒到,父母就開始計劃了。當時物資非常緊缺,有孝心的母親教我們用薄薄的白紙,做成朵朵各種各樣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個清明,要數祖母的那塊園地最鮮亮,惹眼。在做花時,想起祖母給我講清明時的語氣和流露出的哀傷,一種隱隱的痛,咸咸的傷堵在心里。從那以后,每到清明前后,就有許多人到我家討要紙做的花,也讓我體悟到了清明與思念,清明與孝道,清明與感恩,清明與生命的種種聯系。
2008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時,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那持之以恒的小小關愛。在悲痛之余,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很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12
看了這個網上祭先烈的網站,我看見了許許多多的祭先烈的網站。使我知道了很多很多的事務,特別是那個“不忘先烈拋忠骨,民族復興中華魂!”這個網站。
從這個網上,我看到了很多很多對于先烈評論的留言。我自己也寫了一兩篇。我非常崇敬這些烈士們,是他們,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現在的安寧平靜;是他們,是他們給予了我們新中國;是他們,是他們!犧牲了他們的骨和血,來換取我們這幸福美滿的生活!
每當我在10月1日的時候,開了電視機,一開場就聽到了主席的話“同志們,你們好!”,這又使我知道了以前烈士為我們新中國付出的勞動與貢獻。
每當我在三月,總會在中午的時候老師回會跟我們講起今個月是雷鋒月,又接著跟我們講起了雷鋒精神……
對于先烈們的事跡我都很感動。他們舍己救人,幫助了許多人。網上祭先烈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從中的只是和用心去祭拜這些偉大的先烈們。網上祭先烈變大了我們對先烈們的感謝。雖然他們以不在人世。但是他們做過的事我們都永永遠遠記在心里。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13
當鮮花再次綻開燦爛的笑臉,給大地一份紅色;當草地再次鮮綠,給大地增添一份生機;當小鳥再次歌唱,給大地增添一份歡樂.清明節再次來臨,站在紀念碑前仰望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幾個大字,我不禁深深懷念起那些英勇的烈士們.看看今天我們國家的成就,我們臉上就會洋溢起幸福的笑容.享受著今天的生活,欣賞這綠色的春天,我們又要深深的思念......
他們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付出了許多:青春、鮮血,甚至寶貴的生命,此刻我們能不傷痛嗎?我們能不懷念嗎?那在戰場上拼死消滅入侵者的身影就一個一個浮現在我的眼前.比如:趙一曼面對敵人的屠刀仍是面無懼色,李大釗寧死不屈,邱少云為了部隊被熊熊烈火燒死......如此之多為民族振興而奮斗的志士們,他們難道就不怕死嗎?他們難道就一點兒不珍惜自己的寶貴生命嗎?不,他們也有懼怕,也有親人.但他們為了千千萬萬家庭的美滿、幸福,為了國家和民族,寧愿放棄自己的幸福,甚至生命.
張思德--就這些英烈中的一位.當年紅軍過草地的時候,由于缺醫少藥,有許多戰友病倒了.張思德原本魁梧的身體也一天比一天消瘦下來,可他還堅持幫戰友們背東西.一次,一個戰友不幸陷入了泥沼,越掙扎陷的越深,就在大家都束手無策的時候,張思德出了個主意,讓班長和另外幾名戰士踩在自己身上,拉出了陷在泥潭的戰友.
一次,組織派他到安塞縣燒木炭,9月5日張思德在炭窯工作時,炭窯突然崩塌,不幸犧牲.時年僅29歲!這位戰友心中裝著戰友,裝著人民,裝著國家.他舍己為人,是多么勇敢,又是多么高大啊!他的精神將永遠映在我們心中!
我站在墓前,深深的鞠了一躬,獻上一束鮮花,由衷地祝烈士們安息,從心中祝他們在天堂上快樂,再也沒有硝煙、戰爭,一切和平!我也牢牢銘記于心,烈士們的熱血與精神會永留人間!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14
又是一年春來到,萬物復蘇,鳥語花香,處處生機勃勃。伴隨著春天的到來,各種節日也迎來了新的輪回——“三八國際婦女節”、“植樹節”、“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等,還有我們永遠不能忘懷的“4月5日清明節”。
每當清明節到來,學校都會組織我們去“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進行祭掃活動。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矗立在蒼松翠柏之間,塔身正面“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九個金光閃閃的大字依然光亮奪目,塔周的花花草草被春姑娘織成了一件五顏六色的外衣,披在大地母親的身上。我們肅立在塔前,雙耳聆聽著對革命先烈們的悼念之詞,心中思緒萬千,腦海中回想著革命先烈們前赴后繼、不怕犧牲、浴血奮戰的颯爽英姿······默哀三分鐘后,繞塔一周,我們將親手疊制的小白花敬獻給戰死沙場的革命先烈們。這時,我們看到的是塔身周圍雕刻的一幅幅戰斗場景:有廣大群眾冒著槍林彈雨,為正在前線激烈戰斗的解放軍們運送糧食彈藥的;有解放軍戰士跳入冰冷的河水用自己的身體搭成人橋,讓戰友們順利渡河的;還有更多的是革命先烈們浴血沙場,流血犧牲的······同學們的雙眼都濕潤了,因為我們知道,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他們還是那么的年輕,還沒有領略生活的美好,更甚至于有些戰士還沒有成年,比我們大不了幾歲······
再過幾天,今年的清明節又要來到了,我們的祭掃活動也會隨之進行,讓我們依舊懷著對革命先烈們的無限哀思,帶著對革命先烈們的崇高敬意,為英勇奮戰兒流血犧牲的革命先烈們默哀吧!
清明祭英烈教育隨筆篇1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個清明節,但今年的清明節對我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因為學校決定在清明節前組織五年級的同學去百色起義紀念館參加一個清明祭英烈的活動。
活動當天,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同學們清一色的穿著校服,戴著紅領巾。統一坐著公交車前往百色起義紀念館。車子一駛入紀念館大門,我的心情變得澎湃起來,眼前就仿佛浮現了戰士們浴血奮戰的情景。
我們先來到廣場。廣場很寬,地勢很高,站在這里可以俯視百色城。通向廣場的臺階一共有314階,取于圓周率3.14。廣場正中央,擺放著一尊高大的銅像。他右手高舉,左手插腰,目光炯炯有神,注視著前方,給人有一種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覺。整個廣場氣氛莊嚴肅穆。
活動開始了,我們唱了隊歌,高舉了隊旗,獻了花藍,然后是最有特色的“道德小講堂”了?!暗赖滦≈v堂”由黎芷珊同學主持。只見她從容不迫,以柔美的聲音向我們介紹了張云逸、李明瑞、韋拔群、雷經天等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發動百色起義,宣告中國工農紅軍第七軍和右江蘇維埃政府成立的過程。我們聽得津津有味。之后,全體同學一起背《少年中國說》,一起宣誓,響亮的聲音在廣場上回蕩。
最后,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參觀了百色起義紀念館。一到館內,映入眼前的就是序幕廳的正壁——高4。28米、寬25。23米的“百色起義”漢白玉大型浮雕。它以磅礴的氣勢,生動地再現了當年百色起義波瀾壯闊的場面。張云逸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頂天立地的光輝形象,屹立于大廳正壁的浮雕中。館內有英烈廳等展廳。聽著紅領巾講解員的介紹,我仿佛穿越到了那個群情激奮,戰火紛飛的戰爭年代,受到一次“血與火”的洗禮。
通過這次活動,我覺得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因為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歷史將革命的接力棒傳給了我們這一代人,我們新一代就更不應該辜負老一輩的期望,應該努力學習,為百色發展做出貢獻!把百色建設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