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熱點文章 >

2023年白露是幾月幾號

時間: 躍瀚 熱點文章

2023年白露時間:9月8日 05:26:31,農歷 2023年七月廿四

白露習俗

1、收清露

中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饑?!薄鞍倩ㄉ下?,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2、秋社

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間的習俗,每到播種或收獲的季節,人們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報土地神。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個戊日舉行,大約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種歡慶豐收、祭祀神靈的喜慶活動。

3、啜米酒

湖南資興的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歷來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江蘇和浙江也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舊時蘇浙一帶鄉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釀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帶到城市。直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來逐漸消失。

4、祭禹王

生活在江蘇太湖畔的老百姓會在白露時節祭禹王。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里將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的規模為最大,歷時一周。

白露過后如何養生?

1、添加衣服

自古就有“白露不露身”的說法,也就是說在處暑時期還能穿短袖、短褲,天氣比較溫和,但在白露之后就需要穿長袖、長褲了,在《養生論》中也有:“初秋夏末,不可脫衣裸體,貪取風涼?!钡恼f法,也是說白露之后需注意添加衣物,避免風寒感冒。

2、添加被褥

白露之后天氣變化比較大,最為明顯的是夜間寒氣明顯加重,所以,在白露之后應該收好涼席和夏被,開始使用比較厚實一點的秋季被,避免晚上睡覺感風寒,引起感冒。

3、過敏體質盡量少外出

白露之后天氣涼爽,晴空萬里,十分適合秋游,但過敏體質的人還是乖乖待在家里吧,秋天即便涼爽了,但空氣中塵埃、花粉也明顯增多了,這時候也是過敏的高發時期,以免出現皮炎、哮喘等過敏癥。

4、早睡早起

白露時節也需注重睡眠,這時候夜間相對夏季會有所增長,注意早睡早起,保證每天7——8小時的睡眠時間,白天才能有充沛的精神應對秋燥,秋睡也是秋季養生的關鍵。

5、做好防蟲

白露時溫度略有降低,這時候是昆蟲的最后一批進食時期,也是昆蟲選擇冬眠的時期,所以,在家需要做好防蟲處理,注意開窗時使用紗窗隔離,定期的將衣物、被褥、家具等曬曬太陽,避免昆蟲在其中過冬。特別需注意防好蟑螂,這時候是蟑螂最為旺盛的時節。

白露氣象

進入白露節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說。

白露后,晝夜溫差漸漸拉大,白天中午氣溫雖較高,但早晨與夜間已有絲絲的涼意。按近代學者張寶堃提出的“候平均 氣溫”劃分四季的標準,候平均溫度在10-22℃期間為春季或秋季,按此標準,從白露節氣開始,各地陸續開始進入到秋天。

這時,中國各地晝夜溫差可達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氣。

白露三候

1、鴻雁來

白露節氣后已經快要進入深秋了,鴻雁紛紛由北向南遷徙,尋求溫暖的過冬場地。

2、玄鳥歸

玄鳥即燕子,燕子春分而來,秋分而去。燕子離去,便帶走了北國的生機,帶來了寥廓的寒天。

3、群鳥養羞

“羞”同“饈”,是一個通假字,有美食的含義,到了白露節氣,天氣開始進入深秋,動物感知到了季節變化,開始貯備糧食,準備過冬食物。

74442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