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秘書 > 寫作助手 > 心得范文 >

傳承守護好家風心得體會

時間: 奕玲 心得范文

傳承守護好家風心得體會精選篇1

患難可以試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風平浪靜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驅競勝。命運的鐵拳擊中要害的時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

正如培根所說,瓜是長大在營養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長在惡性土壤中的最好。成長在一個充滿力量和氣節的家風里,可以培養出一代又一代出色的人物,去發覺自己的無限潛能。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這么被人們永久流傳下來的,無以規矩不成方圓也正是如此,一個家庭想要興旺發達就必須嚴格在心中銘記這個家規,用信念去實現他們,像法律一樣看待他們?!额伿霞矣枴つ官t》中說道“是以與善人居,如如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

在家庭中每個人的職責也都是不一樣的,有不同講究之道。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女性性情應柔美如水,這樣才會旺夫貴己,錢財運氣自然隨之而來;女性若性情強硬、兇悍、氣勢壓人、頑固偏激、心存報復怨毒,咬牙切齒、怒目瞪眼、結果只會傷人費己,克夫賤己、福報盡失、容貌枯憔。老人要宣揚家風,父母要示范家風,夫妻要掌舵家風,子女要繼承家風,孫輩要順受家風,兄弟姐妹要競比家風。

道德是天地的規律,本分是個人的規律,我們違背了規律,人就有災難了。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小至國家之強盛,社會之祥和,小至個人生活之幸福,事業之興旺,身體之健康,均有賴和諧的家庭為基礎。

每當盛夏時節,我的記憶總會被帶回家到那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那天姥姥吃過晚飯后去鍛煉,在她出門后沒多久突然刮起了大風,狂風把大樹吹打的動搖西擺,還不時的發出一陣陣呼呼的響聲,伴著天空中銀龍般的閃電,豆大的雨點也不甘寂寞的敲打起了窗戶,眼前的場景讓我們心里頓時焦急了起來,顧不得多想,抓起一把雨傘就向門外跑去,剛到樓下就碰到了滿身雨水的媽媽,當她知道姥姥還未回家后,二話不說拿過我手中的傘就奔入了雨中,看著媽媽在雨中漸漸消失的身影,我心底閃過一絲擔憂,我站在原地冷風席卷著雨絲時不時的飄到身上,吹的瑟瑟發抖,但我仍踮起腳尖不停的向遠處張望,此刻的時間對我來說是那么漫長,終于我看到了兩個熟悉地身影相攜著朝我這邊走來,懸在我心里的石頭總算落了地。我跑上前緊緊抓住了她們的手,此時雨聲似乎不再那么大了,因為它已經被我們三人的笑語聲所掩蓋,空氣也不再那么冷了,因為親情的氣息已經溫暖了每個角落。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作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我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著傳統美德的熏陶與影響。它像陣陣春風悄無聲息地吹拂著整個華夏大地,無形之中滲透入了我們的國風,乃至家風之中。

傳承守護好家風心得體會精選篇2

最近在看一部電視劇,叫《虎媽貓爸》,講的是教育孩子引發的家庭紛爭。對待孩子,“虎媽”采取高壓手段,“貓爸”則是百般順從。分歧不僅在年輕父母之間,老一輩也各執己見,各有招式,爺爺奶奶是極度溺愛,外公則不惜動用暴力手段來管教。

這個家庭在教育價值觀方面太混亂了,一家人根本就不在一個頻道上,結果家庭不能和諧相處,鬧得雞飛狗跳,甚至不斷制造出家庭悲劇。這種現象,現在也不是孤例。很多家庭教育孩子,也是爺爺奶奶老一套,爸爸媽媽用新招,有的使用土辦法,有的采取洋模式。家庭價值觀不同,家風也就模糊混沌,家風不好,不止影響孩子前途,大人也難有幸福。

再往大處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好了,社會風尚又怎么可能清純醇厚;家庭矛盾多了,自然也不利于社會和諧穩定。有人說,孩子是中國的最大公約數,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個家庭要形成良好的家風,就得找到時代價值的公約數。

從古至今,家風和國運,也都緊緊聯系在一起。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正家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孟子也說過,“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現在,各地也都在倡導“最美家風”,尋找“最美家庭”,就是因為,家與國的命運息息相關,家風關系社會風尚,影響國家治理。

古代有很多經典都涉及家庭教育的內容,人們眾所周知的《弟子規》、《禮記》、《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就記載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細節,有很多家訓警句,現在依然可以作為人生應秉持的原則。去年,我市武隆的楊興明家庭,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中宣部、全國婦聯還將楊興明老人樹為“全國教子有方先進典型”,就是因為這個家庭傳承一百多年歷史的《黃氏家訓》,教育了黃家一代又一代子孫,形成良好的家風,值得更多家庭學習。

家風是傳統文化,涉及到很多道德倫理和禮儀規范,在今天需要進行傳承。對待傳統文化,有個常識判斷,就是不能全盤照搬,盲目拿來,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就要求,圍繞家風,既要繼承傳統的優秀的文化倫理,又要積極將時代先進的價值元素植入進來,來為每個家庭提供可以依循的教育價值觀,形成新家風。

這種教育價值觀所要凝聚的,也就是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比如,既要有傳統家風崇尚的禮儀、仁愛、勤勞、樸素等等基本品格,又絕不能缺少現在國家倡導的文明、和諧、自由、平等、法治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也只有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先進的現代文明進行有效融合,形成時代價值,形成新家風,家庭教育才不會出現那種價值混亂的現象。

《禮記·學記》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當前,應該以更加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精神,來凝聚時代價值的最大公約數,形成符合現代社會文明需要的“最美家風”,讓每個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形成理性的共識,來不斷催生符合現代社會需要的“最美家庭”,讓家庭更加和睦,社會更加和諧。

傳承守護好家風心得體會精選篇3

家風,是一個傳統的家族習慣,它需要我們世世代代一直傳承下去,它體現了一個家族的道德品質,精神風貌。

家風,人文底蘊深厚,民眾素來十分重視家風!因為,良好的家同,它是多么的重要!它能引導一個人的進步。

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儉節約。

古人說的好:學古訓有獲,勤以養德,儉以養身。不錯的!

小時候我聽爺爺奶奶說起過:他們從七歲就開始到山上放牛,九歲就開始自己拿著小椅子站在上面燒飯。爺爺奶奶很勤勞,勤勞得雙手都起了繭,并且都不停歇一會兒,爺爺奶奶每天早上很早就起了,明天的事情明明可以明天做,但今天他們就要做了,并且是在早上,他們大多是在農田里干活,經常穿著草鞋,戴著草帽的。回來之后,只是換了一套衣服,便開始打掃客廳,房間的衛生了,掃了又掃,拖了又拖,總是有忙不完的活。

“勤儉節約”這個好家風,使我也不斷的進步著,我開始變的更勤勞,更儉節,在吃飯時,盡管已吃的很飽,也要把碗里飯粒吃的干凈,沒有一點浪費。

“人家不論貧富貴賤,只內外勤謹,守禮謹法,尚謙和,重謙恥,是好人家”我想,我們應該是好人家了吧,我希望,每個好家風都可以延續傳承下去。

傳承守護好家風心得體會精選篇4

每個家庭都有各自的家風,家風如細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勞。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時候,房間外面總會傳來一陣椅子移動的聲音,緊接著就有嘩嘩的水流聲和沙沙的淘米聲,廚房里奏起鍋盆交錯的響聲。我知道,這是爺爺在為我們做早餐。爺爺幾乎包攬了家里所有的家務,如做飯,拖地,有時還幫忙洗洗衣服,就像一頭在田里辛勤耕耘的老黃牛。

要說家里誰最勤勞,那就要數媽媽了。每天傍晚,我回到媽媽的學校,總能看到一大盤水果放在桌上,媽媽不是在旁邊批改作業,就是去教室輔導學生。雖然已經放學了,可媽媽的旁邊總是圍滿了她的學生,媽媽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為他們講解題目。夜深了,我已睡下,可媽媽還在桌前備課,燈光下,她的身影疲憊卻顯高大。

至于爸爸,他雖沒有像爺爺和媽媽那樣勤于家務,但他是家里的頂梁柱,周末總是加班,在我看來也是非常辛苦。

受到大家的影響,我也變得勤快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學習上更要加倍認真努力,這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勤勞是一種傳統美德,它讓人們變得更加幸福,值得我們傳揚。

傳承守護好家風心得體會精選篇5

白色的干凈桌布上,熱騰騰的飯菜看起來格外誘人,而且都是我愛吃的菜。紅殼的螃蟹新鮮又肥美,讓人見了忍不住咽口水。銀皮的蒸魚躺在盤子中間的一片菜葉上,身上澆著醬油,散發出一股大海的原汁原味。湯里的菜也是特別的香。

我咽了咽口水,兩眼直勾勾地盯著桌子上的菜。今年中秋節,爺爺、奶奶兩個人和姑姑、姑父一家人一塊兒到我們家來過節。我知道要按輩分的順序入座、動筷,只能等著。

“大家坐吧!”媽媽大方地說。然后就是爺爺奶奶先,然后是姑姑、姑父、爸爸、媽媽坐,最后是我和兩個妹妹。動筷時,是一個更加難熬的過程,眼睜睜地看著菜被一個個地掃蕩,而又無法做些什么,真是一種特別難受的體驗,尤其是對于我這樣的吃貨來說。

我等得花兒都謝了——其實也就兩分鐘。終于,輪到我這一輩動筷了,我抓起筷子,對準桌子上的菜,發起了猛烈進攻。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那一道道精心擺盤的菜被我弄得一團糟,真是慘不忍睹。唉,多好的家規也改變不了我這只饞貓的天性啊!

我們林家的家族史我半點也不了解,我連家譜都沒見過,但我時刻記著這條家規,它時刻提醒我要禮讓長輩的規矩、美德。

傳承守護好家風心得體會精選篇6

孝順是一種美德,是對長輩們一種起碼的尊重和禮儀。其實人并不是一定要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事情,傳承好家風,孝順長輩,和睦相處,家家戶戶洋溢著歡樂和幸福,就是人世間最美的風景。

我從父親口中得知,爺爺也是一個人民教師,年輕的時候是村里出了名的孝順,對長輩說話時,絕不會有半點不尊重。我太婆生病時,爺爺著急萬分,一個人不顧辛苦,翻山越嶺從鄉下老家徒步跑到新昌城里去買藥。后來,太婆終于得救了,爺爺才發現肚子餓得咕咕叫,腳底也磨穿了一個小洞。

我的父親也是從小在爺爺的嚴格家教下生活的,尤其在對待長輩的禮節上。每次家中只有長輩在時,我父親總是特別彬彬有禮,甚至開車送長輩親戚回家。平常的爸爸總是幽默風趣,最愛開玩笑,但在長輩面前,會收斂,一臉虔誠,和藹可親。

如此孝順的好家風,我也是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當母親開始嘮叨,我不會像往常一樣立刻頂嘴,而是仔細聽并牢記在心,領悟其道理,發現錯誤馬上改正,讓她不再天天為我勞累,如果你問我家的好家風是什么,很簡單“孝”,這個字里蘊含著我家代代相傳的美德,有著感恩的快樂!

傳承守護好家風心得體會精選篇7

“奉先思孝,處下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焙眉绎L,自古以來就是千家萬戶的一本厚重好教材,你方傳來、我來接力,在千千萬萬個家庭中倍受傳承與守護。

日前,中央文明委授予了300戶家庭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榮譽稱號。這是一面鏡子,能照差距,也是一面旗子,樹起了文明好榜樣,目的旨在促進一種社會共同遵循,形成一種“輩輩孝、代代傳、家家和”的良性循環。事實上,這需要集小家、集眾人之力傳承、發揚,遞好接力棒,通過一系列的有效形式把這股文明家風吹送萬家,恩澤萬家。

網絡的“天朗氣清”為好家風蔚成風氣營造了一個網傳的良好環境。近年來,國家大力整頓網絡,肅清垃圾凈化污濁,網絡惠風和暢,成為了“倡文明·樹新風”的重要陣地。在網上,有的通過點贊來匯聚能量,有的是分享文明家庭好事跡、好家訓、好美德,有的又是撰寫網絡評論發微博,推動優良家風的廣泛傳播。從11月23日起,中國文明網聯合全國各省會城市文明網共同開展“好家風·網上行”傳遞接力活動,通過“讀家訓”、“展家美”、“寫家書”、“樹家風”、“讀好書”等系列活動,讓好家風風靡了整個網絡,深深影響無數網民。這對于網民來說有的或是感性到理性的飛躍,有的或是理論到實踐的直接過渡,而最終的結果定是春風化雨。于此而言,網絡必然就要多些這樣似的“接力活動”,在傳承和遠揚好家風的同時,家庭和網絡文明兼得芳香。

文藝的“百花齊放”為好家風遠揚航行提供了必要的載體。文藝也要堅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重要精神,作為好家風的傳承載體,去培育和推動更多的文明家庭。文藝的作品多樣多式,諸如歌曲、小品、繪畫、書法、攝影等都可以為好家風的傳承蓄能,以好的視聽效果對受眾產生目濡耳染的影響。12月15日,天津市文藝家走訪文明家庭,根據文明家庭的生活故事為“夢娃”譜寫新樂章,還創作了相聲、書法、攝影作品,弘揚了良好的社會風尚和美德。不僅如此,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等12部委部署開展的--年“三下鄉”活動,也要以時代為號召,多些好家風的文藝文化演出、展示等方面的作品,深入家庭、扎根家庭,傳承好家風,引領家庭文明向上。

志愿者的“龐大陣容”也為好家風入腦入心傳輸了強大力量。截至目前,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實名注冊的志愿者人數超過2825萬,志愿服務組織在冊登記超過24萬個,這個令人震驚的數字背后卻凝聚了一個個文明的志愿服務。當然好家風的傳承也要作為志愿服務的重要內容。在鄉村學校少年宮當志愿服務的老師,不僅要為同學們上好經典誦讀、科技制作、非遺傳習等課目,也要把崇德向善的好家風、一批文明家庭的好事跡用好的語言、好的聲音教授給他們,讓他們從小沐浴好家風,從小形成孝老愛親、勤儉節約、誠實守信、恭寬仁厚的好品行。讓每一個志愿者擔當好傳承好家風的向導師,發揮好志愿者隊伍的強大力量,好家風勢必能厚植于人心。

家風無限好,傳承正當時。于時代的洪流中,于“中國夢”的催人奮進中,人人共傳承、共遵循、共守護,家庭才會共文明,好家風才有“無限的春光”。

52156 精品久久国产老人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