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1】
人們常說:“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但是究竟什是家規呢?每個家的家規又是怎樣的呢?這些問題,有些人可能就不是很清楚,不用擔心,今天我就跟大家講一講家規。
家規就是家風,也就是一家五口的行為習慣,和做人的標準。這個家庭成員如果不讀書、不知禮那就沒法談家風了;如果這個家庭成員不孝,那么家風也是一場空嘛!
由此可見家風是由知書達理、孝順兩部分組成。如果家風被打破了,就很難和人共處,因為沒有人愿意和那些自私的、沒文化又不講理的人相處啊,結果會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了,那以后就沒人會跟這家人交往了,家風是不是很重要???
家風是一個規矩,看不見摸不著,但你得遵守它,它才能讓子孫后代延綿得更長,走的更遠、更加卓越。如果毎個家庭家風都這么好,那這個國家的國風就很純良了,這個國家必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家的家風嘛,知書達理我做得不太好,孝順這一塊做的還是可以的,我現在還是小孩子,不是說一定要買好吃的給家人吃才算孝。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2】
我們常言“養不教,父之過”,在史書典籍中也有“孟母三遷”的教育故事,這說明了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這種影響,并不是父母長輩所擁有的財富或是人脈權勢導致的,而是父母長輩潛移默化中的一種性格品質的培養,也就是家風。讀《中國好家風》這本書,就如同與一位長者在一塊兒,靜靜地聽他述說一個個關于家風的動人故事。
當我讀到《讀書亦如生活》、《讀書唯高家風繼》時,我讀懂了“書香”亦是一種家風,讓我不禁想到身邊的家風實例。
小時候去姨奶奶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經??吹揭虪敔敶髦匣ㄧR或是看書,或是寫字,那時候覺得姨爺爺好厲害,二十年代的人還識字,像我的奶奶、姨奶奶也只認識“大”、“小”等幾個簡單的字。長大一點才知道姨爺爺家的三個孩子都是教師,頓時覺得姨爺爺更厲害了,能教育出三個教師一定有秘訣。再往后,姨爺爺孫子輩的七個兄弟姐妹全都考上了大學,要知道九十年代的偏遠農村大學生還是很少的,那些表哥表姐自然成為了我們這些弟弟妹妹學習的榜樣,在我看來姨爺爺的秘訣定是傳給了姑姑大爺們?,F在,表哥表姐們有的成為黨政干部,有的在自己的行業成為翹楚,收入頗豐,姨爺爺的秘訣被發揚光大?
前些日子姨爺爺的十年祭上,困擾了我許久的謎團終于解開。原來秘訣就是姨爺爺家的家風——書香。據表哥表姐說,姨爺爺是村里的大隊會計,喜歡讀書、看報、寫字,每年春節前還要寫春聯到集市賣,家里文化氛圍濃厚,姑姑大爺們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也喜歡讀書。同樣,表哥表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書香”的傳承。
一代一代子女在長輩長期的文化熏陶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積淀,我想,這就是家風,這就是家風的傳承。不需要刻意,它是無形的優良傳統,存在于中華民族的骨子里,星火相傳。家風,雖短短兩字,卻飽含中華傳統文化漫漫承襲中的力量。
舉手投足間,經過一代代的傳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形成了一個家庭的傳承,而一個人人格的起點恰恰是在家庭的傳承中形成的。幾千年來,正是憑借著這點滴傳承,讓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長久不衰,生生不息。正如《雜說“中國家風”》里談及的“作為若大社會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家庭的風氣、家庭的教養,小則是家傳代繼、香火延續之本,大則是國之興廢、民族盛衰之要?!奔绎L的意義不僅關乎個人與家族,更是一個古老民族能否延續輝煌的關鍵。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3】
暑假里,我看了中國好家風這套書,這里的一系列故事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個故事《妙聰井負救主》讓我印象深刻。
妙聰是服侍張夫人的一個小丫環,她做事勤勞,從不偷懶,即使兩個大丫環經常欺負她,她也從不計較。有一天,兩個大丫環偷走了張夫人心愛的玉佩,并栽贓給妙聰,妙聰并沒有辯解,被罰去干更臟更累的活,她也毫無怨言。直到有一次,強盜了,張夫人因為身懷六甲,所以走路不便,兩個大丫環不管不顧張夫人,急忙逃跑。張夫人怕受強盜欺凌,跳入井中,妙聰毫不猶豫跳進去,幸好井里的水不深,但卻很冷,妙聰讓張夫人坐在自己的身上,防止井水凍傷主人,一直堅持到親人發現并解救了她們。可是妙聰因為體力不支而勞累致死。
妙聰很善良、勤勞,不計較個人得失的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妙聰的故事使我想起陳囂讓地的事跡:陳囂與紀伯為鄰,紀伯趁夜晚偷陳囂地,陳囂等到紀伯離開后,又退讓一丈地,紀伯后慚愧不已,自還所侵,又退讓一丈。
回想自己在生活中,總是受不了一點點委屈。記得有一次,我的好朋友誤認為我偷了她的橡皮,我氣得滿臉通紅,非常委屈,心想:你怎么這么信任我呢?我還是不是你的好朋友?我越想越氣,一氣之下,朝她吼到:"你才不配和我做朋友呢!"
現在回想起,真是后悔不已,為了一塊小小的橡皮,我失去了一個好朋友。如果我早點讀到妙聰的故事,學會她的寬容與善良,那我的生活,將會是另一番天地了。
幸好現在也不晚,今后我一定在生活中,學會關心他人,理解他人,真誠的與朋友交往。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4】
讀了好書,就像吃了蜜一樣甜;讀了好書,就感覺世界美景都聚集在眼前;讀了好書,不管過多久,內容都記憶猶新?!吨袊眉绎L》就是這樣一本充滿魅力的好書。
書中講述了許多賢人的故事。無論是有仁厚之心的丙吉、舍命救友的張進之,還是聰明機靈的王戎、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中國好家風》把他們每個人的故事都寫得生動傳神、活靈活現,同時傳達了仁義禮智信的道理。
在“智”篇的這么多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神童”項橐。一次,他在路中央玩耍,碰到了圣人孔子,他倆就開始了提問比賽。結果項橐輕松勝出,成為了“圣公”。
項橐人小鬼大,聰明伶俐,他不懼權威,巧言善辯,令人嘖嘖稱贊的原因是他平時總愛問為什么,遇到問題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
“信”一篇里,《皇普績守信求責》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皇普績念書的地方規定,違反規矩的人都得挨板子。一次下課后,皇普績和表哥們一起下象棋,都沒有做作業。放學后表哥們都挨了板子,懲罰他們的外公不忍心對皇普績下手,最后皇普績讓表哥們打了自己板子。
開始我不理解皇普績的行為,但聽了他一席話后,不禁感嘆:皇普績是一個多么守信的人?。?/p>
正如書中所說,“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一個家庭所承襲的優良家風,不僅是個人的小事、家庭的私事,更是涉及社會風氣、國家建設的大事”?!吨袊眉绎L》一書傳承了中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瑰寶——傳統文化,并記錄下了古人們的高尚品質。我們要好好學習這些優良家風,代代相傳,才能把優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5】
家風是每個家庭的風格;家風能將我們指引到正確的方向;家風是每個家庭的優良品性。如果沒有家風就會影響到整個家庭成員的精神、品德及行為的德行傳承。所以家風是特別重要的,不能缺少的,一定要將每個家庭的家風好好傳承下去。
《中國好家風》分為“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三本。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忠孝廉恥勇”中的“孝”和“廉”。
說起“孝”,現在的人都認為就是幫長輩或爸爸媽媽倒倒水,拿拿鞋就好了??晒艜r候的“孝”比這強多了。這本書里有一則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叫“陸績懷橘孝母。”故事中的小陸績小小年紀就知道要知恩圖報,就將柑橘帶回家中,給家中吃不到的母親品嘗。他的孝心,著實令人稱贊,敬佩。我們要讓孝道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發揚光大!不要等到父母老去的那一天才想起要好好孝敬他們,真正的孝心永遠體現在平日的生活里,表現在日常的小事中。
“廉”表示廉潔、清廉、廉政、廉明。有一文讓我難以忘記,名字叫“吳隱之不懼貪泉”。故事中的吳隱之之所以敢于飲貪泉之水,這是出于對自己廉潔奉公的自信。當然他也是說到做到,清廉自律,為其他官員們做了一個表率。吳隱之即使在自己生活清苦的情況下,也不忘廉潔奉公,不貪私財,實屬難得。他這種保持廉潔的精神不僅值得我們稱贊,更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也要明白金錢再好也是身外之寶,金錢有價人格卻無價,廉潔自律是一個無價之寶,希望每個人都能守護好,因為貪得無厭的人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我們一定要把這些好的品質傳承下去,像這些人去學習!做一個誠實、守信,孝敬父母,不貪錢財,做一個懂事的乖孩子!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6】
又到生日,媽媽送我的禮物是一套《中國好家風》全集。
讀這本書,就像是聽一位智者向你講述一個個動人的家風故事,當讀到“謙遜溫和的李文靖公”時,我懂得一個令人敬佩的人,善不是靠拳頭或暴力來制止他人。而是用“溫和”這劑良藥?!皽睾汀笔且环N家風。
當讀到“善良的郭翻”時,無論是面對他人的無理要求,還是主動幫助陌生人,無不體現他的高尚。古人云:愛人者,人恒愛之。這讓我想起我的媽媽,她言傳身教的助人為樂讓我學到很多。因為行善,我也很快樂?!吧屏肌笔且环N家風。
當讀到“唐太宗教子敬師”時,他不僅恭敬自持,還教導子女待人恭敬,尊師敬師。在生活中,我偶爾會因為老師的懲罰覺得委屈和不公,但媽媽說:“這都是“愛”,因為愛才有要求,有期待,真正愛你的人會因你的退步而焦慮,因你的進步而高興,于是我漸漸釋然,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恭敬”是一種家風。
當讀到”宋太祖教女知儉樸”時,趙匡胤身為大宋開國皇帝,以身作則,厲行節儉,富貴之后不忘本,心系百姓,不失為一代明君。生活中,我們應學習這種節儉,不要大手大腳?!肮潈€”是一種家風。
當我讀到這兒,我想到我的家風,從小媽媽就教導我要溫和待人,尊老愛幼,禮貌謙讓,勤儉節約,她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好家風成就了中國這個古老偉大的民族,它是我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一起做一個品格高尚、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為“大家”——國家奉獻的人!
傳承好家風心得體會【篇7】
《中國好家風》這本書以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這十五個字概括了中國良好的家風。通過小故事和大道理講述了當代和傳統的結合,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地詮釋了中華優秀家庭的倫理文化。
讀了這本書其中我最喜歡是《諸葛亮智退敵軍》這篇故事。故事里面寫道當時蜀軍由于軍事上的失誤,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戰略要地——街亭,所以對魏軍的攻勢也是由進攻轉為防守。諸葛亮在西城得知司馬懿準備率領大軍活捉它他。諸葛亮這次來吸塵辦事沒有大象跟隨身邊,只有五千兵馬,而司馬懿有15萬人馬。
而諸葛亮用了一記空城計,成功將司馬懿的15萬大軍嚇退,非常的聰明。
托馬斯也說過。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寧可勉力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尋求慰籍。所以智慧在家庭里面是不可少缺的,智慧可以讓一對,即將離婚的夫妻變成非常體貼他人的好家庭。
在中國好家風里你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廉恥勇。慢慢的你也會變成一個對父母非常好,而且富有智慧,勤工儉學的,終于奉獻,不怕恥辱,非常勇敢,非常守信的人。