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心得范文 >

孝道心得

時間: 新華 心得范文

心得是作文的一種形式,但也是其他形式的學習筆記、工作總結、反思錄等。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孝道心得?這里給大家分享孝道心得供大家參考。

孝道心得篇1

當一曲《感恩的心》唱遍大江南北,唱響神州大地時,詩一般的語言,畫一般的旋律,不知撥動了多少人靈魂深處那根善良的心弦,感化了多少顆寂寞冷酷的心,然而,當今學生感恩孝道意識缺乏,近年來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指導者,作為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領航者,擔負著全面提高學生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重任,因而,在班級管理中處處滲透感恩與孝道教育是為人師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道德良性互動的潤滑劑,是對自然、社會和他人給自己的恩慧和方便的由衷認可,并真誠回報的一種認識、情感和行為。春秋的《詩經》中有“投桃報李”之說,文人墨客也曾留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動人詩句,還有“知恩不報非君子”,“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經典辭句,無不體現著中華民族對感恩孝道的認同和崇尚。

然而,當今社會,由于父母對子女的過度溺愛,由于學校教育中德育的殘缺,由于網絡文化的侵蝕,培養了不少任性、自以為是、嬌氣的“公主,少爺”,他們缺乏責任感,更不懂感恩與孝道。在物質享受上,他們追求高消費,喜歡吃零食、愛攀比,圖享受,只知索取,不知奉獻;在人際關系中,他們以“我”為中心,人情味淡薄,只知被愛,不知回報;在精神追求上,他們迷戀電視、上網聊天、交友,缺乏正義、良知、敬業精神等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他們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陽光、雨露,卻肆意破壞著朝夕相處的環境。

我認為,要在班級管理中開展感恩孝道教育,首先需要培養學生的感恩孝道意識,其次還需告知如何去做。讓學生明確想要回報首先你得付出,知道怎樣付出。這就需要從認知層面、情感層面、實踐層面,通過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學生進行識恩、知恩、感恩的教育,使學生知恩于心,報恩于行。感恩,需要教育的導引和環境的影響,需要時時滲透,在平時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常以感恩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切入點和重點,引導學生思索愛、尋找愛、回報愛,逐步培養學生感恩孝道意識,促進了學生道德發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認知層面——培養意識。

現在的學生,大都嬌生慣養,父母長輩、老師、社會為他們所做的一切,在他們眼中都成了理所當然。在每周班會課上,我會通過召開感恩孝道教育主題班會,播放相關教育影片、講名人故事、學唱感恩歌等,將感恩孝道的思想植入學生的心靈。教育學生懂得只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在我們周圍就會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大家一起閱讀背誦感恩詩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體驗生命;感激撫養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感激幫助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度過難關。感激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溫暖。感激鼓勵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開化你的蒙昧……”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感恩孝道教育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了學生主觀意識,積極營造出班級感恩孝道文化氣息,有利于學生的和睦相處,更有利于班集體的互助團結!

二、 實踐層面——踐行感恩。學生只有將道德原則融入他們的日常生活,成為自己的原則,越來越少的依賴成人給與他們的道德引導。反復講道德行為付諸實施,德育目標才會實現, 結合學校開展的感恩孝道教育,在班級中又開展了一系列的感恩活動。1、平時以感恩為主題制作手抄報、黑板報。2、向幫助過自己的人講感謝的話或寫感謝信。3、在節日期間,給父母、老師、同學,朋友或有過幫助的人發送祝福短信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4、碰到老師大聲說聲老師好!5、開展“彎腰”活動6、布置親情作業。

我們應教育學生學會以實際行動感恩,不辜負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在應該表達感激之情的時候真誠地說聲“謝謝”,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要做到感恩孝道,不一定非得是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要更多的是要時時心存感激,用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表達:比如過生日時,切蛋糕吹蠟燭收禮物,想想誰賦予了生命;教師節到了,想想老師對自己的付出,能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播種思想,收獲行為;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在學生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孝道的思想,感恩于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感恩于給自己知識的老師,感恩于幫助、關心和愛護自己的那些人,感恩于祖國,感恩于大自然……就在學生的心靈中播種了愛心和希望,消融了許多的不滿與不幸。再把這種感恩之心付諸于行動,并長期地堅持下去,我們就收獲了學生高尚的品格,實現了我們的育人目的。

孝道心得篇2

一般人認為,只要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奉養,就是孝順了.我不反對這種看法,這是孝順了,只是這個孝順只限于父母罷了.雖然這種孝是最基本的,但已是孝了。

但現在,這種看法也許會被人否認,因為許多家長都曾對孩子說:你要真的孝順我,就拿出點成績來.雖然現在已不是什么功成名就、光宗耀祖的時代了,但知識卻是要的,事業也總是要的。許多貧困山區的父母寧可累死餓死也要送自己的孩子上學,如果孩子真的能拿出點成績來,那也是可謂盡孝了。

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孝順的為什么偏偏只有父母呢.不可否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而且養育了我們,也許我們無法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我們需要盡孝道.但我們又能報答老師的培育之恩嗎?不能.可為什么我們不對老師也盡孝道呢.要知道,是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給了我們能力,給了我們機會,在老師的耐心指導下,培養出了大批的人才,我們為什么就不對老師盡孝道呢?我們是應該的,我們需要以優秀的成績來回報老師的努力,我們需要才華來回報老師的培育,同樣需要以成就事業來證明自己。

孝道,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隨著時代的進步,也應該擴大范圍了.也許真的要我們對整個民族盡孝對一切眾生盡孝是大了點,聽起來也覺得十分困難,但是整個民族養育了你,你是應該盡孝的;是許多許多的人給了你一個愛的世界,所以你也是應該盡孝的;是一切的生靈給了你一個美麗的生存空間,所以你也應該盡孝的。

成就事業方能顯出你的價值.盡你自己的努力,去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給生你養你的父母,給辛辛苦苦培育你的老師,給養育了你的整個民族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許這是孝的一種吧!別人給了你,你就應該懂得回報別人,中國有句老話: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父母的盡忠盡責克盡奉養并不是孝的全部。

成就一番事業,然后在自己的事業上默默地奉獻,用自己的成績與愛心來回報世界上的種.種,這也是孝順了吧!

孝道心得篇3

這次學習,蔡老師利用兩個課時闡述了怎樣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他說學習傳統文化不是要去背誦浩瀚的古典文集,關鍵在于落實?!兜茏右帯肪褪且徊俊叭粘P袨橐幏丁保芍^是經營人生的作業指導書。之前我們缺失了這堂課,現在開始學,“亡羊補牢,猶未晚也”,還要立下堅定的意志去踐行。從我第一次接觸《弟子規》小冊子,到現在已經有3年多,從陌生到熟悉,加上公司食堂、衛生間都有張貼,說實在的,自己在做事情時往往會下意識的想到《弟子規》的相關內容,它起到了指引的作用,也是檢驗的標準。

這次對蔡老師闡述的關于培養下一代的問題,我十分贊同。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好,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率先垂范。簡單舉個例子,我父親從小不吸煙,我和哥哥也不吸煙,我想我兒子今后也不會去吸煙的。

孝道教育心得體會篇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社會如何進步,社會文明如何發達,這種美德什么時候都不能丟。

一心學堂以國學文化教學為特點,以國學《弟子規》為載體,讓孩子們從小接受經典教育,孩子們通過誦讀經典,感受文化的厚度要和品德的高度,把經典放在生命中,把圣賢放在心中。目前,我們學前班的孩子已經學習完《弟子規》第一部分“入則孝”。為了讓孩子感悟孝道,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我們開展了“我幫爸媽做件事”活動。活動中,有的孩子為父母洗腳捶背,有的孩子為媽媽梳頭,有的孩子幫媽媽做家務,真正做到了孝敬父母。希望,我們的孩子不僅在活動總更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堅持幫父母做事為家長分憂。

相信我們的國學教育一定能為孩子們提供種完整的人格教育,培養孩子愛學習、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友愛同學等優良品質,自覺做一個有德的人。

孝道心得篇4

進入公司以來,接觸學習了傳統文化,明白了孝道的重要性。一切的德行都是以孝為根本,所以培養孩子的德行,首先就是要培養孩子的孝道。不讓孩子學習孝道,他的恩義、道義就無法形成,那么就會促使利害心的形成,所以讓孩子學習孝道是刻不容緩的.,關系著他一生的德行。讓孩子從小養成懷有一顆仁慈的心,有善念就是在積福,當然,教育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我們做家長的對父母如果孝順的話,孩子有效仿之心,久而久之就會潛移默化影響他,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自己學會盡孝。

我女兒有次和她同學去圖書館,傍晚回來跟我說,她今天花了好多錢,我問她買什么了,她說今天看到圖書館門口有為一個學校募捐,說學校的房子倒了,她說她捐了50元,我問她為什么是捐了50元,她說沒有零錢跟她同學一起合著捐了一百,回家她想想可能有點心疼她的零花錢,后來我跟她說,你做得很對,50塊雖然是你的零花錢,但是你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比買零食好幾萬倍呢,她心里瞬間樂開花了……

孝道心得篇5

在《論語·學而》中,孔子進而說道:“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守孝不光要在生活細節中表現出來,不只是穿什么吃什么的問題,還要秉承父母之志,他們生前的志愿、思想,做子女的不能違背,即使父母不在了,也要像他們在時一樣遵循,這樣才是從里到外地守孝。道《二十四孝》里有一則故事叫《聞雷泣墓》,講的是三國時魏國王裒的父親被無罪處死,王裒憤恨難禁,隱居了起來,教授一些學生。王裒的母親怕雷聲,每當打雷的時候他就陪伴在母親身邊。后來他的母親也去世了,每次打雷時王裒就會到母親墓前說:“母親不要怕,孩兒在此呢?!彼淌趯W生《詩經》的時候,讀到“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時,總是痛哭流涕,他的`學生怕觸及老師的思親之情,干脆不讀《蓼莪》這首詩了。同樣的還有《齊書·高逸傳》中的顧歡,顧歡早孤,每讀到《詩經》中的“哀哀父母”這句時,就會拿著書慟哭不止,于是他的學生也廢棄了《蓼莪》一篇,以免觸動了他的悲情。

《蓼莪》是一首孝子悲痛不能終養父母的詩,讓王裒和顧歡不能自己的“哀哀父母”句是說可憐的父母生我這樣辛勞,此詩后面有幾句家喻戶曉的名句:“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父親生我,母親養我,從小愛撫護著我,養我長大培育我,庇護不愿離開我,進進出出抱著我。這詩讀起來真是讓人感動哀傷至極,我們哪個人不是這樣才得以長大的呢。從儒家的大道中學習體會孝道,在內心中培養感念父母慈愛之心的種子,即便沒有治國平天下的宏愿施行,也已足夠了。儒家之道若能得以在此方面傳揚開來,社會當日漸和諧,因為這就等于奠定了仁德的基石。

孝道心得篇6

浩浩湯湯流淌數千年的中華文化,孝道當推其首。無論是本土的儒家道家諸子百家的學說,還是泊來以后中國化了的佛典和圣經,抑或是古今民間的通俗文化中的各種圖文諺語,都無不洋溢著孝道的光芒,中華孝道滋養著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人傳承著以孝敬父母為榮,附逆不肖為恥的傳統美德和時代新風。

自古以來,無數中華好兒女,都是孝道的優秀踐行者。無數英豪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大義,舍小家為大家。對自己父母的養育盡到了最大的孝?;貓蠼o父母高山仰止光耀千秋的豐功偉績!我最敬佩這樣的人,我也志在做這樣的人。 然而,我們畢竟是普通的人,生活在平凡的環境中,我們怎么孝敬父母?我想,就是兩個字,一是敬,二是順。對父母,從心里敬,就培育和滋養了自己的感恩之心,就生發了為了父母的微笑,為了大地的豐收而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天天向上的動力和志向,從心里敬,就不會因為一點不順心就對爸爸媽媽使臉色,而是要時刻考慮到他們的感受。

記得那還是我四歲半的時候,媽媽單位組織全體黨員到頤和園參加活動,我就和媽媽一起去了。那是初春的一天,我和媽媽早早的就來到了學校,遠遠就看見一輛930一樣的大汽車停在門口,上了車已經有好多人了,一會領導來了我們就出發了。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開心極了。很快就到了,我們排著隊走進大門,好宏偉的建筑啊!真不愧是天下第一皇家園林。來到昆明湖十七孔橋畔,那里有好多賣紀念品的攤位,哥哥姐姐們都去買了,這時一個舅舅說:“童童,他們都買了你也讓你媽去給你買,不給買你就哭,反正咱們這里你最小?!鼻珊系氖且粋€姐姐真的因為家長不給買哭上了,大家都看著我,我看看媽媽然后笑著對那個舅舅說:“感情不花您錢呢,買那個有什么用,還得花我媽媽錢。我才不讓我媽媽生氣呢!”聽我這么一說大家都笑了,那個舅舅說我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也開心的笑了。

那一天我永遠也忘不了,因為那是我長大的一天;從心里想到“順“字,就不會產生任何附逆不肖的念頭和言行,就會感念父母的大恩大德,因為我知道我的年齡還小,很多事情我還都不懂,所以有時盡管我也有些任性,會發點小脾氣,但是一想到爸爸和媽媽會無私地全部為我著想,我就盡量聽爸爸媽媽的話,不讓他們生氣,努力做一個給父母帶來自尊帶來體面帶來順氣的好兒女,真心要給父母帶來幸福和快樂。幾天前,媽媽在做飯的時候不小心把手切了一個口子,當時聽見媽媽在廚房“啊”的一聲,我放下手中的書,快步跑到廚房,看到媽媽的手在流血,我嚇壞了,趕緊從書柜里拿出創可貼,給媽媽貼上,我邊貼邊問媽媽疼不疼,媽媽笑著對我說沒事的,不疼,但是我知道其實一定很疼,我很心疼地對媽媽說,您去床上休息一下吧,我來做飯。然后我打開電磁爐,放上水,很熟煉地煮了一包方便面,盛到碗里給媽媽端去,媽媽很欣慰地笑了,邊吃邊對我說真香!我看著媽媽吃得這么高興,心里感到無比地自豪。吃完了以后,我知道媽媽的手不能沾水,我主動把碗和鍋洗干凈。

我跟媽媽躺到床上,給媽媽讀我新發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書里的文章,給媽媽背古詩,還出題考媽媽,媽媽對答如流,很快我也把六首古詩都背下來了。我看到媽媽很開心,她好像已經忘記了手指的疼痛。我知道爸爸工作忙,不在家,我要學會照顧媽媽。晚上,我給媽媽擠好牙膏,讓媽媽刷完牙,然后把媽媽的毛巾沾濕,幫媽媽擦臉,我又給媽媽打好洗腳水,幫媽媽洗腳。我也洗漱完了之后,我們就一起坐在沙發上看了一會兒電視,我又給媽媽沖了一杯奶,媽媽笑著對我說:我的好閨女長大了!

其實孝行出自于內心,一個人無論能力大小,無論貧富,只要對父母有孝心,盡到自己的義務和能力就行了。就像做官的,就一定會更加忠于黨和國家,終于人民和事業,做學問的,就一定會一心向學,做工經商務農當兵的就一定會忠于職守,愛崗敬業。而我們做學生的,就一定會牢記爸爸媽媽說的好好學習長大做有用的人。

一個“孝”字,老在上,子在下,我們每一代人,都是上一代為了下一代,縱觀歷史我們看到了戰國時的孟母擇鄰三遷,教子成材,看到了宋代的岳母刺字,教子精忠報國;也看到了老一□國領袖從嚴教子,更看到了今天無數家庭的普通父母勞苦半生,供養自己的子女上大學,當超女,做白領……而作為下一代的我們,又是否時刻把老一代放在心上呢?我們的每一天是為了母親的微笑而奮斗嗎?是懷著一顆顆熱愛慈母孝敬恩父的感恩之心在拼搏嗎?在人倫之中,百善孝當頭。同學們,這一個孝字,又蘊涵了多少做人、處世、修齊平治的道理!我想起了我并不十分熟悉的古代的“24孝”,今天的人們,應該好好的學學古人的孝道經典。一個都不能很好孝敬父母的人,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我也想起羊羔跪乳,烏鴉返哺的故事,動物尚如此,人更應該學會感恩崇尚孝道,更應該在弘揚孝道上從自身從點滴從現在做起!

我祝福我的雙親和天下父母都幸福安康!

孝道心得篇7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孝道文化的學習,但是共享的卻都是自己真心的感受,聽著很感動,有幾次差點都留下淚水。雖然我沒有幸學習到《弟子規》,但是看到“跪羊圖”的時候,真的是很感動。一段《跪羊圖》讓我的心酸了,痛了。反思,深思是??!平淡的生活和匆忙的工作是乎占據了我們的心靈,孤身在外的也好,一家都在身邊的也好。有幾個真正的把父母恩放在心上的呢?外出的人啊,你們可曾常打問問二老可否安康?成家立業的人啊,你們可否常回家看看?當我們每天都在為生活勞碌的時候,又可否體會到“父母依窗扉,苦盼兒女的消息”的那份情。

一段《跪羊圖》撥開人民被世俗塵封的孝心,想到始終被我們忽視在遠方的雙親,鼻子酸了,傷心了。前進著的人民,好像忘了想像,忘了去回憶。想象是誰十月懷胎辛苦生下我們?回憶成長路上,是誰張開雙手環著蹣跚學步的孩子?是誰用完半生有心血去培育、去培訓子女?又是誰為子女的成家立業愁白了雙繽?

一段《跪羊圖》讓我懂了什么叫“可憐天下父母心”,雖然我明白不是那么全面,那么透徹,可能不到為人父母時,誰都無法真正體會到父母對子女付出的那份心。但我從那以后就很自然的去留意那些長輩了,他們所做的一切,我開頭細細的體會他們的仔細。從小就始終在學“世上最宏大的愛是母愛”這句話,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倒背如流了,可從來沒有去揣摩這幾個字的真諦。

一段《跪羊圖》也讓我開頭深思了,人生短暫,先為人子女,然后為人父母。自古父母育兒,兒孝父母,這是一種人性的`傳遞。就由于有了這種美德,才讓人的一生有了暖和,有了感動。我不曾廣閱論“孝道”的書籍,也沒有作家那般表達才能,無法寫出動人心魄的句子。我只能用自己最質樸的語言表達我的感受。我不曾是一個合格的孝女。我在父母面前也任性,也曾不顧他們的感受,也曾損害過他們。但我也不斷的成長中漸漸的明白。孝,是一種本性的感悟。是人類最人性的表達。孝,就是讓他們一切都好。

參加工作十多年了,但是我現在力所能及做的就是有時間?;丶铱纯?,多關懷關懷父母,陪他們談談心。“做人飲水要思源,才不愧對父母恩”的確如此,對家里盡孝,工作中盡忠。

孝道心得篇8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管社會如何進步,社會文明如何發達,這種美德什么時候都不能丟。

一心學堂以國學文化教學為特點,以國學《弟子規》為載體,讓孩子們從小接受經典教育,孩子們通過誦讀經典,感受文化的厚度要和品德的高度,把經典放在生命中,把圣賢放在心中。目前,我們學前班的孩子已經學習完《弟子規》第一部分“入則孝”。為了讓孩子感悟孝道,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我們開展了“我幫爸媽做件事”活動。活動中,有的孩子為父母洗腳捶背,有的孩子為媽媽梳頭,有的孩子幫媽媽做家務,真正做到了孝敬父母。希望,我們的孩子不僅在活動總更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堅持幫父母做事為家長分憂。

相信我們的國學教育一定能為孩子們提供種完整的人格教育,培養孩子愛學習、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友愛同學等優良品質,自覺做一個有德的人。

孝道教育心得體會篇“百善孝為先?!毙㈨樌先耸俏覀冎腥A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到今:黃香溫席、臥冰求鯉、鹿乳奉親、換腎救母、背母求學……這樣的孝親故事數不勝數。不僅如此,我們身邊也正在發生著一件件孝敬長輩的感人故事。我的外婆就是這樣的人。

每當雙休日的時候,媽媽經常帶我去看望外婆。外婆已經年近七旬,兩鬢已有幾縷銀絲,皺紋早已不知不覺地爬滿了她的臉。但是每個雙休日,外婆都會帶上太祖母愛吃的東西,千里迢迢搭公交車去看探望她。太祖母已經是九旬老人了,滿頭的銀發,臉上布滿了一條條深深的皺紋,一笑起來一臉的.褶子,滿口的牙齒幾乎掉光了。一見有人去她家,她駝著背,彎著腰,步履蹣跚地向前移動著。一邊走一邊說:“你們是誰啊!干什么來,來我家偷東西呀……”后面支支吾吾的,憑誰都聽不懂。因為太祖母患有老年癡呆癥,所以她不認識人。大家只能無奈地搖搖頭。可外婆卻絲毫不介意,每次一見太祖母,不管是否理睬她,外婆都走過去拉住她的手,親切地叫道:“姆媽!”而太祖母就呆呆地看了外婆一眼,漸漸地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高興地說:“三媳婦你來了。”可見得外婆經常來服侍她,已經在太祖母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我也常常跟著外婆去看望外祖母。每次到了太祖母家,外婆總是先幫太祖母梳頭。外婆輕輕地把蓬亂的頭發攏在一起,慢慢地梳,還細心地打了一個麻花辮,再盤上去,最后細心地用夾子一個一個地把辮子固定好。太祖母原本蓬亂的頭發就變得十分整齊。太祖母顯得更有精神了。外婆又把從家里帶去的飯和菜一口一口地喂給太祖母吃,把最大的蝦剝給她吃。太祖母一邊慢慢地咀嚼,一邊微微地笑著。待太祖母吃完飯后,外婆又連忙搬來了一把椅子,放到小院子里,扶著太祖母慢慢地來到門前曬太陽。外婆再打來一盆溫水,把毛巾先打濕,微微擰干,輕輕地給太祖母擦臉擦手。恰逢鄰居走,總是忍不住夸外婆是個孝順的好媳婦??赏馄艆s笑著說:“這是我們晚輩應該做的?!?/p>

每次跟著外婆的去太祖母家,我都深有感觸,也使我慢慢地理解了“百善孝為先”的意思。是?。∥覀冞@些做小輩的就應該要孝順我們的長輩。外婆就是我學習的好榜樣。

孝道心得篇9

“孝”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文化表現,長久的存在于中國的歷史之中,是構建于血緣關系上的一種特殊的情感。傳統中國文化在某種意義上,可稱為孝的文化;傳統中國社會,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會,因而孝道乃是使中華文明區別于其它文明的重大文化現象之一。

在西方,人們講究獨立,當子女成年后一般不和父母一起居住。但是在中國,養兒為防老的觀念一直都存在。贍養年老的父母是子女應盡的義務,也是晚輩對長輩緬懷感恩之情的一種自然的流露。

“孝”深深的奠基在中國人的道德觀念當中,無疑是中國人心中道德的最低標準。無怪乎很多品牌例如椰導鹿龜酒,養生堂龜鱉丸等在中國市場投放的廣告都以“孝”為主題。

“孝”是一種超越時空的情感,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化機制。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與文化中,孝道具有根源性、原發性、綜合性,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核心觀念與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國文化的顯著特色之一。

中國是個以“孝”為文化核心的社會,“孝”的觀念規范著中國人的生命行為和政治方向。它雖然不是宗教,但是具有宗教的功能和價值,甚至超乎宗教,成為人生而為人的重要核心思想。最早的“孝”觀念源自上古祭天祀祖的儀式,此時先民開始有“報本反始”的觀念。西周封建制度后,有了宗族制度,產生五倫觀念: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因而“孝道”由此產生。到了孔子,禮崩樂壞,孔子以“仁”重新賦予禮樂新生命,撥亂反正,將流于形式的孝行內省化、人性化,成為人自我實現的`重要價值觀。

孝在當代社會,不再具有泛孝主義的地位,而只能重新回到其作為家庭倫理的地位上來,現代的新孝道具有人格平等性、義務并行互益性、注重感情性、強調自律性等特點,孝對處理當代家庭親子關系,對社會、家庭解決養老問題,形成尊老風尚,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都具有積極的作用,甚至如果能發揚其衍生意義的積極內含,吸取其合理成分,那么對當代社會文明建設、發揚愛國主義,增強民族凝聚力,振興中華均具有積極價值。孝的培養與實踐是提高當代人道德素質的起點。孝是形成現代和諧人際關系的價值淵源,是形成和睦社會風尚、保持社會穩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孝是愛國心的根源和動力,孝是民族團結、興旺發達的精神基礎,是中華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

至少我個人認為一個人不能沒有“孝”,中國也不能沒有“孝”文化。作為現代的人,更應該繼承中國“孝”文化中的精華,并且讓其更具有現代價值。

140028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