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心得范文 >

家風心得作文

時間: 新華 心得范文

家風心得作文篇1

“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在每個尋常老百姓的一屋一檐之下,一言一語是家風,一舉一動是家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從《顏氏家訓》到《傅雷家書》,家風是從古至今流淌在華夏兒女骨肉親情里的一股熱血。對于我而言,家風就是祖輩浴血戰場的一塊墓志銘,是父輩艱苦創業的一部奮斗史,更是我輩奮力拼搏的一張新藍圖。

薪火相傳的堅守,爺爺說“要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我的爺爺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他17歲就參軍報國,在部隊里加入中國共產黨,把自己最寶貴的青春揮灑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退伍后的爺爺留下了一身頑疾,可他毅然拒絕了留城的工作機會,選擇回到偏遠老家當了一名村干部。他帶領村民開山挖路,種果增收,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可爺爺卻因癌癥晚期倒在了他炙熱的土地上。奶奶時常抱怨,“他這個當官的,日子過得還不如一般百姓嘞!”當年姑姑上學要5元學費,只得去跟鄉親鄰居借;村里有征兵的名額,爺爺不顧一心想參軍的父親,把名額給了家庭困難的其他青年。爺爺總說,“我家多吃點苦,群眾就多嘗點甜”,他用對黨的絕對忠誠,征戰沙場,效忠祖國;他用對人民的無限熱忱,服務群眾,綻放余生,真正詮釋了一心向黨、一心為民的黨員擔當。

家風心得作文篇2

谷文昌同志離開我們已經34年了,在他留下的豐富的精神財富中,家風更是我們全面治黨的傳家寶?;厥坠任牟囊簧?,他嚴以律己,廉潔奉公:決不允許自己的家屬搞特殊:一是“特殊照顧”,如女兒結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為這是搞“特殊”;二是“特別嚴格”,就是一般群眾可以做的事,領導干部子女不能干。如1962年的東山高考落榜生,絕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兒卻被安排為臨時工。在東山擔任領導職務14年,當他告別這片為之奮斗多年的熱土時,帶走的卻僅僅是一只裝書用的舊皮箱,一個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頭,兩壇自己腌制的咸菜……

谷文昌家風既是谷文昌對親屬的具體要求,也是嚴格自律的真實寫照,更是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谷文昌家風內涵豐富,特色鮮明,事例生動,集中體現了那一代共產黨員艱苦樸素、清白為官、為民奉獻的優良作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從嚴治黨,應繼承和發揚好這種優良作風,讓簡樸本分的“谷文昌家風”引領社會風尚。

“欲治國者,先齊其家”,家風作為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種潛在無形的綜合力量,是社會風氣的涓涓細流,也是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在每個家庭中的傳承。中國歷史上,許多有為之士都把修身、齊家與治國聯系起來,認為要治國就必須修身齊家?!皭燮渥佣唤?,猶為不愛也;教而不以善,猶為不教也”。留錢財給子孫,不如留下智慧與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家風,是谷文昌言傳身教的結果。今天,對我們黨的領導干部來說,如何教育好家屬子女,樹立良好的家風,自己必須率先垂范,做出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大力倡導家風建設的今天,我們要以谷文昌家風為標桿,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風美德,建設新時代的家風文化,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

家風心得作文篇3

家風并非小事,關乎到包括每個成員在內的整個家庭或家族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立世之本、處世之則。有好家風的家庭,必然團結和諧和睦,其成員具有高尚的人格、美德、氣質和魅力,令人欽佩、贊美和崇敬。家風惡劣,長幼無序,倫理失常,爭吵分裂,則舉世厭惡、戒備、鄙夷。一個家庭或家族,可以沒有沒有顯赫的家世,殷厚的財富,但不能沒有良好的家風。良好的家風也不是一人一時一事就能建立,必須依靠家庭家族全體成員共同努力,人人建設,世代弘揚。其中,起舉足輕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長輩。中國許多古人為了讓后代品行端正,防止兒孫誤入歧途,走上邪路,為家庭成員制定了系列道德準繩和行為規范,成為家中一道道不可逾越的紅線,這就是家規。

歷史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百姓家規也在變化。有的依然非常嚴厲,如戒貪戒驕戒奢,戒淫戒賭戒毒,不吸煙不酗酒。有的則已顯得十分實際具體,如晚零時前務必回家,不允許在外夜宿;不能在家里抽煙。有的讓人感到親切溫馨,如講究衛生,天天洗澡;人人必須做家務;自己的房間自己收拾。有的則詼諧有趣,讓人忍俊不住,如完成作業才能看電視,玩電腦不能超過一小時;爸爸媽媽不能偷看別人的日記,不管孩子做錯什么事情都不能使用暴力。這些家規簡明扼要,明白易行,并沒有固定的模式,大都從家庭實際出發,從點點滴滴去規范,在日積月累中教養,為的是形成現代良好家風,實現幸福家庭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個人到國家、到天下,“家”是最重要的紐帶,父母長輩融化在愛之中的家教,是最能融入我們血脈的東西。家風雖然看似縹緲虛幻,但它用其潛移默化的力量來對抗時間的消除作用,使其確確實實存在于每個人的言行之中。家風如同傳統文化的一面鏡子,或者說是中華文明傳承的重要渠道之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非常重視立家規。毛澤東同志要求子女樹立平民思想,告誡子女:“靠毛澤東不行,還是要靠你們自己去努力、去奮斗。不要把我掛在你們的嘴邊上去唬人,要做一個普通人?!敝芏鱽硗疽蠹胰撕陀H戚嚴格遵守“十條家規”。這些都為我們樹立了范例。

對于當今市場經濟騰飛而道德滑坡的社會環境來說,家風仍然是我們不可或缺的財富和力量,重振家風則非常重要。領導干部要正確對待親情,做到“發乎情,止乎禮”,關愛不溺愛、善待不縱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亂、管好下屬不掉隊。要加強對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的教育約束,不得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一人不廉全家不圓。領導干部自己不出事,又加強對家屬子女的教育管理,整個家庭乃至家族平平安安,這也是一種幸福。當然了,良好家風的形成要靠家庭成員的共同努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從自身做起,傳承優秀家風、營造良好社風、弘揚傳統文化,并將之代代相傳、永不停息,還社會一個風清氣正的環境。

家風心得作文篇4

家風,是一個家庭里長期存在的習氣與風尚,它既是長輩們舉手投足間的真情流露,也是每一名家庭成員的重要精神印記。我的爺爺今年89歲,平時沒什么喜好,卻唯獨癡迷于象棋。我家的家風,便被爺爺“刻”進了那棋盤的方寸之間。

爺爺的象棋里透著一股對生活的向往。爺爺一年四季都會去村頭下棋。五六點鐘的清晨,天邊還有一輪月色,一大早,爺爺就拎著馬扎出了門。“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爺爺邊走邊哼著歌,一路奔向他最熱衷的“戰場”。村頭的小賣鋪是爺爺和棋友們的“根據地”,一群老人圍坐在棋盤前,噼里啪啦一頓“交火”。太陽快要落山時,我去喊爺爺回家吃飯。夕陽下,爺爺神采奕奕,目光如炬,完全看不出是個八十多歲的老人。爺爺常說,有樂趣的生活才有意義。對爺爺來說,下棋便是他生活中最大的樂趣。爺爺的家風里充滿了對生活的向往,那種發自內心的執著深深地影響了我。我愈發地體會到,無論再忙再累,都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興趣愛好,唯有如此,方能時刻對生活飽含熱情與期待。

爺爺的象棋里透著一股對輸贏的豁達。說到底,人生是一場自我博弈。于逆境中愈挫愈勇,于順境中戒驕戒躁,這似乎都能在那小小的棋局里尋得見蹤跡。下棋,輸贏是常有的事。平日里,我經常與爺爺切磋棋藝。于是,爺爺會擺出各種殘局讓我解,“七星聚會”“野馬操田”“大九連環”……明明看似于我有利的局勢,總能在不經意間被爺爺翻了盤。見狀,我也只能“繳械投降”??蔂敔攨s說:“下棋,要走一步看十步,就算只剩一兵一卒,也不能輕易棄局投降?!表樉持?,稍有疏忽也會滿盤皆輸;逆境中,迎難而上方能扭轉乾坤。輸與贏,往往就在電光火石的一瞬間。爺爺的家風,便是面對挫折時的灑脫和迎難而上,也是面對成功時的謙虛和戒驕戒躁。

爺爺的象棋里透著一股對后輩的疼愛。窗外的夜空飄著雪花,屋內的灶臺正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爺爺年紀大了,耳朵不好使,下棋便成了我們最好的“交流”方式。以前,每逢過年回老家,我都會和爺爺下上幾盤象棋。向來刻板的爺爺一改往日的嚴肅,那被歲月布滿的皺紋也平添了幾絲笑容。還記得小時候,我常常因輸了棋而大哭大鬧,耍起賴時,我走兩步,爺爺走一步......嬉笑中,我們便把象棋“玩”成了新花樣。這兩年,因為身體原因,爺爺很少下棋了。上次回去,我偶然間看到了窗臺邊斜放著的舊棋盤,上面落滿了灰塵,似乎還能看到“車、馬、炮”在上面叱咤,“兵、象、士”在上面交鋒,但更多的,是一幕幕我和爺爺下棋時溫馨的畫面。爺爺的家風里,更有對后輩濃濃的愛與親情。

家風心得作文篇5

家風是什么?我理解,家風是一個家庭世代傳承的道德行為規范,它有時就是一些普普通通的語言或日常生活習慣,它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力量凈化著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靈,它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我們常說,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母親的言傳身教影響人的一生。孟母的賢德成就了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孟子,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成就了中國歷偉大的民族英雄岳飛,當代“福爾摩斯”李昌鈺的母親,以一己之力培養了13個博士。難怪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說“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與其說是操縱在掌權者手中,不如說掌握在母親的手中?!?/p>

我到省廳信 訪處工作后,遇到過不少生活陷入困境而又愛慕難助的信 訪人,他們的遭遇或多或少與母親的教育有關:昭通鎮雄縣的馬某,因口角與人結怨多年,把丈夫和三個兒子都卷入了紛爭,現在丈夫和兒子傷的傷,殘的殘,家里沒有了勞動力,馬某長年帶兒子告狀、上訪,

家庭徹底陷入困境。安寧市的李某,38歲,為3歲外孫的落戶問題來訪,我好奇于她和我同齡,竟已當外婆。在接訪中了解到:她20歲非婚生女,獨自將女兒撫養至14歲,因缺少良好的家風傳承教育,性情頑劣的女兒離家出走,15歲時回家生下了這個孩子,至今無法落戶。

俗話說“妻賢夫禍少”、“母慈子孝”,什么樣的母親養育什么樣的孩子,母親缺乏修養,孩子易流于粗俗;母親溫婉賢淑孩子通常紳士乘風;母親優雅智慧孩子必定謙遜有禮…其實家風不只在名門望族,每一個普通的家庭都有之,每一位普通的母親都是家風培樹和傳承的關鍵角色。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母親。我的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故事,但她卻用“勤勞”、“孝順”的家風為我們家庭傳承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母親總是忙忙碌碌,家里總是干干凈凈。只要一有臟衣服,母親馬上就手洗,有時看著一大盆的臟衣服,我會抱怨說:這要洗到什么時候啊?母親邊洗邊說“你外婆有句老話說‘勤腳快手懶眼睛’,看起來多,動起也就快了!”洗完衣服母親又忙著打掃衛生、做飯洗碗,晚上還給我們織毛衣,有時織到打盹,手還不停,我說:“媽,您忙了一天,歇著吧,別累著!”母親睜開眼邊織邊念叨說:“你外婆還有句話說‘力氣是個怪,今天使了明天在’,累不著,睡一覺就好?!?/p>

我工作那年,爺爺生病住院,母親每天做飯、燉湯,再轉幾趟公交車送到醫院去喂爺爺吃飯,給爺爺擦背、洗腳、修指甲。爺爺臨終時拉著母親的手,滿懷感激地看著我,顫顫巍巍地說了三個字:“好—女—兒”。我懂得爺爺的意思,哽咽著連連點頭,想要告訴爺爺,我已耳濡目染了母親的“勤勞”和“孝順”,一定把它傳承為我們的家風。

_年,母親因患腫瘤多次手術,下半身癱瘓,大小便失禁,臥病在床。兩年時間,我學著她當年照顧爺爺的樣子,每天給她擦洗、按摩,陪她聊天,給她翻身,處理大小便。母親臨終前多少次因為不忍看我勞累想要悄悄結束自己的生命,我發現后真是心如刀割,一刻不敢松懈地守候著她,直到最后牽著她的手陪她走到她生命的盡頭!母親走后,我自然地繼承了她的很多習慣,操持著現在的家庭。親戚朋友們都說我很像母親,兒子也常說我總拿外婆的話教育他。是的,母親的言語和習慣已然成為了我們的家風。兒子今年11歲,每天早起會簡單收拾自己的房間,每天換下的襪子會自己洗。會主動承擔一些簡單的家務勞動,還會幫行動不便的奶奶買菜。一次,我感冒發燒,他一會兒給我倒水,一會兒給我量體溫,像個小醫生似的給我配藥,叮囑我一定要好好吃藥,還安慰我說:媽媽,沒事兒,吃了藥,多喝水,很快就會好。我看著兒子配給我的兩片維生素C,一包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心情頓時如雨后看見彩虹般無比的歡喜和欣慰,歡喜于孩子的天真,欣慰于母親多年播下的“勤勞”和“孝順”的種子已在我的家庭生根、發芽。

家風是一座山,母親便是山中那一汪清泉,凈化著山中清涼的空氣;家風是一條河,母親便是那源頭的活水,永遠保持著河水的清澈;家風是一段記憶,母親便是那記憶中最溫暖的叮嚀、最可口的飯菜,最體貼的陪伴……

讓我們每一位母親都發揮自己特殊的作用,把良好的家風永遠的傳承下去,讓美好家庭推動社會和諧,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家風心得作文篇6

中華民族從古至今就有立家規、正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習也要求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第一所學校。家風是家庭精神的內核,更是社會風氣的基礎。重視和強調家風建設,是我們黨黨性宗旨和作風建設的必然要求。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法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歷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優良的家風?!澳澮馔庵?、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

每一位國家棟梁,無不都是經過家庭這個“煉鋼爐”洗禮的,家風是融化在炎黃子孫血液中的氣質,是沉淀在我們骨髓里的品格,是我們立世做人的風范,是我們工作生活的格調;家風是民風社風的根基,黨員干部的家風更是與作風黨風緊密相連,家風建設是黨員干部的必修課。黨員干部家風好壞,是檢驗自身作風過硬與否的“試金石”,也是群眾了解黨風政風狀況的窗口。

我們家好的家風、家規,將繼續保持下去,它雖然沒有寫在紙上,也沒有貼在墻上,但每時每刻都會在我們夫妻及家人的心里出現,做到天天常思已過,日日警鐘長鳴,爭做一個家規好、家風正、受到黨和人民信賴的好黨員。

家風心得作文篇7

好的家規家訓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的希望,還是一個家的門面。我家的家風就是“勤儉節約”。

我四歲那年,家里來客人,媽媽為了招呼客人,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當一碟碟佳肴端上飯桌時,我立刻像小饞貓似的直流口水。當客人入座就餐時,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就抓起一塊我最愛吃的紅燒肉,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眼看我愛吃的菜肴已沒了三分之一,我索性把自己愛吃的&39;菜每樣都夾一些放到碗里,直到碗滿滿的才罷休。這時,我才注意到媽媽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了,但她并沒像平時那樣訓斥我。隨著我吃的速度越來越慢,媽媽的臉色愈加陰沉。最后,我飽得實在吃不下了,碗里還剩小半碗菜。

送走客人后,媽媽將剛才我吃剩的菜放在我面前,眼睛噴火似地說:“馬上給我吃完它!”我叫嚷道:“我太飽了,吃不下!”媽媽不容爭辯地說道:“吃不完就不要夾那么多,夾了就一定要吃完!你知道許多山區的小朋友想吃都沒得吃嗎?你知道每粒糧食都凝結著農民伯伯的汗水嗎?我們要珍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絕不浪費任何東西!”在媽媽狂風掃落葉般的訓斥下,我含著淚吃完了那些剩菜。自此,我再也不敢浪費一丁點兒糧食了。

爸爸媽媽還以身作則勤儉節約,為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他們穿的衣服從來不講究牌子,而且一穿就幾年。家里除了必需品外,其他的東西,他們總是舍不得購買,用他們的話來說那是浪費。

爸爸媽媽的言行,就像無形的種子,從小播種在我的心里,勤儉節約的血液從小流淌在我的身上。

我家的家風就是勤儉節約,我愿它常駐我家。

98434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