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熱點文章 >

節氣秋分象征著什么

時間: 躍瀚 熱點文章

秋分象征著什么

秋分象征著秋天的季節已經過了一半,也有秋季豐收的寓意。

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開始,每個季節90天左右,秋分日位于90天之中,將秋季平分,秋分的來臨,意味著秋季已經過完了一半。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氣候特質不同,立秋時,大部分地區天氣仍舊悶熱,直到秋分過后,天氣才會逐漸轉涼。秋分從古至今都是非常重要的節氣,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還有吃秋菜、送秋牛、粘雀子嘴、放風箏、豎雞蛋等風俗習慣。

秋分介紹

按農歷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而“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秋分后太陽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越來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熱量卻較多,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鞍嗽卵汩T開,雁兒腳下帶霜來”,東北地區降溫早的年分,秋分見霜已不足為奇。

從秋分這一天起,氣候主要呈現三大特點: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晝短夜長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白天逐漸變短,黑夜變長(直至冬至日達到黑夜最長,白天最短);晝夜溫差逐漸加大,幅度將高于10℃以上;氣溫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冷,逐漸步入深秋季節。南半球的情況則正好相反。

秋分為什么要豎蛋?

早在4000年前,中國就有了秋分立蛋的傳統,當時是為了慶祝秋天來臨。其實,立蛋與秋分并不相干,是要使蛋的重心必須低于蛋中部最大周長的曲線位置。

在古老的傳說中,秋分這天最容易把雞蛋立起來。據史料記載,秋分立蛋的傳統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國,以慶祝秋天的來臨。豎蛋活動寄寓了人們對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據天文專家介紹,秋分這一天是時間的平衡,是白天和夜晚的平衡,蛋站立的穩定性最好。亦有觀點認為豎蛋與秋分無關,雞蛋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豎立起來。同時,中國民間還有秋分豎蛋的習俗,一些地方在秋分這天舉行“豎蛋”的趣味游戲或比賽。

為什么在秋分這一天雞蛋容易立起來呢?網絡上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一是秋分是南北半球晝夜平分的日子,呈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與地球日公轉的軌道平面處于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有利于豎蛋;二是秋分正值秋季的中間,不冷不熱,花紅草綠,人心舒暢,思維敏捷,動作利索,也易于豎蛋成功。

但有專家認為這是純粹的技巧問題,與秋分無關。雞蛋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豎立起來,而且立穩的雞蛋在沒有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可以保持十幾天不倒。有的認為是雞蛋殼表面并不光滑,只要找到適當的3個表面顆粒,就能像底盤一樣托起整個蛋。

根據經驗,應這樣“秋分豎蛋”:雞蛋的表面其實是高低不平的,有許多突起的“小山”,“山”高0.03毫米左右,山峰之間的距離在0.5毫米~0.8毫米。根據三點確定一個平面的道理,只要找到三個合適的“小山”支點,就能使雞蛋豎立起來了。此外,生下后4~5天的雞蛋,由于蛋黃素帶松弛,蛋黃下沉,重心下降,更有利于雞蛋的豎立。

秋分的由來

我國古籍《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鼻锓种胺帧睘椤鞍搿敝?。八月中氣秋分,一般在公歷9月22日前后,古語稱“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边@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各地(兩極除外)都是晝夜平分。

“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故稱秋分。按照中國傳統的農歷二十四節氣,秋分意味著真正進入秋季。因北半球天氣轉涼,大雁、燕子、杜鵑等開始成群結隊地從逐漸寒冷的北方飛往南方。

秋分如何養生?

秋分節氣養生要本著平衡、調和陰陽的原則,重視保養內守之陰氣,凡起居、飲食、精神、運動等方面的應順應“收斂”,以平為主。

1、起居:秋分早晚溫差明顯,體質虛弱、患有胃腸病或慢性肺部疾病的人要注意早晚添加衣物,不能盲目追求“秋凍”,要結合實際氣溫及自身身體條件,尤其要注意頭部、腹部的保暖。

2、運動:秋分過后是開展運動鍛煉的好時機。散步、慢跑、打球、游泳,或打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養生氣功均可。但應注意秋季的運動不適合大強度、大汗淋漓的運動方式。

3、飲食:秋分時節晝夜等長,飲食養生要本著陰陽調和的原則,做到“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也要適當選用清潤、溫潤的食物以防秋燥癥。清潤的食物可選雪梨、蜂蜜、甘蔗、百合、銀耳等,溫潤的食物可選芝麻、核桃、杏仁、板栗等。

4、情緒:秋分節氣的情志調節主要是保養神志、收斂神氣,減少悲秋情緒。也可在秋高氣爽之時,與親朋好友一道登山暢游,飽覽美景。

秋分有豎蛋的習俗,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在秋分這一天試著“豎蛋”,看自己能豎起來幾個,哪怕失敗也無妨。

79481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