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故事心得體會
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精選篇1)
家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夠洗滌掉繁雜的世事,回歸安靜的心靈;家風是一陣清風,可以拂去煩惱憂傷;家風更是一縷清絲,穿透著人生的每一個角落。我家的家風是以和為貴,以誠為本。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我以和為貴。與人相處,不能吵架、不能生氣。記得有一次,我正在畫畫。我的同桌張茜不小心動了我一下,一大滴的彩色滴在了畫面上,把我的畫弄臟了。看著我好不容易畫好的畫被她一動變成了一幅爛畫。我生氣極了,大聲地叫著:“都怪你,張茜,把我的畫弄壞了?!皩Σ黄?,對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是故意的?!睆堒缰钡卣f??粗鴱堒缯\懇地樣子,“以和為貴”的家風在我耳邊響起。是啊,為了這么一件小的事,而傷了同學之間的感情多么不值得。 想到這兒,我急忙向張茜道歉:“對不起,張茜,我不該向你發火生氣?!蔽夷闷甬嫻P在那滴彩色旁邊畫了幾片葉子,咦,畫面的效果比原來更好了。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以和為貴,讓我羸得了友誼。
爸爸媽媽從小也教我做人要以誠為本。上個星期三,第一節下課后,老師拿著考卷走進教室。“要發考卷了,如果我這次能考九十五分以上,爸爸要帶我去吃肯德雞”我心里暗暗為自己加把勁??季斫K于到我手里了,我看了一下考卷,一蹦三尺高,激動地說:“哈,哈,可以去吃肯德雞了!”考卷上赫然寫著大大的九十六。我把考卷從尾到頭看了一遍,發現有一道題我做錯了,老師卻幫我改對?!耙灰屠蠋熣f了,這道題可是兩分呀,要是改掉這一題,我就只有九十四。心愛的肯德雞又去不了”心里的兩只小鹿在不斷地斗爭著。這時,“以誠為本”的家風又浮現在眼前。我鼓起了勇氣,大聲喊道:“老師,你幫我改錯了?!崩蠋熯^來看了一下,真的改錯了。老師豎起大拇指說:“文濤,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聽了這句話,我心里比吃了蜜還甜。
“以和為貴,以誠為本!”這良好的家風,伴著我一路成長。在學?!吧行小薄ⅰ吧袑W”、“尚思”、“尚進”四星評比中我被評為“尚行之星”??粗劆?,我暗自給自己加油,在以后漫漫的人生航程里我會帶著這樣優良的家風,揚帆直行,直抵夢想的彼岸!
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精選篇2)
大概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吧,作為高級工程師的老爸會把“學習第一”作為口頭禪,作為教師的老娘會時常念叨“應該文質彬彬”。這兩句把我耳朵都磨出厚繭的“圣詔”也可以說成是我的家風。
從記事起,每逢來客,都會看到父母滿臉堆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于是,不是一頓香甜可口的飯菜,便是一場“之乎者也”類的高談闊論。我和哥哥則不問不開口,有問必答,大人說話不插言,大人吃飯不上桌,于是博得了客人的夸獎:“你家的孩子真懂事?!薄安焕⑹侵R分子,就是與眾不同?!钡瞧綍r,淘氣的我和哥哥會時不時“犯上”的。例如給睡覺的老爸別上一只發卡,再梳兩個標致的小辮,于是老娘手執笤帚將我們統統趕到廁所或陽臺上,還能聽到老爸的怒斥:“竟敢在皇上頭上動土?!?/p>
雖說是90年代了,但由于封建意識的影響,父親總是用些封建教育方法來管制我們。但正是這些教育方法,使天生賤皮子的我和哥哥在學習上總是名列前茅。每當夜晚;家中從無嘩啦啦的搓麻將聲,也無地動山搖的音響聲,只有我和哥哥寫作業的沙沙聲和父母翻書報的聲音。有時,全家人也會為了一道數學題而爭得面紅耳赤。但畢竟是封建的教育,于是出現了一切的封閉政策!收音機不讓聽,假日不許出去游玩,似乎想讓我和哥哥成為書呆子。不,連課外書也只能在廁所或被窩里偷看。我真想對父親說:“都90年代了,老掉牙的教育方法也該改改了?!钡佑诟赣H的威嚴,話到嘴邊總是又咽了回去。
這就是我的家風,有利有弊。但我堅信,隨著時代的進步,新時代的家風會落腳于我家。我的家庭將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精選篇3)
一戶人家,一條家訓;一戶人家,一種家風。家風、家訓,不管多么簡單,它們也是不平凡的。因為它們經過多年的傳承,伴隨了一代代人,啟迪了一代代人,也影響了一代代人。
現在國家領導人提出,要求“求真務實,說真話,辦真事”。這些話我太熟悉了,因為“實事求是”就是我們家的家風。爸爸媽媽從小就這樣教導我,他們不會因為我是小孩,就撒謊騙我,不跟我講真話。由此我也知道了,在大是大非的層面上,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爸爸經常在家給我講大道理,首先就是“實事求是”的意思,有時我被爸爸講得啞口無言,但后來想一想,其實爸爸是對的。就應了上面那句話“在真理與原則面前,人人平等”,因為等我到了社會,或者出門在外,沒人會讓違背原則、是非不分地讓著自己。只有真正做到“實事求是”了,才能在社會上為自己贏取一塊立足之地,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走進奶奶家的大門,抬頭一眼就看到“安居樂業”四個金光閃閃的銅字,懸掛在影壁墻偏上位置的正中間——這便是我們家的家訓了。安居樂業,四個字看上去普通,里面卻包含著大道理。安居,指的絕不是要安于現狀,而是說要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奮斗,將自己的家庭盡力建設好、經營好,以家為本,求得生活安定,家庭和睦。國家是一個大社會,更是一個大家庭,它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家庭組成的。所以,只有每個人都明白了這個道理,每個小家庭都能安居了,社會才能安寧,國家才能安定。
論語中有一句著名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業”是最好境界了。樂業,便是愛崗敬業。我現在還只是個小學生,我的“業”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把我的學習搞好,在我的業余時間盡可能地了解多專業、多領域的知識,以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所以現在的我,不僅要好好學習,還要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的分內工作、分內職責當成了一種使命,一種樂趣,我們賴以生活的社會一定會更加美好,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強盛!
每年的清明時節和冬至、春節,我總是會和爸爸一起到先祖先輩們的墓前去掃墓、祭奠,緬懷他們、感謝他們傳承下來的樸實無華的治家格言,生活真理。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他們用經歷和智慧總結出的家風與家訓,不僅利己,更是利人、利社會,使得我們這些王家的子孫都大大受益,并一代一代地不斷地去繼承和發揚!
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精選篇4)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的唯一定所,是人們的避風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規則,只有溺愛與包庇,那請問這是一個家嗎?家原本是一棵參天大樹,是一座巍然聳立的大山,萬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請問,這是誰造成的?是我們。爸爸沒有威嚴,媽媽全是溺愛,我們變成一個個蠻橫無理的人。家這棵參天大樹一倒,大山塌了,我們后悔了,懊惱了,可惜晚了。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一種許久未聽過的新詞“家風”。這一詞是新聞聯播上所播出的,他們派出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風,我認為是家里人的一種行為,是好是壞。我認為我家的家風是熱情,爽快和執著,因為家中的每個成員都十分熱情好客,遇到困難不退縮,說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認為是家人的素質,是深是淺。家人如果不學習,將得不到知識,學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點。從小,父母教育我們要認真做事,知錯就改?,F在老師教導我們分清黑白,認真做人,踏踏實實。將來,會是社會教育我們堅持不懈,守法牢記。每一天,我們都學到東西,學到知識,學會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訓,我認為是家人的教訓,是嚴是松。如果每個人都官官相護,隱藏事切,我認為就要使用殺手锏了。如果每個人都坦誠相待,大公無私,我認為規則沒有必要了。家訓,該用的時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該時千萬不要用,否則會鑄成大錯。
一個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精選篇5)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風的樹立、存在,對整個社會是有好的幫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的人讓座;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個人禮儀素質和道德水平的體現,還是一個人背后家風好壞的體現。在良好的家風影響下,我健康茁壯成長著,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風印跡。
我家的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為蛇盤瘡疾病需要住院治療,爸爸媽媽義無反顧地承擔起了照顧奶奶的責任。住院期間,媽媽每天要去醫院照顧奶奶,幫奶奶擦臉,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學,還要精心地為奶奶準備各種有營養的飯菜,給奶奶送到醫院,爸爸媽媽就這樣一直照顧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飯,睡不好覺,可他們卻從來不說累。爸爸媽媽對奶奶的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著我,每天我自覺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盡量不讓他們為我的事情操心。這是我對他們唯一能盡的孝心。
我們在父母、親人無微不至的關愛下,茁壯無憂地成長著,我們貪婪地享受著他們給予我們所有的愛,他們總那么無私的愛著我們,我們也就習慣的照單全收,我有時也會想:等有一天我長大了一定要給父母買很多東西,可是父親教育我說:“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我們買多少東西,孝順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累的時候你能說上一句安慰的話,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腳水,還有就是能看到你學習成績進步,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于我們來說就是你的孝順?!眿寢屢渤Uf,孝敬無底線,就是說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還要把這幾句話告訴其他同學們,讓他們和我一樣,大家共同做新時期的優秀團員。讓核心價值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中點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成為人們一種價值追求和自覺行動。
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精選篇6)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并非鮮見,為后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范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說,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干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于上行下效,領導干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著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家風故事心得體會(精選篇7)
“廉潔”兩個多么簡單的字眼,卻可以折射出一個人的品質和人格。在我家,廉潔就是代代相傳的家風,讓我們祖孫三代大手牽起小手。
從我爺爺那蒼老的大手牽起爸爸幼時的小手說起,廉潔就在我家起步走了。爺爺退休前在廠里是一名巡邏班長,負責廠里財物安全,但他卻一向清廉正直,不徇私情,從不私吞公款公物。從我懂事的時侯起,我二大爺也就是爺爺唯一的親弟弟就說我爺爺很壞,不念兄弟情份,從不理爺爺,后來聽奶奶說才知道,那時二爺一家剛從農村過來,二奶奶沒工作帶著幾個孩子,家里十分困難,為了補貼家用,二爺下夜班時順偷了幾塊廢鋼回家變賣,不料在出廠門時被爺爺發現了,沒收了被偷的廢鋼不說,二大爺還受到廠里的處分。
當爸爸將我帶到這個世界后,爸爸粗糙的大手又牽起了我稚嫩的小手。有一次,一位汽車離合器產品未經檢測的客戶請爸爸吃飯,理由是介紹產品的性能。爸爸是質量檢測負責人,雖說不喜歡占這點便宜但是談工作,只能硬著頭皮去。飯吃了一半,那客戶便掏出一個大紅包悄悄對爸爸說:“我想請您幫個忙,這是小意思,請收下?!卑职謫枺骸笆裁疵?”客戶瞄了瞄四周,見沒人就說:“您幫我把產品寫合格,讓我們把產品銷出去,我給你提成怎樣?”爸爸怒不可遏,憤然離席說:“不行,離合器產品出問題就影響汽車制動效果,這樣的汽車行駛的過程中有可能車毀人亡。昧良心做事就算你給再多的錢我也不幫不了你!”說完轉身就走了。爸爸的行動告訴我,要做個清廉如水的人。
我一直牢牢記著爸爸的教導,從組長到班級學習委員。管理班級要公正,好姐妹也不能徇情。在辦事上要言必信,行必果,一諾千金。正是爺爺爸爸的言傳身教,讓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今后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誘惑,我會銘記爺爺和爸爸的教誨。
我這一家子大手牽起小手,廉潔和我們齊步走!讓我們的家風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