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涼爽秋天的到來
白露是9月的頭1個節氣。露是因為溫度的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代表著天氣已經慢慢變涼了。
這個時候,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經過去了,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因為白天的溫度雖然仍達三十幾度,可是夜晚以后,就下降到二十幾度,兩者之間的溫度差達十多度,晝夜溫差非常的大。陽氣是在夏至達到頂點,物極必反,陰氣也在這個時候就會興起。
到了白露的時候,陰氣就會逐漸的加重,清晨的露水就會隨之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就被稱之為白露。俗語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边@兩句話的意思是說,處暑仍熱,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過了十八天之后,就是白露,就不要赤膊裸體了,以免著涼。還有句俗話:“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意思是說,白露前后若有露,那么晚稻將有好收成。
白露節氣的傳統習俗
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講法。當地的習俗認為,在白露的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在這一天吃一顆龍眼就是相當于吃一只雞那么的補。這種說法雖然說是比較夸張,但是白露節氣的時候吃龍眼確實對身體多有裨益。
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的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等很多種疾病。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個大顆,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一種選擇了。
浙江溫州等地有過白露節的傳統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
采集“十樣白”,以煨烏骨白毛雞、鴨子或者是豬肘子,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
這“十樣白”乃是十種帶“白”字的草藥,即白芍、白芨、白術、白扁豆、白蓮、白茅根、白山藥、百合、白茯苓、白曬參,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在浙江文成,人們認為白露的時候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后,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
江蘇南京人非常重視節氣的“來”和“去”,逐漸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節氣習俗。愛喝茶的老南京都是十分青睞“白露茶”,這個時候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最佳時期。
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樣的鮮嫩,不經泡,也不像夏茶那樣的干澀味苦,而是有一種獨特甘醇清香味,特別受老茶客的喜愛。
湖南資興的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已到來的時候,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溫中含熱,稍微會帶甜味,稱“白露米酒”。
江蘇和浙江也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的時候,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來慢慢地就消失不見了。
關于白露的詩詞
《蒹葭·詩經》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情詩》
魏晉·曹植
微陰翳陽景,清風飄我衣。
游魚潛淥水,翔鳥薄天飛。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歸。
始出嚴霜結,今來白露晞。
游者嘆黍離,處者歌式微。
慷慨對嘉賓,凄愴內傷悲。
《白露為霜》
唐·顏粲
悲秋將歲晚,繁露已成霜。
遍渚蘆先白,沾籬菊自黃。
應鐘鳴遠寺,擁雁度三湘。
氣逼襦衣薄,寒侵宵夢長。
滿庭添月色,拂水斂荷香。
獨念蓬門下,窮年在一方。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圃開連石樹,船渡入江溪。
憑幾看魚樂,回鞭急鳥棲。
漸知秋實美,幽徑恐多蹊。
白露這個節氣有什么植物
白露這個節氣有桂花、菊花、木芙蓉、美人蕉、大麗花、常春藤、鐵刀木等植物。白露這個節氣代表著孟秋時節結束,仲秋時間開始,這個階段的應季花還是很多的,比如這個時候桂花飄香,好多品種的菊花也漸次開放,這個節氣階段,虎刺梅小巧的花朵也開放了,木芙蓉也是花團錦簇的。白露節氣代表性植物是曇花。曇花喜半陰、溫暖和潮濕的環境,不耐霜凍,忌強光暴曬。
白露節氣的特點
特點是:晝夜溫差較大,天氣漸漸轉涼。白露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露水是由于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征天氣已經轉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