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熱點文章 >

重陽節有什么風俗傳統

時間: 躍瀚 熱點文章

重陽節的傳統風俗

一、插茱萸

古代有在九月九日插茱萸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茱萸節。茱萸香味濃郁,有驅蟲去濕、去除風邪的作用,也有消積食、治寒熱的功能,可以入藥,也可以制酒養生祛病。所以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有佩帶茱萸或者登高望遠時插茱萸的習俗,還可以將茱萸當作禮物送給親朋好友,以求辟邪求吉,延年益壽。

二、飲菊花酒

菊花酒清涼甘美,有明目、補肝氣、安腸胃、利血、治頭昏、降血壓、減肥之功效,是強身益壽的佳品。飲菊花酒,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經開始盛行。在我國民俗中,人們在菊花盛開之時,采集菊花的莖葉,與谷物摻在一起釀酒,等到來年九月九日飲用。

三 、登高望遠

在重陽節這一天,民間有一個普遍的習俗,就是人們要在這一天外出登高望遠。關于它的來源,有兩種說法。

1、古代人們崇拜山神,認為“九九老陽,陽極必變”,所以在九月九日,要前往山上登高望遠,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來逐漸演化為一種娛樂活動。

2、重陽時節,農忙秋收大多已經結束,這時候老百姓比較清閑,山里的野果、藥材又是成熟季節,所以人們這時候就會去山上采集野果、藥材等等,后來逐漸將活動集中到重陽這一天,演變成重陽節登高望遠的習俗。

四、賞菊花

在九九重陽節期間,各種各樣的菊花正是盛開的時候,觀賞菊花自然就成為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除了觀賞明目繁多的菊花,同時還會點燃菊燈,舉辦酒宴,樂鼓并作,大慶重陽節。

五、吃重陽糕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是九月九日重陽節的代表性食品。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為了慶祝糧食豐收,喜嘗新糧。因為“高”與“糕”諧音,有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后來才有了重陽節登高吃糕的習俗。

重陽節的傳說

和大多數傳統節日一樣,重陽節也被附會上一個神話傳說作為登高習俗“起源”。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家家戶戶就會有人病倒,甚至天天有人喪命,這一帶的百姓受盡了瘟魔的蹂躪,慘不忍睹。

當時汝南縣有個青年叫恒景,有一年瘟疫奪走了他的父母,自己也差點兒喪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恒景歷經艱險,終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法力無邊的仙人,仙人為他不辭勞苦、為民除害的精神所感動,決定收他為徒,給他一把降妖寶劍,并密傳授降妖劍術。恒景廢寢忘食,日夜苦練,終于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有一天,仙人把恒景叫到跟前,對他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如今你的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這時,仙人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訣,讓恒景立即騎著仙鶴趕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鄉,在九月九日早晨,他按照仙人的囑咐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狂風怒號,北風驟起,天昏地暗,隨著幾聲凄厲地吼叫,瘟魔沖出汝河,撲到山下。就在這時,瘟魔突然聞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臉色突變,瑟瑟發抖,不敢前行。說時遲那時快,恒景手持降妖寶劍,立即奔下山來,經過幾個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將溫魔刺死,瘟疫消除。從此,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的風俗便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據說,在中原人的傳統觀念中,雙九寓意生命長久、健康長壽,所以人們把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九月九重陽節代表什么

九月九重陽節是敬老、敬祖以及感恩。九月九重陽節最早出自《易經》,古人認為這一天是值得紀念的日子,所以在很久之前就有過重陽節的習慣,在重陽節還有登高祈福、插茱萸以及拜祖祭祖等習俗,除此之外,這一天還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重陽節選在陰歷九月初九,寓意久久的意思,很多人把它賦予了長壽的意思,這一天也就被稱為 “老人節”,代表了小輩對老一輩的祝福和孝敬。孝道為首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所以重陽節里要孝敬長輩。

由上面講到的祭祖和敬老孝敬可以推測到重陽節還有一層感恩的意思。感恩是人的基本準則,只要心懷感恩,生活才會變得美好。古時候以二四六八十為陰數,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為陽數最大的一個數字,兩個九九想重疊,寓意重九,這也是九九重陽節日期的來歷。

重陽節又叫什么節

重陽節又叫:登高節、賞菊節、茱萸節、老人節、重九節、曬秋節、菊花節、踏秋節、女兒節等。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人們開始倡導全民尊老風尚,把農歷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九九重陽節吃什么

1、飲菊花酒

古代的菊花酒十分講究,人們會在頭一年重陽節時為第二年重陽節釀制。

在農歷的九月初九,人們采下剛開的甘菊和新鮮竹葉,摻在釀酒用的糯米里,然后一齊用來釀酒,放至來年九月九日飲用。人們認為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

2、羊肉面

重陽節吃羊肉面主要是討一個好兆頭,“羊”與“陽”諧音,應了重陽之典。

重陽節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頂上的“一”,有一百減一為九十九的寓意,以應“九九”之典。

3、重陽糕

重陽節有登高的傳統,登高以避災,取的是“糕”與“高”諧音,所以重陽節吃重陽糕有“步步高升”、“壽高九九”之含義。

重陽吃重陽糕始于西漢,當時稱為“蓬餌”,亦即黍糕。到宋代,重陽節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一直流傳至今。

73481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