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感受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感受(精選篇1)
中國傳統文化——禮貌
中國,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國家;一個具有傳統文化的國家;一個具有數億人的國家;一個……
“學習爭先雖重要,禮貌禮貌也要好。學校規定都遵守,見到老師要禮貌。同學之間相友愛,友誼小手牽的牢。愛護公物放心上,樹立新風我做到?!边@是一首禮貌禮貌歌。
禮貌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之一。
禮貌的定義:是指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意念和行為,是言談舉止對別人的尊重與友好的體現。
小時候,父母總是說見到人必須要叫。小時候的我天真爛漫,很聽父母的話,一見到認識的人就會叫個不停,什么阿姨叔叔??;姑父姑母啊……
此刻的我已是一個高一的學生了,不怎樣愛叫人了,只有在父母的逼迫下才會叫人。一般見到熟人也就笑笑而已了……老媽一向說“見認識的`人必須要叫,這是禮貌問題。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崩蠋熞步洺Uf“在校必須要叫老師好,要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學生?!钡谴丝痰奈遥傆X的自己是一個小大人了,一向嘴邊掛著阿姨叔叔什么的,會被我自己的朋友、同學笑話。
我承認這一點我做的不好,但我有自信的說我有一點做的很好——那就是尊老愛幼。
坐車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特別是公交車。在公交車上,后門一開就能看見三把黃色的單人座椅,這三把座椅是專門為老弱病殘所設的。但我總是會看見一個孕婦或老人站著,偏偏會有年輕人、中年人坐在旁邊。其實我猜想坐著的人有想讓位的,但就是自己不想吃虧。直到售票員說“誰能讓一下位?”我有信心說我不是這樣的!正因我做到,看見這樣的狀況會主動讓位!
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禮貌能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禮貌相待的人喜悅!讓我們行動起來,做一個有禮貌的人。來繼續傳承中華的傳統美德——禮貌!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感受(精選篇2)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不久后,就快要到冬至了,冬至是我們的傳統節日。陳老師為了教我們認識傳統節日——冬至,特意為我們開展了一場DIY活動——做湯圓。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正伴隨著書香朗朗的讀書聲,被班主任陳老師打住了。不一會兒,就聽到同學們歡呼雀躍的聲音,究竟發生了什么事?哦,原來班里為明天的實踐活動而開一次主題班會。
在本節課,陳老師讓我們知道了冬至的來歷,習俗……隨后,陳老師又給我們讓我們看了包湯圓的視頻,雖然有很多道工序,但是我還是信心滿滿的,因為實踐時有陳老師親自教我們做,我一定可以學得好的。最后,陳老師給我們分了組。下午,我們組跟隨陳老師的命令,制作了海報,幾個大字寫著我們的隊名。今天,所有人都為星期五下午的做湯圓活動準備著。
同學,老師,家長義工們,都辛勤的勞動著,為的就是明天的活動。我期待著活動的到來!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感受(精選篇3)
越來越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在民間流逝,而今天我要說的,就是這其中的一種——捏泥人?,F在估計有些人都不知道捏泥人是什么,捏泥人其實就是捏橡皮泥??!能把泥人捏得惟妙惟肖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的,也只有民間藝術家了吧。
那一次,我見到了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術家,他是一位老爺爺,捏泥人的東西也很簡單:一大盒橡皮泥,一些刻刀類的工具。由于現在捏泥人的人已經很少了,所以捏泥人的老爺爺面前圍攏了一群人。我湊上前去看,只見老爺爺面前的桌子上放著許多捏好的泥人,有手持金箍棒降妖除魔的孫悟空,有維護世界和平的奧特曼,還有呆頭呆腦的豬八戒……真是惟妙惟肖,現在,老爺爺正在捏一條小金魚,只見他取出一塊紅色的泥,東按按,西按按,不一會金魚的身體就被捏出來了,老爺爺又取出兩小塊黑色的泥,用手指一壓,兩顆黑眼睛就鑲上去了。最后,老爺爺給它按上了一條扇子狀的尾巴,頓時,一條活靈活現的金魚就躍然指間。
老爺爺剛捏完,又有人邀請老爺爺捏一個豬八戒。老爺爺先捏了一個豬八戒的身子,又做了豬八戒的袈,九齒釘耙……我發現老爺爺的那雙手雖然布滿老繭,卻靈活自如,短短兩三分鐘的時間,一個鮮活的.豬八戒就引起了周圍一片叫好聲。這就是一位捏泥人的民間藝術家。我希望像捏泥人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要被我們保護住,不被時間沖淡。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感受(精選篇4)
京劇是祖國傳統文化之一。京劇,是流傳全國,影響最大的劇種,它以高超的表演藝術和擁有眾多名角,名劇目而成為中國戲曲杰出代表,飲譽世界。
京劇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劇,通稱黃皮戲。清乾隆五十年起,相續進入北京演出,同時吸收了漢調,秦腔,昆曲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融化,演變成一種新的聲腔,更為悅耳動聽,稱為“京調”?,F在我們稱為京劇。京劇的角色根據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為生,旦,凈,丑四大行當。角色行當的表演各有不同的程式動作,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有不同的特點,富有舞蹈性和高超的技巧。
京劇的服飾有它獨立風格,色彩艷麗,描龍秀鳳,五顏六色,質量考究,在舞臺上大顯身手。京劇是以完整的故事情節,悅耳動聽的聲腔,色彩艷麗的服飾,更用高超的表演藝術吸引了古今中外廣大觀眾,讓人們享受到了中國戲曲的魅力,也使人們從故事情節中辨別真善美和假惡丑,勸人為善受到教育。京劇是中國戲曲的魂寶,祝愿它繼續發揚光大,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感受(精選篇5)
中華傳統文化——古詩
中國有許多豐富的傳統文化,但我最喜愛的是古詩,它在中華文字出現之時就有了。我讀過好多古詩,有《山行》、《望天門山》、《靜夜思》……古詩大多是來抒發感情的,我特別喜愛。
我很小的時候就喜愛上了《草》這首詩,它是唐代的詩人白居易寫的,簡簡單單的兩句話就寫出了草頑強的生命力,“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就是最好的寫照嗎?竟然連小草都有這么頑強的生命力,我們必須要變得堅強一些,不能讓“野火”傷到我們。
每當過年的時候,我都要去奶奶家,爸爸媽媽離開的時侯,我就會特別悲哀,這時,《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會出此刻我的腦海里:“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p>
“看菊花展嘍!”人們的叫聲把我的腳勾了過去,啊,芙蓉廣場的菊花白如玉,黃如金,紅如火。白菊花那嬌嫩的樣貌最引人注目;黃菊花又像磁鐵一樣把人們“吸”了過去;紅色的“大火把”又好像在威脅人們:“誰敢但是來!”菊花美麗動人,我忍不住喊到“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秉S巢的詩好優美呀!
古詩就是這樣抑揚頓挫,栩栩如生,古詩陪伴著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它成了我的至愛。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感受(精選篇6)
有一天,我夢見孫猴頭和太上老君聊了起來,只聽那猴頭說:“常聽人們說中國是個禮儀之邦,要不然咱們什么時候下凡看看?!薄昂醚?”
我醒了過來,回味著夢中的內容,突然想起曾在一本書上看過的內容,年齡有禮貌的說法,如:不滿周歲是襁褓歲是孩提、十歲是黃口,因為雛鳥這時嘴是黃的,有些名人說的話傳承下來的,如:30而立、40不惑、50知天命的說法。還有花甲指60歲的`老人、古稀指70歲的老人,古稀出自于蘇軾的一首詩:人到70古來稀。相傳花甲和古稀也有一副對聯,乾隆指著一位141歲的老人說出了上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有位叫紀曉嵐的學者靈機一動,對出了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__秋?;字?0歲,花甲重逢是兩個60歲是120歲,三七是21歲,合起來是120歲。古稀是70歲,古稀雙慶指兩個70歲是140歲,一度__秋是一年也正好是141歲。怎么樣,傳統文化很有趣吧!
我們一定要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讓中國的傳統文化好好的繼承下去。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感受(精選篇7)
作為一名小學生,我最喜愛手工剪紙了,記得在我很小的時侯,奶奶就教過我剪紙,剪花,剪四瓣花、五瓣花……奶奶還夸我心靈手巧。每當手工課上剪紙時,我都興奮不已,在手工課上我和同學們認真地學習剪窗花,剪燕子,做風車,這些在我的手上一點也不難,手工課的王老師經常獎勵我一顆顆紅星……當看了這本書我的剪紙興趣更濃了,加上我有學畫畫的功底,剪的花樣就更多了。今年過年的時侯我剪了各式各樣漂亮的窗花,貼在奶奶家的窗戶上,全家喜慶多了,過年的味更足了。
中國的戲曲品種繁多,曲調優美,具有地方色彩。比如中國的京劇,河南的豫劇,浙江的越劇等等,作為一個安徽人,我不得不說說黃梅戲,他深受從們的'喜愛,大街小巷的人們都能哼唱上幾句黃梅戲。去年學校藝術節,我們代表學校排演的節目《黃梅小花》,我還是領唱的主要演員呢!老師一點一點的教,我們一板一眼的學,每一個唱音,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
我覺得中國古代流傳文化,深入淺出的引導著我們后人,引領著我們新一代。我們將尋根溯源,繼承中華民族傳統而又優良的文化!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感受(精選篇8)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毙⒂H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少先隊員,我更應該把它傳承下去。
我和我的奶奶、爸爸、媽媽,住在一起。奶奶像蒼老遒勁的樹根,沒日沒夜地為我們家這棵大樹輸送養料。雖然奶奶嘴上不說,但我知道她有多辛苦。近幾年,奶奶的身體也不如往年硬朗,隔三差五的會往小診所里跑跑。我很擔心,生怕奶奶生什么重病。有一次,我的奶奶不知是因為晚上睡了有海綿墊的床,還是因為早上衣服穿少了受涼的。一回到家后就病的動彈不得,一動就渾身發痛。我猜一定是奶奶的腰間盤突出這個老毛病又復發了。醫生叮囑爸爸媽媽:“這幾個月,大媽必須躺在床上休息,再忙也不要讓她插手家務事?!卑职謰寢尵恼樟夏棠?,沒讓奶奶受一丁點兒罪。我是奶奶的大孫子,奶奶生了病也會在想我飯吃得好不好呀,睡得好不好呀······我怕奶奶操心,病情會加重,就比以前更乖了,有空時我還和奶奶談談心,聊聊我在學校里發生的.事。在我們一家人的關愛下,奶奶的病一個月就好了起來。
中華民族的文明住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里的。我們將用這些文明來創造我們美好的家園。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感受(精選篇9)
大家好,我是來自六年級二班的黃曼琪,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小論中華文化》。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這是我們引以為傲的古代四大發明??v觀五千年的中華文化,我們更是被冠以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榮耀,而文化就是文明的代表。
中國的漢字,方方正正,讀起來更是字正腔圓,讓人耳目一新。寫漢字就是學做人,人定要如字一般方正,待人要誠,與人要善。古人曾言字如其人。在中國,若寫得一手好字,便會贏得更多的尊重與認可,也會為別人留下更好的'第一印象!
詩詞歌賦是中國人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張口就來一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詩仙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千古名句出現在我們眼前時,大唐的風流豪氣盡現眼前。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讓我們盡曉田園風光的美麗與愜意。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讓我們懂得了詩人仕途失意的悲憤。
中國文化,令世界驚嘆,中華詩韻,更是為世界文化史上增添了一抹耀眼的光輝!
我們作為后人應該大力傳承光大我們的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創造發展更加絢爛的中華文化!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得感受(精選篇10)
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文化。古時候,人們通過某種方式,讓這世間多了一份和諧,多了一份關愛。知道那是什么嗎?且聽我慢慢道來!
孝道是我中華民族一項神圣的傳統美德。它是冷酷無情的,一旦錯過了,就再也無法挽回。有些人,父母去世后才懂得盡孝,但已經晚了,父母已經不在人世了,找誰去盡孝呢?
如果大家都不懂得盡孝,那世界不就亂套了嗎?不過還好,總是有那么一些人站出來,有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人們:孝道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古訓《弟子規》中曾提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說:父母呼喚,應及時應答,不要拖延遲緩;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這般有道理的`古文古訓,現在的人們竟有大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這真是中華民族的恥辱!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繼承祖先對我們的期望,去完成它,去實現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在父母的有生之年里,去關心他們,去孝順他們。同時,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去傳承中華文化,弘揚傳統美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