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防心得體會
首先我們去了母校江蘇省鄭集高級中學為學弟學妹開展國防知識講座,講座主要以PPT的形式,從國防的概念,國防的性質,國防的類型,國防的教育、戰略思想,中國近代國防,新中國成立后的國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國防,中國目前的軍事戰略方針和軍事危機,陸軍、海軍、空軍、導彈部隊的建設,國慶大閱兵,抗日戰爭勝利日大閱兵等方面具體生動形象的介紹了我國的國防情況。
使學弟學妹們認識到人民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極大的提高了中國的國防總體實力和防衛作戰能力,為保衛國家的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戰略保障。國家的興衰和國防密切相關,國防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因為過分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安全、民族的尊嚴及社會的發展。
為了保護我們的國家,保護我們的人民,就必須要國防,然而,過方式對外進行的,要想國家長盛不衰、飛黃騰達,最重要的是所有人民站在同一戰線上,齊心協力的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作貢獻。國防只有成為這個有機整體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能具有更大的威力。因此,我們要樹立大國國防觀,把國防建設納入整個國家大系統中進行思考和規劃。
我們這代人在家里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長大,沒吃過苦,沒受過累,處處以自己的利益為重。但是,通過國防教育的教育學習,我們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知道了中華民族不是一個虛無的概念和信仰,而是一種前進的動力和為之堅持不懈的奮斗目標。
二.暑假第二行——徐州淮海戰役紀念塔
為了傳承革命大無畏精神,我們去了淮海戰役紀念塔。在淮海戰役紀念館中,穿行于血與火的空間,踏尋戰場上驚心動魄的一幕幕,重溫淮海戰役的整個歷程,心情非常沉重,但同時也為中國人民感到驕傲,因為中國人民創造了中國戰爭乃至世界戰爭的一個奇跡!踏著曾經的血路,來到粟裕將軍的墳塋,站在墓前深深一鞠躬,腦海里浮現出粟裕當年向黨中央軍委提出進行淮海戰役的情形。對他的欽佩,對他的尊敬不是一個彎腰就能表達的!
紅色的過去換來了今天的陽光燦爛。如果你在感慨現在生活的艱難,如果你在揮霍錢財,如果你在浪費著生活所給予的美好,那么就時常翻開過去紅色的記憶吧,或許你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更加積極向上地生活著。
三.暑假第三行——走訪退役軍人吳碩,慰問老戰士李敏
李敏同志在李麟將軍的麾下轉戰白山黑水,曾是當年隊伍中最小的官兵之一。退休后,她組建了“抗聯精神宣傳小分隊”,組織了“重走密林抗聯路”活動,堅持弘揚、傳承革命精神,不遺余力、嘔心瀝血,傳播正能量,教育和影響著兒女。
采訪時,很難想象,垂暮的老人追憶起意氣風發的戎馬生涯,眼神滿是奕奕神采。哪怕是稍縱即逝,也足以讓人感受到老人身上塵封已久的驕傲與榮光。
老人還說:時間雖然使他失去了健康的身體,但是在紅色革命中所學習到的精神是永遠不能夠磨滅的,經歷了更多也成熟了更多。不管戰爭多么殘酷,環境多么艱苦,為人民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就是他們的心愿。
銘記一切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雄們,崇尚英雄,捍衛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我們就一定能筑牢信仰的基石、振奮精神的力量,戮力同心為民族復興而奮斗,創造中華民族的新輝煌。
有關國防心得體會篇2
國防教育有明確的目的和深遠的意義。國防教育質量直接影響到公民的國防觀念和國民素質,從根本上關系到國防的強弱與國家的安危。
一、國防教育的目的
國防教育是以增強公民的國防觀念、掌握國防知識、樹立愛國情感和強化國家安全意識為目的,是有組織、有計劃、有規范內容和特定形式的教育活動?!秶澜逃ā返?條規定:“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备鶕@些規定,可以把國防教育的目的歸結為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通過國防教育,提高公民的國防觀念;第二,通過國防教育,使公民掌握必要的國防知識;第三,通過國防教育,增強國民保衛國防的責任;第四,通過國防教育,強化公民的國防安全意識。其中最主要的是增強公民國防觀念。公民有了明確而強烈的國防觀念,就能夠把自己的切身利益與國家的安危緊密聯系在一起。國家的安全受到威脅,公民就會自覺地迸發出保衛國家的強烈意識。反之,如果公民缺乏國防安全意識,就會把國家安危當做與己無關的事情。當國家面臨外部侵略時,國民可能麻木不仁,視而不見。
要實現國防教育的目的,政府必須負起國防教育責任。國防教育從根本上講,是關系到國家安危和民族凝聚力的教育。雖然政府鼓勵國民自覺地進行國防教育,但是,這項活動在本質上卻是國家或政府行為。如果一個國家把關系到自身安危的重大活動,當做國民自發的行為,那么,這個國家的安全遲早會遇到危機。為此,通過政府組織、軍隊配合、輿論宣傳、學校教育等一系列措施,使全民國防教育走向社會化、制度化。只有在政府組織下,通過制度約束,有計劃、有措施地開展國防教育,才能實現增強公民國防觀念,加強國防力量的目的。
縱觀世界各國,凡是負責任的政府,都把國防教育列為重要的政府活動,并以法律形式規定下來。例如,美國國會于1958年8月頒布的《國防教育法》,闡述了美國關于國防教育的基本政策,規定了聯邦政府對國防教育的具體計劃,包括國防教育基金計劃、國防學生貸款計劃、地區專業教育計劃等,并規定了每年完成各項計劃的指標。美國國會將該法的制定視為美國教育史上最重要的發展之一,它是美國聯邦政府督促、協助各州政府教育機構加強國防教育的基本法律依據。
我國政府也非常重視國防教育活動。李鵬在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一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在人民群眾中廣泛進行國防教育,提高國防觀念?!秉h的第十三次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也強調:“應當加強國防教育,提高人民的國防觀念?!背它h和國家領導人在許多重要講話中強調國防教育的重要性之外,還于2001年4月28日,由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該法規定:“國家通過開展國防教育,使公民增強國防觀念,……自覺履行國防義務?!痹谶@里,已經非常明確地以法律形式。表明了“國防教育”是“國家行為”。也就是說,國家為了國防安全,需要設立專門的國防教育機構,提供必要的國防教育經費,并有計劃、有目的地開展國防教育活動。有了法律保證和政府行為,國防教育的目的才能實現。
二、國防教育與國防觀念
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增強國防觀念,是國防教育的重要意義所在。增強公民國防觀念,既是國防教育的目的,又表現為國防教育的意義:
國防觀念,是公民對國防與自身利益的關系以及自己對國防的責任的認識。國防觀念包含了三層內容:第一層是公民是否認識到自己的根本利益;第二層是公民是否認識到自己對國防負有的責任與義務;第三層是公民是否愿意為履行國防義務奉獻自己的一切。
國家的安危關系到每一個公民的生存與安寧。國家安全,需要有鞏固的國防。有鞏固的國防,才會有國家的安全,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才有保證。有這個前提下,公民個人的利益才有可能得到保障。這是客觀事實。問題在于,公民對于這個客觀事實是否有基本的認識。
“只要有國家,就要有國防”。有國防就要有人承擔國防責任,這個責任屬于全體公民。公民對國防負有法定的義務。國家的安全靠 全體公民負責。每一個公民都有保衛國家安全的責任。對這種法定責任的認識程度,構成了公民國防觀念的重要內容。
公民的國防觀念有強與弱之分。能夠充分認識到國家安全與自身利益的關系以及懂得自己所應該承擔的國防責任,是國防觀念強的表現。反之,看不到國家安全與個人利益的關系,缺乏保衛國家的責任意識,是國防觀念弱的表現。
有關國防心得體會篇3
我社區組織對《國家安全法》進行了學習,今年x月x日,是《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21周年紀念日。為了在社區工作中全面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樹立“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高于一切”,“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觀念,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從什么是國家安全?國家安全與中學生有什么關系?怎樣樹立國家安全觀和國家安全法律意識以及明確愛國主義與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了生動、具體、發人深思的國家安全知識教育。
在《國家安全法》宣傳教育中,進行國家安全知識教育的目的,樹立“國家安全”、“國家榮譽”、“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的觀念。國家安全是社區工作人員必備的知識、必備的素質。通過學習樹立國家觀念、國防觀念,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反對民族分裂。把培養起來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貫穿到我們的思想意識中,貫徹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把偉大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通過學習我深有體會,要使自己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國家安全意識。
1、學習國家安全知識,在社區工作中普及對廣大社區居民的國家安全知識教育,把國防教育、愛國教育、社區穩定同國家安全教育緊密結合起來。
2、充分發揮社區群眾的主體作用,以《國家安全基本知識》為主線,利用《國家安全警示錄》,讓社區居民“看一看”,達到教育的目的。
3、通過“看一看”、“想一想”,認真組織“如何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敢于“同一切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壞人壞事作斗爭”為主題。
把培養起來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貫穿到我們的思想意識中,貫徹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把偉大祖國建設得更美好。
有關國防心得體會篇4
老師反復叮囑吩咐我們:國防訓練能使我們鍛煉出不畏困難、意志堅定的精神,養成鐵一般的紀律習慣,使我們身體素質得到發展。從訓練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當一名軍人的不易與艱辛。讓我們對這次訓練付諸認真的態度和強烈的責任感。
可是,一聽到“國防訓練”,我就想起在太陽暴曬下挺胸抬頭、腳站的筆直;汗如雨下、全身散發汗臭;整個人又酸又痛、像散了架;皮膚又曬得黝黑黝黑;還不時受到教官的訓斥……想起這些,我全身上下都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心情十分忐忑,甚至有些恐懼。
該來的總會來,看到穿在身上的迷彩服、高大嚴肅的教官,整個人像蔫了的黃瓜似的,對訓練失去了信心。教官一遍遍地重復著口令,我懶散做著動作。教官批評我們沒有一點精神面貌,更是讓我們比別人更長時間地訓練。我很無奈,不得不提起精神。
不經意的轉頭瞬間,不小心的觀察揣測,我眼前浮現了其他班級整齊的步伐,還有他們陣陣洪亮的口號聲以及嘹亮的軍營歌聲。我心中萬分疑惑,為什么他們能夠搞出這樣的氣勢和信心?望著一位位同學精神飽滿的側影,我好像明白了,但又似乎不明白。明白的是——只有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才有一個積極向上、團結整齊的方隊。他們訓練的每一個動作,都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團隊精神的重要。不明白的是——為什么我們做不到像他們那樣的狀態,是個人的松懈導致團體的消極?還是團體的不足以至于不能帶動每個人的用心投入?
但我明白,做什么事必須從自我做起。明白了之后,我認真地去實施??墒?,我那時才發現:站,多么簡單的一個動作,我卻累得咬牙切齒,站著站著,我就腰酸腿疼,就一下子一屁股坐下去,汗珠不停地滴落,借證我的苦和累;稍息、左轉、右轉等等幾樣小小的動作就將我們徹底打垮了,雨水打在我的身上,手酸了,腳僵了,痛了,全身冰涼冰涼又黏乎乎的,簡直就跟十八層地獄沒什么兩樣,但是我必須堅持,要是倒下了或放棄了,還對得起自己嗎?
現在回想一下,什么感覺都有,其實還是值得的,它嚴肅了我們的紀律,讓我們明白了苦和累,磨煉了咱們的意志,激發起了我們的斗志。這樣的苦都受過了,我們還會害怕什么呢?
如今,聽到我們班級同學動作的點點聲息,心里萬分開心,讓我更加堅定自己腳下的步伐,更努力體現一名學生的風采。
有關國防心得體會篇5
孫子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睂τ谝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最根本,最長遠的利益是安全利益。沒有強大的國防,沒有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一切都無從談起。事實證明,一個國家如果忽視國防建設,居安忘戰,馬放南山,就難以避免戰爭的災禍。
回顧我國近代,腐敗的清政府妄生尊大,軍備廢弛,經不起帝國主義堅船利炮的轟擊。備受欺凌,飽嘗了“亡國奴不如喪家犬”的苦難。這個教訓值得我們深思。由此可見,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強的國防做后盾,就不能確保國家的安全穩定和領土完整;如果平時不注重加強國防建設,戰時就要吃大虧,倒大霉。仗可百年不打,國不可一日無防。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敵人打到家門口,等刺刀架在脖子上,再想起加強國防建設,為之晚矣。
當今世界還很不太平,戰爭危險還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更加明顯,恐怖活動十分猖獗,局部戰爭連綿不斷,特別是美國退出“反導條約”,巴以對抗升級,給世界又帶來了新的不穩定因素。從國內形勢看,臺獨分子氣焰囂張,民族分裂勢力活動不止,和平統一面臨嚴峻挑戰。在這樣嚴峻的國際國內形勢下,戰爭和動亂依然會發生。
“生于憂患,死于安逸?!蔽覀円袑嵶龅骄婇L鳴,居安思危。要懂得,只有常備不懈,才能長治久安;平時注重加強武裝工作,增強國防實力,才能在關鍵時刻贏得勝利。因而我們需要增強國防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深入細致,扎實有效地開展工作,努力實現軍隊和國防建設跨越式發展,為維護國家安全統一和全面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
有關國防心得體會篇6
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越來越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實力越來越強大,中國政府在對外政策上采取了靈活的外交措施,使的周邊一些國家感到了震動,一些和中國關系比較緊張的國家紛紛加緊了擴軍備戰的步伐,加劇了國際形勢的緊張局面。
一、周邊形勢
九十年代以來﹐日本一直保持防務(國防)費用總額世界第二﹑人均防務(國防)費用世界首位的狀態。日本已完全掌握了核彈技術。近十年來日本受泡沫經濟和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經濟一直萎靡不振﹐可是在軍備建設方面卻并未松懈﹐一個強大的軍事大國已然形成。
印度為了對付中國。利用"和平核裝置"為掩護,秘密研制真正的原子彈!美國政府希望印度獲得核技術來抵消中國原子彈的影響,試圖直接向印度提供核武器來對付中國。
馬來西亞聲稱為了對付因與該國有領土爭端而引起的挑戰,必須使空軍力量比"現在強大得多和有效得多",因而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實現空軍現代化。
二、國際形勢
以小布什為首的美國新政府的誕生和采取的強硬措施,更使國際局勢趨于全面緊張。1.在巴以中東和談問題上,美國明顯偏袒以色列;2.對伊拉克采取強硬措施,進行大規??找u;3.俄美關系進一步緊張。美國和俄羅斯下令驅逐外交官,美國還宣布將退出美俄共同簽過字的《反彈道導彈試驗條約》,俄美關系再次跌入低谷;4.美國海軍間諜飛機(ep—3e)入侵我國領海領空,并撞毀我新型戰機,我優秀飛行員王偉同志壯烈犧牲;5.美國政府批準新一輪對臺武器出售,向臺灣出售價值40多億美元的進攻性先進武器裝備,是目前對臺最大一筆軍售。
新時期的國防建設,應當順應時代的潮流和適應國際形勢的需要,我們要加強國防建設,運用先進的軍事武器和設施,增強國家的防御力量,增加和友好國家的政治來往和軍事技術的交流,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們加強武裝力量是為了保衛祖國和人民,我國政府始終強調我們的核武器是為了防御侵略,我們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我國政府始終強調徹底禁止生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讓世界處在和平的環境中。
我們當代的大學生,是學習、掌握知識和將來接替國家重任的接班人,更要明確國防建設的重要性。世界的形勢非常復雜,只要有霸權主義和軍備競賽存在,國防建設的重任我們決不能放棄。
有關國防心得體會篇7
古往今來,世界上一切主權國家,都十分重視自己的國防教育,不斷強化公民的國防意識。在當今的和平時代,國防教育依然是世界的一大戰略問題,隨著主權國家觀念的強化,現代國民意識的確立,國防教育越來越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不重視國防教育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國家,沒有國防意識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國防是為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備外來侵略和顛覆,所進行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外交、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建設和斗爭?,F在的世界還不太平,因此加強國防教育,建設強大的國防,是時代的要求。國家領導人明確提出;“只要國家存在,就有國防,國防教育就要長期進行,作為公民的終身教育來抓。”
國防與你、與我、與他、與每一個公民的利益關系本來是十分清楚的。國強則民安,國破則家亡。這是歷史經驗的總結,是人們通過血與淚換來的對國防與人民的生命、財產、生產、生活等價值關系的深刻認識。但是,對這種價值關系的認識程度,在一個國家內,在全體公民之間,情況是很不平衡的。有的認識深刻一些,有的認識膚淺一些,有的甚至根本沒有認識。
對國防的認識和理解也應是這樣。我們不能等到敵人把刺刀逼近胸口上,再來認識它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時我們享受國防帶來的安寧環境和幸福生活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它、輕視它。要通過經常而有效的國防教育,才能使人們居安思危,認識國防對于我們每個人的價值作用和必要性,從而積極關心和參加國防建設。
一般地說,當外敵入侵,公民的生存、生命、家庭幸福受到直接威脅的時候,對國防重要性的認識要深一些,會覺得沒有國防不得了;而在和平時期,當自己國家由于已有相當強大的國防力量,外敵不敢貿然進犯,人們過著安居樂業生活的時候,則容易出現輕視國防,甚至出現國防可有可無的認識和心態。這好比人們對待健康一樣,健康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十分寶貴的,有的人當自己處于健康狀態時,卻并不覺得它的重要和珍貴,當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甚至將要失去它時,才覺得健康對于個人的生存、生命、生活是多么重要。
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祖國富強,人民富裕,民族復興的宏偉目標.實現這一宏偉目標,要求我們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大力加強國防建設,使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并為經濟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安全保證.制定國防教育法是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建設和鞏固國防的需要。
先哲說:“憂先于事者,不及于憂;事至而憂者,無憂及事?!敝袊臍v史一再證明,人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可沒有憂患意識?!肮湃舜髽I成,皆自憂患始?!?/p>
回首歷史,中華民族屢遭侵略戰爭之害,飽受列強的欺凌之苦,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通過長期英勇頑強,前仆后繼,艱苦卓絕的奮斗。推翻了三坐大山,贏得了國家的獨立,使偉大的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終走上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在抓住歷史機遇,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時候,必須清醒地看到,當今世界雖然總體上形勢趨向緩和,但天下還很不太平,國防力量對比嚴重失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國防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發展,對此,我們絕不能放松警惕?!秶澜逃ā返闹贫ê拓瀼?,為深入貫徹黨在國防教育方面的方針、政策,推動國防教育深入,持久地開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制定國防教育法對于提高全民素質,促進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也有重要意義。同時,制定國防教育法也是貫徹落實國防法和教育法的需要,教育法在總則中明確要求,“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通過宣傳貫徹國防教育法,可以體現和落實國防法和教育法對國防教育的原則要求?!秶澜逃ā返念C布和施行對于推動依法治國這一宏大工程也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惫磐駚?,每個國家都把國防建設擺在極為重要的位置。在學習生活中搞好國防教育,增強人民的國防意識,不僅僅是建設強大國防過程中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的客觀需要。
不少人可能都讀過法國作家都德寫的著名小說《最后一課》。這篇作品描寫的是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被迫割讓一部分土地給普魯士。這塊土地上有個鄉村小學,因為在即將開始的異國統治下,再不能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了,學校這天上的是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后一堂法語課。作品通過小學生弗朗士的自敘,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反映一個國家在遭到外敵侵略之后,學校里連自己祖國的語言也不讓學習的情況卻是十分真實的。我國過去在有國無防的情況下,國家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大塊國土成了敵戰區、淪陷區。這種情況下,青少年只能接受外國的奴化教育,成為列強的宣傳工具。上述事實說明:如果我們不建設強大的國防,如果讓侵略者來統治我們的教育,就不可能有正常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機會和條件。
增強全民族的國防觀念,在軍事上可以轉化為戰斗力,在經濟上可以轉化為生產力,在政治上可以轉化為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國防教育的根本點在于強化國家利益觀念,國家利益觀念是國防觀念的核心。開展國防教育,可以使公民樹立起牢固的國家利益觀念,心系國家之強盛,關注國家之興衰,進而為了國家的利益發揮自己的各方面的力量,為了國家的利益戰斗在最前線。
國防教育也是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黏合劑”,在全體公民中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國防教育,可以使全民族的國防精神得以發揚,公民的使命感的責任感得以增強,公民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民族傳統美德不斷地完善,使整個國家和民族形成堅不可摧的精神長城。
國防教育的重點在于推動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具有決定作用的因素,而國防教育正是對人的教育,它不僅可以培養公民為國獻身的精神,而且有利于開闊人們的思路,通過系統地學習知識,可以改善國民的智能結構,可以培養公民高度的組織觀念、嚴格的法制觀念,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提高全社會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在經濟建設中發揮生力軍的作用,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
國民國防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而國民的國防意識必須通過教育手段來實現,其中組織青年干部進行國防教育是一個十分有效的途徑.根據《國防教育法》的規定,2001年起每年9月第三個星期六為全民國防教育日,這是由全國人大以立法的形式為國防教育設立的全國性的宣傳教育日,足以證明國防教育的重要性.今天我們學習《國防教育法》,以實際行動響應黨和國家提出的對全民加強國防教育,普及國防知識的號召,加強干部隊伍的國防教育,增強全民國防意識,提高履行國防義務的自覺性,責任重大,意義深遠。
有關國防心得體會篇8
國防意識是一種自覺維護民族和國家利益的集中展示,是民族精神和國民素質的全面體現。戰斗精神是國防意識的表現形式。戰斗精神是軍隊特有的一種精神狀態和氣質特征,是軍人素質和覺悟的集中展示.戰斗精神對全民國防意識具有極強的導向功能。長期的和平環境容易使人產生松懈麻痹思想,淡化國防意識。在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應加大國防教育力度,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樹立“大國防”觀念,牢記“天下雖安、忘戰必?!?,不斷增強關心國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全社會參與國防建設的良好氛圍,為培育戰斗精神提供有力的支撐。軍隊戰斗精神的培育,則應重點圍繞愛國奉獻、堅定信念、敢打必勝等核心內容,鍛造高技術條件下軍人過硬的戰斗氣質,使全社會學有榜樣,推動全民國防意識的提高。
世界軍事變革風起云涌,對我國而言,安全和主權永遠是第一位的,中國是世界上所有國家中周邊環境最復雜的國家,也是面臨的安全威脅多元化的國家。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形勢任務發展,強化大國防觀念與全民國防教育就尤其重要
當今世界風云變幻,雖然和平與發展已成為世界的主流。但是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民族沖突不斷,在新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尚未形成之前,各種勢力的斗爭日趨激烈,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存在,世界并不安寧。在新的世紀,我國現代化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改革不斷深入。在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同時,面臨的國防壓力也不斷加大,部分西方大國不愿看到中國的強大,想方設法阻擾中國的前進。作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學校,必然要為新世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好人才的準備,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國防意識,從小樹立青少年報效祖國的意識,培養保衛祖國的強大后備軍,是我們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強國防教育,提高青少年的國防意識,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組成部分。它關系到國家安全和民族前途,關系到青少年能否成為祖國和人民所需要的合人。俗話說,“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防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安全保障。國家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國家的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安全統一和穩定。無論是確保國家的內政不被干涉、主權不被侵犯、領土不被分割,還是實現祖國統一,促進國家的長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樂業,都不能沒有強大的國防。在中學階段適時進行國防教育,是黨中央的一項英明決策。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必須在完成科學知識傳授的基礎上,有的放矢的開展國防教育系列活動,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工作!
有關國防心得體會篇9
古往今來,世界上一切主權國家,都十分重視自己的國防教育,不斷強化公民的國防意識。在當今的和平時代,國防教育依然是世界的一大戰略問題,隨著主權國家觀念的強化,現代國民意識的確立,國防教育越來越受到各國的普遍重視。不重視國防教育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國家,沒有國防意識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因此,一定要加強國防教育,增強全民族的國防觀念。
國防與你、與我、與他、與每一個公民的利益關系本來是十分清楚的。國強則民安,國破則家亡。這是歷史經驗的總結,是人們通過血與淚換來的對國防與人民的生命、財產、生產、生活等價值關系的深刻認識。我們不能等到敵人把刺刀逼近胸口上,再來認識它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時我們享受國防帶來的安寧環境和幸福生活的時候,一定不要忘記它、輕視它。要通過經常而有效的國防教育,使人們居安思危,從而積極關心和參加國防建設。
一般地說,當外敵入侵,公民的生存、生命、家庭幸福受到直接威脅的時候,對國防重要性的認識要深一些,會覺得沒有國防不得了;而在和平時期,當自己國家由于已有相當強大的國防力量,外敵不敢貿然進犯,人們過著安居樂業生活的時候,則容易出現輕視國防,甚至出現國防可有可無的認識和心態。這好比人們對待健康一樣,健康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十分寶貴的,有的人當自己處于健康狀態時,卻并不覺得它的重要和珍貴,當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甚至將要失去它時,才覺得健康對于個人的生存、生命、生活是多么重要。實施《國防教育法》有利于增強全民國防觀念,激發全民愛國熱情,建設和鞏固國防。
回首歷史,中華民族屢遭侵略戰爭之害,飽受列強的欺凌之苦,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通過長期英勇頑強,前仆后繼,艱苦卓絕的奮斗。推翻了三坐大山,贏得了國家的獨立,使偉大的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終走上了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F在,我國既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也面臨嚴峻的挑戰。我們在抓住歷史機遇,集中力量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時候,必須清醒地看到,天下還不很太平,國防力量對比嚴重失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國防政治,經濟和安全領域依然存在并有新的發展,對此,我們絕不能放松警惕?!秶澜逃ā返闹贫ê拓瀼?,為深入貫徹黨在國防教育方面的方針、政策,推動國防教育深入,持久地開展,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制定國防教育法對于提高全民素質,促進國防 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也有重要意義。同時,制定國防教育法也是貫徹落實國防法和教育法的需要,教育法在總則中明確要求,“國家在受教育者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的教育,進行理想、道德、紀律、法制,國防和民族團結的教育”。通過宣傳貫徹國防教育法,可以體現和落實國防法和教育法對國防教育的原則要求。
實施《國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法國作家都德的著名小說《最后一課》里描寫的是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被迫割讓一部分土地給普魯士。這塊土地上有個鄉村小學,因為在即將開始的異國統治下,再不能學習自己祖國的語言了,學校這天上的是向祖國語言告別的最后一堂法語課。作品通過小學生弗朗士的自敘,生動地表現了法國人民遭受異國統治的痛苦和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作品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它反映一個國家在遭到外敵侵略之后,學校里連自己祖國的語言也不讓學習的情況卻是十分真實的。我國過去在有國無防的情況下,國家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大塊國土成了敵戰區、淪陷區。這種情況下,青少年只能接受外國的奴化教育,成為列強的宣傳工具。這就說明:如果我們不建設強大的國防,如果讓侵略者來統治我們的教育,就不可能有正常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機會和條件。實施《國防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增強全民族的國防觀念,在軍事上可以轉化為戰斗力,在經濟上可以轉化為生產力,在政治上可以轉化為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國防教育的重點在于推動和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具有決定作用的因素,而國防教育正是對人的教育,它不僅可以培養公民為國獻身的精神,而且有利于開闊人們的思路,通過系統地學習知識,可以改善國民的智能結構,可以培養公民高度的組織觀念、嚴格的法制觀念,最大限度地減少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提高全社會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在經濟建設中發揮生力軍的作用,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
國民國防意識的強弱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生死存亡,而國民的國防意識必須通過教育手段來實現,我們要認真加強國防教育,增強依法參加國防教育的自覺性,以實際行動促進國防教育的開展,積極為家鄉國防教育做貢獻。
有關國防心得體會篇10
國防教育的目的: 國防教育的目的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普及國防教育,使全民增強國防觀念,掌握必要的國防知識和軍事技能,自覺履行國防義務,關心、支持、參與國防建設。 一是針對和平時期人們國防觀念淡化,需要加強國防教育;二是為全民參與國防教育活動提供一個大眾化、社會化的載體。依法確立一個每年都能讓全體公民共同接受國防教育的時機,可以更好體現我國國防教育的全民性、全社會性的特點。
國防教育的意義: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國防歷來是關系國家安危的一件大事,是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的集中體現,是民富國強的重要標志。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愛國、尚武、習武的光榮傳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位卑未敢忘國忱”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全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使命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國防建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體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長期的和平環境容易使人們的國防意識淡化。我們必須站在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戰略全局的高度,加 強國防建設。當今的中小學生正生長在和平的環境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人才預備隊,他們的命運民族的興旺發達、國家的繁榮富強緊密相聯、要使他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祖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就必須要進一步強化國防教育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